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风恋】缑山诗词序(随笔)

编辑推荐 【风恋】缑山诗词序(随笔)


作者:思归 进士,636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64发表时间:2021-11-08 18:28:49

应潘二焕老师之约,给《缑山诗词》写序。事实上接到潘老师电话后,我的心里是非常忐忑的。因为本人总是认为,自己文化底蕴浅薄,给这么厚重的一本书写序,既有卖风弄骚之嫌,又有班门弄斧之疑。但身为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的会长,对偃师文坛兴衰,不说点什么,怎对得起“会长”这个称呼。所以今天硬着头皮接受了潘老师之邀约,也算是我文学生涯中一次大胆的尝试吧!
   身为偃师人,对缑山了解甚少,倍感惭愧。在此之前,我仅仅知道“太子升仙碑”的故事。后来在前政协副主席郭玉森的倡导下,成立了缑山诗词学会,王应刚老师为会长,继而才慢慢对缑山有所了解。缑山这两个字在我的意识中,慢慢的高大了起来。
   缑山位于偃师佛店镇境内,传说西王母曾在缑山修道,因为她姓缑,故该山名缑氏山,后简称缑山。后因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在此驾鹤升仙而声名鹊起。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咏。从东汉的蔡邕、刘向,魏晋时的阮籍,南朝的谢灵运,乃至唐代的宋之问、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宋时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金人元好问,以至明清时期的刘基、王铎、王士槙等,他们无不对缑山清秀神奇的仙景和升仙太子王子“晋”作了生动的描述和述说。
   历史需要弘扬,文化需要传承,历史在文学中放彩,文学在历史里厚重。而今又有一帮文学爱好者,以王应刚,潘二焕等为代表。对缑山文化的发掘交流起到一定的推动。可喜可贺,可称可赞。我想缑山这个名字一定会在中原大地,发扬光大,开花结果。继而拉开缑山文化的新篇章。
   今天是昨天的重演,更是明天的序幕。我们唯有把握好今天的充实,来告慰昨天的流逝,迎接明天的降临。唯独如此,才能体现到我们活着真正的意义所在。王应刚,潘二焕等,不辜此生,为缑山的人文历史,奔走相告,浓墨重彩,难道,这不是他们不屈此生的意义所在?
   笔者清楚地知道,爱好文学的人越来越少。但文学在社会中极其强大的作用并没有因喜欢者们的寡众而丧失。纵观历史的发展与传承,如果离开文学爱好者们的辛勤付出,何谈传承?如果没有文学人的无私奉献,历史将面目全非,世界将一片黑暗。
   著名作家金庸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今天的中国,有人很有权利,有人很有财富,有人很有知识,有人很有名气,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不,我认为王应刚,潘二焕同仁们的大举,正是一种良知的体现,而且他们的周围,团结了一群人,把“良知”高高的举起,发扬,光大,晕染。
   是的,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你今天吃了什么,穿了什么。不在于你当下是怎么样地风光与体面。而是你留给了后人什么样的思考。不是吗?日子如过眼云烟,能刻印在这个世界上的,或许才能真正的永垂不朽!
   由缑山诗词学会组织编纂的有关缑山人文历史的古今文稿以及诗词为主要内容,汇编成书为《缑山文集》。是缑山文化的延伸。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连绵的群山与潺潺的流水,读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更能体验到缑山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文化传承的己任。
   文学当是一盏灯,照亮社会的黑洞。如果文人淡漠了,世界上哪里还有光明?我的掌心有什么?我们的掌心有什么?难道只有握不住的岁月?和对世事纷繁的感慨?于是,他们用饱满的初衷,来记录生活里的辉煌与惨淡,这何尝不是生活里的快乐?用思想的火花,点燃人们对文学,对历史推波与崇敬,这又何尝不是生的意义所在?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这其中有鲜花和美酒,也会有鲜血淋漓和荆棘丛生。来吧!这本《缑山诗词》里一定有激情者的燃烧,也有牺牲者的奉献。有历史性的感叹,也有生机勃勃的明天。有纯粹在热爱者的心中留存,有祭奠与纪念的哀婉续篇。有激荡人心的喝彩,更有疼痛难忍的渲染。
   盛开的生命,有脉动的嘶鸣。流水的岁月,有船儿穿梭。让我们走近缑山文化,走进《缑山诗词》。这里一定有读者朋友们期待已久的微波与狂澜。
  

共 15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解读全文,一个关于当今文人对社会的感知与认知的问题。不错,就如文章所说,文学是一盏灯,照亮社会的黑洞。作者以古为鉴,借古叙今。文学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对于社会上那些假丑恶的拼击,对真善美的歌颂,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赞美什么,反对什么,都会在文字里寻找答案。那么,我们每一人文化人,要有勇于传播正能量的勇气,历史的,现实的,将来的,都一以贯之地树立新风,剔除糟粕,为人类,为历史说点正义的话。作者的续写,仿佛是一种呼吁,呼吁广大写作者立场坚定,作风正派,观点明确,传承好中华文化。《缑山文集》的面世,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力。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文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21-11-08 21:13:34
  首先问好思归老师,感谢支持风恋,您的随笔总有时代感,总有一股高度的责任心。向您学习。冬祺笔丰。
文绮
回复1 楼        文友:思归        2021-11-09 10:53:58
  谢谢谢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