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收获】烟熏腊肉(散文)

精品 【晓荷·收获】烟熏腊肉(散文)


作者:一鸣蝉 举人,43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4发表时间:2021-11-12 10:36:22

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里,年是最隆重,也是最讲究的。每年年前,不管你有多忙,不管你离家有多远,你都得赶回来,与家人团聚,过一个“团圆年”。
   过年的吃食,也自比往日丰盛,总要做出些花样来。北方的饺子,江南的汤圆,中南一带的糯米糍粑,那取的都是团圆之意。要不,咋叫“团圆年”呢。
   年味的制作,则更是可以用精致来形容。平日里大家忙,日子过得很粗糙,从没有人这么精致过。
   农历的十二月,旧时称腊月。腊月的腊味,那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正年味,各种叫得上名叫不上名的腊味儿,各家各户都得做一点。在我乡下,传统的年味,依然是旧时的老三样:猪血丸子、油煎豆腐、烟熏腊肉。
   这老三样里,猪血丸子和油煎豆腐,似乎正在遭受人们日渐改善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的冲击。但这“烟熏腊肉”,我想还会盛行一段时期,或一直会盛行下去。以后的日子里,也许人们不再制作“猪血丸子”,或不再煎炸“油煎豆腐”。但这“烟熏腊肉”,或一直会被保留。或因珍贵,或因美味,或因传统的承载与厚重。
   过年的气氛,自是一年中最浓烈的。而在乡下,这气氛就更浓烈得多。每年一进入腊月,庄稼人就开始为年筹划了。酿酒、打豆腐、祭祀供奉,一样也不落下。
   腊月二十前后,各家各户就忙着宰杀年猪了。似乎不杀上一头年猪,便不足以显示出各家的丰盈。于是这期间,乡下的大小村子,便时不时会传出猪叫声。先是东边人家的猪叫声刚刚停了,接着西边人家的猪叫声又传过来。
   这杀猪宰牲口本是常事,但到了年前就有了讲究。咱庄稼人祭神、祭祖、祭天地。也祭牲畜。于是在宰杀前,那主人就点燃一柱香,祭上一碗酒,并烧上一帖纸,口中念念有词说:“换了毛衣穿布衣,早转人身。”那虔诚,仿佛是祈祷,又仿佛是在超度。
   祈祷完后,便听得一声尖叫。接着那尖叫声越来越弱。那屠夫不是专职的屠夫,但手脚倒也利落,手起刀落,一点也不含糊。
   这过年前,屠夫们也忙。而这附近大小村子,或二、三十户,或三、五十户,那村子里也总有一两位会杀猪的,于是便被人从这家请到那家,又从那家请到这家。偶有村子里人家过来看热闹的,见了就戏谑的称一声“屠师傅”。那杀猪人听了,也就笑笑,全然不往心里头去。而忙完后,那主人也会送上一个猪头。那杀猪人也不推辞,因为这是俗成的惯例。
   年猪宰杀后,塞进一个大黄桶里,倒上半桶开水,把皮毛烫了。然后往猪腿上割一条小口,用一根专用的铁棍沿刀口往猪身上捅,周身都捅透了,杀猪人就用嘴对着刀口往猪身上吹气,吹得整头猪都鼓胀起来,然后用一扎稻草将刀口扎紧。接着刨去猪身上的猪鬃及皮垢。刨干净了,便用一个铁钩勾住猪后腿,挂在一张木梯上,剖肚“开边”。
   一般人家,如果第二年没有什么重大事要做的,是不会把整头猪都留下来过年的,往往会分去一半,卖给那些没有杀年猪的人家。而价格,也会比市场上的价格略低。但如果有人家准备第二年修屋造梁,需要请工帮忙的,那就全留下了。
   年猪杀了后,该分的分与人家,该留的自己留下,然后找几块铁片,烧红了往猪皮上烙烫,烙掉皮垢与残髭。然后一遍遍用刀刮干洗净。然后砍成块,或三、五斤,或七、八斤。砍好后在每一块肉上面撒上盐,反复揉搓,以让盐渗得更透。然后一块块塞进黄桶里,盛上三天、两天,等盐充分溶解后,便从桶里捞出来,在每块肉软囊的一头扎一个小孔,撕一片棕榈叶,穿过小孔打一个结挽起来,挂在灶堂上的横梁上,任炊烟熏烤。
   我们这儿的灶堂从来不围炉子。早年的灶,都是柴火灶。灶是敞着的,中间就一个三足的圆环(铁铸的),环上架鼎、锅,烧火做饭。柴火燃起来,热气往四周弥散。冬天里,一家人围在灶堂边,一边烧火做饭,一边烤火取暖。而灶堂上窜起的柴火炊烟,便熏烤着挂在炉灶上面的肉。熏上十天八天后,那肉就冒着油,越熏越干、越熏越黑,远远能闻到熏烤的肉香。熏上十天半月后,便成烟熏的腊肉了。
   年三十的前夜,也就是年二十九晚,这是过年前最忙的一天。所有过年的吃食,都得在这一天准备好。于是晚黑前,人们便把腊肉从灶堂上的横梁上取下来,移挂到别处的房梁上,或靠墙挂着。同时也拣出一、两块,搁温水里反复搓了洗了。那是要留着过年的。
   “二十九,炖腊肉。”每年年前,孩子们都这么唱。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年难得吃上一顿荤的,孩子们便盼着过年这一天了。而年二十九,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是过年的前奏。
   乡下的习俗,大年和初一,那是不能忙的,也不能见刀子。于是所有的菜肴,便都在年三十前,也就是年二十九晚全部切配、准备好。到了三十或初一,庄稼人就起得特别早,气氛也庄重起来。一早起来就侍弄吃的,把准备好的菜倒进锅里,撒上些事先切好的葱、姜、蒜或辣椒,炒一下或热一下就能吃了。过年是庄稼人自己犒劳自己的日子,是庄稼人为闲不住的自己能歇下来找的借口。既要吃得丰盛,又不能劳累了自己。
   在我们这儿,每年年二十九晚,各家各户便开始炖腊肉了。将洗好的腊肉切成段,塞进锅里或鼎里,切上些萝卜或海带,或掺上些腊菌子(晒干的野蘑菇),一起炖了。炖熟了将腊肉从锅里捞出来,切成片。而这时候,孩子们就围过来,眼睛只盯着砧板上的肉。于是父母见了,便时不时切下一块,递给孩子们,有时候自己也尝一块。我们管这叫“吃砧板肉”。于是每年的这一天,天还未晚,孩子们便欢欣地唱着跳着、嚷嚷着该吃“砧板肉”了。其喜庆欢悦,自不言说。
   小时候,我们家兄妹几个,也没少围着父亲吃过“砧板肉”,常常围着一张古旧的方桌,看父亲在砧板上切着腊肉,时不时递过来一块,我们便用手接了,塞进嘴里,眼睛骨碌碌,手里沾满油。
   在童年的记忆里,似乎每一天都是对年的期待和向往。小时候总觉得,过年就是吃腊肉,腊肉便是为过年准备的。殊不知,庄稼人的那点小心思,腊肉是为了更好的收贮与保存。
   过年炖腊肉是一回事,腊肉的收贮保存是一回事。山里人家稀落,偶尔上趟街不容易。每逢节日喜庆,或偶有客人上门,山里人便拿出年前保存下来的腊肉招待客人。那是最现成,也是最拿得出手的好菜。经过柴火的熏制,腊肉耐收贮,不变味。早年时,有人家俭省的,腊肉非招待客人时不舍得吃,有些人家,年前熏制不多的腊肉,一直能吃上对年(一个周年)。
   早年,村里有一五保户,仅有的一个女儿嫁在外村。在村民们的关照下,五保户日子宽裕,每年都要熏制些腊肉。过惯了那个年代的苦日子,五保户向来俭省,过年的腊肉总是不舍得吃,只有当女儿回家,或村里偶有人上门慰问时,才舍得把腊肉拿出来吃一点。那一年,年前时五保户去世,女儿回家打理丧事时,却意外的发现父亲家中还存有半坛子腊肉。后来,女儿便用这腊肉办了丧事。这也是村民们在丧事上吃过的唯一的一次腊肉。
   没有珍馐佳肴,没有山珍海味,但你若到乡下来,便准能吃上一顿乡下人家的烟熏腊肉。
   春寒料峭,天还未暖,男人吆牛扶犁,下地翻耕,女人便在家为男人切下一小段腊肉,备上半壸小酒,以为慰劳,也算是对身体的一次补充。
   三月“开秧门”,六月“尝新”(稻谷新熟时捋下一串,剥了米粒撒在老米里一起煮了,那叫“尝新”。农历六月初六,是我们这儿“尝新”的日子),这也是庄稼人必过的节日,有那俭省的,家境好的,便将那隔年的腊肉切下一小截,以为庆贺。
   平常时候,偶逢节日或生日,有远道的亲戚、或家中女儿女婿上门的,便将那腊肉拿出来,切下一小块,是为最好的款待。招待应酬是腊肉,走亲戚串门送礼是腊肉。
   早年时,有谁家的女儿订了亲,那新女婿上门,第一次给岳丈家拜年,腊肉得备上一挑子,家中的叔、伯、婶、嫂,每家都得送一块。有家中内亲多的,那新女婿拜年时一头挑了腊肉,一头挑上些糖酒果品,俨然一个挑伕。当然,这收受礼品也有个讲究,这腊肉是绝对不会收受的。于是新女婿回家,那岳母、岳丈送出门,也有家中叔婶跟了来回礼的,便对新女婿说:“这糖和酒我都收受了,但这腊肉,你还是捎了回去,年后我们都来家吃腊肉。”于是推让一番,这腊肉便又重挂上新女婿的挑子。当然,这回礼也有个讲究,若都退了,那是回绝;若都收受,那便是不识礼节。于是糖酒果品,便换成了猪血丸子或油煎豆腐,但腊肉还是腊肉,一并让新女婿挑回家。于是岳母、岳丈,便让自家女儿,跟了她未来的男人,去回看她婆家的双亲。
   改革开放后,乡下人家的儿女去城里打工,每年回家过年时,那家中父母便必备上几块腊肉,装在一个“蛇皮袋子”(装过化肥后洗干净的塑料编织袋)里,春节后返城开工,那父母便把腊肉交到儿女手里头,对儿女说:“这腊肉捎回城里吃吧,这是家乡的味道,城里没有。”儿女们也不推托,将一袋子沉重掮在肩头,也不顾回城时路途迢远。
   春节回家,兄弟几个去妹家作客,妹是镇上的养猪大户,过年时熏制了不少腊肉。临离开时,妹给我们兄弟捎了几块腊肉,让离开家后带回广东时吃。我嫌累赘,不愿收受,但妹不依,只得收了。后来,我把腊肉给了弟。中秋时,我去弟的出租屋,弟媳便炒了带来的腊肉。我说:“你这腊肉还在吃呀!”弟说:“不常吃,偶尔吃一回,便念一回家。”我默然,不愿深入这个话题,便夹一片腊肉塞进嘴里,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这腊肉,真是耐收贮,直吃到现在,一点味儿都没变。”其实心里,忽然便有了一种涌动,便有了对家的思念和体味。吃着腊肉,我想,也许这便是家的味道。
   家,是游子们心中不变的牵挂。家,是每一个游子心中落叶生根的坚守。

共 37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腊肉,是一种很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在物质匮乏年代,在许多南方农村,腊肉因为便于贮存,即是年节时最主要的美味佳肴,也是来年待客办事的最体面的上桌菜。作者的这篇散文中,满含深情地叙述了腊肉的制作过程,在乡村时光里一些熟悉的人之间与腊肉有关的故事。最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年节时吃砧板肉,那种深入骨髓的记忆或许和物质的贫乏,生活的艰难息息相关,但是更多的也却是浓浓的亲情因素。这才是一个游子跋涉千万里之遥而永不疲竭的原动力。睹物思人,孩子时我们吃什么就是什么,长大后才知道,吃的是一种情怀、思念。感谢老师佳作分享,推荐赏读。【编辑:萧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15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1-11-12 10:37:52
  拜读欣赏老师佳作,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一鸣蝉        2021-11-16 08:28:18
  谢谢编发。编按辛苦,遥祝远安!
回复1 楼        文友:一鸣蝉        2021-11-16 08:29:46
  谢谢编发。编按辛苦,遥祝远安!
2 楼        文友:何叶        2021-11-16 08:20:45
  恭喜蝉老师征文第一个精品。真棒!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一鸣蝉        2021-11-16 08:28:55
  谢谢!新天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