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小人物折射出的人性美 (赏析)

精品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小人物折射出的人性美 (赏析) ——浅析《红楼梦》人物刘姥姥


作者:淡淡的云彩 进士,755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20发表时间:2021-11-16 11:07:57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小人物折射出的人性美 (赏析)
   儿时喜欢看绘画本的《红楼梦》,书中的刘姥姥灰头土脸,又笨又能吃,既滑稽又好笑。“刘姥姥进大观园”也用来揶揄见识短浅、孤陋寡闻之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经历的积淀,再回头看刘姥姥,她却悄悄颠覆了我的认知。
   刘姥姥,一个微如芥豆的小人物,她的境遇犹如我们千万个普通人命运的缩影。“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当身处逼仄狭小的生存空间时,有几人能像刘姥姥那样活得明白通透和坦然自若呢?她看似卑微粗俗,但骨子里流淌着高贵的善良,豁达乐观,知恩图报,重情重义,散发出动人心魄的人性光彩。
  
   一、刘姥姥直面困境,顾全大局,积极寻找出路。
   《红楼梦》第六回提到,贾府人事乱如麻,“并无个头绪可做纲领”,“芥豆之微”的刘姥姥一家与贾府有点瓜葛,因此她作为引入小说正题的“头绪”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正式开启了红楼梦故事之旅。
   作者用倒序的手法,让读者首先了解刘姥姥的身份和境况。她守寡多年,年过古稀,靠两亩薄田度日,被女儿女婿接来,一心一意“帮趁”他们过日子。秋尽冬来,“冬事未办”,女婿王狗儿借酒浇愁。刘姥姥劝他“守多大碗吃多大饭”,量入为出,又提醒他去天子脚下的贾府攀亲。原来王狗儿的祖父做过小京官,认识贾府王夫人之父,“因贪王家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后来狗儿家穷困潦倒,搬到郊区居住,和王家渐渐断了往来。
   尽管刘姥姥好话说了几箩筐,但女婿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愿意去贾府求救。女儿年轻,不便出头露面。生存才是硬道理,刘姥姥不忍一家人挨饿受冻,决心豁出老脸,挺身而出,去贾府寻求资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刘姥姥这句话如醍醐灌顶,甘露润心田。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天上会不会掉馅饼?万一有银子来,大家都好过,即使没有银子,也算在“公府候门见一见世面”,不枉走一回。刘姥姥身处困境,沉着冷静,直面惨淡的现实,积极寻求一线生机。
  
   二、刘姥姥虔诚执着,忍耻负重,不辱使命。
   微如芥豆的刘姥姥,想要进入“候门深似海”的贾府,难如上青天。刘姥姥思来想去,终于找到“突破口”。原来狗儿认识荣府管家王熙凤的陪房周瑞家的,曾帮周瑞置办过田产,如果能打通这个关节,通过她引荐刘姥姥进荣府,犹如万里长征迈开了成功第一步。而且,刘姥姥带着板儿,一老一小,容易博取同情,胜算几率更大。刘姥姥去贾府一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刘姥姥来到贾府门前,尊称看门人为“大爷”,但那些腆胸叠肚的看门人狗眼看人低,懒得“瞅睬”一个乡下老妪,只是让她站在墙角去等周瑞家的。换作一般人如果遇到这种“待遇”,可能会悻悻离开,但刘姥姥没有打退堂鼓。她的谦卑恭顺打动了一位年长的看门人,他提醒她“绕到后街上后门去问”。刘姥姥来到贾府后门,在一个小孩的引领下,很快找到周瑞家的。
   好在周瑞家的念及旧情和自我地位的炫耀,愿意带刘姥姥去见王熙凤。千等万等,在见到“恍若神妃仙子”王熙凤的那一刻,刘姥姥的紧张窘迫感达到了极点。“上山打虎易,开口求人难”,七十多岁的刘姥姥毕恭毕敬,就像拜佛一样,给比自己小五十多岁的王熙凤下跪请安,“未语脸先红。”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开口,不料却被贾蓉打断,那种卑微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当生存成为第一要事,尊严只能退居其次。尽管王熙凤高高在上,摆足了架子,但“伸手不打笑脸人”,或许刘姥姥的虔诚恭敬让王熙凤于心不忍,在得到领导王夫人的批示后,她忽发善心,不仅让人端来果子给板儿吃,还留刘姥姥祖孙俩吃饭。更出乎意料的是,王熙凤赏给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和一吊打车钱。这对财大气粗的贾府来说如九牛一毛,但对刘姥姥一家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霖的救命钱,二十两银子是一笔巨款,相当于庄家人一年的生活费。王熙凤让刘姥姥一家摆脱经济危机,生活得以大大改善,也为自己日后积累了福报。
  
   三、刘姥姥知恩图报,乐观豁达,保持劳动人民的淳朴本色。
   刘姥姥忍耻受辱,内心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跌宕,终于求得二十两银子。一进荣国府旗开得胜,她带着板儿欢天喜地回家了。第二年庄稼获得大丰收,刘姥姥带着自家的农产品,来荣府答谢。刘姥姥说:“都是头茬的新鲜瓜果,自己并未敢吃,想让这里的太太小姐尝个鲜。”刘姥姥生活好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感恩,这种感恩带有供佛般的虔诚,质朴纯粹,最能打动人心。
   她本想放下土特产就走,但贾母一听到“姥姥”两个字,便知来了个老太太,有心想和她说说话。机缘巧合,两位老人一见面,尽管身份悬殊,但都饱经人世沧桑,惺惺相惜,从而擦出一系列快乐的火花,让大观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欢乐景象。
   刘姥姥生性乐观,经历丰富,懂得老年人心理,讲了很多因果报应的故事,符合贾母口味,从而开启了刘姥姥游大观园暂住的模式。
   刘姥姥进大观园可谓是前八十回的高潮点之一,刘姥姥的到来燃爆了整个大观园的热闹氛围。宴席一开始,刘姥姥在王熙凤和鸳鸯的捉弄下,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母猪不抬头。”这句话犹如冷笑话,让人措手不及,众人毫无掩饰,笑作一团。
   刘姥姥算得上低配版的“王熙凤”,懂得察言观色,情商高,看着大观园乌泱泱的一大群人有说有笑,但核心人物是贾母,因此哄贾母开心是贾府上下最要紧的事。
   王熙凤给刘姥姥头上插满菊花,众人笑她“老妖精”。她心知肚明,看破不说破,自然而然配合她们表演。她自我打趣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过,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个索性做个老风流。”吃饭时为了让刘姥姥出丑,王熙凤和鸳鸯给她拿重如铁锨的镶金象牙筷子,让她夹滑不溜秋的鸽子蛋,再忽悠她一两银子一个,逼着她行出“是个庄家人呗”“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个蒜”“花儿落了结了个大萎瓜”等酒令。这一系列酒令地气十足,透着浓郁的乡村气息,看似有失高雅,却体现了刘姥姥的真诚朴实的内心世界,犹如一股清流,带来了新鲜感,将大观园的热闹氛围推向新高潮。后来又有刘姥姥喝醉酒,出了茅厕找不到东南西北等搞笑桥段,更是生动有趣,笑翻众人。
   作者透过刘姥姥的视角,将她熟悉的农家田舍与贾家的雕梁画栋对比,衬托出封建贵族家庭的奢华无度。写出了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又为日后贾府败落埋下伏笔。在贾母的盛情款待下,刘姥姥不仅见识了史湘云作东,一顿花费近二十两银子的螃蟹宴,而且品味了做工繁琐,需用十几只鸡搭配的“茄鲞”。当贾母看到黛玉窗纱旧了,让凤姐用软厚轻密的软烟罗纱换上时,刘姥姥认为软烟罗可以做衣服,做纱窗太可惜了。在刘姥姥眼中,大观园虽充满诗情画意,但那些吃喝玩乐绝对不是一般的享受,而是恣意挥霍,是一种罪过。
   黛玉多次戏谑刘姥姥,称她“母蝗虫”,胃口好,食量大,表面上看是在讥讽刘姥姥,实际上是看重她,她给黛玉带来了发自内心的笑声和艺术灵感,黛玉神采飞扬,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刘姥姥的风趣幽默犹如空气清新剂,给大观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仔细想想,人生在世,谁没有笑过别人,然后又被别人笑一笑呢?
   大观园犹如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舞台,刘姥姥就像一个喜剧演员,本色出演,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成就了贾府史上最快乐的一段美好时光。后来,凤姐和鸳鸯对恶搞之事向刘姥姥表示歉意。“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刘姥姥豁达开朗,心甘情愿当“小丑”,博取众人一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刘姥姥大字不识,但饱经人情世故,大智若愚,配合众人演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馈贾府的款待和资助,同时又不失劳动人民的淳朴本色。
   刘姥姥充满喜剧性的表演赢得了大观园众人的认可,第二次离开贾府又得到了很多馈赠,满载而归,这注定成为刘姥姥一生的美好回忆。
  
   四、刘姥姥重情重义,雪中送炭,彰显做人大境界。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府大饱口福,大开眼界,临走向凤姐辞行,再次表示感激之情。凤姐的女儿病着,凤姐和刘姥姥聊起了家常。刘姥姥就像热心的邻家老奶奶,亲切和蔼。她从凤姐孩子七月七这个古怪的生日入手,建议“以毒攻毒,以火攻火”,在孩子名字上化解。于是,王熙凤的女儿从此改名“巧姐”,应了巧处化磨难的吉语,也为刘姥姥以后搭救巧姐埋下了伏笔。
   刘姥姥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好多年没有去荣府,大概是不好意思再去打扰人家,但她并非忘恩负义之人。《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脂砚斋批曰:“这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曹雪芹所写的前八十回里,两次写到刘姥姥进贾府,另一次在八十回后。根据脂批可知,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有一个重要任务—救巧姐。
   这也是曹雪芹在刘姥姥前两次进荣贾府时,有意埋下的伏线,暗示八十回后巧姐与板儿有一段缘分。贾府败落后,家亡人散,巧姐被狠舅奸兄一伙人卖掉,刘姥姥最终将她救出并带回乡下,这就应了巧姐判词画里说的“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我们不得不赞叹作者写作手法的高明和绝妙。曹雪芹善于运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前面看似不经意的人和事,却与后面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红楼梦曲《留余庆》判词“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这是指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救助之恩。贾府没落,凤姐病重之际将巧姐儿托付给刘姥姥。刘姥姥散尽家财去烟花柳巷救赎巧姐,将知恩图报的善良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她重情重义,侠肝义胆的人性美。
   第五回巧儿的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在荣府繁花似锦时,王熙凤作为大总管,高不可攀,盛气凌人,自然想不到有一天会得到乡野之人刘姥姥的帮助。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遇见就是缘分,善待身边的人,不管贫富贵贱,种善因才能结善果。王熙凤不经意的小小善举成全了刘姥姥一家,又为后来的自己种下了善根。
   曾因生活所迫,刘姥姥来贾府打秋风,却不唯利是图。吃水不忘挖井人,“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贾府危难关头,年过八旬的刘姥姥伸出援手,卖房卖地救巧姐,毫不顾忌此事带来的麻烦和危险,最终完成王熙凤的托孤使命,一腔赤诚,感人肺腑。救赎巧姐,刘姥姥由救助对象变成了贾府救命恩人,有胆有识,至纯至善的人性得到进一步升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姥姥作为局外人,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的过程,她就像一根红线,将贾府从前到后的人和事巧妙地串接起来。第一次,荣国府繁盛之时,通过她的视角,从侧面描写了贾府的高贵和威严。第二次,荣国府鼎盛时期。通过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所见所闻,再次从侧面描写了贾府奢侈无度的豪奢生活。第三次,贾府衰败之时。树倒猢狲散,贾府凄凉萧瑟。曾受贾府恩惠之人就像躲瘟疫一样,唯恐避之不及,而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查抄,毫不犹豫去狱中看望凤姐宝玉,给他们带去了换洗衣服。常言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由于刘姥姥鼎力相助,巧姐儿成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唯一死里逃生的女子。忠厚仁义的刘姥姥与那些落井下石,贩卖巧姐儿的亲人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通过烘云托月的方法,有力地凸现出刘姥姥高贵的品格,在她身上散发出人性耀眼的光辉,温暖入心。
   有人说,刘姥姥自不量力,进贾府注定是个笑话。但刘姥姥凭借自己的诚善豁达和过人胆识撞上大运,拉到赞助,实现了屌丝逆袭,不但过上了幸福生活,而且成为贾府危难时刻的大恩人。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刘姥姥微如芥豆,生活窘迫,但不自怨自艾,而是昂扬乐观,坚韧如蒲苇,从容面对。
   刘姥姥拥有金子般的虔诚感恩之心,不计得失与荣辱,大义援手,成为红楼一梦中最后那抹动人的暖。
  

共 47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部红楼,前面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后面大厦崩塌,生死两茫。历来点评红楼人物的名家不胜枚举,而鲁迅先生却独辟蹊径,点评了两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最底层的人物。一个是焦大,鲁迅说他是贾府里的“屈原”。并非焦大能和屈原一样惊才绝艳,只因为他一醉一骂里体现出的忠,也因为他的结局和三闾大夫一样凄凉。而另一个,就是被鲁迅称为“奇女子”的刘姥姥。一个乡野贫窘老妪和皇亲国戚的荣国府之间的地位悬殊犹如天地之别,但刘姥姥却三进荣国府邸,不仅解了自家的饥寒,还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刘姥姥见证了贾府由盛及衰的过程,从始至终,她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所求,于人情世故老练通达,最重要的是,人家不仅没仇富,没落井下石,还知恩图报,最后在解救巧姐时,华丽地完成了从被施舍者到拯救者的变身,如此人物又怎能不被赞一个“奇”字。正如本文作者所言:“刘姥姥拥有金子般的虔诚感恩之心,不计得失与荣辱,大义援手,成为红楼一梦中,最后那抹动人的暖。”那抹暖是什么,就是从刘姥姥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性中的真、善、美。此篇赏析,言语通顺流畅,分析点评精准到位,引经据典无一不准,由此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红楼挚爱之深。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千个人心里会有一千个红楼,不敢说本文作者的点评可与名家媲美,但却称得上“透彻”二字,本篇赏析也因此堪称上乘之作。感谢赐稿八一,期待更多佳作。【编辑:燕山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18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1-11-16 11:08:44
  小人物,大智慧,大慈悲。
燕山客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16 13:03:42
  感谢燕山细致精准的美按和美评,老师对原著理解深刻,编按提升了原文高度,深化了主题,辛苦了,敬茶!
   云彩写赏析文水平有限,向老师学习致敬。祝老师深秋安暖!万事如意!
淡淡的云彩
回复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17 20:45:11
  岚亮老师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感谢老师的关注、鼓励和支持!敬茶!
   您的文笔娴熟洒脱,题材多样,赏析文更是精彩纷呈,是云彩学习的典范。
   祝老师深秋安暖!佳作连连!
3 楼        文友:岚亮        2021-11-16 16:36:27
  纵观整部红楼梦的芸芸众生,最接地气、最阳光的人物就数刘姥姥了。云彩老师,许久不见,此文写得好!点赞问候了!
4 楼        文友:尘夏梅雪        2021-11-16 16:54:41
  拜读云彩老师佳作,细嚼慢品文字,收益颇丰。本篇赏柝写《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刘姥姥,一个小小的人物身上的世理人情在老师笔下娓娓道来,突出了刘姥姥平凡之中的不平凡。欣赏!问候老师,顺祝冬安!
5 楼        文友:陶桃        2021-11-16 19:28:06
  分析很精辟,让人耳目一新,对刘姥姥和红楼梦有了新的认识。谢谢淡淡的云彩老师的精彩分享,祝老师创作丰收!
6 楼        文友:墨林        2021-11-16 21:59:27
  文章赏析的很有特色,评价比较客观。好文章,欣赏了!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7 楼        文友:华为        2021-11-17 19:55:48
  横看成岭侧成峰,看景不如去听景,拜读了老师的文章,让我一下子明白《红楼梦》这一小小章节,蕴含如此多的知识,从人生经历,为人处世,言行举止,内外表现,都饱合着如此多的哲理。析出的文章,打出的讧山。老师的分折让我折服!向老师学习,再学习,敬茶!!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8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17 20:49:55
  尘夏梅雪老师的精心细致的美评让云彩深受鼓舞,谢谢!敬茶!
   喜欢老师深情优美,妙笔生花的文字,哲理性强,感悟深刻。
   祝老师文丰快乐!万事胜意!
淡淡的云彩
9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17 20:54:47
  感谢陶桃老师的细致阅读和美评,让云彩倍受鼓励!敬茶!
   喜欢看你优美感人的文章,深情绵密,自然真挚,让人受益良多。
   祝老师佳作不断!工作愉快!
淡淡的云彩
10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17 20:58:54
  墨林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写作的动力,感谢社长美评!敬茶!
   与八一有缘,和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两年时间,让我受益匪浅。
   再次感谢墨社,祝深秋安暖!生活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复10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20 19:55:25
  老师忙里偷闲来看云彩拙文,敬茶!看来花保老师也喜欢《红楼梦》,喜欢刘姥姥这个可爱的人物形象。老师有空可以写一赏析,相信以老师的才情,会写得更精彩!感谢老师美评和真挚鼓励,祝冬日安暖!精彩不断!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