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父亲的秋天(散文)

精品 【八一】父亲的秋天(散文)


作者:风萧萧易水寒 秀才,185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67发表时间:2021-11-05 12:16:52

【八一】父亲的秋天(散文)
   天微微透亮,父亲便早早起来,径直走到院子里,拿上镰刀和篮子准备去地里收玉米。母亲喊吃早饭的声音刚落地,父亲就已经骑上自行车出了自家院子。
   村外的庄稼地里,已经有人在干活。父亲停下来和他们打着招呼,谈论几句今年的收成,心里却是暗自着急,明明起了大早,还是走在了别人后面。庄稼人要的就是一个“勤”字,一年到头不得闲,更不要说在这秋收时节,整天没黑没白地忙活,时常还顾不上吃饭。
   父亲将自行车蹬得飞快,转眼到了自家地头,支好自行车,一头扎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父亲粗大有力的双手,掰起玉米棒子的速度很快,从地头望过去,只见玉米秸秆晃动,却不见父亲的身影。父亲穿梭在玉米地里,尽管穿着长衣长裤,胳膊还是被宽大的玉米叶子划得生疼,那张黝黑的脸被汗水冲成了一道道灰黑的印记。
   过了晌午,父亲终于将这片地的玉米棒子掰完了。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玉米地,抬起胳膊擦擦脸上的汗水,口干舌燥地走到地头树荫下,拿起水壶猛灌几口凉水。水喝得太急,顺着嘴角流进满是黑色汗水的脖子里,一阵凉爽。稍等片刻,放下水壶,抹抹嘴,便将母亲送来的饭菜狼吞虎咽吃完。
   父亲把目光重新投向地里堆放着的玉米棒子,思量着村里谁家能借到马车,好将玉米棒子拉回家。玉米棒子堆放在地里,既怕老鼠偷吃,又担心村里人顺手牵羊,只有在天黑之前拉回家,心里才能踏实。秋收时节,人和车都没空闲,不好与人开口。父亲有些犯愁,坐在那里发了一会儿呆,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蹭得站起来,推起自行车朝村子奔去。
   太阳下山前,终于借到一辆牛车。父亲坐在车辕上,将手里的鞭子扬得高高的,不时在老牛的身体上方甩动几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以此催促老牛走得快些。老牛甩甩尾巴,晃晃头,慢吞吞地走着,嘴巴里不时伸向路边的青草,长舌头卷起青草反复咀嚼,丝毫不理会父亲的急躁。父亲不是它的主人,不懂它的脾性,驾驭起来很费周折。坐在牛车上的父亲,急得如坐针毡,不停地将身体抬高又放下,几次想跳下车,恨不得牵着老牛跑起来……
   天黑透前,地里的玉米棒子总算全部运回家,父亲长长舒了一口气。卸下车上满满当当的玉米棒子,从墙边抱来一捆青草扔给老牛。老牛驯从地低下头,慢慢咀嚼起青草。院子里玉米棒子堆得像一个锥形谷仓,父亲从上面拿起一个玉米棒子剥开外皮,就见玉米籽粒饱满紧致,拿在手里掂了掂,心里估量着玉米的产量,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小眼睛里闪现出一丝喜悦神色。玉米丰收,一年的辛苦没白费,父亲从心里感到高兴。
  
   二
   父亲还了牛车回来,匆匆吃过晚饭,便来到院子里剥起玉米。
   月亮从树梢一点点爬上夜空,银色的月光将院子照得一片明亮。当晚,父亲没在院里支起竹竿扯出电线,就借着月光干活。父亲看看月亮,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母亲:“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不用电灯照明,能省下些电钱。”
   父亲是一分钱都要攥出水的人,明亮的月光于他是一种馈赠。母亲却有着另外的心事,放下手里剥着的玉米,慢慢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走进屋里拿出一包月饼,走过去递给父亲。父亲没有去接月饼,继续剥着玉米说:“等孩子们回来吃吧!”母亲将月饼塞到父亲怀里,丢下几句话:“都忙,谁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要知道这样,还不如让她们少读几年书,不至于没个帮手。”父亲沉默着,没有说话。
   在物质匮乏年代,过年都难得吃到点心。每到秋收时节,村里的壮劳力白天在地里干一天活,晚上还要到麦场搞夜战——剥玉米,摘花生。作为补助,生产队会给每人发两块点心。父亲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将点心包好,装进上衣口袋,拿回家后分给我们吃。以至于后来,每到秋收时节,父亲便会让母亲准备点心给我们吃。
   土地承包到户,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父亲也更加辛苦忙碌了。好在我们渐渐长大,成为父亲的帮手。
   秋收的夜晚,全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剥玉米。堆得高高如谷仓的玉米棒子,在五六几双手的同时进攻下,一点点缩小地盘,直到全部被消灭干净。剥完玉米,父亲喊母亲拿点心给大家吃。忙了一晚上,我们都有些饿了。父亲在我们吃点心时,从厢房里找来扁担和柳条篮子。等我们吃过点心,歇上一小会儿,要和父亲一起将剥好的玉米棒子吊上房顶晾晒。
   父亲踩着梯子“噌噌”几下爬上房顶,动作又快又稳。上到房顶,父亲在房檐边上稳稳站好,弯腰将扁担的一头顺着房檐顺下来,另一头紧紧握在手里。我们则将剥好的玉米棒子装进篮子,提起来挂上扁担钩。父亲用力往上一提,两只手上下倒换几下,篮子晃晃悠悠吊上了房顶。父亲将篮子里的玉米棒子倒空,重新将篮子顺下来。一篮接着一篮,父亲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正是靠着父亲这个顶梁柱,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并送我们一个个出去读书。如今,偌大的一个院子,只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忙碌的身影。
  
   三
   每到秋收时节,父亲并不急于收割。庄稼什么时间收割最合适,父亲有他自己的见解和坚持。成熟后的庄稼最好多“度”些日子,能增加产量。如果相邻地块的人家开始收割,父亲会紧随其后,生怕落在人后。因为,如果整片田里只剩下一家的庄稼没有收割,担心会被人偷走粮食。父亲小心翼翼守护着庄稼,守护着一家的日子。
   收完玉米,父亲去其他地块转一圈。看庄稼长势,还应该“度”几天。院子里的白菜苗,可不能再“度”下去。那些绿油油的白菜苗,已经长出五六片叶子,到了移栽到地里的时候了,植株距离太过密集会影响白菜的生长。父亲种的白菜味道甜,个头大,叶子紧致饱满。整个冬天,家里的蔬菜就靠它了。
   父亲扛起铁锹锄头,去了刚刚收割完的玉米地里。翻土,整渠,半天时间打出十几个菜畦。父亲有他的想法,这块地里有潜水泵,白菜喜水,浇灌起来很是方便。过去春耕时节,为谁家先浇灌土地,抢先播种,没少起摩擦。父亲为这伤透脑筋。为此,白天黑夜守在地里,只为能早点浇灌土地,播下种子。春耕不同于秋收,相差几天可能影响产量。
   父亲小心翼翼将白菜苗从菜畦里挖出来,分别装进几个柳条筐,放在独轮车上,双手推起独轮车大步朝玉米地走去。如此来来往往几次,才将白菜苗全部运到地里。父亲将白菜苗一棵棵拿出来,蹲在畦棱上,仔细将白菜苗栽进挖好的浅坑,拢好土,动作缓慢而专注。看那样子,不像是在栽一棵白菜苗,更像是在制作一件珍贵的陶器。他要的不是别人的欣赏与赞美,而是一个好收成。
   栽完白菜苗,父亲缓慢地直起身,深深吸口气,身体的疲惫和酸痛让他不得不放缓干活的速度。他坐在畦边歇上一会儿,看着一点点沉下去的夕阳,有些发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亲感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做事常感到力不从心。要不要孩子们回来帮忙?还是听孩子们的话,少耕种一些土地呢?
   发过一阵呆,父亲重新站起来,拿起铁锹将水缓缓引进菜畦。这些蔫头耷脑的菜苗,还经不住大的水流,需要慢慢引水浇灌。过不了多久,这些菜苗会以蓬勃的姿态让人感到吃惊,感到高兴,让人看到满满的收获。
   地里收割庄稼的人装好粮食,赶着马车回家,经过地头时,与父亲撘着话:“天黑了,回去吧!”父亲扭头答应着,没有回去的意思。两手握着铁锹来回在水畦边巡视着。不时拍拍畦沿,防止畦水出现“口子”跑到外面。不浇完这些白菜苗,父亲是不会离开的,多少年都是如此。
   月亮升上来了,照着水渠里的水如同碎银般亮晶晶,哗哗的流水声仿佛一曲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村道上,不再有马车经过。父亲的目光专注于眼前的这片菜地。一通忙活,浇完菜地,也该回家了。这时,父亲的肚子里开始咕咕叫起来。
   父亲扛起铁锹,在深秋的夜色里慢慢朝家里走去,身影孤独而疲惫。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父亲还有更多的期待……
  

共 30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写实的方式记录了父亲忙碌的身影,通过田间掰玉米、牛车拉玉米、借月剥玉米、上房晾玉米以及移栽白菜苗等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从早到晚,几乎无时不在忙碌着的好父亲。父亲就像现实中很多的庄稼汉一样,朴实,勤快,不惜力气,不服年岁。“将自行车蹬得飞快”“掰起玉米棒子的速度很快”“水喝得太急”“将母亲送来的饭菜狼吞虎咽吃完”“坐在牛车上的父亲,急得如坐针毡”“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等等,诸多细节描写,融速度、力量与激情,这也是劳动和生活的激情。人有激情,生活才更有动力和更精彩。同时,“生怕落在人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玉米地”“父亲小心翼翼守护着庄稼,守护着一家的日子”“身影孤独而疲惫”等细节描写,又把个性、家庭责任与社会思考融为一体,升华了父亲的劳作,浓缩着农民的现实生活。不断转换的场景,更是散发着一种乡间自然的浓郁气息。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墨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0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林        2021-11-05 12:21:48
  文章充满了乡土气息,叙述细腻,刻画形象。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2 楼        文友:阿巧        2021-11-05 12:39:09
  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语言质朴中透着一股清新,故事性强,随着作者的灵动的笔触,一个纯朴、勤劳、善良的父亲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欣赏学习风萧萧易水寒老师的美文!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05 13:00:20
  通过秋收忙碌的场景,生动的描写了父亲的勤劳质朴,对家庭的担当让人唏嘘感叹。情感自然动人,厚重深沉,语言朴实,文章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亲情感人,让人回味悠长。好文章拜读学习,祝老师秋安笔丰!精彩不断!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1-11-05 16:19:11
  读社长的编按,感动久久于心。编按比文章更精彩,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感谢社长的辛苦付出,给您敬茶!祝好!
5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1-11-05 16:20:43
  读社长的编按,感动久久于心。编按比文章更精彩,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感谢社长的辛苦付出,给您敬茶!祝好!
6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1-11-05 16:31:32
  又见阿巧老师的精彩点评。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动。给老师敬茶!感谢老师对我的支持与鼓励。
7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1-11-05 17:13:53
  问候淡淡的云彩老师。谢谢您对文字深情地解读,给了文章最好的诠释。给您敬茶!祝好!
8 楼        文友:燕山客        2021-11-05 18:40:20
  情绪饱满,内容繁简得当,叙事舒缓流畅,读之很舒服。
燕山客
9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1-11-05 20:07:15
  问好燕山客老师。给您敬茶!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给我莫大的鼓励。祝老师开心快乐!
10 楼        文友:华为        2021-11-09 14:26:21
  浓浓的深情,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粮食丰收意味着更艰辛的付出。老师文笔好,刻化细致,感情真挚。拜读学习,遥祝安好!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