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身后事(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身后事(随笔)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5发表时间:2021-11-19 12:48:54


   前两天,在网上看了几篇关于身后之事的博客文章,莫名地感慨一番。
   也许,有些人会对死不以为然,自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果真如此吗?也不尽然吧。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老是害怕死,对死后的种种设想又无形中带来了莫大的恐惧,可以说到了愁眉不展,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总觉得死是件极其可怕的事。老家人常说,人死如灯灭。我想,人死其实不是灯灭,灯灭了还能重新点燃,可人死了却不能复生。我老家院子东边有条穿村而过的公路,由于那时的人们交通安全意识差,一到麦收时节,很多人为图省事,直接将收割的麦秸秆堆在公路上轧麦,有时还时常在公路边晾晒粮食,那些年公路上常发生各类交通事故,当然,也见过汽车碾压人致死的情形。车轮下被碾压的尸体真是惨不忍睹,让年幼的我加深了对死亡的认知。至于有些所谓的“硬汉”临死前常说的在理“18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多半是他们给自己壮胆,吹牛而已。也曾从影视上看到过死人的场景,那都是演戏,假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死也渐渐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了。现在想来,孩提时怕死的想法真有点杞人忧天了,人固有一死,不过早晚的事,不是怕不怕的事。也曾听别人说过,黄泉路上没老少,细想来还真是这个理。
   无常是生命常态。诚然,死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个未知数,它不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时,贪生怕死也不过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说明他的求生欲望强烈,这种表现只要不是在国难当头、大是大非面前,也是值得同情的。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每个生命只有一次,好好活着,不白来世上一遭,也是对生命的尊重。而那些随意轻生的人,多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为了生活中的琐碎事而悲观厌世想不开,大不可必。说到底除了生死外,其他都是小事。既然死对我们来说是个未知数,那么,想必很多人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可能没有时间去考虑身后事了。或许,只有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才会想到这一点吧。初中学历史时,每当读到新皇帝登基,他们第一件要紧的事莫不是为自己营建陵墓,觉得很是不可思议。心想,他们对身后事想的也太超前了。记忆中,以前老家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常常提前叫家人做好棺材,甚至看好了墓地,交代了家产分割,担心突然走了来不及安排,可以说他人老思想却看得很开。
   说起身后事,不由得想起了曾经学过的陆游那首《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当时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诗人毕竟是个坚贞的爱国者,就连身后事也念念不忘交待收复中原的宏图伟业,爱国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转眼间自己也是奔五的人了,对于身后事还真没有考虑过。当与人提及时,对方却不屑一顾,甚至轻蔑地说,你整天瞎想什么,还不到五十岁,想得也有点早了不是。其实,现在的人越来越达观,对于生死也没有那么多的忌讳。据了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步伐日益加快,如今的人们也开始提前写遗嘱,2013年成立的公益项目《中华遗嘱库》目前已为28.4万多人提供了遗嘱服务,登记保管了20万余份遗嘱,为个人的身后事提前做好准备。据说,有不少都市年轻人也加入了立遗嘱的队伍。对我而言,不过一个普通人,我觉得身后事越简单越好,不给后人添麻烦。曾经跟媳妇说过,等我死了,埋回老家,上面种棵楝树就行了。一眠万事了。人,一辈子也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至于死了留骨灰、起坟墓、立墓碑、印传记都不过一个形式,不过一个念想和记忆。那些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人,多是一厢情愿罢了。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人死了,时间一长,除了自己的后人,又有谁能记得自己呢?一切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犹如一阵风,风过去了悄然无息,不留丝毫痕迹。一百年之后,功名还是功名,黄土还是黄土,只是你我成白骨。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作为一个平民百姓,百年之后估计连个名字也留不下来。因为离开人世,这个世界就再不会有你任何消息,所有对你的怀念你都不知道。可能有人对我的看法会嗤之以鼻,但这就是事实。
   记得范文正年谱云,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所以说,生死爱恨,来便来走便走。托马斯﹒阿奎说过,人生在世,不过是个过路的旅客。既然如此,每个人抽时间考虑一下自己的身后事也未尝不可,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提前到来。
   其实,身后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迟早的事。提前安排一下,也未必是坏事。
  
   2021-11-07立冬日

共 18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兄的《身后事》说的在理,五十来岁提前安排一下,也未必是坏事。曾听别人说过,黄泉路上没老少,细想来还真是这个理,无常是生命常态。记忆中,以前老家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常常提前叫家人做好棺材,甚至看好了墓地,交代了家产分割,担心突然走了来不及安排,可以说他人老思想却看得很开。至于死了留骨灰、起坟墓、立墓碑、印传记都不过一个形式,不过一个念想和记忆。文如其人,寻常事言之有理!极力推荐阅读!【编辑 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11-19 12:51:36
  文如其人,寻常事言之有理!问好!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