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金花赛何(散文)
从西递到宏村途径赛金花故居,既然路过,就不要错过,于是决定进去参观。
赛金花故居是2003年在赛金花故园遗址上恢复、修缮的徽派园林,故又称“归园”。地处西递、宏村之间。景区内有赛氏旧居、赛金花书斋、用过的水井、亲手栽种的海棠花等。
赛金花故居与黟县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于一体,因地制宜,巧于构造,将自然美景裁剪入园,是人工山水园与自然山水园的完美组合,具有极高旅游观赏价值。
通过女儿墙、漏窗,将园外山容树色、田园风光之美收览无遗,让人领略到人工山水园与世外桃源般自然美景的完美结合。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池桥、曲径漏窗、修竹古樟与傍水而建的直廊、曲廊、爬坡廊一同勾勒出一幅醉人的江南山水画。园中一处叠石假山——耸逸峰、其峰、峦、洞、壑、涧、泉相映成趣,叠制技法巧妙,构造独具匠心。登峰顶,归园全景尽收眼底。放眼望去,可见远处青山、近处田野、周边的古民居村落与整个景区溶为一体,自然协调。
赛金花(?~1936)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女子。曾作为公使夫人出使欧洲四国,也作为妓女而知名上海,还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起到了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赛金花曾经三度嫁作人妇。
赛金花闺名赵灵飞,乳名赵彩云(一说姓郑),同治十一年(1872)十月九日生于安徽徽州黟县上轴村。赛金花的出生日期有很多说法,主要有1864年、1871年、1872年、1874年几个版本,由于出生日期未定,其生平事迹中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说法。后随父亲移居到苏州。后沦为“清信人”,也就是卖艺不卖身的艺伎。
1887年,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他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洪时年48岁,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因原配夫人何氏不愿随行,50岁的洪钧将赛金花买来作妾,充当公使夫人,并延请老师,教授英、德、法诸国语言文字。赛金花以其天生丽质,超凡的语言能力,活跃在各国政治舞台。周旋于各国王公贵族之间。在洪钧出使德国期间,赛金花受到德国飞丽特皇后的青睐,并因此结识了俾斯麦首相的红人、德国青年军官瓦德西。年轻的德国军官对东方美人赛金花一见倾心,从而为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赛金花、瓦德西再度相逢写下了伏笔。洪钧出使欧洲四国,历时五年,回国后,安排赛金花住在苏州拙政园内。
光绪十九年(1893)阴历八月二十三日,洪钧因病去世。赛金花在护送洪钧棺柩南返苏州途中,离开洪家,留在上海。赛金花在二马路鼎丰里旁的彦丰里租了房子,买了两个姑娘,挂牌书寓,改名曹梦兰,花名傅彩云。因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招牌而名扬上海滩,被称为花榜状元。
1898年夏天,苏州状元陆润庠串通上海知府,强迫赛金花离开上海。为了躲避祸端,赛金花北上天津,先住在高小妹的班子里,很多人前来捧场。后来在滨江北道的旧“金花”妓院原址租房,挂牌“赛金花书寓”,并改名赛金花,并组织“金花班”。
1899年,赛金花搬往北京,住在西单石头胡同,先后在高碑胡同、陕西巷挂牌营业。因与京城名儒、巨商卢玉舫结拜,排行老二,因而人称赛二爷。后搬回天津。在这期间,京剧票友孙作舟,字少棠,人称孙三爷一直与赛金花同居,为赛金花的书寓撑腰。而赛金花与孙作舟过分的亲密关系,也影响了赛金花的营业。
清末著名小说家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因为她传奇的经历,将她列入海上名妓中的“后二怪物”之一。
庚子年间,天津闹义和团,赛金花逃往北京通州。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赛金花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赛金花因为通德语,她用德语告诉德国士兵:我是你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皇后维多利亚的好朋友,并拿出了她当年同德国皇帝和皇后的合影。德国士兵认出了他们的皇帝和皇后,立即举手行礼。第二天,德国士兵便开来一辆轿车接赛金花去见她在西洋时就认识的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这次旧情复燃,亲密异常;也凭借这一层特殊关系,赛金花借机为慈禧求情,又劝瓦德西整肃军纪,少侵扰百姓,下令安民。瓦德西第二天便下令禁止士兵违纪妄为。这也算赛金花再次出名的一件大事。同时赛金花苦苦劝说克林德遗孀,以修建克林德碑牌坊的方式来了结克林德被害一事。京城人对赛金花多有感激,称之为“议和人臣赛二爷”。
1903年4月,金花班一姑娘凤铃不忍卖淫为生服鸦片自杀。赛金花被巡城御史高第柟逮捕,送至刑部,5月被递解回苏州,后被释出狱。赛金花出狱后,花班散了,家财也被散尽,后返上海与李萃香、林绛雪、花翠琴、林黛玉、陆兰芳一起挂牌。1911年,赛金花嫁给了沪宁铁路段稽查曹瑞忠做妾。次年曹死,再为娼。
1913年赛金花与曾任参议院议员、江西民政厅长的魏斯炅相识。1916年两人一同到北京,住在北京前门外的樱桃斜街。1918年6月20日赛金花与魏斯炅在上海正式结婚,改名魏赵灵飞。1921年7月,魏斯炅因病去世。
魏斯炅去世后,赛金花搬出魏家,搬入天桥居仁里的房子。赛金花的晚年贫困潦倒,接受过很多人的接济,最后的日子是和她的女仆顾妈一起度过的。1936年12月4日,赛金花在北京过世,终年66岁。
赛金花死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陶然亭“香冢”旁草草下葬。赛金花墓在锦秋墩南坡上,香冢、鹦鹉冢之西。墓为大理石砌成,墓碑为高1.8米的花岗岩,据说墓碑是著名书画家齐白石所题。国画大师张大千为她作肖像画——《彩云图》。
赛金花的一生充满传奇,也充满争议。各家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林语堂《京华烟云》:“你做过一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胡适《新青年》:“北大教授,为妓女写传还史无前例。”夏衍《懒寻旧梦录》:“朝堂上的大人物的心灵还不及一个妓女。”刘半农《赛金花本事》:“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鲁迅《这也是生活》:“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以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
同样是为了拯救同胞而献身侵略者军人,为什么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得到的是同情,而中国的赛金花受到的却是唾弃?赛金花的经历要比莫泊桑笔下的茶花女曲折和复杂得多,《茶花女》成为世界名著,描写赛金花的东西却上不了大雅之堂。这与中国人的英雄观有密切关系。中国传统认为,英雄必须具备卓越的才能、完美的人格、突出的事迹,甚至还要求有漂亮的外表。从事于与传统道德观念相悖职业的人,如盗匪、妓女、贪官,即使做了有益社会的事情也不予认可。
如果一个人成了英雄,那就不能有不良的品行,如果有也必须抹去。可惜赛金花的妓女经历无法改变,所以她只能是妓女。她能赛过一切金花(妓女),却比不过一个历史清白的庸人。
悲哉,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