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荔枝树下的“铁拐李”(微小说)
今年,幸福村的荔枝大丰收。一簇簇,一串串,绿的像翡翠,红的像宝石,沉沉甸甸垂挂在枝头上,迎风摇曳,煞是喜人。
荔枝树下,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庄稼汉一边忙着接订单,一边兴奋地招呼大伙采摘、过磅、装箱、打包、送货,忙得不亦乐乎。
乍看,他肩膀宽厚结实,左高右低,裤腿卷得老高,脚上带泥,走路的时候身体不太平衡,左腿比右腿慢半拍。细看,他肤色黝黑,头发蓬松,眼睛一清一浊,如同熟透的荔枝,只是一个有核,另一个无核。
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幸福村荔园老板——李念雄,人称“铁拐李”。
李念雄原来是一名泥瓦匠。几年前离婚,在广州打工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碾碎了发财梦。他失去了左眼,左边的手、腿、脚和腰都没有知觉。医生说他上辈子大概拯救了银河系,捡回来一条命。
李念雄回到家,趁人不备,摸出老鼠药,想一口吞下去一了百了。
这时,耳边传来两个稚嫩的声音:“爸爸”,“爸爸”……
他心里一颤,眼前一片模糊,思想和情绪瞬间失控。啊啊,我死,算解脱了。可是,孩子怎么办?这个家怎么办?不敢想,不敢想啊!
一年后,他在一双儿女的搀扶下,摇摇晃晃,总算站起来了。然后,开始练习行走,跌跌撞撞,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道栽了多少跟头,吃了多少苦头。
终于有一天,他可以拄着拐杖,从村头走到村尾,走进荔枝园,走到树下歇息了。只要不下雨,他就在园子里转来转去,这摸摸那摸摸,一直捱到天擦黑,才拖着瘸腿回家。
村里顽童戏谑他是“铁拐李”,这个外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叫开了。他苦笑一声,默默接受了。
一天,铁拐李找到村支书,恳请他出面担保,说服村民把荔枝园转包给他。
他说,年轻人都在城里务工定居,村里剩下老弱妇孺,荔园一直没人收拾。一棵又一棵荔枝树被菟丝子蚕食,成片成片地枯死,看着可惜。与其荒废,还不如交给他来打理。
村支书眼睛睁得老大。“铁拐李,开什么玩笑?你都这样了,还折腾啥?”
铁拐李在村支书面前掏心窝子,“我没开玩笑。我不想靠低保过日子,要挣钱供孩子读书,撑起这个家!”
村支书说:“你为了治伤养病,已经欠一屁股债,再往水里砸钱,一辈子都还不清。谁敢转包给你呀?”
“只要给我时间,一定连本带利都还清!”
村支书知道他的难处,耐心劝说:“孩子上学的事,你先别急,村委会想办法解决的。”
“让我试试吧……”铁拐李心里压着一座山,差点没跪下来哀求村支书。
村支书见他吃了称砣铁了心,勉强答应,心里暗暗为他捏一把汗。
不久,铁拐李拄着拐杖去了一趟医院,给自己装上一只义眼,然后回来把三级伤残证锁进抽屉,告诉自己:从今天起,这个家没有残疾人,只有父亲和孩子!
他起早贪黑,单眼摸索,手脚并用,一点一点清理果园里的杂草,剪掉多余的枝条,让阳光透进来,让山风吹进来,让荔枝树重新披一身新绿。接着,松土,施肥,剪枝,压条……
别人干一天的活,他要干三天,甚至干一个星期。旧伤结痂,再添新伤,新伤又变旧伤,新旧难分。汗水、泥水和血水糊在一起,他痛得呲牙咧嘴,倒抽冷气。
村民们看见他这样,都暗暗感叹,这哪是在干活嘛,分明是在拼命!
入夏之后,一场台风雨突袭过来。荔园遭灾,遍地狼藉,许多果树拦腰折断,有的连根拔起,青涩的果子打落一地。“铁拐李”一屁股坐在地上,欲哭无泪。
村支书过来劝他:“算了,现在止损,还来得及。”
铁拐李摇摇头,固执地说:“天下的路万千条,别人都可以选择。可我,只有眼前这一条路可走啊。”
村支书拿他没办法,扔下一句话:“一根筋!”
话虽这么说,又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心血全泡汤,村支书帮他联系了一家酒厂。对方愿意扶持残疾人创业,不论产量高低,不管市场浮动,长期低价收购荔枝,保证他一家人有生活来源。
铁拐李一听,连连摇头,没有签约。
他说,幸福村的荔枝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底,品质好,皮薄,核小,甜糥,多汁。我不能为了提高产量,把劣等品种嫁接在老桩上,毁掉“幸福”荔枝的名声。再说,市场浮动大,哪天酒厂生意不好,倒闭了,整个荔园跟着赔进去。我等着子孙后代戳脊梁骨呀?不行,说什么都不行!
他收拾好心情,回到荔园,打算从头来过。
台风过境之后,水塘的鱼苗缺氧,肚皮上翻,死了不少,一条接一条漂浮在水面上。
铁拐李看到白花花的惨景,要人把死鱼捞上来,填埋在荔枝树下沤肥,撒上石灰杀菌,天天祈盼荔园恢复元气,再现生机。
看来,当年荔枝收成是没有指望了,铁拐李就在荔枝树下养鸡,养鸭,千方百计贴补亏空。
在一段时间精心管理,荔枝长势一年比一年茂盛,树冠如云,生机勃勃,三月红、妃子笑、桂味、糯米滋、淮枝、状元红……争先挂果,熟了一茬又一茬。
荔枝开园,铁拐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精选上百斤糥米糍寄往省医院。当年发生的事,他始终忘不了,没有医生和护士,就没有他“铁拐李”的今天。
五年过去了,村支书发现铁拐李的低保费一次都没来领,还把儿子送进了军营,女儿送进了大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把拐杖扔了,走路一瘸一拐,胳膊甩得比张嘉译还高。
铁拐李不满足土里刨食。这天,他又找跟村支书商量,说要请专家来指导,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开发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饮料系列产品,扩大销路,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让日子越过越美。
村支书表示全力支持,建议他给加工厂取个好名字。支书问他:“叫‘铁拐李荔枝加工厂’怎么样?”
“不行不行,”铁拐李又摇头,说:“我早就想好了,不管什么产品都叫‘幸福’牌!”
“好,就叫幸福牌!”
祝老师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