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光】假如卫河不改道(随笔)
清流穿城过,人家尽枕河。
蜿蜒豫北大地的卫河,滋润着卫辉市老城沿岸的街巷人家,推窗见水,造就出一座北国城镇的江南风情:担水浣衣、捕鱼罾虾,顽童戏水,舟楫夜泊;尤为精彩的还有,连通南北城垣的卫河大桥,桥上行人熙攘,桥头摊贩叫卖;河中樯橹白帆,船上艄公博浪,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卷卫辉版的清明上河图。
日月经天,人间沧桑。上世纪80年代,如诗如画的卫河风光与卫辉渐行渐远,河道萎缩,水流污染,直至恶化成卫辉的“龙须沟”穿城而过,被半个县城的老百姓诟病不休。于是人们把美好的记忆储存心底,古人云“圣人出,黄河清”,期盼“圣人”。卫水拖蓝再现的梦想并未泯灭。
终于,90年代初,政府治理卫河推出大举措:让卫河改道,避城而流,这样一除河水污染城市之苦;二行故道建设,楼盘开发之利。工程巨大,蓝图豪迈,让人瞠目,几乎重新安排卫辉河山。无疑,如此重大的项目,当时一定经过专家缜密论证,政府综合考量,并广泛听取舆论才做出的方案,但我猜想,能够拥有权力在此案最后签下“同意”二字者,如果是位勇于担责的官员,一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其笔如檩却不会龙飞凤舞,因为这俩字,举足轻重非同小可,不是流芳百世便是千古罪人。当然,如果急功近利,是个“新官上任三把火”渴盼政绩的昏官签的字,咱另当别论。
如今,改道城外的卫河,悠悠流淌30年了,当年由于缺乏工程机械,卫河裁弯改道,万余民工近似原始工具的战天斗地工程,人拉肩扛如火如荼的壮观场面已经烟消云散。而穿越城区的卫河故道,崛起一条仿古商业街,重檐翘角,雕梁画栋,虽是赝品,远望以假乱真倒也金碧辉煌。卫河大桥荡然无存,这里成为通往新城区的干道,车流喧嚣,经常堵车,那边新开发的城区,楼宇大厦鳞次栉比,林荫路宽阔气魄,改革开放,文明进步,古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卫河改道,沉醉于未来向往中的卫辉人,几乎众口一词地支持改道,并且热情参与,岂料,近年来在向现代化高歌猛进的城市天空,一缕缕卫河乡愁的烟云竟愈积愈浓。
何谓乡愁?乡者,家乡故乡也;愁者,失去之美好、思念之茫然也。可以从卫辉媒体源源不断发布的文学作品和回忆文章略窥一斑:如《情系卫河》《童年的卫河》《卫水拖蓝奇景地》《渡口不知归处远》《回来吧,儿时的河》《天上白云.卫河岸边》《卫河在这里拐了个弯》……钢筋水泥的世界,绚丽闪烁的霓虹,却无处留驻的乡愁,连篇累牍,悲悲戚戚地漂泊、流浪。无数读者扼腕叹息,强烈共鸣,于是,一条条“杜鹃声声犹滴血”的留言,缀在篇篇文章后面,怀念穿城年代的卫河,质疑卫河改道,一起呼唤:归来!儿时的卫河。
那么,假如卫河不改道,五、六十年代,童年的卫河能够呼唤回来么?
金水河是穿郑州城而过的河,半个多世纪来,郑州治理金水河付出巨大努力,投入天文数字的资金,确实,河流清湛,柳岸花明,但是,郑州人举目可见的还有,岸边一块块警示标牌:严禁垂钓!严禁游泳!违者罚款,等等,醒目灼眼。由此来说,卫辉即使和省会郑州一样财大气粗,有力量把卫河打造成卫辉的金水河,也不会再现顽童戏水、捕鱼罾虾的老河风情,难圆乡愁梦。此外,自来水覆盖城乡,洗衣机、净水器走进家家户户,河水再清,朝晖夕阴中也不会有“汲水浣衣”那样美丽的纸剪画影。如今陆运空运便捷,河运早成昨日黄花,樯橹白帆,舟楫夜泊淡出了全国各地的内河航运,除非旅游区里刻意演绎。这样的自然风光,只能到影视片里欣赏。郭兰英“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的歌声,不会再甜美卫河两岸。
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老城时,谆谆嘱托“让城市保存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话语亲切温暖。党中央、国务院发文强调,振兴乡村和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要考虑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乡愁需求,守住美丽。面对今天卫河的现实,窃以为,当年卫河改道妙笔乎、败笔耶,由历史评说,而如何落实总书记的嘱托,今天让人们留住乡愁,却是在严峻地考验着一届届卫辉“父母官”的智慧和执政为民的能力。平心而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男耕女织渔舟唱晚的乡愁,是农耕文明的风景,而在新时代工业文明,迈入数字电子社会的现代城市里,重新回溯历史风光,真实地身临其境,绝非容易。利用文化艺术、生态旅游、博物馆展示……除此之外,我想,出类拔萃为官的佼佼者们,办法总比困难多。
那年秋高气爽时节,我在北京颐和园游览,昆明湖碧波荡漾,万寿山矜持端庄,逶迤长廊微风轻拂,漫步其间,心旷神怡。转到后山苏州街,陡然一阵惊喜兴奋。但见,一条玉带穿城而过,两岸是仿古买卖铺,或婉约玲珑,或高大气派。街口一座拱桥横跨河上,与苏州街相得益彰。沿街熙熙攘攘的游客摩肩接踵,而爿爿狭小的商铺里皆人满为患,想必商户挣得钵满盆盈。于是,久久伫立在跨河的桥上,脚下站着的如同当年的卫河桥,浮想联翩心潮难平:假如卫河不改道,今天卫辉的仿古街,不就是步苏州街后尘的缩小版吗?据说,慈禧太后的苏州街毁于八国联军的大火,而我看到的是1988年的仿建,90年代卫河改道,衮衮诸公怎么没有“苏州街”那样高瞻远瞩的建设思路呢?当时缺乏资金,人们理解,可以留下二期、三期工程造福后人干呗。噫吁,改道令人遗憾。
2021年河南水灾,7.26水漫卫辉,全城失守,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疼痛。这段时间来,卫河改道的讨论,再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我浏览卫辉媒体,风起云涌的文章排山倒海的留言,参与者对改道与卫辉水患的因果关系,以及今后防患于未然的治理建议,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因为涉及水利水务水文等专业理论,我如坠五里雾中,一窍不通,毋庸置喙,本文仅从乡愁文化的角度,漫议“假如”。不过,无论从哪个方面探讨:经济文化、防汛排涝,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等,加以论述改道的是非功过,都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除非卫河复道让实践检验。然,此举近似天方夜谭。但是,我相信凡是对卫河未来发表见解和建议,甚至争论不休者,无论孰对孰错,都体现着卫辉儿女,对家乡故乡和母亲河的关注关爱深情。拳拳之忱,卫河可鉴,日月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