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我的母亲(随笔)
母亲,我多少次梦见您的身影,多少次在梦中呼唤您,走哪里都有您的身影在陪伴着我。
我母亲的娘家是一个小山村,村里一共二三十户人家,全村人都姓许,村民大多是种点不太肥美的田地为生。但我外公是手艺人,家里的农活常是请他人来做,母亲与小舅能上学念书。可母亲从不娇生惯养的,勤俭诚实、身体也结实。因为假如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恐怕也就没有如此阳光的今天了……
母亲一共生下八个儿女。尽管我父亲家境贫苦,还是全部被养活。至今姊妹八个仍是身体健康棒棒哒。这在母亲的心中是多么欣慰的事情啊!父母亲把八个孩儿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田地活占去了,无法来多照顾孩儿的。只好让大的带小的,常在地上爬着睡着……
从我能记忆时起,母亲总是在天忽忽亮就起床。全家十多口人,还有双目失明的奶奶。她把早饭弄好了,就急着挑一担粪或肥水去田地里给菜施肥浇水,顺便把喂猪的草、菜叶啊,中晚餐需吃的蔬菜全都搞回家来,在来回田间小路上三步并作两步。因为上午还得赶去生产队做工,总是第一个早从不迟到。母亲一直是村委妇女主任。她双手常年是紫微肿的,特别是在这冬季会裂开渗出血来。而做事从没有丝毫的敷衍,就是被弄满泥土的衣服、鞋子,她也给洗得干净整洁。可在忙碌中她还是会把破旧的房屋收拾得清清爽爽。晚间,待她迅速打理好厨房的事情,就是围着一盏油灯,为家人做布鞋、鞋垫、缝补衣服一直到深夜。母亲终年难得安静下来休息,尽管这么辛劳着,还乐意为村民亲友帮忙:她会看婴儿怪病,会刮痧,还会弄那什么缠蛇疮……有些人在大医院没看好,被她弄了几次居然好了,一传十,找上门的人自然多了,从不收费,凡是她能做到的,都有求必应。
母亲这样的整日劳碌着,我不到十岁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忙。她上山砍柴,我也能背点枯黄的枝叶,种菜我也会浇水了。常见母亲在灶台边汗流满面的烧饭,我也能夹柴烧火了。因为这年龄我还没有上学哇,滞留在家带出生几个月的小弟。我家边上就是一所村小学一到三年级,经常背着小弟去学校门侧边,能清晰听着老师讲课声。时间久了,语文字母读音、数学减加法我也会了。父母亲常夸我还聪明的,禁不住说:“等小弟能走路,明年一定让你去上学……”听着,我当然很愿意。“上学我也会背上小弟一同去……”我连忙回答母亲。
开学那天,母亲让我直插入四年级。入学要交二十几元的学费,当年这是一笔巨款!不知是母亲多久的积蓄,还是向别人筹到的,而后含泪送我出门,一边语重深长地说“我就是念书少,至今只能做些苦累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要你好好念书有出息就好,哪怕再累、节衣缩食我也不觉得啥。”这时,大哥也正在镇上住校上高中,小妺们又在陆续入学了。
当我念到初中时,父亲多年的胃病突然严重了,动了大手术,医生建议今后不能再重体力活了。邻居们一致叫我不要再上学了,就连我外婆也极力劝我不要再念书,好帮助母亲。我也晓得应该放弃上学,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在父亲还没出院期间,有几次周末回到家时,我隐隐约约听着母亲躺在床上的哭泣声,似乎把心中所有的苦与累都哭了出来。直到我喊她,才装着若无其事继续做活。
可是,母亲并不是软弱。听说我与哥有放弃上学的想法,她的心横起来了,严厉地说:“不读书怎么可能!新政策不是马上就会实施嘛(包产到户)!”她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毅然决然养起了两条大母猪,想着在不同的时间产下小猪仔,养到一定时间就可以买了。从后,母亲与四妹便整日劳碌着,田地活都是和四妺撑持为主,四妹就是母亲的右手,因为无奈的四妺只念了小学三年级被辍学。喂猪、砍柴、犁田、挑粪等。她们极能任劳任怨,赶上丰收季,田地里的稻谷、蔬菜瓜果还能卖出一部分喽。
无论在多忙碌中,母亲还是会关心孩儿的。暑假期是农村生活中最累最难熬的日子,白天要在火球般的太阳下忙农活,晚上呢没电,当然也没电扇空调。盛夏季节房子前后树木枝叶盎然,那蚊子就像聚会似的围着人咬。而勤奋好学的哥吃过晚饭,有时还来不及吃饭就钻进房间,套上旧的长衣,穿上长筒雨鞋,在油灯下温习功课。只要母亲一见着就会立刻放下手上的活。找出一个旧的搪瓷盆,装上半盆谷子壳或木屑,放在房门口点燃,在我们弟妹竹床旁边也点燃一大堆这东西,开始见着,我不知啥情况,好奇地问“这不是放火么?”“不是,烧这些是没有火苗的,只会冒出一团一团烟雾来,蚊子是最害怕烟熏,这样它再也不想来咬你们喽。”母亲隐隐地笑了。就在这时,五妹隔天不慎被蚊子狠狠叮了好几处,没吃晚饭,脸红通通伏在桌上呼呼大睡着。母亲发觉不对劲慌乱地抱起来,催着父亲快放下饭碗,孩子可能是发烧了。正在桌旁的奶奶却很镇静说道:“一点发烧没事,女孩命大。”“哪来的理由,谁能听得进,就是女孩再多也不能轻易失去。”母亲焦急地回了几句。还是背起小妹马不停蹄地赶往两公里以外的医务所,我也跟在后面跑。医生一量体温41C幸好没拖延,否则成肺炎麻烦就大了。
从医务所回到家,见哥哥捧着(金榜题名被录取通知书)说,“是刚刚有人送来的,我还听大哥说了句:以后,您可以不再要这么辛苦了!”母亲的回答不是哈哈大笑,而是一串串眼泪涌出来,小弟通过刻苦攻读也如愿上了师范大学,现在是一名高中人民教师。母亲虽念书不多,她给我们的是生命的教育。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父母所定下的路一直前行的,所以免不了让他们伤感。就在十几年前一个暑假中,母亲得知我要背井离乡、携带儿女来江苏打拼,几次含泪劝我不要出来,后来还是被我说服了。想起那天,母亲泪眼汪汪地送我到马路边等车。车来了,这时她叹出一口气,我们该上车了,她才递过早已准备好的熟黄豆、花生。“去吧,你们。”挥手告别。车上那么多人如此热闹,我却什么也没觉察到,泪遮迷了我的双眼。
我爱母亲,但是我没有如她意愿,时代让我成为逆女!
可我一直在感谢母亲。在她的感化下,我吸取了种种面临挫折与困难决不气馁的经验,从小在家就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外飘零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击倒!母亲还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让我从未感觉过劳累!
母亲至今无论这么相劝都不肯脱离劳动,虽到了老年,但仍然不辍劳作,依然尤爱养着几十只鸡与鸭、一只大胖猪。为的是儿女回家能吃上纯土产味儿。唉!还说什么呢,每每想着孤独劳累着的慈母,泪又遮住了我的双眼,心碎!心碎也!
三女儿:字、
2021.10.02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