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河】清晨哪堪秋日景,一叶枫红寄深庭(随笔)

编辑推荐 【山河】清晨哪堪秋日景,一叶枫红寄深庭(随笔) ——我曾想把那铁蹄拒之门外


作者:公子轻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51发表时间:2021-11-20 12:07:36
摘要:一个幼稚鬼的幻想随笔

今日立秋,应该说点什么吧,可我对于立秋确实没什么感情,如果非要说的话,今天老大送了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让我年近二十七又点亮了一个勋章。
  
   我喜欢冬至,几年前的冬至我遇到了一个温柔的人,帮助我许多,遗憾的是我们未曾谋面。我喜欢惊蛰,在这个节气里曾满足了我的中二幻想,我喜欢霜降是因为一首诗,我在为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寻找理由,便已经离从前的自己越来越远了。
   一时间思绪万千,从结绳记事,嫘祖缫丝,到驱除鞑虏,护我河山。我觉得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我喜欢和别人聊天,千山万水,古往今来,有汉家儿郎的勇武,有盛世长安的繁华,有山水竹林的静谧,有秦淮河的艳丽……
   如同我这样的人可能很多,然而能和我交朋友的人却少之又少,所幸我还有几个朋友,还可以推杯换盏,高谈论阔。那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了她要去参加别人婚礼,我们谈论了这个话题,而后我想起周礼制的三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繁琐却也美好。
   我向来不太喜欢做繁琐的事情,却也是走到了亲迎这一步,我在为了往后举案齐眉、红袖添香的日子而心里欢喜的时候,她没有接我递过去的迎书。
   她就那么看着我,眼里没有一点感情,其实我们本就没有多少感情,僵持的时间并不长,他的母亲接过了迎书,催促我们先去祖庙行礼,她没有动,我便知道这场快要结束的闹剧会成为一个笑话。
   我很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会让这个原本有点柔弱的女子变得异常坚定,做出在那时候看来有辱门楣的事情,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枷锁之中敢于抗争。最终还是不欢而散,满城的风言风语不知道她是否承受得住,也不知道她的父母会怎么样对待她。
   其实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自我的良善鞭笞我不应该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可过往种种总是挥之不去,本我的恶念源源不断,他已经开始占据主导了。
   我在想我前两年揣的那一腔孤勇和凭空萌发的爱意都去哪了?我没有和她一样的勇气,去追寻自己喜欢的人,或者是我已经不打算为我以后的生活做打算了,和谁结婚都可以,曾经的一厢情愿也好,往后孤苦伶仃也罢,在我看来都不重要了,心中千万言,说与风雷。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时值动乱,我离开了开封府,一时间无处可去,走走停停、兜兜转转几年时间里,我走到了京口,便在此定居,也认识了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朋友。
   只是可惜,静极思动的我离开了京口,自此之后我便没有了她的消息,寄出去的信也没有收到回复。
   直到我来到了临安府,听闻了她的消息,她早已和韩世忠结为夫妻,飞马传诏的事迹在临安府盛传。哈,巾帼不让须眉,当浮一大白。
   我在临安府待了九年,第九年的时候临安府增建礼制坛庙,也是在这一年,秦桧代理冢宰接受金朝的国书,也是这一年,我认识了新的朋友,陆务观,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心思深沉,却有着饱含爱国的热情,与我这个对于如此昏弱的国家毫无归属感恰恰相反。
   而我们却成了朋友。
   他的老师送我表字不器,《易经·系辞》中有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他说君子不器,你行走至此,所见所闻所感切勿放在心上,或悲或喜或怒也不要牵连他人,你本是身外客。
   话已至此,我点头附和,他知道,我也知道,我该离开了,遗憾的是如果我在等两年,辛弃疾就该出生了。
   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很多遗憾,慢慢地这些遗憾也成为了我的习惯。前路浩浩荡荡,万物皆可期待。我还在寻找归家的路,也在寻找竹简缺失的那部分。
   乞巧节,街道灯火通明,罗绮满街,院墙外人声鼎沸,笙箫不断。我坐在庭院里,桌子上是前几天朋友们送来的蔬果饼食,乞巧节之前,朋友们互送礼品,这是他们的风俗。如果,我选择留下,如果,寻得红颜知己,现在庭院里,应该是她和好友们斗巧的时间吧。
   偏要诗词换半盏,狂与仲尼说春秋。
   一身傲骨,岂作女儿态,南宋,后会有期。

共 15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晨哪堪秋日景,一叶枫红寄深庭》是公子轻老师在秋天写的一篇随笔文字。公子轻老师此篇随笔,假南宋名将韩世忠夫人梁红玉的男故识之口,讲述自己“行走”了四个季节,回忆了和韩世忠夫人的三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繁琐却也美好。她没有接“我”递过去的迎书,去追寻自己喜欢的人,“我”成了孤苦伶仃。“我”离开了开封府,走到了京口,认识了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朋友。“我”离开了京口,来到了临安府,她早已和韩世忠结为夫妻,飞马传诏的事迹在临安府盛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我”在临安府待了九年,经历了秦桧代理冢宰接受金朝的国书,“我”认识了新的朋友,陆务观,他心思深沉,与“我”这个对于如此昏弱的国家毫无归属感恰恰相反。“我们”却成了朋友。他的老师送“我”表字不器,并解释、宽解“我”,说“我”本是身外客。“我”知道该离开了,遗憾的是,如果我在等两年,辛弃疾就该出生了。“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很多遗憾,慢慢地这些遗憾也成为了“我”的习惯。七巧节,“我”坐在庭院里,桌子上是蔬果饼食,如果“我”寻得红颜知己,现在庭院里,应该是她和好友们斗巧的时间吧。而“我”偏要诗词换半盏,狂与仲尼说春秋。一身傲骨,岂作女儿态,南宋,后会有期。这篇随笔,寓意丰富,可惜,我不善诗词,不甚明白。感觉您写得很认真,我努力认真编辑了,不尽您意之处,请海涵。力荐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1-11-21 16:01:31
  感谢公子轻老师赐稿山河如画!(;一_一)
  
   您的随笔,真是天马行空,既写了四个季节的感觉。又假借梁红玉之旧识之口,去了那么多地方,写了那么多事。佩服您随笔的写法!真是见多识广。ヾ ^_^?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极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