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洪涛(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洪涛(散文)


作者:魅力之光 布衣,27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3发表时间:2021-12-14 06:46:07

洪涛走过一片杨树林时,一丝风吹过来,他感到十分惬意,快步来到一片伴苞米地。
   这块苞米地,是他家的承包地,有6亩多,挺大的一片。
   洪涛昨天晚上从县城的工厂回来,说好明天和爹一起擗苞米。谁知睡过了头,等他醒来,爹早走了。
   农历8月,秋光灿烂,田野里大片大片的苞米铺出耀眼的金黄,微风吹来,连空气都是香香的,甜甜的。
   洪涛顺着垄沟来到爹身旁。爹60多岁,干活撒楞,是正经过日子人,苞米棒子在他手里一擗一扔,玩儿似的。再看爹,白色老头衫灰儿画儿的,湿漉漉地贴在身上。豆大的汗珠子不时从沟壑纵横的脸上滚下来。“爹,你歇一会儿,我来干!”洪涛赶忙干起来。“不用,不用!”爷俩一起干起来。
   18岁那年,洪涛考上了省轻工学校,毕业后在城里一家工厂工作,当了技术员,还在厂里处了个对象。爹妈早就念叨,把地好好种种,多养猪……凑个首付,在城里买楼,把亲事办了……洪涛正想心事的时候,爹已经折回来,又拿垄了。干了半天,爹说:“走,回家吃点饭,下午干!”
   爷俩装了10多化肥袋子苞米,装上了电动三轮车,回家了。
   吃饭时,洪涛说:“爹,我看不如把地包出去。”“为啥?”爹使劲儿咽下去一口饭,吃惊地问。
   洪涛看了爹一眼,说:“种地不合算,你起早摸黑地干,拼死拼活地干,一年收入多少?咱那几亩地一年打多少粮?去了种子,化肥,农药……别瞎折腾了!”爹没话,只是摇摇头。
   洪涛又说:“把地包出去,我在小区给你找个打更的活儿,又干净又轻巧,一个月工资1000元,行不行?”
   爹撂下饭碗,语重心长地说:“爹是庄稼人,一辈子和土坷垃打交道,习惯了,没觉着受啥苦,爹老了,离不开土地,我和你妈,种这几亩地,咱一家子吃用,供你上学,全靠这土地养着呢,咱农民,不种地,那是不务正业!爹这原因那原因的,就是不同意。
   “为了你,爹咋地也得撑几年。”爹说。
   洪涛回厂子继续上班,爹照旧种地。可世上的事儿就是难断,过了2年,洪涛的厂子陷入困境,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资金周转不开,1000多名职工半年没开资,厂子放了长假。
   过了2年,洪涛的厂子陷入困境,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资金周转不开,1000多名职工半年没开资,厂子放了长假。。洪涛觉得天要塌下来,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困境。一切都完了,他一脸苦相,灰溜溜地回到家。
   一连几天,他吃不下睡不着,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年迈的爹妈培养他念书,太不容易了,毕业后,本想在城里干一番事业,回报爹妈,现在,一切都泡汤了。
   妈端来了他爱吃的红烧肉,他一点食欲都没有,妈强逼着他吃几块肉,过一会儿又都吐出来,没胃口。爹好言好语相劝,说:“咋说,咱还有几亩地,干点啥也饿不死人!从头来,跟爹种地!”望着爹妈满头白发,满脸皱纹,想着他们为自己操劳大半辈子,洪涛终于点头了。
   接下来的日子,洪涛下地了。顶住了人们复杂的眼神和冷言冷语,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农民。
   跟着爹,一年四季,春种秋收,稚嫩的双手磨出了茧子,白净的脸晒得黝黑,他咬牙坚持下去。播种,施肥,打药,收割……爹一丝不苟地教,洪涛认真地学。由于他又文化,观念新,爱专研,两年后,他成了顶呱呱的种地能手。
   他和爹商量,要科学种地,种出名堂来,不能小打小闹。洪涛承包了村里50亩地,调整了种植结构,选用了耐旱,耐涝,抗倒伏的优质良种,把几十里外的水库引水灌溉,到秋收时节,产量大幅度增加。洪涛成了村里的种粮大户,走进了人生的春天。年底,被县里评为青年致富能手。
   近几年,村里人到外地打工闲下来不少地,他又承包了100亩地,还贷款购置了播种机,中耕除草机,收割机,脱粒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又是一个金秋,又大又长的苞米棒子像一个个胖娃娃,笑咪咪地站成一排,一穗穗金黄的大棒子,在洪涛眼里闪过一束束熊熊燃烧的火焰,一阵阵丰收的米香,痒痒甜甜地漾在8月的秋风里,洪涛忍不住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轰隆隆”几台收割机开过来,“刷刷刷”一阵一阵机声过去,金黄的苞米粒进了槽……
   爹的眼睛都看直了,继而“哈哈哈”大笑,“哎呀妈呀,这玩意儿太神啦!不用打,不用扬,就收米进仓了!”兴冲冲地跑前跑后。
  
  

共 17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语言简练,故事生动。洪涛考上了省轻工学校,毕业后在城里一家工厂工作,当了技术员,还在厂里处了个对象。洪涛的厂子陷入困境,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资金周转不开,1000多名职工半年没开资,厂子放了长假。接下来的日子,洪涛下地了。顶住了人们复杂的眼神和冷言冷语,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农民。他和爹商量,要科学种地,种出名堂来,不能小打小闹。洪涛承包了村里50亩地,调整了种植结构,选用了耐旱,耐涝,抗倒伏的优质良种,把几十里外的水库引水灌溉,到秋收时节,产量大幅度增加。洪涛成了村里的种粮大户,走进了人生的春天。年底,被县里评为青年致富能手。思路决定出路,文章虽短,却把一名大学生的奋斗历程,表达得酣畅淋漓,振奋人心。切近生活主题,乡村振兴前程似锦。荐阅,问好,祝福。【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