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松树菌的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山河】松树菌的记忆(散文)


作者:极冰 进士,7072.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5发表时间:2021-11-22 22:26:49

【山河】松树菌的记忆(散文) 松树菌的记忆
  
   一
  
   江山文学网记者部派遣我采访太行飞剑老师时,我为了解她,去读她的文集,一下就被她大量写实的散文吸引了,我迷进去,一连读了她四十七篇写父母的散文,一下打开了我封闭了多年的有关父母记忆的大门。幼年一幕幕和父母生活的场景,在眼前萦绕。那关于巴山上松树菌的记忆,忽然鲜活起来,连忙拿起笔记录下来。
  
   二
  
   随母亲第一次在巴山上捡拾松树菌那年,我刚九岁。那是我家搬进父亲单位车队家属院的第二年,母亲那时候还很年轻,她去厂区后边的巴山上捡拾松树菌,我和妹妹就跟着一起去。
   那天,梅雨过后的第一个晴天,太阳一大早就溜过山头,在楼后边发出耀眼的光芒。母亲兴奋地从墙上取下篮子,拿着篮子的一头,把篮子的另一头在地板上“咔咔”地磕了磕,篮子上的尘土“簌簌”掉下来了。母亲穿上了长筒胶鞋,笑着对我和妹妹说:“你们不是喜欢吃松树菌吗?走,我带你们捡去。”捡拾松树菌,母亲行吗?我有些吃惊。我可是见识过马大妈捡拾松树菌回来,在车队的场院引起家属们的羡慕,大家围着她七嘴八舌,“叽叽喳喳”问个不停,也有嫉妒的,不冷不热说些不中听的。不过,我还是挺佩服马大妈的,后山山很深,她敢一个人去。母亲见我惊讶,又说:“我陪你马大妈去后山捡拾松树菌好几次了,早已经摸清各种菌子生长的地方了。”听母亲这么说,我高兴起来,和妹妹一起也翻出家里的菜篮子,“咔咔”磕了磕,穿起了胶鞋。母亲穿着她常穿的那件蓝色咔叽布上衣,蓝色裤子,黑色胶鞋,提上篮子,带着我们下了楼。路过柴棚,她一个人径直开锁进去,在柴棚里摸出三根打磨光滑的竹子棍,出来略显担心地递给我一根,说:“燕儿,你不是怕蛇吗?拿上竹棍,一路打着,蛇就跑了。”我一想,还挺对,就高兴地接过来竹棍,一边摸着光滑的竹棍,一边在心里暗暗琢磨:看来母亲是早有准备呀!正想着,母亲已经走过楼角,到了菜地边的路上,我和妹妹连忙跑着跟上去。梅雨过后,青菜长得格外茂盛,一片碧绿。李阿姨正站在埂上拔青菜,她直起腰来,边用手背捶打着腰身,边问路边母亲:“兴平,你这是带孩子们干嘛去?”
   母亲回复:“我带她们上山,捡拾松树菌去。”
   李阿姨笑嘻嘻地打趣母亲:“这季节蛇可多,捡拾松树菌可要小心,别被蛇咬了啊!”
   母亲一扬手里的竹棍,说:“我防备着呢。”说着就轻快地绕过李阿姨家的菜地,从容爬到上了山路。李阿姨满脸笑意,乐呵呵地看着我们上山。
   母亲带着我们沿着上山的羊肠小路,气喘嘘嘘地爬上山。到了横着的环山路,我们停下来歇息。略微喘了口气后,就沿着横的环山小路走去。路边的野草丛里,长了一撮一撮的黑色地软。母亲见了,以为我们不认识,教我们说:“你们看,这一撮一撮的黑色堆头,就是地软。也可以吃的,可以蒸包子。但我们今天捡拾松树菌,不管地软,走吧。”我回答母亲:“我认识地软,我在汉江河岸上拾过。”母亲想起来,笑着回了句:“哦,对的,是我忘记了。”
   我们继续往上走,翻过一面阳坡,又向下走,走到最低处,到了阴坡的地界。这时母亲说:“菌子喜湿又喜阴,阴阳交界处,是松树菌喜欢的生长地,你们就沿着这一片,往上找……”说着,拿竹棍敲打了几下青灌木,向上走去,我和妹妹连忙跟上。走了几分钟,我们的裤子就被草尖灌木上的露珠打湿了,湿乎乎地贴在腿上,凉嗖嗖的。母亲忽然兴奋地指着前边说:“燕儿,蓉儿,你们看,松树菌!这么大一片松树菌!”我们随着母亲的手指看过去,一大片松树菌,黄灿灿地从土里冒出来,像一把把金黄色的蘑菇伞,大的有鸡蛋那么大,小的有鹌鹑蛋那么大。它们绕着松树长着。“看,松树西边有,南边也有!”“好神奇!”我和妹妹惊喜地叫着,急忙跑过去蹲下捡拾。我们快乐拾着,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一会儿,就把那一大片松树菌捡拾干干净净,篮子里也堆成了小山。母亲看看篮子,又看看我和妹妹,眉眼都带着笑。我们继续往山上爬去,忽然一条褐色的大虫子,呼噜噜地朝我们爬过来,吓得我一下跳起来,喊:“妈呀,这是什么呀?”母亲急忙安慰我:“别怕,别怕,这是千脚虫,不咬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壮着胆子向那只虫子看去。那虫子这时也停止了爬动,它大概有三寸长,小拇指样粗,深褐色。脚真多,整整一排,身体另一侧还有一排,爬动起来,就像龙舟比赛一样,两排桨整齐起落,很好看。我惊叹说:“这么多脚?难怪叫千脚虫!”千脚虫看我不动弹,就一掉头,无数细爪一齐摆动,跑进草丛中,不见了。
        我们继续捡拾沿途零星的松树菌。走着走着,遇到一大朵一大朵的灰白色蘑菇生长在大树下,看着鲜嫩无比。我随手捡起一朵,拿在手里端详着问母亲:“妈,这是什么蘑菇?这么大!”母亲接过去看了看,回答:“这是石灰菌,也可以吃的,就是口感不太好。有人捡拾了,卖给土特产公司,晒成蘑菇干。”我长呼一口气:“哦——”心里挺高兴,心想,这大山里真神奇,到处都有奇异的东西。脚下的路渐渐变得泥泞起来,胶鞋被黄泥包裹了厚厚的一圈,重重的,感觉快走不动了。母亲扭断一根青冈木枝条,戳掉胶鞋上的黄泥巴,我和妹妹马上学着如法炮制,一会儿鞋上的泥就被戳掉了,然后学母亲的样子,把鞋帮斜贴在草地上蹭一蹭,泥就没了,脚下立刻轻松起来,走路也一下子轻快多了。又见到一窝松树菌。说一窝,是因为它们绕着几棵松树,密密匝匝长成了一个蒲篮那么大一片,黄灿灿的,十分惹眼,看着就像一窝窝似的。我和妹妹赶紧俯身去拾,拾完后起身看,母亲在距离我们五米远的地方,也正在弯腰捡拾呢。看来,松树菌真的是挑地界长啊。 又捡拾了一大片松树菌,篮子已经满了,心里也满是收获的喜悦。我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颗,亮晶晶的,妹妹的脸,红彤彤的,母亲的脸颊也尽现红晕。我下意识摸摸自己的脸,热乎乎的,我想我的脸应该和妹妹一样,也是红彤彤的吧。
   眼看过了半山腰了,母亲说:“再上去,生长松树菌子的可能性就小了。我们拾的菌子差不多了,回家吧,下次我们再来。”于是,我们快乐地下山。路上,我和妹妹唱着歌儿,跑在前面,母亲跟在后面,笑眯眯看着我们。
   回到家属楼,母亲带我们在楼下用水龙头冲洗了胶鞋,收拾干净后才上楼,在门口脱下胶鞋,换上拖鞋。母亲把她捡拾的松树菌倒在筛子里,分成两份,用塑料袋子装了一份,嘴里念叨:“我是向你马大妈学的捡拾菌子,该给她分一份,吃水不忘挖井人嘛。这一份给你马大妈吧。”又装起另一份念叨着:“常言说,见一面分一半。这一份给你李阿姨。”说完,她提起两个袋子,去给马大妈和李阿姨送菌子。
   母亲提着松树菌走了。我和妹妹把我们篮子里的菌子倒在筛子里,然后坐在小板凳上摘菌子。摘菌子要心细手细,我们拿着剪刀,细心把菌子的泥根去掉,尽量少剪掉菌根,不舍得浪费一点干净的部分,因为那时我们自己的劳动收获呀。父亲从外边回来了,他习惯性地背着手,伸着脑袋,睁着大眼睛,一脸兴奋地看着我们,问:“兴平,你今天带燕儿和蓉儿去捡菌子了?”
   母亲笑呵呵地回答:“嗯,是呀。你今天跑到哪里去了?”父亲回答:“老徐在老家盖房,邻居封了他的路,还把拉砖的师傅打得住了医院,调解不到一起,老徐要打官司,让我帮他写一份诉状。”母亲迟疑一下,说:“都是邻居住的,这不好吧。”父亲哈哈大笑起来说:“是啊,所以我才没写呢,劝了老徐好一阵子。”母亲点点头说:“孩子们把松树菌都收拾干净了。还是你去做吧!”父亲大眼睛一眨,眉毛一挑,很自信地回答:“那当然嘛,舍我其谁?”
   父亲厨艺不错,但平时很少下厨房,今天我们有口福了。我把干净菌子交给父亲,父亲一个人进了厨房,还拿出他过年留存下来的一块腊肉,洗了,在炉子上煮着。时间不长,父亲在厨房里喊一声:“搭桌子,吃饭喽!”弟弟也做完作业走出来,和我一起搭桌子。父亲端着菜上桌了,一盘做了腊肉炒松树菌,一盘做了泡菜炒松树菌。做饭时,母亲到楼下地里拔几棵苔儿菜回来,父亲又清炒了一个青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父亲豪爽地打开白酒瓶,优雅地给他和母亲各倒一杯城固特曲……
  
   三
  
   上星期天休息,我去陕中附院肾病二科探望闺蜜可君她爸,可君她爸今年已经八十岁了,年龄大了,血液出现问题,今年再次住院后,一番检查下来,医生说出一个罕见病名字,“抗肾小球基底膜”,医院推荐换血。换血后第一天早晨六点,她爸陷入昏迷,医院经过一番抢救措施,到夜里两点人才清醒,所有人都很高兴,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我看着可君和她爸调皮地互动,一下又勾起我对父母的想念。回来我查了万年历,如果我父亲还活着,今年也七十七岁了。在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后,当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吃饭的情形弥足珍贵。此刻,回想那腊肉炒松树菌,泡菜炒松树菌的香味,还口齿留香呢。或许,我再也不会吃到自己和母亲捡拾的松树菌了,更吃不到父亲亲手制作的腊肉炒松树菌了。但松树菌,还是在我的记忆里飘香。我赶紧翻出《松树菌的记忆》,几经润笔,投稿了。
  

共 35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跟着极冰老师一起回忆了她少年的美好时光,感慨良多。文章记叙了作者少年时和母亲、妹妹一起上山捡拾松树菌的经历,整个过程写得趣味盎然,摇曳多姿。与其说这是一次独特的劳动课,不如说它是一堂自然课、生物课,各种神奇的生命,走进作者的世界,而母亲则扮演了导师的角色,引导孩子们热爱劳动,亲近自然,敬畏生命,这些都是学校的课堂上没有的。劳动归来,母亲又把战利品分给邻居们,不起眼的一个举动又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了善良的种子。厨艺颇佳的父亲则亲手为家人做了一顿让作者铭记了几十年的美食。一家人团团围坐,其乐融融地享受劳动成果的画面永远烙印在了作者的生命中。其实幸福就是如此简单,拥有亲人,彼此关爱,再平淡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感谢极冰社长把生命中的温情献给读者,也希望大家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你生命中的那些可贵的温情。好好活着,好好珍惜,不负生活。 【编辑 妩媚青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1-11-23 06:56:04
  感谢妩媚青山老师精彩编按。您辛苦了。(;一_一)
  
   给您敬茶!(;一_一)
极冰
2 楼        文友:夕照峰影        2021-11-23 07:52:21
  喜读极冰老师的新作《随母亲捡拾松树菌》,文中那甜蜜温馨的场景令人羡慕,同时牵起我儿时的在雷雨后,到麦田里拾蘑菇的记忆。
   极冰老师将小时候随母亲上山拾松树菌的往事,如数家珍,使人有种如影如随的亲密感。文中流露出对母爱的深深怀念与赞许。生活在这样一个勤劳善良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里,真是上苍赐予的好福气。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极冰        2021-11-23 17:34:32
  感谢夕照峰影老师赏读留墨。我几乎都忘记尽了这些记忆,是太行飞剑老师的散文,勾得我想起。我重温过去的记忆,感觉人生很幸福。但同时就倍加思念父母。眼泪长流……(´;︵;`)
3 楼        文友:夕照峰影        2021-11-23 08:30:15
  古话说:远亲不如近亲。极冰老师文中的一个小细节:母亲与父亲的几句对话,于无意中显现出母亲的与人为善的佛心。娘仨刚收获的劳动果实,她想着的是邻里,先给他们送去一份。而从父亲的口中得知,有两户人家为建房,对薄公堂。此时无声胜有声,合好邻,赛金银。桃李不言,好文章的光热有时是从字里行间透出的。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极冰        2021-11-23 17:40:40
  我母亲是非常善良的,她经常看不住“门户”,断不清责任,被别的家长利用她的弱点,故意告状,让她打我们姐弟三个,我父亲一看,不行,立即就规定,不让我母亲管我们姐弟与其他孩子的纠纷。只让她管我们姐弟的内部矛盾。我们才“安全”多了。减少了很多无辜被打。("▔?▔)汗 
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1-11-23 09:56:03
  极冰老师您好,读了您的散文,增长了生活知识,我还没有吃过这种蘑菇,我们老家石油口蘑,采蘑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活动,童年的记忆有幸,感觉老师的分享,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你一个多彩的梦,希望你的梦中有更多的好故事。
太行飞剑
回复4 楼        文友:极冰        2021-11-23 17:46:48
  问候太行飞剑老师,您好!我要感谢您呀,是您的写实散文,激发我想起很多童年往事。我母亲去世后,我就把我现在之前的生活,全部打包封闭了。我想不起来了。是您的散文,像一道闪电,击穿了封闭的大门,我从容在里边找寻。沉浸在过去的幸福里,也可以温暖今天的我。拜谢您。(;一_一)
5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1-11-23 11:08:12
  我也喜欢捡松树菌,每回老家,总是忍不住去山上溜溜,不同的是社长是跟着母亲,而我是跟着爷爷,相同的是这些美好回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镌刻在脑海,珍藏在心底!
   问好社长,感谢您让我在机械式的码字工作之余能欣赏到触动心灵的美文,一杯清茶敬谢!
爱在秋水淋漓的日子
回复5 楼        文友:极冰        2021-11-23 17:52:05
  感谢爱莫问天老师赏读留墨。您的文笔很宽泛,很大胆呀。我都不敢尝试赋。(? •?_•?)?向您学习!期待您写和爷爷捡拾松树菌的故事。松树菌,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曾在李子熟了的季节,我想回汉中,去偷我母亲的煤厂后边的李子,过一把偷东西的瘾。呵呵(;一_一)
回复5 楼        文友:极冰        2021-11-23 17:52:40
  感谢爱莫问天老师赏读留墨。您的文笔很宽泛,很大胆呀。我都不敢尝试赋。(? •?_•?)?向您学习!期待您写和爷爷捡拾松树菌的故事。松树菌,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曾在李子熟了的季节,我想回汉中,去偷我母亲的煤厂后边的李子,过一把偷东西的瘾。呵呵(;一_一)
6 楼        文友:杨霖周        2021-11-24 19:20:49
  质朴的语言,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温情,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勾起了儿时在农村的回忆,赞,社长!
心之所想,心之所向,心之所望,心之所爱…… QQ:2452900797
回复6 楼        文友:极冰        2021-11-25 15:39:39
  问好杨霖周老师。感谢您赏读留墨!我已经很久想不起来过去的记忆了,是太行飞剑老师,打开了我过去生活大门,可想起过去很幸福,同时也很痛苦。太想念父母亲。(´;︵;`)
7 楼        文友:南山有竹        2021-11-30 20:12:17
  极冰老师的美好记忆真实贴切,在松林里拾菌竟然与我们南方一样,而那份亲情更是绵延流长。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