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禅房花木】教育改革关键词一:关注

  【禅房花木】教育改革关键词一:关注


作者:天涯伊人 进士,64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66发表时间:2010-03-03 18:17:41

【禅房花木】教育改革关键词一:关注 说起中国当前的教育,百姓早已是又爱又气,爱中有气。教育需要改革,人所共知,毛时代就曾倡导、曾力行。不知怎么,这教育总是不尽人意,直至今天中国老百姓还在惶惑中翘首以待教育改革。
   任何事物缺乏关注,视之若无,甚至弃之若草芥弊履,任其自生自灭,必然只会是毫无生机。
   教育需要关注,需要是高关注层级和扩大关注度。问题在,一段时期以来,虽然我们也在说教育,也在采取这样那样的措施对教育修修补补,但总觉缺乏科学的宏观战略,力度不行,档次不够。
   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系列重要思想的传承,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重大战略思想,所以全党全国上下正在花大功夫,大力学、反复学,何其热气腾腾,各行各业的贯彻落实又何其轰轰烈烈。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教育岂能置之度外?教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义。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注意是人,是有知识、技能的人——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又说,发展,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逻辑并不复杂:发展靠科学、科学靠人才,人才有赖教育,好的教育才出优秀的人才。教育是本源!可是,客观上,为什么总是把经济同教育兼顾不了或兼顾不好呢?经济问题不绝于耳,教育问题不闻于耳,问题何在?我们的大人物、各种媒体,讲经济用大分贝,讲教育甚低频,为什么无遐言教、羞于言教啊?
   教育问题,关注不够,很不够!
   关注不够,会派生出相应问题来。领导关注不够,就难有战略决策;权力机构关注不够,就难有法律政策保障,财政投入保障;专家关注不够就缺乏发展蓝图;媒体关注不够,缺少鼓与呼,教育改革就没有舆论准备和环境氛围;社会关注不够,教育改革就缺乏压力和动力!
   关注不够,是因为对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是思想方法、思想观念出了问题。急功近利者,片面追求GDP者、只求本届执政政绩者;肤浅的官员能切切实实地关注教育吗?太过浮躁的新闻媒体,它们能把眼光老老实实地投向教育吗?说到底,是我们还并不真正懂得科学发展观的精义,所以才冷落了教育。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教育提供智力保障,人才是发展的关键要素。离开了扎实的教育基础,哪来国强民富的高楼?反之,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程度。
   严酷的现实是,我们的教育滞后于经济建设,远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老百姓希望很高、怨气很大,教育的问题出在教育内部,更出在教育外部的社会。
   所以,我以为要真心改革教育,第一个关键词应该是:关注。
   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要大大是提高对教育的关注度,无论广度、高度都需要再扩展。学科学发展观,一定不要忘记学习“以人为本”、“智力保障、“教育基础”,要更多的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宣传教育。各级主要领导、各大媒体、全社会,对教育认识加深了、印象加深了、感情加深了、声音放大了,大家都能像爱经济、爱财富那样痛惜教育,那么,我们教育的新生之日就可能不远了!
   前不久有报道说,最近一段时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了五次座谈会,所有的主题都是一个:就是教育,而主持者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一月内开五次座谈会调研教育改革,密度如此频繁,可见关注度之高;主持者是国务院总理,可见关注者层级之高;讨论的是一个关于未来12年教育中长期的发展纲要,温家宝说,用十年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可见关注之深、之具体。它释放出来什么信号?
   有“上行”了,到“下效”的时候了!中央动了,地方、全国也该闻风而动了!
   能受到应有关注,教育有幸了,教育有救了,让我们拭目以待一个新教育的产生,让我们举起双手,先为之欢呼一下!

共 15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的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无论怎么改,都走不出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阴影,各地方依然是以考定局,各家长仍然围绕考而周旋。所谓的素质教育,虽稍有改观,但仍然不尽人意。没有那个城市那个学校敢为众所之不为,改变现有的教育现状。关注够吗?或许稍有进步,但是仍然不能做到因校施教,因家授教,因生面课。或许,中央关注了,但是落实到地方已然美容,甚者戴着面具。效果好否,另当别论。却,不能不令人担忧。若可,那些中央的头头,所谓的上级,不妨也学乾隆当年下江南,深入中国的学情,再制定方针政策,或许效果会事半功倍。故,个人浅见,对于中国的教育,关注还不够,还需深入教育,据情复关注。笔者的观点鲜明,有这样的高度思想也令人敬佩,祝好。期待更多佳作。--悠云微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悠云微澜        2010-03-03 18:21:12
  中国的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无论怎么改,都走不出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阴影,各地方依然是以考定局,各家长仍然围绕考而周旋。所谓的素质教育,虽稍有改观,但仍然不尽人意。没有那个城市那个学校敢为众所之不为,改变现有的教育现状。关注够吗?或许稍有进步,但是仍然不能做到因校施教,因家授教,因生面课。或许,中央关注了,但是落实到地方已然美容,甚者戴着面具。效果好否,另当别论。却,不能不令人担忧。若可,那些中央的头头,所谓的上级,不妨也学乾隆当年下江南,深入中国的学情,再制定方针政策,或许效果会事半功倍。故,个人浅见,对于中国的教育,关注还不够,还需深入教育,据情复关注。笔者的观点鲜明,有这样的高度思想也令人敬佩,祝好。期待更多佳作。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2 楼        文友:悠云微澜        2010-03-03 18:21:51
  问候作者,祝快乐!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3 楼        文友:绕指柔        2010-03-03 19:17:52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4 楼        文友:依心阁主        2010-03-06 20:09:24
  伊人兄的文字,依旧精彩,依旧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依心做人,依心做事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