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光】大江大河畅想(散文)

精品 【柳岸·光】大江大河畅想(散文)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82发表时间:2021-11-16 12:35:59
摘要:小时候读过一篇文人的散文,题目叫《江河》,文中写道:“江河在奔流、奔流、不息地奔流。”在人类繁衍和迁徙的脚步里,大江大河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孕育着其两岸生生不息的人类。世界上每一条河流的存在,都是人类文明与自然风貌相互作用的具体呈现,它孕育了古老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航行在大河流域的文明里,就像漫步在人类创造的奇迹里,神密、变幻、深奥而不可测。

【柳岸·光】大江大河畅想(散文)
   现代科技已经证实,从遥远的太空鸟瞰地球,见到的是一个蔚蓝色的星体。地球之所以呈蔚蓝色,因其表面大部分是水。中国古人早就直观地判分出,大地上“三山六水一分田”。当今的科学统计也表明,其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一,还不包括大江大河。所以说地球也是一个极富水的星体。
   水是一种奇妙的物质,常态是液体,遇寒则坚,遇热成气。可容纳万物,能荡垢涤尘。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可滋养万物,又能毁灭一切。温润时柔情缠绵,发威时惊天动地,化成气则无色无味,轻飘飘地升腾到空中,聚形成云,游走四方。一待时机成熟,凝结成雨,降下甘霖,造福万物,滋养生灵。多余之水,或涌或泉,聚流为溪,集溪形成大江大河,一路上穿石裂谷,历经九曲十八弯,锲而不舍的奔流归海,周而复始。
   小时候读过一篇文人的散文,题目叫《江河》,文中写道:“江河在奔流、奔流、不息地奔流。”世界上的大江大河流淌了多少万年?无法考证,只看到夜以继日,奔流不息,亘古到永远。
   我一直在疑惑,中国先人们造出的“江河”二字,究竟何该为江?何该称河?江与河有何区别?是因为江大河小,水量关系?还是长度,季节原因?想想都不尽然,世界上第一、第二的大河,我们也称之为河,相反不大的松花江、牡丹江、珠江、岷江等尽可称江。看来江河的命名,有更多人文、风俗和自我为大的心理因素。
   “世界上没有一条江河是笔直奔向海洋的。”无论曲折迂回,无论艰难险阻,它们都朝着自己的目标,义无反顾地日夜奔流。哪怕山峦当道,任凭湖泊挽留,仍能披荆斩棘,坚持不懈,终归投向海洋的怀抱。
   相比之,我们的人生、社会、人类的发展历史,又何尝不似这大江大河?前进、发展是它们的使命,尽管有曲有折,尽管有急有缓,尽管有起有伏,目标不变,总方向不变,地久天长,坚持不懈地向前发展。
   大浪淘沙,历史永存,多少前程往事也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二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算是茫茫宇宙中的佼佼者,其独特性,据目前所知,独一无二。水、氧气、温度恰到好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调节大气,维持着平衡,一年四季交替,花开花落周而复始,也许这是亿万种组合的唯一,也许这是宇宙运行的偶然,正是这唯一和偶然,成就了地球上今天的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
   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湖泊海洋,只是它的载体。宇宙给地球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历经亿万年自然演化,从无机到有机,由简单到复杂。一种核酸形成,与蛋白质互相作用,慢慢发展出细胞,组合成生命体,进而化育出我们人类。
   这必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任何环节有变故,任何条件发生缺失,生命则另当别论。所以说,人类在宇宙法中有无比的幸运,我们理应感恩地球。那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生?不重视大自然赋予的鲜活生命呢!
   在地球生物开始起源和进化的进程中,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难怪我们身体的百分之七十多是水,难怪我们生命不息,饮水不止,难怪雨露滋润禾苗壮。水决定了万物的健康生长,水决定了生命的生死存亡。
   水于国家、社会亦是如此。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似乎一夜之间神秘消失,其文明历史戛然而止。探其原因,近代考古发现,有迹象表明主要的原因,与水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文明到达一定的高度,人口定会剧烈膨胀,为生活导致他们无节制地向地球索取。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环境变得恶劣,破坏了大自然的局部平衡,引起长时间的天大旱,从而引发饥荒和战争。再恰巧突遇自然灾害,致使辉煌的文明骤然陨落。
   纵观中国历史,与水有关的故事,举不胜举。传说华夏民族的初祖母华胥氏,即生活在济水汇集的“空桑”地,居住在“雷泽湖”(今在山东菏泽市北)畔。华胥氏在湖滩上,因履雷神的足迹而感孕,生下伏羲与女娲。
   有一年天发洪水,伏羲和女娲躲进葫芦中,顺水漂流,直到中原少室山才停居下来,结庐为巢一起生活,共同修行。后来,为了人类的延续,兄妹二人以滚磨盘的方式,顺从天意,决定结为夫妻,繁衍出华夏民族大家庭。
   若干年后,水火二神大战,水神共工因失败而怒触不周山。擎天柱折损,半边天空塌陷,天河之水顺势咆哮倾泻人间,大地上一片汪洋,人类遭遇了空前的灾难。已成为神的女娲娘娘,为了拯救子民,炼出五彩石补天,救下天下苍生。
   当然,这是远古的神话,也说明了人类生于水,受惠于水,也有时遭灾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禹父子治水,一个身败名裂,一个庙堂不朽。大泽乡起义,也是因雨水阻行而误期,按当时律应杀头处死,情急之下,陈胜、吴广带领九百名戍卒,杀死押解军官,发动兵变。这次起义虽然没能直接推翻暴政王朝,但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的基业,为尔后的灭秦兴汉,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是人之命,水是国之脉。后来的鉴真六次东渡,郑和七下西洋,大华夏民族以水为媒,传播的是文化思想,交流的是技术智慧。哪像老牌的资本主义帝国,美、英、德、法、日本、西班牙等,临海而居得天独厚,以坚船利炮横行海洋,掠夺世界,称霸全球。
   还有,上世纪著名的亚洲四小龙,日本、新加坡、及中国的台湾、香港,无不是近水楼台,因海洋而得利,进而领富亚洲。
  
   三
   任何时候,水总是保持着平,而且平的一丝不苟,绝不营私舞弊。哪怕是一杯一盆、一江一湖,哪怕是高低倾斜,水都趋于平,趋动而求静,这一特性使水弃高就低,自寻出路,汇聚到海洋。
   在陆地上它奔波千里、万里,形成了许多大江大河。这些江河,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温润如玉,日夜流淌,生生不息。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用甘甜的乳汁,滋润万物,抚育着地球人类,从而诞生出一处又一处的文明。
   通观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各有特色,各具辉煌,尽管时间上有早有晚,但全是因河而兴,因河而盛。在他们起源的大江大河冲积土层中,印满着古文明的足迹,一层又一层,以至到永远。
   最早的古巴比伦文明,大约公元前三千年前,兴起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苏美尔人创造出楔形文字、六十进制计数法和圆周分割率。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当今的科技大厦,就建筑在这些基础之上。人类总是踩着前人的肩膀攀登,永无止境。
   古巴比伦文明,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也是第一个演绎出,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这些辉煌成果和许多个第一,恰是两河最大的贡献,是人类最具影响力的财富,它开启了人类跳出蒙昧走向文明的先河。
   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亘古奔流,伟大的古埃及文明就产生在她的怀抱。喝尼罗河水成长的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演变成现代的希腊字母。大金字塔、大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他们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这些何尝不是尼罗河的功劳,是尼罗河水,成就了这一地辉煌。
   印度河、恒河流域,产生出古印度文明,它亦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建立的严密社会等级制度,创作的精美绘画和雕塑,以及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称著于世。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创立的佛教,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以上文明起步虽早,但或多或少地出现脱节或消散,唯中国的黄河、长江滋润出的中国古文明,有序传承,演绎发展。
   黄河,是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流域层层的黄沙泥土中,埋藏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黄河每一次改道,似中华民族史和文明史的翻页,沉积过去,书写未来。黄河水长流,中华魂不灭。
   长江,更像华夏民族的父亲江,他与黄河共同创造出辉煌的华夏古文明和璀璨的中国文化。
   十九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其文集有《莱茵河》专题,在这本游记中,雨果描山绘水,写景状物,谈古论今,内容包罗万象。与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散文名篇《莱茵河》,共同提高了莱茵河的知名度。著名音乐家施特劳斯,一曲《蓝色多瑙河》,凑响全世界,同时也使人们记住了多瑙河。
   前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篇《静静的顿河》,荣获世界文学最高奖,同时也让顿河名扬世界。那么,中国的长江、黄河呢?只能说世界尽知的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发生的故事,即是以此为地理背景,也算以文学的形式,弘扬了长江、黄河文化。
   从考古界,半坡、仰韶、大汶口,河姆渡、良渚、三星堆,这些当惊世界的古文化,浸透了黄河,长江之水,恩泽独厚,源远流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由此发展起来的中国哲学文化观,无不打着黄河长江之水的烙印。
  
   四
   早时,曾听过一个山里人的经验之谈:“假如在深山老林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归路,首先要找一条溪流,跟水而走,必定会走出大山,找到居民点。”在这里,水成了引路人,给人指点迷津,带来生机。自远古开始,人类就依水而居,水能提供给人类更多、更丰富的食物,尽管它偶尔也会造成灾难或麻烦,但衣食住行,工业、农业、畜牧业,哪一样能离的开水。久而久之人多了,人们的居住点成为城市。
   数一数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无一不靠依江河或滨海,哪怕个别特例,也必有一条小河、小溪或人工河渠,作为用水的保障。
   当今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为之骄傲的河,俄罗斯的伏尔加河、顿河,美利坚的密西西比河,南美世界第二长,水量最大的亚马逊河,欧洲各国的多瑙河、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非洲刚果河,南亚湄公河、印度河……
   在人类繁衍和迁徙的脚步里,大江大河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孕育着其两岸生生不息的人类。千万年来,人类沿河而居,赖河生存,与河流结下了深刻的感情,有着割不断的不解之缘。世界上每一条河流的存在,都是人类文明与自然风貌相互作用的具体呈现,它孕育了古老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航行在大河流域的文明里,就像漫步在人类创造的奇迹里,神密、变幻、深奥而不可测。
   有人推测,茫茫宇宙中一定还有地外文明,有和人类相似的生物与生命,但遗憾的很,至今仍没发现其他星球存在液态的水,更谈不上大江大河,更谈不上生物和生命。地球人类,至今仍是太空智能生命的唯一,这归功于水,归功于大江大河,润千里沃土,养万计苍生。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不尽江河滚滚去,斜晖脉脉水悠悠,“思先哲之攸叹,河水德之难量!”

共 42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江大河的畅想,首先从题目上我就感觉到了作者文字的豪迈与大气!一头埋入进去,犹如跌入浩瀚的历史长河,我的眼前尽是精湛的文字和壮观的历史景象。水是一种奇妙的物质,遇寒则坚,遇热成气。可容纳万物,能荡垢涤尘。温润时柔情缠绵,发威时惊天动地,或涌或泉,聚流为溪,集溪形成大江大河,一路上穿石裂谷,历经九曲十八弯,锲而不舍的奔流归海,周而复始。水是人之命,水是国之脉。在人类繁衍和迁徙的脚步里,大江大河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孕育着其两岸生生不息的人类。世界上每一条河流的存在,都是人类文明与自然风貌相互作用的具体呈现,它孕育了古老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本文作者通过从远古到如今,从最早的古巴比伦文明到中国的黄河、长江滋润出的中国古文明,一一例举,多种举证,详尽地说明了大江大河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这是一篇令我震撼和惊叹的文字,倾情推荐文友共赏精彩!【编辑:梦中楼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112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1-11-16 12:38:44
  品读老师的文章,完全惊艳了我!我无法描述我的兴奋和激动,能有幸读到如此美文,真是收获多多!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11-16 20:28:26
  谢谢老师精心解读和精彩编按,我想是大江大河的豪迈与深厚首先打动了您,最后才是小文略有些亮点。再谢老师认可。遥握,祝安。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1-11-16 12:40:19
  对于这么精彩的作品,我完全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我只有一句话:老师的文章太震撼了!
回复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11-16 20:38:45
  老师谬赞,能引起读者共鸣,是作者的欣慰,武不承认第二,文没有第一,只有较好,没有最好。祝安冬祺,城谢赏读。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11-16 14:23:51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大江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父亲河!令人赞叹的佳作,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11-16 20:46:43
  大江大河流千古,滋养人类万年春。浪淘沙落风流远,生者如斯话古今。谢谢老师赞赏,祝安,冬祺。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1-11-16 22:33:35
  拜读作者佳作。
回复4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11-18 05:54:49
  谢谢到访玉留。请茶,祝冬安,快乐,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11-26 16:14:46
  祝贺天马社长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11-26 19:02:06
  谢谢柳社赏读。柳岸团,亏得几位经营,春风化雨,经久不衰。请茶,祝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