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静止的硝烟(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静止的硝烟(散文) ——观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有感


作者:琳达如菊 举人,398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3发表时间:2021-11-08 06:32:25
摘要:纵观中国的近代史,中国经历过风霜的洗礼,沐浴过战火的硝烟,遭受过列强铁蹄的践踏,但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军事方面,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中国宛若一条腾飞的巨龙,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东篱】静止的硝烟(散文) 战火已经熄灭,硝烟已经飘飞。但历史是需要铭记的,也是要纪念的。那缕静止的硝烟,凝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成为我们向往和平的象征。
  
   一
   2018年的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来到了盼望已久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巍峨的苏式风格建筑,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大门的正上方高高地悬挂着一块深绿色的牌匾,上面题写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遒劲的金色大字和楼顶的一颗璀璨的五星,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彼此辉映。
   这是一座军事斗争的卓越丰碑,它定格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当我走近这座浸润着沧桑历史的军事博物馆时,一股浓烈的气息随之扑面而来,这不是花香的馥郁芬芳,也不是美酒的甜美甘甜,这是一种凝重的硝烟气息,是血染的兵器味道,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骨气。
   走进宽敞明亮的中央大厅,仿佛走进了飞机和航天的海洋,各种不同机型的飞机,琳琅满目,有的座落于地面,有的凌空高悬,让人目不暇接。
   一架银灰色的飞机上,机身书写着红色的数字“20210”,这是中国半个世纪前仿制苏联的一架轰炸机。一架歼—8E歼击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战斗机,从1991年开始研制,到1992年试飞,于1993年定型,为我国后来自主研发战斗机奠定了有力的技术基础。
   其中有一架特殊的飞机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有九颗耀眼的红星在闪烁,旁边竖立的蓝色标牌上写着,这架名为“功勋喷气式歼击机”,是英雄战士王海曾经驾驶过的,在抗美援朝的激烈战争中,创下了击落击伤九架敌机的惊人战绩。我凝望着这架英雄的飞机,遥想着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激烈的战役,仿佛看到了,在枪林弹雨中,王海驾驶着这架飞机,凭借着精湛的驾驶技术,与敌机不断地周旋着,拼杀着,向着敌机的方向不断射击,一架又一架侵略者的敌机在轰鸣声中被击落,这架飞机在这场战役中挽救了无数无辜者的生命。我想着想着,不禁热泪盈眶,我默默地低下了头,以一颗最虔诚的心,向我们的抗战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中央大厅的一侧,巍然耸立着一颗银灰色的导弹,上面竖着书写着“东风一号”四个红色的大字,它就像一座巨大的高山,让人不得不仰视,这是一枚地对地的导弹,也是中国的第一枚导弹,1960年11月份的一个清晨,这枚导弹在酒泉发射,腾空而起,一声巨响之后,刹那间照亮了整个世界。这枚导弹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零的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东风一号的成功研制,为中国的航天领域奠定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的基础,紧接着,在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研制成功,1970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六十多年来,中国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和赤子之心,创造了一座又一座历史的丰碑。风云、北斗、嫦娥等星辰闪耀在太空,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了火星的影像图。中国目前在航天领域所取的非凡成就,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些带着历史印记的武器,沉淀了一个时代,也连接其漫长的历史岁月。硝烟已经散尽,摸摸那些当年喷射着火药的武器,仿佛还可以感觉烫手,因为我的热血随之而沸腾。太多的英烈与这些武器息息相关,武器尚在,英烈安息,唯有英烈的一腔灵魂还在我们的纪念里。
  
   二
   走入军事博物馆的地下一层,我看到各种各样的兵器陈列在地面上,这些兵器,五花八门,有海上航行的,有陆地奔驰的,也有空中飞翔的。其中,海上的兵器中,有中国制造的各种型号鱼雷、水雷以及深水炸弹发射器,还有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奥地利、德国以及英国制造的鱼雷,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一艘功勋鱼雷快艇,读着那一行行白色的小字,才明白它为何会被命名为功勋鱼雷快艇。原来,这是四艘鱼雷快艇中的一艘,曾经在1954年执行过一次特殊的任务,发射的鱼雷击沉了国民党的一艘名为“太平号”的骚扰军舰,它确实立下了显赫的战功。
   一件武器,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且每一件武器都有着故事,是硝烟下的遗物,也是战火里的英勇,尽管这些武器不会把那一次战斗叙述给我们,但我们还需要具体的情节了吗?我们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和顽强的意志就行了。
   标记着“海鹰”1号的岸舰导弹,是中国制造的一枚导弹,标牌上的小字显示,这枚导弹是中国1965年最初研制,于1970年10月份试验成功,在1971年设计定型。它主要用于打击敌方大、中型舰艇,保卫海军基地、港口、沿海城市和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由此可见,岸舰导弹对海岸的防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所有陈列的海上兵器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镇远”舰的铁锚,它长四米多,重约四吨,有两个尖锐的利爪,末端有一个圆环,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但有谁知道,它曾经经历过怎样的颠沛流离和风雨的沧桑?
   从标牌的记载得知,镇远舰是1885年从德国的一家造船厂订购的,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俘获”,之后被编入了了日本的舰队,日本为了炫耀战功,将镇远舰的铁锚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示众。抗日战争胜利后,它才被归还给中国。这个铁锚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半个世纪的耻辱,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以及复兴的历史见证。
   我静静地凝望着铁锚,不禁泪眼婆娑。它让我想起了1894年那场惨烈的战争,当时,北洋水师的舰炮技术比较落后,射速缓慢,装填炮弹时间长,故障率高,在实战中暴露了致命的缺陷,最后以北洋军舰全军覆没而告终,北洋舰队的海军提督丁汝昌,管带林泰曾和杨用霖等高级将领最后自杀殉国,他们英勇不屈的壮举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可歌可泣。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巨额的赔款,本来生活就贫苦的人们,更是雪上加霜。中国人民从这次惨痛的教训中,渐渐地觉醒,为了救亡图存,出现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发动了有名的戊戌变法运动,在民间也出现了义和团等爱国组织。是外敌的入侵,让我们的民族从此开始了觉醒。
   硝烟下,并非是我们的庆祝胜利的呼声,在那个倍受蹂躏的时代,硝烟里,我们有的是悲壮和不屈,这些不屈也终于在一次次奋起中得到了回报,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矢志不渝,才是民族生存的唯一出路啊。
  
   三
   在军事博物馆的地下一楼,我看到了很多大型的陆地兵器,有各种型号的坦克,如一只只巨兽般蹲踞在那里,还有一架架射程不同型号各异的大炮整齐地陈列在那里,仿佛是一排排站列整齐的士兵,正在等待检阅。
   其中有中国在珍珠岛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苏联的中型坦克。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役中缴获的美军的重型坦克,中国制造的不同型号的迫击炮,中国制造的装甲输送车等,各种各样的兵器,看得我眼花缭乱,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辆名为“英雄的215号坦克”,读着标牌上白色的小字才知道,这辆坦克是苏联制造的中型坦克,1953年7月,该坦克创造了单车突袭,击毁敌人三辆重型坦克的光辉战绩。这辆坦克在抗美援朝的整个战争中,一共击毁敌人重型坦克五辆,击伤一辆,击毁化学迫机炮9门,汽车一辆,摧毁地堡26个以及坑道和指挥所各一个,出色地完成了7次配合步兵作战任务,为此,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最高机关授予“人民英雄坦克”的光荣称号,全体乘员记集体特等功,车长杨阿如荣立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读着这些战绩,我对这辆坦克以及坦克的所有成员肃然起敬,是他们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役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需要我们后人永久铭记,为英雄致敬!
   除了坦克和各种大炮之外,还有各种车辆,比如“猛士”活力突击车,还有“勇士”战地越野车等。有一辆名为斯柯达VOS防弹轿车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牌子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最下面的几行小字记载,1952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将这辆特殊的防弹车作为国礼献给毛泽东主席。由此可见,这辆车不是普通的车,是两国友谊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架躺在那里的满身伤痕的铁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深褐色的标牌立在炮筒旁,只见标牌书写着“清代前装铁炮”的字样,我看着这架满目疮痍的铁炮,不禁泪流满面,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中国在晚清时期所经历的那段最黑暗的岁月。
   1900年5月,由英、美、法、俄、意、日、德、奥组成的八国联军开始入侵中国,清朝的官兵使用前装铁炮等落后武器去应对八国列强的先进武器,最后以惨败而告终。帝国列强侵犯我中华领土,烧杀抢劫,火烧圆明园,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大量的文史资料典籍失窃、被破坏,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永乐大典》等许多当年被抢劫去的珍贵典籍。最后,帝国列强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银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因为当时中国是四亿五千万人口,这也是对每个中国人的侮辱,高额的赔偿,让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的教训,这也让我们的民族从此开始觉醒,中国开始了复兴的历程。中国在炮火中奋力成长,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从建国以来的七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一路上劈波斩浪,朝着世界一流的水准不懈努力。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突飞猛进,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四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死之道,不可不察也。”春秋时期的孙武,就已经明晓,一个国家的兵力和军事的实力,对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生死存亡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不能把和平寄托在别国的身上,我们自己一定要自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才能保证不受外敌的入侵,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在博物馆里,我的感悟又是特别的不同,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些战火和硝烟,是我们应该记取的,血泪的教训,依然是我们今天不能忘记,太多的国耻,最终告诉我们的是,一定要强大起来。
   中国现在已经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宛若一条腾飞的巨龙,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的军队,是国家的守卫者,也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们不再惧怕世界列强的挑衅与骚扰。中国的东风常规导弹,可以在中、近距离内精准打击目标,而东风26,既可以安装核导弹,又可以安装常规导弹,可以精确打击地上、地下以及海上的目标,在自卫反击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东风41,这种洲际导弹,是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重型厉器。中国人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我们作为中国人,为中国的强大而骄傲和自豪。
   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有战争,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们能够过着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惟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博物馆,是存放遗物和陈迹的地方,唯有军事博物馆,响彻的是冲锋的号角,硝烟静止了,但愿永远是这样一幅画面。
  

共 43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知作者如菊老师现居加国,中国的发展,也是一个海外赤子所关注的,2018年作者回国参观了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其中那些武器陈列介绍,非常清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我在20多年前参观过这个博物馆,但没有像如菊老师这样,以生动而很有气势的文字详尽地介绍。读了这篇文章,如菊老师帮我也弥补了缺憾,得表达深切的谢意。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以跟随作者的文笔,去捋顺中国军事革命的历史,感受一场场战争风云。尤其是我读到抗美援朝的特级战斗英雄王海的事迹,更是热血沸腾,因为王海将军是我的老乡,他是荣成人民的骄傲,是中国革命的功臣。在这篇文章里,由参观博物馆,想到中国近代所受到的蹂躏践踏,让人铭记国家的耻辱。同时,作者也列举了近年中国军事装备的发展概况,展示了强大的实力,表达出热爱和平的愿望。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必须靠强大的军队来保障,作者以雄浑的气势深情的笔调,续写和描写了博物馆所见,表达出振奋人心的精神意蕴,给人以力量,值得点赞。文章一气呵成,情感饱满,读来振奋,力推佳作,赏读感受精彩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11-08 06:34:46
  读如菊老师佳作,如临馆舍,亲妒忌其物,文章气势不凡,讴歌了革命的历程,展示了伟大的成就,深受教育。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纷呈,遥握,问候如菊老师冬暖。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11:18:54
  谢谢怀才老师精准又精彩的编按!我非常喜欢!怀才老师的家乡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院士,有抗战英雄王海将军等,怪不得怀才老师才华横溢,原来是科学家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英雄气概集一身啊!怀才老师编辑辛苦了,敬茶!问好老师,遥祝快乐!
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1-08 07:43:55
  此文以翔实史料,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军事装备的落后,遭受列强蹂躏 的屈辱历史。泱泱大国瞬间成了亡国奴,是每个中华儿女永远的痛!作为海外儿女,心系桑梓,胸怀祖国。关心军事发展,心系国家安危。老师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建国以来军事装备的发展,振奋人心。文中提到的丁汝昌的壮烈。是西方打断中华发展进程的标志,四亿五千万的屈辱赔款,更是“靖康耻 犹未雪”。每个中华儿女当奋发国强,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文学的力量感染了我!谢谢老师分享,问候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11:36:40
  谢谢鸿雁老师精彩的解读和美评!当我在军事博物馆看到那满目疮痍的炮管时,我的心是痛的,它让我想起了那段沉痛的历史。当我观看70年国庆庆典时,我感动的热泪盈眶,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无论我身在何方,我都是中国人,为中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谢谢鸿雁老师对我的鼓励! 敬茶,问好老师,遥祝快乐!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08 08:33:49
  此文写得气势非凡,畅快淋漓,笔调深沉且铿锵,情感真挚感人,有耻辱痛苦的历史事件,也有觉醒与奋起的赞歌,更有展望未来的骄傲。可见如菊老师胸藏锦绣,驾驭文字的能力那是健笔凌云、恣肆汪洋。好文,大赞!遥握,问好老师冬暖。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11:47:52
  谢谢湘莉老师精彩的解读和美评!也谢谢湘莉老师对我的鼓励! 感恩遇见,有你真好!问好老师 ,敬茶、遥祝快乐!
4 楼        文友:白玄        2021-11-08 09:29:52
  文章以游踪为时间顺序,参观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解读了展品的历史渊源,英雄事迹和历史屈辱,从中看到一个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感悟出:落后就要挨打,爱和平的人,只有艰苦奋斗,强国强军,才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叙述具体详细,描写细致生动,感悟深刻自然,感情激昂健康。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11:49:25
  谢谢白玄老师精彩的解读!也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问好老师,敬茶!遥祝快乐!
5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11-08 11:02:12
  军博馆是爱国主义教肓基地,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如菊老师移步换景,就几件珍贵的文物,发表自已的观点,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一片赤诚之心可见。文字透彻,文理清晰,一篇难得的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12:00:57
  谢谢孤独老师精彩的解读和美评!军事博物馆确实是爱国的教育基地,其实博物馆中展览的兵器太多太多,每一件兵器背后都有故事,当时正赶上装修,我只看到了一部分兵器。前几日翻看照片时,看到那满目疮痍的炮管时,不自觉泪流满面,所以就写了这篇文。谢谢孤独老师对我的鼓励! 问好老师,敬茶!遥祝快乐!
6 楼        文友:岚亮        2021-11-08 11:48:24
  也许是旅居海外,感受别有一番,祖国的强弱,更加让游子牵挂,如菊老师在回国之际,特地到军事博物馆参观,感慨万千啊!说来惭愧,我乃行伍出身,也曾多次到过京城,却从没去军事博物馆。文中描述的物事,都是非常熟悉的。从镇远舰的铁锚到航母,从王海银燕到歼20,从首款导弹到东风系列……一个国家的军事装备历程,足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兴衰史。此文移步换景,托物言志,视觉敏锐,感触深刻,现场感、带入感极强,加之凝练的文字和厚重的内涵,写得好,大赞!
回复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12:22:25
  谢谢岚亮老师精彩的解读和美评!老师说到我心里去了,作为一名旅居海外的游子,我的感受是,对祖国的关注比在国内时更强烈,情感上也更容易激动。去军事博物馆是三年前的事了,前几日翻看照片,看到清朝使用的伤痕累累的炮管时,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所以写了这篇文章。其实 ,军事博物馆内的兵器和物品太多了,每一件兵器背后都有故事,当时去的时候,正赶上装修,所以我只看到一部分兵器,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想再去一次。岚亮老师,如果有时间和机会的话、去看看吧,比看风景更有意义。如果老师写的话,一定会比我写的要好很多,岚亮老师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生花的妙笔让我赞叹不已,向老师学习!谢谢岚亮老师对我的鼓励!问好老师,敬茶,遥祝快乐!
7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11-08 12:36:00
  也参观过不少博物馆,就是写不出一篇文章。看了如菊老师此文,我知道怎么写了。如菊老师记忆力真好呀,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也挺丰富。老师的文有温柔,有铿锵,此文真是大气磅礴,让人叹为观止。文思纵横,笔力非凡。点赞佳作,欣赏学习。问候如菊老师深秋好,天凉请注意保暖。
回复7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12:43:55
  谢谢明月老师的美评!也谢谢明月老师对我的鼓励!明月老师优美细腻的文笔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老师写的话,一定会比我写的好很多,我只是一个初学者,在文学的道路上还是学步阶段,有幸来到东篱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问好明月老师,敬茶 ,遥祝快乐!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11-08 13:56:06
  琳达老师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将所见所思所感尽情描述表达,言丰意厚,材料组织妥帖有序,字字铿锵,句句深情。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科学家用智慧研制的军事武器,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英雄用惊天动地的壮举抒发壮怀激烈,另一方面,战乱让人民饱受疾苦,损失惨重。而西方列强的霸道丑恶的侵略行径让中国人民饱受屈辱,从而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发展军事力量是国泰民安的保障,所以我国建国以来在海陆空方面突飞猛进,令世界瞩目,也是卧薪尝胆的励志结果,现在的中国的确如巨龙在腾飞,龙的传人都无比兴奋自豪。该文以行踪为序,描写、抒情、议论交织进行,那些与武器装备相关的故事写得特别生动感人,让人身临其境,同时陷入沉思。感佩琳达老师的笔力和情怀,文字一气呵成,情感丰沛,爱国之情深切厚重。为佳作点赞,为满腔爱国情喝彩!问候琳达老师立冬快乐,体健文丰!
回复8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21:21:19
  谢谢香香老师精彩的解读和美评!香香老师的这段评语精彩绝伦,我非常喜欢!中国的近代史 ,有屈辱,有泪水,也有欢欣与鼓舞,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突飞猛进,已经接近了伟大的复兴目标 。中国现在无论在经济领域 ,还是在军事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这是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和骄傲d的,中国人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再次谢谢香香老师 ,也谢谢香香老师对我的鼓励!问好老师 ,敬茶,遥祝快乐!
9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1-11-08 20:32:18
  此文笔调铿锵有力,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深沉。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能在世界崛起奋进,成为一腾飞的巨龙,这与国家的军事装备的发展更新息息相关。如菊老师乃一铿锵玫瑰,给我们呈现一篇振奋又感染人心的力作。遥握,祝安!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9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8 21:29:09
  谢谢太阳老师的美评!太阳老师精彩的美评,就像美酒一样醉人,让我沉醉,谢谢太阳老师对我的鼓励!问好老师,敬茶 ,遥祝快乐!
10 楼        文友:素月如涓        2021-11-09 09:26:04
  读着如菊老师的美文,跟着老师的笔尖移步参观军事博物馆,去感受历史的沧桑变化。好文!
回复10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09 09:37:40
  谢谢如涓老师的美评!也谢谢老师的鼓励! 问好老师,敬茶,遥祝冬琪!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