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珍贵的笔记本(散文)

精品 【八一】珍贵的笔记本(散文)


作者:乡笛 举人,309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77发表时间:2021-11-21 10:58:17

【八一】珍贵的笔记本(散文)
   一
   我的财富不是别的什么,只是一本本的笔记本。自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一共保存了工作笔记一百四十五本,共约一百四十佘万字;写作采访记录本十一本,十多万字。这些笔记本全部收存在我办公室的文件柜里,我一直悉心地保存着它们。
   我之所以会养成保存工作笔记本的习惯,是受了一个故事的影响和启迪。那是1984年10月,我参加工作后不久。有一天,我无意中在一本少儿杂志上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某地一个大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十分爱惜自己的书本,他把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课本、作业、作文和自己的读书笔记完整无缺地保存至今,着实令人惊叹。
   看了这个故事后,联想起自己读书时,常把自己的书、本子撕掉叠成“三角”、“纸飞机”来玩,有时还在书上乱涂乱画。和那位大学生一比,我深感愧疚。但是,我的学生时代己经过去了,不可能从头再来。我想,那就从现在开始,保管好自己的工作记录本吧。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工作中,我养成了认真写工作笔记的习惯,随身携带的包里都揣着笔记本,以便随时把自己开会、学习、处理的工作等重要内容都记录下来。这些笔记,详细到连当时的时间、天气状况、地点,以及主持人及参会人员名单都历历在目。
   走上领导岗位后,我更重视笔记了。把工作记录本分成两个,一个用作一般工作事务记录,一个用于重要事项议定、或重要会议记录。我主持召开的重要会议,除要求与会人员认真记录外,我自已都会认真作好记录。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时,我都能切实做到聚精会神地听,认认真真地记。有时在会上记得不够完整,会后就立马补记好,力求记录全面,不漏缺。在记录中还时常用红笔标明重点,便于存档备查或传达落实。
   工作中,我不仅自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求所在单位干部职工认真作好工作记录。记得1997年八月,我在原息烽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工作时,为了让基层计生干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特邀请省计生委有关专家给全县计生干部培训授课。培训会议结束后,对参会的一百多名干部的培训笔记进行检查,发现少部份人笔记马虎大意,只记了会议名称,有的只写了几个字,问到培训内容回答不清。后来,就把这部分人留下来,提出了批评教育,重新“补课”。此举之后,全县计生干部都能在今后开会、培训、工作中能认真作好笔记了。
  
   二
   心里有想法,就用心落实。我在工作中做到记完一本,保存好一本。本以为这只是个人习惯,没想到,在后来的工作中还真的起了作用。
   那是在1984年,我在原王家坪乡工作时,乡辖西安村尧上组罗海江和涂忠富两家为土地边界问题而产生了纠纷,竟发展到打架斗殴的地步。涂忠富妻子被打伤,住进了医院。那时,正值二轮土地承包到户不久,两家之间承包的土地因边界不够清晰,互不相让,各持已见。我到现场了解调查,和村组干部一道进行了调解处理,经反复做工作,双方同意了处理意见并签字立据。
   事隔多年后,王某家仗着人强马壮,又侵占涂家的土地。涂家因搬家把原处理协议弄掉了,有理说不清。那时,我已调离本乡,乡、村干部了解到是我处理的,就来找我。我立马翻开当年的笔记本一看,记录着两家土地处理的东南西北边界指向,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乡村干部复印了我笔记本的相关内客。找到了依据,这桩矛盾纠纷就迎刃而解了。
   这些年来,我的笔记本成了“香饽饽”,经常会有单位或个人来找我查阅有关过去的一些事。由于我的笔记能为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佐证,还原当时的真相,曾经有人想给我好处,让我销毁记录,都被我毅然拒绝。
   有一天,一位和我在原息烽县养龙司乡一起共事的一位老朋友请我吃饭。席间他对我说:“老领导,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是求你办一件事。你原在养龙司乡当书记时,处理了一个干部,那人是我的亲内侄。现在,有关部门准备给他恢复工作。经查证,当时处理的记录遗失,有关人员都说时间久了,对此事记不清了。过几天有人会找你了解情况,查看你当时的笔记本。我想,你办事认真,肯定有记录。就找你打主意来了,求你帮一下忙,今后我侄儿会感谢你。”
   我问他:“你需要我怎么帮呢?”
   这位老朋友立马说:“只要在你这里找不到处理的依据,这事就算搞定了。”停了一下又说:“他们来了解时你就说这件事时间久了,记不起了。笔记本在搬家时也搬掉了,就结了。”
   他这样一说,反而让我回忆起了处理这位干部的一些细节。1992年至1996年间,我在息烽县养龙司乡任党委书记时,这位乡司法所干部上班不认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群众来办事,找不到人。乡领导反复做工作,他仍然不知悔改,后来竟然超过半年多时间无故不上班。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报经县人民政府同意,按有关公务员管理规定,给予除名处理。当时,是县有关部门派人反复调查核实无误后,才做出处理决定的。时隔多年,当事者估摸知情的人都调走了,想趁机混水摸鱼。于是提起上诉,企图撤消处理,恢复工作。
   我明白了对方意图后,立马对他说:“你都是老干部、老党员了,说这话脸不红吗?别说了,我不会拿原则当儿戏,做事不能违背良心,违反正义。”
   随后,有关部门派人查阅我的笔记本,他从何时起未上班的时间记载清楚,还有处理前后找本人谈话的记录。事后,派来调查的干部感慨说:“真没想到,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笔记本还保管得这么好。”
   这位被处理的干部接到调查人员的情况反馈后,心服口服,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再纠缠不休了。
  
   三
   自从我的笔记本“名声在外”之后,每当提起这事,那真是大路边打草鞋,有人说短,有人说长。
   记得我在花溪区任交通运输局局长时,一位同事来我办公室办事,瞧见我文件柜里像书又不是书的笔记本后,随手拿一本边翻边说:“如今,都用电脑了,你还留着这些‘老古董’干啥嘛,赶快拿去废品收购站,还能卖上几文,打点酒喝。”说完后,就把手中的笔记本丢在了坐的椅子上。我听了后,笑而不答,待他离开后,迅速捡起,让它“归队”。
   无独有偶,事隔几天后,一位市领导来我单位检查指导工作时,看见我办公室文件柜陈列的笔记本时,逐景生情,对陪同的同事说:“我是从基层上来的,工作调动了若干个单位、部门,笔记本不少,可就是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没像他这样保存得好。这种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学习。一个干部,不认真作笔记,就不可能会开展得好工作。尤其是那些年轻同志,应多来看看,多来学学。”
   随后,许多同事,朋友看到我文件柜里摆放整齐的笔记本后,都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
   当然,我的笔记也含盖了自身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2003年的“三讲”教育活动中,我写了心得体会,理论学习、读书笔记等四万多字。又如,多年来,我热爱写作,除工作之外,还做到走到哪里,记到哪里,写到哪里。那些己登载在报刊杂志上的书刊、报纸和在省,市,县广播电视台播出的稿件我都全部剪辑收存。为了便于查阅和保存,我还在笔记本的脊背上贴上笔记名称和时间,按时间、单位、内容;分工作、学习、培训、采访等类别陈列摆放。
  
   四
   平时,我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笔记本,不让它不受到半点伤害。还时不时将其搬到坝子里晒晒太阳,喷洒药水杀菌,防止霉变生虫。几十年如一日,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有一次,我开会时不小心,把水杯弄倒了,水浸湿了摆在桌子上的笔记本,我立刻小心翼翼地用纸巾吸附被浸湿的部分。散会后,把笔记本放在太阳光下晒干。
   迄今为止,我已工作了整整三十七年,先后调动了十四个单位,历经大大小小十八次搬家。每次搬家,我都把笔记本视为宝贝一样认真收好,封存包装,妥善搬动。到新的地方后,又把要存放的地方清理干净,把它有序整理摆放。
   记得2003年4月,我从息烽县调花溪区工作,因新单位有事,我提前走了,就把笔记本收存包装在纸箱里,吩咐妻子搬东西时,别忘了笔记本。可妻子没注意,忘了搬装有笔记本的纸箱。我一看装记本的箱子不在,立刻就要去原单位取。当时,天都快黑了,一家人劝我第二天再去搬,我没听劝说,乖车返回一百多公里的原单位。到单位一看,那纸箱还在,心里顿时踏实了。赶忙把箱子搬上车,连夜赶回新单位。
   更为“惊险”的,是我参加市委党校为期一月的党的理论学习培训班的那次。培训快要结束的前两天,一位离培训地点近,和我同桌的参训人员因家中有事请假三天,回来后借我的笔记本带回家中晚上补记录。不料他上学的小孩儿把我的笔记本误装于书包中背去了学校,恰好放学回家时又把书包掉在公交车上了。还好公交车驾驶员发现后,及时把书包送回了学校。培训记录本经过了一天多的“流浪”,有惊无险回到了正在心急如焚,提心吊胆的我手中。
   我的笔记本,既记录了我大半辈子的工作历程,也记录了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它是我几十年辛勤工作的写照,是我一点一滴心血堆积而成的结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些笔记和记录是一文不值的。但对我而言,却是值得我永远珍藏的一段人生经历,也是我留给自己的一笔极其丰厚的财富。
  

共 36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对财富的理解各不相同,把拥有的资产当成财富的,是俗人。所以说,这天下大多数人都是俗人。把学识、手艺当成财富,流传后代的是高人。像本文作者这样把工作笔记当成财富的应该算什么人呢?算正人,也就是君子。是不是说只要记了笔记就是正人君子了呢?非也。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笔记这容易,只要不是太懒,只要有时间,只要有点毅力就能做到。难做到的是,只需随手而为,便可圆了同事之情,朋友之义,但只因此时为完了原则,违背了良心,便断然拒绝。说实话,能做到这一点挺不容易的。恰好符合“做人以方”这个标准,有如此品德的人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本文作者所说的财富,不仅仅是那些笔记本,也不仅仅是笔记本上记录的人生经历,而是在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的同时养成的认真的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才是本文所阐述的,真正的财富。作者此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有很强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是一篇值得仔细品读,用心品味的好作品。感谢投稿八一,期待更多佳作。【编辑:燕山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11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1-11-21 11:00:36
  忠厚传家,诗书济世,真财富也。
燕山客
2 楼        文友:墨林        2021-11-21 14:49:56
  随手做笔记,很难坚持下来,时间长了,那些笔记确实一笔阅历的财富,尤其是恒心和毅力值得敬佩!好文章,欣赏了,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3 楼        文友:乡笛        2021-11-21 17:04:16
  谢谢社长和编辑的点评、编辑、鼓励鞭策。遥祝冬日安好。
4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1-11-21 21:31:32
  笔记,长期积累下来,是一笔最珍贵的财富的。文笔自然,抒写自如,好文章,葳蕤学习点赞。感谢乡笛老师的分享,精彩继续!
春草葳蕤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22 10:50:01
  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记笔记,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毅力。习惯成自然,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情感丰沛,感人至深的好文章拜读学习,祝老师冬日安暖!佳作连连!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华为        2021-11-22 13:28:07
  经历就是能力,您记笔记的好习惯既是我们学习的楷摸,也是我们为人生积累知识财富的一种驱动力。好文,学习点赞!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7 楼        文友:乡笛        2021-11-22 16:37:50
  谢谢各位老师的点评鼓励,我将以此为动力,倍加学习,奋勇前行。遥祝各位老师冬日安暖。
8 楼        文友:陶桃        2021-11-22 19:45:46
  无字的笔记本是普通的,但当里面写有作者认真、负责的笔迹后,弥足珍贵,它见证了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笔极其丰富的财富。欣赏乡笛老师佳作,祝老师创作丰收。
9 楼        文友:阿巧        2021-11-22 21:54:39
  很钦佩老师的毅力,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记笔记,为以后的写作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财富,弥足珍贵。想来惭愧,我以前也试着写日记,写了一段时间就停了,不了了之。向乡笛老师学习!向老师致敬!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10 楼        文友:乡笛        2021-11-23 08:05:31
  谢谢各位老师鼓励。祝各位老师冬日安好。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