
【晓荷·收获】世界的本质是孤独(散文)
一
无限空阔的时间里,极尽茫茫的人海里,你在其中;只有一个懂你的人,那就是你自己。懂得之后,就会径直地走入人生的秋季,用心灵的锄尖和快乐的镰刃,尽情去收获自己,你才会欢乐地享受此生。
尽管信息社会的进步,先进到能让人人迅速地相互走近,可是,世界依然会在无数的空旷里显出广袤的空荡;人与人之间仍然蜷缩在相互隔离的角落,尽管热情却又异样的陌生。生活在渐渐变小的世界里,有人替你劳动,有人为你服务,甚至你为别人服务劳动获得报酬,然后用金钱支付和交易你想要的一切,什么都不缺少;不缺金钱、不缺权力、不缺美食,更不缺身边有大群的人。不管怎样折腾,一生一世也好,活过百年也罢,最终还是逃不掉孤独的结局。那个最想逃避的,却最终无法逃避,就是你内心的孤独,这是世界的本质。
不论怎样装饰、如何摆脱内心里的惧怕,甚至故意在寂寞的时间里填装各式的东西,操心劳力地把别人没有的,尽竭收纳到自己家里,仍然无法摆脱它对你的压力。孤独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东西,不管你将它打扮得如何漂亮多姿,将它们深深地展开在整个世界,孤独还是孤独,还是永远无法让人理解和懂得的东西,还是在那里放着、摆着,寂寞中开放的花朵,最终无人有能力进入到一颗有着灵魂的世界。
多年以来,《百年孤独》是我三番五次试图读完,却一次也没读完的一部小说。加尔克斯用充满着原始色彩的写人手法,描绘了一个小镇、一个家族几代人,深陷无望的孤独之中却不自知的迷懵生活。这种活在其中却不知其味的人生,对于活在当代同有触感、又身处其中的读者而言,始终都是一种似梦非梦、似睡若醒的荒诞,无法理解也无法深入其中。
我试图去了解别人,更试图去看透自己,最后,我还是感到失望甚至绝望起来。几十年来,面对暴露出来的、施加于我的生活本质,甚至来自于身边最亲近者的所作所为,一次次地让我徒劳无益的退下阵来,无能为力地放弃种种试图改变现实的努力。这就是人性中相互伤害又相互陌生的孤独,这份感受无边无际,像眺望深远的宇宙那样充满死寂。
年轻时看过不少尼采作品,虽然不曾读透读懂,却发现了最让人读不懂的就是人性,就是你心中同样也有的自私和难以洗涤冲净的自赎。尼采看到万众的上帝早早就死了,万千大众仍然像上帝活着一样满心敬仰;接着他又发现自己的上帝还有,只是不在天上,不在远方,而留在自己的心中。
经历了,失败了,绝望了,躲进黑夜后,才知道你真正是谁,你在别人心里的样子;面对世界的冷,直面贪婪无穷的人,你才会一句顶一万句地清醒睁眼、醍醐灌顶。面对他人对你的贪婪掠夺,人,需要一种狠心、一种绝诀,去彻底了断和放弃内心手持的所谓期盼。虽然人是一种需要用希望一天天喂养长大,才能在鼓励中继续生存的动物,有着懂得用明天的美好,用力支撑着今天的寂寞,努力保持着自我去活、去营造活好假象的理智。可是,到了最后才会发现,自己怀里揣着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些无谓的期盼,是一次次令人失望的绝情;在当代就是手中握着的金钱,交易、贴金、衡量的功能,让金钱始终充当着或成功或失败的砝码。
所谓的最好生活,就是你要有狠心去杀掉昨天的自己,要用降低觉醒的底线,全部换掉你内心的痛苦。否则,你就会活在别人牵你进入的死屋,内心痛苦、倍觉窝囊,甚至活出一份满满的失败感。
这就是孤独的本质,是让你找到你要到达的地方,你要远走天涯的方向。
二
情,以神秘的触觉和激情的温暖,带给人类一种别样的感受。充满着无数的快乐痛苦、激情倦怠、冲动平淡、温暖冷酷和忽近忽远,在种种既苦又乐的矛盾冲突里,情,始终云端的清新里,一洗如银地让人感受着刻骨的爱,让人一次次成为情的豢养者。
追求情感世界里的自由,让生命有了更多的内容;同样,让人关怀地追问我是谁,深情的探寻我来自何处,这是人对爱与情的本性流露。有人推测,人是一种被上帝私下育养的畜群,是宇宙里高级生命的试验物,是他们遗忘在地球上的弃儿,从而注定着人在生命本质上的孤独。成为离不开感情喂养的动物后,人用对爱情的寄托,构成了寻找感情陪伴的离奇行为,筑一座城住我,也住你,我们是沉默的邻居。规范的婚姻形式,让并不完整的每个家庭,形成着规模巨大的人类生活现象,以此维护着人去追寻、去继续、去放弃现实痛苦的生活。
用感情去生活,用爱激励生命,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标志。尽管虚无构成了生活里的一切,尽管荒诞一次次打消着更多念头。然而,很多人还是借助着婚姻方式,寻找消除孤独痛苦的第一方式;继而,就是制造和追寻一位心中的上帝,借助着上帝之手安慰着自我;最后,就是享受孤独美味的艺术,试图寻着艺术的蛛丝马迹,一路直行,无力地活着、老着、痛着,无奈地一次次地死着,以自己长成的样子,活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
同样,很多人选择独身,离婚的真正原因,也是这种失败的结果。经历过婚姻月光照射的男女,才会发现自己离对方很远,对方也离自己很远。远远的成为你与他陌生、和他同样孤独的命运。所有的人,所有的物,即使垫你身体、伴你左右,依然是离你很远的人,隔着一条有形无形的河站在对岸。你需要摆渡人,渡你与对岸的人相会,你会成为摆渡人,渡过自己去见对岸的自己。
爱情是自由的天空,婚姻是扎根的大地,人在天空与大地间活着,爱情在左岸,婚姻在右岸,人就会还着精神与肉体的自己,坐着船在两岸间来回穿梭。很多时候,婚姻就是一种并不自由的摆渡,感情也许就充当着船夫的角色,按着他的意思启程在哪儿,然后停在哪儿。
繁花带着黑色中开在深夜里,天亮后换回原本的色泽,这些,又有谁知道它?孤独的无声无息,活着的无人赞美,紧跟着孤独的步伐走过,慢慢长成一朵花、一片花、一季花、全世界的花;我想,真正为自己开的花从来不会孤独,有自己身在其中的花季节不会孤独,能够开花的灵魂更不孤独。这是被生命隐藏起来的秘密,是最后才会被打开的天空。一袭花海,灿烂过后就不孤独;它们绽开时,我也在开着,我看着它们开,它们看我开,我听它们碎语,它听我的风声,我们相互看着对方轻身摇曳,我和它们之间,谁会孤独?
高贵的沉默,冰冷的矜持,包括死亡的降临,一次次地完成着孤独与孤独之间的隔离。
三
穿过茫茫的天地,在层叠无尽的宇宙里,谁是地球的同伴?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有了不断寻找星外生命的欲望,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对宇宙的探索,伴随着无数次的日落日出,人类始终没有找到与自己具有同样命运的生命痕迹。带着一份无望甚至绝望的压迫,促使着人类继续努力地寻找下去。
智能手机的出世和流行,各类软件功能的日益强大,似乎用另一类方式,打开了时空与地域的界限,让每一个人能自由地选择需要寻找下去的小路,更大范围地打通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然而,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只是时空的扩展,并没有带给人类任何一线情感狂欢的繁华,更无力量帮着一个个孤独的人摆脱内心的孤独,只会帮着孤独的人类短暂地忘记孤独。
当我们走向大地,走向更为广袤的银河系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内心深处越发地荒凉,才发现并没有人能真正成为你荒凉里的陪伴、你寒冷里的温暖。世界再大,人类的数量再多,你能真正地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从而软化你内心里最坚硬的孤独吗?
乔布斯曾说了一句让记者哑口无言的话:我不会让子女们去玩手机,我每个月花3万美元,送他们去昂贵的私立学校,让她们每天学习如何喂鸡、喂猪和种花,还有打理家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被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影响了心智,甚至是一生!
这是一个超越时代局限的智者,发出来的最真情的心声。他都不相信自己的发明能真正驱散内心的孤独,又怎么能相信别人的发明和理论吗?在很多场合里,我会在中国的各个社交场合,看到带着孩子出门的父母,当夫妻低着头看着手机时,那个聪明的孩子却在欣赏这个世界。与其害怕孤独,不如不去理会孤独,这才是世界的本质。这是一幅透着生命真谛的画面,美到了让人想放声唱歌的时刻。
只有经历过孤独的人,才会有资格和能力,甚至找好角度去理解另一个孤独的人,知道这样的孤独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这是人与人、心与心的亿分之一相遇,而不是随意两个人迎面而来的相撞;孤独建成了一座人间的桥梁。你有一份深情,却不知能给什么样的人去懂;你有一种感悟,却不知给谁去说说,这才是真正的孤独,其它的只能属于寂寞和无聊。
既然来到,就要懂得世界的本质是孤独,选择不再怕它,与它为友,自信的带着它走完一生的路;因为,路懂得,你懂得,它与懂得,有了它们就足够了,这是我对整个生命的理解。
理解世界,理解生命,理解自己,生命不需要孤独,也并不害怕孤独。
二〇二一年十月十三日于乌鲁木齐
有一段时间,一直在探索 无意义 这个主题。老师说,人生是无意义的,但世界是有趣的,所以我们活着的意义,是去创造新的东西,去体验新的东西,也就是说,每个人所认定的人生的意义,其实都是自己创造的。
孤独这个主题,想必是现代人更加容易感觉到的,因为电子产品的兴起,它让人更容易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所以人和人之间缺少了更多真诚的交流,于是有难以诉说的孤独,不被理解的孤独等等。
文章对孤独做了很多探索和解释,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