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散文) ————读陈亦权老师的文章有感


作者:太行飞剑 进士,6521.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7发表时间:2021-10-27 13:24:23
摘要: 美术家要在白纸上画精美的图画;艺术家要用石头塑造一个人物造型;教育家要塑造人类的灵魂,家长要在有底纹的原生家庭中,塑造孩子的性格为人和灵魂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尖端的高科技工程。我们必须细心地负责人地为之,不可简单的用“棍棒”和“表扬”为之。

【家园】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散文)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读陈亦权老师的文章有感
   (1)
   最近,我在新华书店读了《杂文选刊》2021年2月的刊物,总期第478期,其中陈亦权老师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题目是《好孩子是赞美出来的吗》。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一开始提出了十五岁女学生跳楼的事情,中间提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最后,观点明确地总结:家长必须学会给孩子“挫折教育”,甚至是“惩罚教育”,也必须允许学校老师,对你的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和“惩罚教育”,欣赏和赞美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承受挫折和责难的,真是你想要的吗?总之,这篇文章是在强调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和惩罚教育,不要一味地表扬和赞美。
   从这篇文章来看,其中提到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甚至是“惩罚教育”,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但是文章中将“挫折教育”和“赞美教育”对立开来,而且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是“伪科学”。这样一来,我就不能同意陈亦权老师的观点了。
   笔者以为,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体现在“刚柔并济”,即:挫折教育和赞美教育交替使用,不能有所偏废。而且挫折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不仅仅是打骂和棍棒;赞美教育的具体方法也是多样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夸奖和赞美。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性格天生是不一样的,我们家长和老师要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离开了具体的孩子和孩子不同的性格,空谈挫折教育和赞美教育都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的孩子性格一般来说有四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要给与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没有自省意识,你可以多批评责备甚至于用手教育;但是有的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了,自己就很难过,甚至哭鼻子,你还用打他吗?你需要鼓励他、安慰他,让他找找原因,争取下次做好。另外,对于孩子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家庭教育就好像一个雕塑家在雕塑一件高精端的艺术品,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用“棍棒”,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用“赞美”,雕塑家是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和工具,将一块寿山石雕塑成一件艺术品的,这艺术品也许是十二生肖,也许是其他造型。每一种艺术品的具体雕塑方法还不一样。我们家庭教育是要雕塑孩子的灵魂,怎么能够只用“棍棒”或“赞美”这么简单的手段呢?
   例如:有许多孩子做事情不能坚持到底,经常半途而废,读书学习的习惯没有培养起来,缺乏持久性。怎么办呢?单纯用“棍棒”教育,或者单纯用“赞美”教育,都不会有理想的效果。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如果是多血质的孩子,他往往是喜欢做感兴趣的事情,那么我们可以鼓励他从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或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他喜欢打篮球,我们可以鼓励他打篮球,并且督促他坚持到底。在此基础上,展开其他方面的学习和读书内容。如果这孩子是一个粘液质的孩子,他很可能喜欢静静的读书,能坚持两三个小时,但是不喜欢运动,那么我们应该叫他注意劳逸结合,休息一下,做点其他事情,展开文体活动等。这时候,简单地、粗暴地用“棍棒”、或简单的“赞美”都是无效的。
   其次,我们做家长的,还要以身作则,“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要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自己做的怎么样呢?家长自己有没有虎头蛇尾的情况?比如张罗一件事情,就说是外出旅游吧,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有没有?有的家长说,孩子考试优秀,暑假去泰山旅游,结果孩子考好了,家长不去了。这种负面教育是很起作用的,你就是打死孩子,他也不会忘记妈妈说话不算数,虎头蛇尾的效应会教给孩子,缺乏持久性。这方面古代有个“杀猪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我就不讲了吧。要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爸爸妈妈自己首先应该坚持常年读书,爸爸妈妈业余时间总是打麻将;企图教孩子坚持天天读书,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著名作家林清玄说,真正厉害的人,遇事要懂得先找亮点。比如您是一位淘气男孩子的家长,孩子考试得了三门优秀,两门良好,还有一门课不及格。你会怎么办?你是说,为什么没考好?是不是上课不听讲?你是不是把孩子揍一顿?如果这样,你就错了。你应该夸赞孩子三门功课优秀,问他:为什么考得这么好啊?然后帮助他总结经验,将学习经验推而广之,把其他几门课程都搞成优秀。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漠视者心中尽荒芜。”拥有“亮点思维”的人,可以在任何人身上发现闪光点。再比如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看见两个小孩子打架,他立刻上前制止,并将打人的一个叫到办公室。那个孩子战战兢兢地来到办公室。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给孩子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很守时。”小孩子没有来得及将糖放进嘴里,陶行知又给了第二颗糖,说:“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的时候,你立刻停下来了,说明你尊敬师长。”接着陶行知又奖励了孩子第三颗糖,说:“我刚才调查过了,你打他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这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叫见义勇为,也值得表扬。”小孩子接过三颗糖,懵了,难道今天打架对了?
   陶行知问:“我问你,当时除了揍他一顿,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小孩子说:“我当时可以不揍他的,把他们拉开就好了。以后我不会这么冲动了。”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拿出最后一颗糖:“你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好,我再奖励你一颗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分析一下,陶行知是不是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小孩子打一顿?不是。他搞了调查研究,分析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表扬孩子的优点,然后批评孩子的缺点,之后指出了孩子今后努力的方向。各位家长朋友,你们说,对这件事单纯“打一顿”“挫折教育”一下,行吗?
   “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的差距?是思维方式不同。”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不同,人家种下瓜果的时候,你会种下荆棘。当然种下什么,收获什么。到了秋天,人家收获瓜果蔬菜,你收获刺。如果说,孩子在三岁以前,你打他一下,起点教育作用的话,那么孩子在上学以后,你的打骂孩子,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你的打骂孩子根本没有威慑作用。据我了解,有的女孩子和妈妈对打,最后把妈妈打得离家出走,孩子不管这个后果,照常上学,吃饭,睡觉……最后妈妈自己回到了家。孩子的逆反心理根本没有改变,反而得到了加强。
   我一直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有什么现实意义,因为我们的孩子都是看着外国动画片长大的,他们心目中崇尚自由平等的倾向是根深蒂固的,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他们不怕挨打。他们想不通的地方,你打了百搭,起不到教育作用。我自己的成长历史就是例子,小时候父亲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我学习成绩优异,还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带弟弟妹妹玩,早晨五点起来做全家人的早饭。基本上就是一个免费的小保姆。这一切我都是自愿干的,我没有怨言。为了学习和干活爸爸妈妈从来不打骂我。他们为什么打我?为了我和弟弟妹妹发生矛盾的时候,比如我叫妹妹识字,妹妹不干,就骂我的外号,我打了她,她哭了,母亲就很劲儿打我。还有,两个弟弟打架,我帮助劝架,结果引火烧身,他们用铅笔扎了我的胳膊,我揍了他们一顿,母亲为此狠狠揍我,不问青红皂白。我从此不再管理弟弟妹妹的学习,只管自己学习好就行了。我到如今仍然不服气。弟弟妹妹的学习成绩都在我之下,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父母亲不支持我管理弟弟妹妹,说什么“我还没死呢,他们就落到你手里了?以后无论什么原因,不能打弟弟妹妹,否则就得挨揍”。如果当时妈妈爸爸说服教育我和妹妹弟弟搞好团结,多批评弟弟妹妹,教育他们尊敬姐姐,那么结果就会不一样了。我不服气父亲母亲的打骂,曾经离家出走,他们仍然不吸取教训。最后,我离开了家乡,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弟弟妹妹的学业都不好,一个考上大学的也没有。
   因此,我一直反对父母打骂孩子,更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科技比较落后,孩子们和动物差不多,也许父母老师的打骂孩子,惩罚孩子,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代,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这么发达的情况下,单纯用“棍棒教育”是不起作用的。就是陈亦权老师举的驯兽师训练老虎狮子的例子,驯兽师如果只用电棍子,不用美食,那么训练也是不成功的,必须刚柔并济,一边是棍子,一边是好吃的东西,奖罚严明,才能训练好狮子。
   总之,我以为,“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句话不是“伪科学”,它和陈亦权老师的“棍棒出孝子”一样,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一个问题的一个侧面。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问题,就是“表扬”和“棍棒”相结合,刚柔并济教育好孩子。即使这样的表达,对于教育孩子来说还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可采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表扬”和“棍棒”两种而已!
   (2)
   根据现代教育的理论,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都应该学会“因材施教”;都应该学点心理学,都应该把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来看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味的用“表扬”;更不能太强调“棍棒”教育。我们应该学会辩证的看问题,既看到孩子的优点;也看到孩子的缺点。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教育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许多孩子做数学题,复杂的、难度大的都做对了;而简单地运算却错了。越是简单的越是错。为什么?原因是孩子粗心,用“棍棒”和“表扬”都无济于事。
   那么我们怎么办?首先,帮助孩子分析粗心的原因:
   第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条理化怎么样?有没有东西乱放,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的现象?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动机是否明确?
   第二,做笔记是不是不够条理化?是不是根本就不懂得解题机理?
   第三,知识掌握不扎实;是不是知识掌握不求甚解,综合思考、分析判断上有没有失误,有没有顾此失彼的情况?
   第四,情绪和性格问题,是不是“心急”、“情绪不稳定”、惦记着游戏、和同学有矛盾、考试焦虑等;
   其次,从以下方面加以训练:第一,针对第一类问题,端正学习态度,采用“舒尔特练习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第二,针对第二类问题和第三类问题,采取“倒8字训练法”知识点+做题+训练。注意:不要给孩子贴“粗心”的标签,只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在成长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除了粗心意外,还有“拖拉”也是孩子们常见的毛病。那怎么对待孩子作事情“拖拉”呢?首先分析原因:第一孩子想引起家长的注意而拖拉;第二害怕失败和挫折而拖拉;第三自理能力低下,家长包办太多;第四做事情没有条理;第五“慢半拍”性格;第六注意力分散,缺乏时间观念。
   我们采取的措施:打破心里黑洞,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六步法。第一设置期望值,比如完成作业的时间限制;第二跟孩子签订合约,并衡量结果;第三提供反馈,让孩子承担后果(这里可以用惩罚措施);第四评价方案实施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总之,现代教育理论中有很多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训练孩子的高贵品质都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好好琢磨,好好实践。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一起亲子训练营,对于家庭教育的艺术性细节进行了一些学习和研究。我以前比较赞同“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所以我一直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我身边成长的十分顺利。但是参加工作以后,遇到成长中的挫折时,孩子比较迷茫,感觉有点无所适从。但是,那时候孩子已经心智成熟了,他很快明白妈妈教育中对于“挫折”课程的缺失造成自己有点不知所措。应该通过读书和领导沟通来调整。后来他走出思想困境,健康成长起来。作为家长,我感觉在家教中,设置一些小挫折,教育孩子自我成长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挫折”不是“大骂一顿”,而是给他“出难题”。比如假期出去工作一个月,学会某项技能,交结几个朋友,朋友层次可以是企业中层,可以是地区领导,也可以是消费者等等。总之解决了难题就是进步。
   画家要在白纸上画精美的图画;艺术家要用石头塑造一个人物造型;教育家要塑造人类的灵魂,家长要在有底纹的原生家庭中,塑造孩子的性格及其人品,还有人类灵魂的深度,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尖端的高科技工程。我们必须细心地负责人地对待,绝对不可简单的用“棍棒”和“表扬”为之。综上所述,教育是集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的一门艺术,不是用“棍棒”就能代替的,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把“棍棒教育”作为先进技术拿出来,真是有点不合时宜了……
  

共 504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有关教育的感悟,强调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现在社会上对于家庭教育中是“棍棒出孝子”,还是“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两种观点持有争议。谁也说服不了谁,“棍棒教育”似乎是国学的理论;“表扬教育”似乎是西方理论。其实不管是东方西方,都有支持“棍棒”的;也有支持“表扬”的。作者以为这两种意见都不对。作者举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笔者对教育中出现的孩子“粗心”“缺乏持久力”“拖拉”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也说明教育是个艺术问题,要讲究方式方法。作者再三强调,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一件玉器都是比较复杂的,何况是人类的灵魂。于是建议大家,包括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讲究科学,好好学习一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再来谈家庭教育。全文说理性强,逻辑性和丰富的案例都是比较不错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给与很深刻的分析和说明,值得我们深思。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1-10-27 13:25:47
  这篇随笔,有关教育的感悟,强调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感谢赐稿,欣赏佳作,秋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1-10-27 15:12:36
  于是建议大家,包括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讲究科学,好好学习一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再来谈家庭教育。全文说理性强,逻辑性和丰富的案例都是比较不错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给与很深刻的分析和说明,值得我们深思。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1-10-29 16:13:40
  于是建议大家,包括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讲究科学,好好学习一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再来谈家庭教育。全文说理性强,逻辑性和丰富的案例都是比较不错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给与很深刻的分析和说明,值得我们深思。
太行飞剑
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1-11-01 11:43:12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三伏天时,小和尚看到院子里的草地一片枯黄。便心急地和师傅说:“快撒些草籽吧!”
   师傅却淡然一笑:“等天凉了,随时。”
   不久中秋到了,师父把买好的草籽交给小和尚,让他去播种。
   谁知秋天风大,很多草籽都被吹跑了。
   看到小和尚焦急的样子,师傅挥挥手:“没关系,能被吹走的草籽多半中空,不会发芽,随性就好。”
   到了半夜,大雨倾盆。小和尚赶忙跑来和师傅说:“这下惨了,草籽肯定全被冲走了。”
   师傅只是静静打坐,说了两个字:“随缘。”
   转眼数月过去,原本光秃秃的草地上,都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
太行飞剑
5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2-01-22 10:58:14
  一、胜似亲人
   这天早上,阳光洒满了美丽的小村庄,桂树还没有开花,空气中传来甜丝丝的香气,在这个周末的早晨,小凤从家里走出来,看见了一位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这个老奶奶住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里,正在搓洗衣服。院子里有一个破旧的小屋。从屋外面的装饰来看,老奶奶孤身一人且不宽裕。小凤的同情心油然而生。
   小凤趁着老奶奶出门买菜的功夫,悄悄地进屋,开始帮助老奶奶洗衣服。“哗啦啦啦!”洗衣服的水湿透了小凤的裙子和鞋子。
   老奶奶呢,买了菜之后便准备回家,她走得很慢。小凤则又开始放了白花花的洗衣粉,把衣服口袋反过来洗,小凤有不停地搓洗,衣服变得非常洁白。最后,小凤把衣服晾在院子里的晾衣杆上,衣服的水滴在地上,太阳照在衣服上,衣服慢慢地变干了,上面还有太阳的味道。
   老奶奶走进院子,看见小凤和晾晒好的衣服床单,欣喜地笑了。她紧紧地拥抱小凤如同对自己的亲人一般,小凤呢,害羞地笑了,一颗泪珠滚下来滴在地上,里面是满满的爱心与少年对一个长者的关怀,这个下午,小凤从心里感受到帮助别人,远远比享受更愉快。(写于2018年11月2日)
   二、金鱼“多多”
太行飞剑
6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2-01-22 10:58:35
  一、胜似亲人
   这天早上,阳光洒满了美丽的小村庄,桂树还没有开花,空气中传来甜丝丝的香气,在这个周末的早晨,小凤从家里走出来,看见了一位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这个老奶奶住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里,正在搓洗衣服。院子里有一个破旧的小屋。从屋外面的装饰来看,老奶奶孤身一人且不宽裕。小凤的同情心油然而生。
   小凤趁着老奶奶出门买菜的功夫,悄悄地进屋,开始帮助老奶奶洗衣服。“哗啦啦啦!”洗衣服的水湿透了小凤的裙子和鞋子。
   老奶奶呢,买了菜之后便准备回家,她走得很慢。小凤则又开始放了白花花的洗衣粉,把衣服口袋反过来洗,小凤有不停地搓洗,衣服变得非常洁白。最后,小凤把衣服晾在院子里的晾衣杆上,衣服的水滴在地上,太阳照在衣服上,衣服慢慢地变干了,上面还有太阳的味道。
   老奶奶走进院子,看见小凤和晾晒好的衣服床单,欣喜地笑了。她紧紧地拥抱小凤如同对自己的亲人一般,小凤呢,害羞地笑了,一颗泪珠滚下来滴在地上,里面是满满的爱心与少年对一个长者的关怀,这个下午,小凤从心里感受到帮助别人,远远比享受更愉快。(写于2018年11月2日)
   二、金鱼“多多”
太行飞剑
7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2-02-22 09:08:22
  近期写作计划,1,搭乘青春号人生返程车;2回头遇上古代名医张仲景;3,老唱片里的话就歌曲;4.总是交学费的古玩收藏家;5,写给准备考研的当代大学生。
太行飞剑
回复7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2-03-04 16:20:25
  互联网原住民在成长
  
   他的名字叫小贝,是独生子女夫妇的二孩,出生在互联网时代,是名符其实的互联网原住民。小贝的出生地就是中国享有盛名的智慧城市杭州。因此在他出生的时候城市已经实行了数字化管理,她的母亲从生产他的全过程中都享受到智慧化城市的福利。这就不用详细解释了。
   小贝出生一周后,从医院回到家里,她的母亲躺在床上休产假;他父亲则在隔壁房间写代码。小贝睡在小床上,感觉很无聊,于是就嘶声竭力的大哭。他的父亲将其抱在怀里,他就不哭了,睁开眼睛看看年轻的爸爸。可是当父亲试图将其放在床上的时候,他敏感地大哭起来。没办法,他父亲将其放在弯曲的双腿膝盖之上,继续写代码。他在电脑与父亲之间的空隙里,听到父亲敲击键盘的声音,感觉到熟悉的心跳声。于是安静下来,慢慢睁开眼睛,从襁褓中伸出粉嫩的小手,拉住了链接鼠标的数据线,他抓住数据线,能够感觉到爸爸滑动鼠标的节律,感觉很有趣,就放在嘴里试试味道,不辣不咸,味道不错。
   父亲只顾一心一意写代码,他主持的项目要在月末结题,不能迟疑,必须每天写几百行代码。小贝在爸爸的膝盖上,感觉很舒适,一边玩鼠标数据线,一边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就安静的睡觉了。久而久之,小贝习惯了爸爸敲击键盘的声音,只要在爸爸的膝盖上,听得见爸爸敲击键盘的声音,他就可以安稳的睡觉,那敲击声是他的摇篮曲。伴随着这样的摇篮曲,他飞快的成长着……
   三个月之后,小贝已经不满足卧在爸爸的膝盖之上了,他想看看爸爸在玩什么。于是哭闹不止,父亲让他坐在自己怀里,这样,小贝就可以看见屏幕上的影像了,他很快发现爸爸敲击键盘的时候,屏幕会发生变化,鼠标移动的时候,屏幕又有影像和声音。于是趁爸爸不注意,他用小手滑动鼠标,屏幕上有了变化,于是他咯咯笑了……
   爸爸自言自语地说:“哇,这孩子是计算机天才,三个月的小贝贝,竟然会玩弄鼠标。”于是爸爸不再抱着贝贝写代码了,感觉他总是偷看屏幕,对眼睛不好。可是放在床上睡觉或玩耍,他也会关注到哥哥玩游戏的动静,只要有电子产品的声音,他就不哭不闹。于是母亲建议买一款机器人给贝贝讲故事、唱儿歌。不久,家里来了小客人——诺奇小姐。
   诺奇小姐每天给小贝唱儿歌、讲故事,小贝渐渐地熟悉了诺奇,还学会了跟诺奇对话:“诺奇,单曲循环。”“诺奇。现在几点了?”小贝感觉诺奇是自己的好朋友,从心里喜欢诺奇。小贝对诺奇的喜爱,是妈妈爸爸感觉到机器人对教育孩子的好处。于是不久又买了“小爱同学”。小爱同学给贝贝讲了许多童话故事,有《小猪佩奇》《倒霉熊》和《小巴掌童话》,贝贝听着听着咯咯咯地笑了。他太喜欢这些故事了……
   在和电子产品的交流中,贝贝慢慢长大了,他简直就是无师自通地学会来操作家用机器人小爱同学;还学会了使用电脑、使用手机,有一次奶奶在打字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熟悉的拼音打字了,贝贝说:“这有何难,来我告诉您。奶奶,计算机操作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随便试一试,弄不坏的。”就这样,贝贝教会了奶奶关机有两种方法。还告诉奶奶他已经窥测到奶奶的计算机密码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奶奶第二天修改了电脑密码,贝贝暂时打不开奶奶的电脑里。下午奶奶接贝贝回家,贝贝说:“奶奶,给我买一个小汽车吧。”奶奶说:“我没钱了。”
   贝贝说:“不对,您微信和支付宝里面都有钱。”无奈,奶奶只好给他买了小汽车。贝贝说:“奶奶,要是妈妈问,怎么买小汽车了?你就说我的语文考了98分,进步了,奖励的。”奶奶不由感叹道,这一代孩子是互联网原著名,他们生来就会在互联网条件下生存。等他们大了,世界将会大变化!
8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2-03-04 16:19:35
  互联网原住民在成长
  
   他的名字叫小贝,是独生子女夫妇的二孩,出生在互联网时代,是名符其实的互联网原住民。小贝的出生地就是中国享有盛名的智慧城市杭州。因此在他出生的时候城市已经实行了数字化管理,她的母亲从生产他的全过程中都享受到智慧化城市的福利。这就不用详细解释了。
   小贝出生一周后,从医院回到家里,她的母亲躺在床上休产假;他父亲则在隔壁房间写代码。小贝睡在小床上,感觉很无聊,于是就嘶声竭力的大哭。他的父亲将其抱在怀里,他就不哭了,睁开眼睛看看年轻的爸爸。可是当父亲试图将其放在床上的时候,他敏感地大哭起来。没办法,他父亲将其放在弯曲的双腿膝盖之上,继续写代码。他在电脑与父亲之间的空隙里,听到父亲敲击键盘的声音,感觉到熟悉的心跳声。于是安静下来,慢慢睁开眼睛,从襁褓中伸出粉嫩的小手,拉住了链接鼠标的数据线,他抓住数据线,能够感觉到爸爸滑动鼠标的节律,感觉很有趣,就放在嘴里试试味道,不辣不咸,味道不错。
   父亲只顾一心一意写代码,他主持的项目要在月末结题,不能迟疑,必须每天写几百行代码。小贝在爸爸的膝盖上,感觉很舒适,一边玩鼠标数据线,一边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就安静的睡觉了。久而久之,小贝习惯了爸爸敲击键盘的声音,只要在爸爸的膝盖上,听得见爸爸敲击键盘的声音,他就可以安稳的睡觉,那敲击声是他的摇篮曲。伴随着这样的摇篮曲,他飞快的成长着……
   三个月之后,小贝已经不满足卧在爸爸的膝盖之上了,他想看看爸爸在玩什么。于是哭闹不止,父亲让他坐在自己怀里,这样,小贝就可以看见屏幕上的影像了,他很快发现爸爸敲击键盘的时候,屏幕会发生变化,鼠标移动的时候,屏幕又有影像和声音。于是趁爸爸不注意,他用小手滑动鼠标,屏幕上有了变化,于是他咯咯笑了……
   爸爸自言自语地说:“哇,这孩子是计算机天才,三个月的小贝贝,竟然会玩弄鼠标。”于是爸爸不再抱着贝贝写代码了,感觉他总是偷看屏幕,对眼睛不好。可是放在床上睡觉或玩耍,他也会关注到哥哥玩游戏的动静,只要有电子产品的声音,他就不哭不闹。于是母亲建议买一款机器人给贝贝讲故事、唱儿歌。不久,家里来了小客人——诺奇小姐。
   诺奇小姐每天给小贝唱儿歌、讲故事,小贝渐渐地熟悉了诺奇,还学会了跟诺奇对话:“诺奇,单曲循环。”“诺奇。现在几点了?”小贝感觉诺奇是自己的好朋友,从心里喜欢诺奇。小贝对诺奇的喜爱,是妈妈爸爸感觉到机器人对教育孩子的好处。于是不久又买了“小爱同学”。小爱同学给贝贝讲了许多童话故事,有《小猪佩奇》《倒霉熊》和《小巴掌童话》,贝贝听着听着咯咯咯地笑了。他太喜欢这些故事了……
   在和电子产品的交流中,贝贝慢慢长大了,他简直就是无师自通地学会来操作家用机器人小爱同学;还学会了使用电脑、使用手机,有一次奶奶在打字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熟悉的拼音打字了,贝贝说:“这有何难,来我告诉您。奶奶,计算机操作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随便试一试,弄不坏的。”就这样,贝贝教会了奶奶关机有两种方法。还告诉奶奶他已经窥测到奶奶的计算机密码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奶奶第二天修改了电脑密码,贝贝暂时打不开奶奶的电脑里。下午奶奶接贝贝回家,贝贝说:“奶奶,给我买一个小汽车吧。”奶奶说:“我没钱了。”
   贝贝说:“不对,您微信和支付宝里面都有钱。”无奈,奶奶只好给他买了小汽车。贝贝说:“奶奶,要是妈妈问,怎么买小汽车了?你就说我的语文考了98分,进步了,奖励的。”奶奶不由感叹道,这一代孩子是互联网原著名,他们生来就会在互联网条件下生存。等他们大了,世界将会大变化!
太行飞剑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