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拜访《人生》作者路遥老师(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拜访《人生》作者路遥老师(随笔)


作者:军旅作家18 探花,12411.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9发表时间:2021-12-11 12:39:59
摘要:1992年秋天,我在兰州军区驻延安的一家部队医院服役,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一些新闻报道,和《延安报》编辑记者打交道比较多,《延安报》社一个记者朋友告诉我,创作《人生》小说引起全国读者热烈讨论的著名作家路遥,就在延安的一家医院住院治疗。

1992年秋天,我在兰州军区驻延安的一家部队医院服役,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一些新闻报道,和《延安报》编辑记者打交道比较多,《延安报》社一个记者朋友告诉我,创作《人生》小说引起全国读者热烈讨论的著名作家路遥,就在延安的一家医院住院治疗。
   记者问我:“你想见一见路遥老师吗?我可以帮助你见到路遥。”我十分高兴,感谢了记者,请他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带我去见一见我所崇拜已久的著名作家路遥。在等着拜见路遥老师的这几天里,我回忆起自己读中学的时候,同学们大多数在传看小说《人生》,心里十分激动。有的人晚上读借来的《人生》,有的人星期天借来《人生》读一天。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联播节目里播出了小说《人生》,大家认真收听,回到学校,议论、争论,被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的命运,吸引住了。同学们联想到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人生,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呀?老师鼓励大家考大学,但是全国的大专院校招收人数太少,有的人复读几年考大学时仍然名落孙山。当兵去,有的人视力就过不了体检这一关。出门打工,出力流汗,不一定能够赚到几千元钱,有的同学想做生意也是不容易做的,赔钱的人真不少。农村里青年人和《人生》里的高加林一样,需要亲朋好友给介绍对象,农村的青年自由恋爱阻力是有很多的,找什么样的人生伴侣?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各种矛盾很多,三岔路口甚至是更多的路口摆在你的面前,真是不容易选择呀。
   我没有考上大学,名落孙山的滋味,不好说呀。我想走出去,到外面闯一闯,报名当兵吧。但是当兵的愿望并没有马上实现,有一些巧合的是,我在小学校里也当了民办教师,和路遥老师创作的《人生》小说里边的主人翁高加林有了一样的民办教师经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也没有当多长时间,不久就被人家给换掉了,我感同身受,我在想,如果我当兵的愿望不能实现,民办教师也和高加林一样被人换掉,今后的路怎么走?当民办教师,可以学习课本有机会再来参加高考,但是不是在校生,而是社会青年的身份,预选这一关就被选调了,连参加高考的机会也没有了。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是紧要处只有几步,错过了一次机会,就会遗憾一辈子的。
   好在我经过自己的努力,向村干部、乡武装部领导说明情况后,终于在1984年冬季如愿穿上了绿军装,走进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军营,成了一名解放军大学校里边的新兵。
   我参军之后,又看了电影《人生》,又是让我浮想联翩。不久,有人写了《人生》续集。我也看了,感觉不是滋味,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说起,据听说,路遥对这一个续集,并不满意的。我想,路遥作家写出来《人生》吸引大家的思考,真是不容易,书里边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好像是我的身边同学的命运一样。如果,能有机会见一见著名作家路遥老师,一定可以给我一些启发,或许可以指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我的家在中原河南省的农村,当兵也是在河南省中原地区的一个县城旁边,到陕西省著名作家路遥的工作单位,有几千里远,当时,我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呀。
   事情的发展是难以预料的,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才五六年时间,我就可以在延安见到著名作家路遥了。一天上午,记者朋友来约我,我高兴的去见路遥。在延安一家医院的传染科里的路遥病床前,我拜访了著名作家着路老师遥。他的精神很好,他和我们一一握手。他看见我身穿军装,就笑着说:“喜欢军人朋友,欢迎常来。”简单寒暄之后,医护人员说:路遥老师需要休息。我们就告辞了。
   我们走出医院的大门之后,记者朋友说:“下一次来时带一个照相机,和著名作家路老师遥合影留念吧。一定是有纪念意义的。”几之后我们第二次来到路遥的病床前,医护人员说:“路遥老师刚吃了药,睡下了。你们改日再来吧。”我们带来了一个照相机,也是没有发挥作用的,感觉到和闭目休息的路遥老师合影的确不太合适的几之后我们第三次到医院去,得知路遥已经转院,到西安大医院去了。我有一点遗憾,但是也有一点欣慰。西安大城市的医院医疗条件好,专家教授医术高超,对于路遥老师病情的治疗有好处,也许将来,我们还是有机会见面的。真让我是没有想的是到,路遥老这师一走,就是“诀别”在路遥老师去后里各种报刊杂志刊发了纪念路遥老师的文章,,我收集了不少关于路遥的杂志、文章、图书,心里难过了许久。我在西市的安街头书摊上买了路遥老师一本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是路遥先生去世前在医院病床上的心血之作,既是为了集中回答读者们来信,又是用来祭奠十年苦难而光辉岁月,同时也是为了感谢为《平凡的世界》付出心血的弟弟,因此这篇随笔的题记是“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
   1992年初春创作《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而他是在1992年11月因病英年早逝,这篇随笔算是他为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的声音,也是为《平凡的世界》留下的最好的注解,更是为无数写作者留下的最真实的教诲。这部随笔取名《早晨从中午开始》有两层寓意。随笔的第一句话就是“在我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多年养是的习惯”,他通常要创作到深夜两三点,甚至四五点才搁笔,第二天午饭前一小时起床,开始真正的早晨。而更深层的含义是,路遥先生着手创作《平凡的世界》是在1984年,“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之所以将《早晨从中午开始》当做一部写作教科书,是因为从这5万字的创作随笔中,可以看到作为已经成名的作家,在创作新作品时敢于从零开始的决绝,谋划作品时的大刀阔斧的魄力和剥丝抽茧的缜密,积累素材时的繁复、枯燥和艰辛,以及创作过程中才情和理念的集中呈现。其实在路遥创作的小说《人生》发表之后,听说路遥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无数的读者来信、媒体采访、报刊约稿、影视拍摄洽谈、五花八门的会议等等,纷至沓来。在一般人看来,“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但是路遥除了“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动人生的温馨”之外,他坦言“我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但同时“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目标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没错,但并非“一定”燎原,“星星之火”的命运99%是一闪而过,要达到燎原之势,需要诸多因素的支撑和保障。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最初名字是《普通人的道路》),尤其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被主流评论家质疑和否定,路遥陷入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时,他遇到了另一位贵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叶咏梅。她很赏识路遥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决定制作成小说连播。
   1988年3月27日中午12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准时播出《平凡的世界》。李野墨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透着一些深沉、粗犷与豪放,随着电波传进千家万户,让路遥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也让这一部饱受“专家”质疑的作品,迎来了井喷式的大众赞誉。而这个时候,路遥的第三部的初稿刚刚完成,极大的鼓舞和极大的压力同时降临。路遥拼尽最后的力气,几次濒临崩溃的边缘。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路遥老师去世后不久,西安市的一家《文友》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说路遥在陕北的一个窑洞养母,没有生活保障,希望读者捐助一些钱帮助路遥老师的母亲渡过难关。全国各地的文友看了《文友》杂志刊发的信息,有不少人纷纷解囊相助,几期《文友》杂志上都刊发了读者捐助的钱数,我也拿出50邮寄给《文友》杂志社去捐,。这一点钱不算多,但是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文友》杂志社给我写了回信,表示感谢。当我知道,全国的读者有几千人纷纷解囊相助的时候,我欣慰了。路遥的养母,生活宽裕了。路遥在九泉之下应该欣慰了吧。我在心里默默的祝愿:路遥,您安息吧。后来我看了根据路遥老师创作的《人生》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丰富了许多内容,又在网上看了电影《人生》,思考了许久。路遥先生英年早逝,仅四十二岁,真是很遗憾。
   我和身边的作家老师提起路遥的时候,多数人认为读者为创精神食粮的同时,一定需要注意自己的身的,坚持每年到医院进一次行体检,但是还是有几位作家老师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河南安阳的邓叶君、席萍(席秀萍)、韩传栋就是五十多岁去世了,人生无常,真是一种无奈了。
   路遥先生的创作起点并不高,早期作品明显带有程式化,艺术水平也是有限的,如《青松与小红花》等短篇小说;即便是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其艺术性也是颇受争议的。但是路遥先生的创作水平提升速度惊人,短短几年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凭借《人生》进入全国优秀作家行列,凭借《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灯塔效应”,2018年路遥先生被表彰为100名“改革先锋”之一,公认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这一殊荣是实至名归。
   (原创首发)

共 35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1992年秋天作者得知著名作家路遥,就在延安的一家医院住院治疗。路遥是作者中学时代崇拜的作家,他的小说《人生》对作者影响很大,经过作者努力,终于在1984年冬季作者如愿穿上了绿军装,并开始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让作者没有想到的事,在延安一家医院的传染科里见到了大作家路遥,三次见路遥没留下合影,没想到路遥1992年11月因病英年早逝成为遗憾。作者看到《文友》杂志上作品路遥窑洞养母,没有生活保障,作者与全国的读者解囊相助。2018年路遥先生被表彰为100名“改革先锋”又被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这些殊荣都是实至名归的。作者立意与构思不错,行文朴实,娓娓道来,情感真挚,无论从内容还是行文都是一篇很不错的随笔。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1-12-11 12:40:53
  感谢支持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浩瀚        2021-12-11 14:14:30
  热烈欢迎军旅作家入驻室雅兰香,社团有你更精彩!
我希望我奉献给读者的是心灵鸡汤而不是地沟油。
回复2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21-12-12 17:46:44
  谢谢,观点一致,入驻才有开心地创作激情。有时候文友聚会,互相提醒互相鼓励,就可以创作出更多的作品。
3 楼        文友:军旅作家18        2021-12-12 17:43:17
  谢谢及时编辑发出。路遥英年早逝,因为许多人思考。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律师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等发表三百多篇稿件,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转业后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