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铁面包公(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铁面包公(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9发表时间:2021-11-09 09:12:38

合肥有一个妇孺皆知人物的墓园——包公墓。包公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北宋嘉七年(1062),包拯病逝。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
   皇上念包拯的功勋,照顾他的子女在朝为官,后来又赐了一位“恩生”,负责管理管理包公祠、包公墓和有关文物、文史资料,接待来访客人。恩生是世袭的,本人临终前,一定要按照立嫡、立长、立贤的原则确定好继承人。恩生是一族之长,住在香花墩上包公祠的旁边,便于打扫包公祠。包家的人叫香花墩为包墩。包墩是包家的圣地,只要说是从包墩迁出去的,都是包家的子孙后代。最后一代恩生是包公的35世孙包先海。解放后,包公祠由公家管理,包公画像仍保存在他那里。
   墓旁有祭田数亩,“世奉免征”,由世袭的守冢户耕种。守冢户平时管理墓地,禁止牛羊放牧,游客来时供应茶水。清明时节,包公子孙扫墓,供应午餐两桌,鸡、鸭、鱼、肉八大盘,另加白酒和挂面,即当租课。
   宋朝以来,包公墓遭到过几次破坏。包公诞辰200周年时,南宋官员重修包公墓,写了一篇《重修孝肃包公墓记》,记载了包公墓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兵火之祸。1129年,金兵占领庐州,包公墓被金兵从上方掀开,墓中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
   包公后裔对包公墓进行了重修,将包公遗骨从墓室中迁出,安葬在董氏墓中。后人一直拜祭的包公墓其实是一个“假包公墓”。
   1973年,合肥二钢拟在大兴集修建石灰窑,在《安徽日报》刊登通知,要求限时迁走包公墓。考古工作者认为应该先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4个月的紧张发掘,共发掘包拯家族墓12座,出土墓志、瓷器、银器等50余件。其中包括包拯和夫人董氏及其家人墓志六方,特别是包公的墓志洋洋洒洒共3000多字,不但记录了包公一生生平事迹,而且还详细记载了包拯去世的时间和遗体运回合肥的经历。
   1985年开始对包公墓园进行重建,1987年建成。重建的包孝肃公墓园,依据史料有关记载和原包拯墓发掘资料设计,园内建筑按宋《营造法式》建造的。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
   进入墓园大门,就看到一个大型照壁,上刻有“包孝肃公墓园”六个楷书大字。照壁的后面是“子母双石阙”。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肃穆处所的外部建筑,通常左右各一,也有在大阙旁建一小阙的称“子母双石阙”。中国建阙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初为城门,城墙到此而缺以作为门,所以称城阙。墓门建阙约始于西汉。中国的古阙虽然很多,但大都残缺不全。像包公墓园之内的“子母双石阙”,只有这一座。神道右边立有“龟趺螭首神道碑”。碑上撰写着包拯生平事迹,内容与墓志铭的内容基本相近。“龟趺螭首神道碑”竖立在之上,其实,是神道碑下的石座,民间习惯将它雕成似龟的动物形状,是取其力大能负重的意思。穿过神门,一条笔直的“神道”直达包拯墓冢。神道右旁立有石柱,名叫“望柱”,又称“华表”、“和表”、“桓表”和“诽谤之木”,相传立柱之习原是尧舜时竖立于交通要道的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之用的。后来,秦始皇定“诽谤”为罪,加上木头容易腐烂,就改用石柱,并在上面刻上多种形状和花纹,并逐渐演变成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大柱又称为“墓表”,一般常见的均为石造,柱身雕有蟠龙纹饰,上为云板、蹲兽。包拯墓园的这根望柱,北宋时期二品官就是位应享受的待遇,柱呈八楞形,柱身刻有缠枝牡丹,柱的上端是寿桃型光焰。
   神道两旁各有石羊、石虎、石人一对,组成墓前石刻群,名为“石像生”。墓前石刻群既是一个朝代的艺术型制,又表现了一个朝代的政体特征。包拯墓前的石刻群是按照北宋陵寝墓前石刻型制刻制的,其数量、品种则沿用唐制,显示墓主是三品以上官员。登上几级石阶,迎面是包拯的享堂。享堂是包公墓园的重要建筑,专供祭祀活动之用。享堂正门两侧的抱柱上有一楹联。上联:“正气慑王侯,铡恶除奸传万世”,下联:“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联中的“蜀山”指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大蜀山,“淝水”指穿城而过的淝河。
   包公是历史赫赫有名的清官,但是其纪念馆(墓地)的人气并不旺盛,甚至还不如一些人造的古迹。究其原因,现在的人唯恐自己不能贪,有一点小权都要拿出来进行交易,生怕过期作废。在这种社会氛围中,谁还会来拜祭包公给自己添堵呢?

共 22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包公墓,在合肥,这是老少皆知的。编者也去过。现在思包公,想包拯,结合反腐倡廉的今天,是有重要意义的。历代清官好的少,触使人民盼青天,青天在,才能使人民沐浴阳光和雨露,并硕丰年。散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溯源有根有据,脉落清晰,值得称颂。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1-11-09 09:13:07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