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收获】在时光里寻找、发现、品味幸福(散文)
对大多数人来说,倾其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叫“幸福”的东西。逢年过节,彼此祝福,祝对方“幸福快乐”是用得最多的词汇。偶尔,有人问我:你幸福吗?我付之一笑,沉默不语,算是回答了。因为对我来说,幸福只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感觉,平淡才是常态。
人生就像登山,越是往高处攀登,氧气越是稀薄,同时视野越是开阔。而这幸福感就如氧气,越长大,越稀薄。当一个人太执着于人情世态,幸福感就会日渐迟钝。
我时常反思自己,为什么会缺乏幸福感?那是因为我没有养成发现幸福的思维习惯。当我认真地观察生活,回味生活中的点滴片段,幸福感就如花香一样弥漫开来。
我们时常留恋童年,觉得一生最幸福的时光在童年,因为童年有着一颗不被世事磨染的心,简单、纯粹,装满希望和梦想。
在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暖暖的阳光下,我沿着旧时光的影子,游弋在记忆中,从一些温馨的片段,证明我实实在在地拥有过幸福。
那是一个寒假,十岁的我,每天安静地坐在冬日暖阳下,择猪毛,插绢花。这是我打的第一份零工,现在想起那些细节,就像在吃大白兔奶糖,心中溢满了甜蜜和欢乐。
那时,我看到邻居家的一位阿姨整天坐在太阳下,上午择猪毛,下午插绢花,我很好奇,先是在一旁观看,后来给她帮忙。这两个活都很简单,一个是把白色猪毛里面掺杂的黑色猪毛拈出来,一个是把零星分散的花的各个部分按次序插好,形成完整的一枝花。这个工作既简单又有趣,关键是还可以赚钱。猪毛是按斤两收手工费,花是按枝收取手工费。
阿姨在外贸公司上班,那时刚实行改革开放,公司经济效益非常好。当时天门的塑料花相当有名,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国外。后来,厂家又开发出新的品种绢花,比塑料花更逼真更美丽,销量更是火爆。为了防止花枝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变形,也为了一次装运更多的数量,绢花在出厂时都是零散包装的。出口的绢花在售出前必须一枝一枝地插好,这是个非常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活,在供不应求的形势下,经常有社会上的闲散劳动力去外贸公司接活,赚取工钱。
小时候我喜欢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自由。我回家和爷爷说了要学插花的事,爷爷很赞同。次天清晨,阿姨上班时,爷爷骑着三轮车带着我随阿姨一道去了公司,因为有她担保,也不用出押金,领回了两大袋猪毛和绢花。
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桌椅搬到墙角避风向阳的位置,我便开始工作啦。择猪毛只需要一把小小的镊子,我先捧出一把猪毛到桌上,均匀地摊开,薄薄一层,根根分明。本来就洗净晒干的猪毛,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天然的光泽。猪毛以白色居多,黑色的少,我一根一根地把黑色猪毛拈出来,放进一个专门的袋子里。我边晒太阳,边听收音机,边做着事,心中满是快乐。
我很好奇,这个猪毛有什么用途呢?爷爷就告诉我关于猪的知识。猪的全身都是宝哇,肉供人食用;骨头磨碎了可以做骨粉,添加在饲料里,有补钙的作用;猪皮可做成皮鞋,包包;猪毛可做成毛刷,而且猪毛还是一味中药,能治疗烧伤烫伤,还有止血的功效呢。一个稀松平常、毫不起眼之物居然能有这么多用处,我对猪有了一种敬畏之心。
我每择完一桌面猪毛,还仔细地检查一遍,看有没有择干净。邻家阿姨说,不用那么过细啦,有几根也不要紧,别人又不会倒出来查看。我说:不行的,如果别人检查出来,还说我不认真,多不好。爷爷很赞同我的说法,说宁可慢一点,也要把事情做好,不能投机取巧,偷奸耍滑。
专心做事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半天一晃而过。吃过中饭,继续干活。那时精力充沛,大人小孩从来不睡午觉。不知道是现在的人懂得养生,还是太过养尊处优,反正总听人说,要是中午不睡午觉,下午头晕脑闷无法开展工作。
过了几天,身边的几个小伙伴没有伴玩了,在我的带动下,也要家长去外贸公司领回这两样东西,我们的队伍壮大起来。我们边做事,边想着赚钱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每天下午学插花。其实也很简单,按花的组成,先把花托、花萼、花瓣、花蕊组成一朵完整的花,再配上花叶插在花茎上,一枝鲜活饱满的花就算完成了。
绢花色泽艳丽、柔软,花瓣花叶和真花一样大小,有的叶片和花瓣上还缀有用晶莹的材质做成的露珠,远看和真花一样鲜艳欲滴。绢花的花梗里面是铁丝,外面裹上丝绸,光滑不伤手,还可以任意扭动造型,插花就变成了一种娱乐。插一枝花大约几分钟时间,如果专注一点,半天可插一百多枝呢。
边插花,边和身边的大人们闲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花卉的知识。大多人家都喜欢在客厅和卧室摆放花束,既可美化室内环境,又可增添祥和温馨的气氛。鲜花太容易枯萎,绿植要经常打理,如果不懂得植物的生长特性,养着养着就死了。所以,在家里摆上一两盆绢花,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最受欢迎的花有:君子兰、牡丹、玫瑰、兰花、梅花、杜鹃、海棠、茉莉、小雏菊、风信子、薰衣草等等。小时候的我哪认识这么多花呢?像牡丹、风信子、薰衣草这样的真花,在那时的生活中根本就没见过。长大了去看这些真花,在当时还成了我的一个梦想呢。我边学着插花,边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嘴角总是洋溢着笑容。在一旁围观的邻居说:别的孩子一做事就噘嘴板脸,蛮不耐烦,这孩子静得下来,是真心喜欢做事。
大约连续做了三个星期,在过年之前,把领回家的活都做完了,爷爷骑着三轮车带着我去交货。工作人员验收完毕后,随即付给我们工钱。十岁的我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钱,心中的喜悦无法形容,以至于现在都还历历在目。
口袋里有钱,当然是要逛街了。我首先个爷爷买了一瓶川贝枇杷糖浆,因为爷爷喜欢抽烟,经常咳嗽,然后给奶奶买了一袋酥饼,最后给自己买了两本小人书,一袋大白兔奶糖,买完还余下不少呢。
那时小小的我还不知道“施比受有福”这一词,只是我从小就不喜欢开口向人要钱,哪怕是爸妈,爷奶,总觉得向别人伸手要钱很难堪、很可耻。正是这份暗藏于心的自尊,成了我独立自强的动力,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我能安于平淡,将每一件细微的事情认真做好,并且自得其乐。
现在想来,幸福与否全然在于心念。十岁寒假的一份零工,让我尝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使我相信,只有努力过,付出过,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这收获不一定是金钱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使我从小就养成了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习惯,远离了好高骛远、浮躁虚荣的劣习。
虽然至今没有达到俗世眼里的成功,但细细品味,能做到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也是一种幸福。也许,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回想起现在写文章的一幕,在霜降时节,有着温煦太阳的下午,窗外飘着幽幽桂香,我在电脑前敲打着文字,心境澄明,安乐自在,这不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吗?
2021年10月26日于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