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 游镇远古镇(散文) ——黔东南游记之一
游镇远古镇
-----黔东南游记之一
汪纯一
镇远,自古为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是成就“夜郎古国”的重要地域。“夜郎古国”“楼兰古国”和“大理古国”是中国历史上三大神秘古国。镇远古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与贵阳市的“青岩古镇”、赤水市的“丙安古镇”和黔东南的“隆里古镇”并称为贵州省四大古镇。镇远是贵州的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从湘西吉首到镇远两地直线距离约300公里,属于丘陵地段,道路盘曲上下落差坡度较大,路况不是太好,坐汽车的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不同省份,汽车没有直达而只能转道怀化或铜仁,只有一趟于晚间19点在吉首发出的火车,到达镇远的时间是半夜零点。
几年前,我和宝宝还没有退休,在贵州支西工作期间,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安排,好几次想去这蜚声在外的古镇看看,都不能如愿。每次坐火车经过镇远,凭窗远眺其古建筑群风光时,只能发出感叹,哇,真是了不得的好地方,真如人间幻化仙境啊!
这一次,终于在旅游行程计划中如愿以偿了。半夜零点十分,我们准时到达镇远火车站。
早在吉首上火车之前,我告诉黔南都匀的公安好友,因为到镇远的时间是半夜零点,下车后找宾馆可能有点困难,希望好友能通过他在黔东南的好友,帮一下忙,我们好在到达镇远后直接入住。一直到吉首的火车开动20多分钟后,我才看到好友发来的消息,他费了一些周折,联系到已调入贵阳的好友,那好友又联系到远在镇远的好友,让我再直接电话联系镇远的好友。哈,好友的好友,转了几个弯。我看到消息后,马上与这个未谋面的镇远毛总联系上,他说已经安排好大酒店。就在我刚挂了电话后,火车就进入了湘西到黔东南的崇山峻岭隧道中,一直到半夜火车抵达镇远之前,手机基本再没有信号。这可真是有缘千里一线牵呀!如果我再晚一点看到这则信息,再晚一点打通毛总电话,好家伙,我们就只能是半夜火车到站后自己去寻找宾馆了。因为,半夜时分我不能再打搅人家。完全陌生的地方,半夜也是会有些难度的,尽管现在宾馆酒店很多,但不一定合适。宝宝说,黔南公安朋友,为人实在是非常不错,这么热心的为朋友不辞辛苦,转几个弯帮忙,怎么请客报答他,都是应该的!等有机会吧,请他到家里好好款待,这人情欠得有点大啊!
到了酒店,才知道毛总就是这家豪华大酒店的老板,此时他远在四川老家看望父母,而且还在治疗颈椎病痛,能这么尽心尽力的帮朋友,并安排我们住进了这个大酒店,真的是热情至极,又一次验证了那“朋友多了路好走”的至理名言。于是,远程加了毛总微信,感激再三。在毛总的微信朋友圈视频号中,初次领略到镇远古镇夜景:心居何处,自在镇远。另还看到了一则过去的链接标题:若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只是时间太久,链接已打不开了。同时,我们看到了毛总一家人的照片,和谐、美满、幸福,毛总仁厚,夫人漂亮,女儿可爱。未谋面而先闻人先知心,毛总真的是仁德宽厚之人,而且还是个尽孝道、爱家庭的老总,事业肯定会兴旺发达!在心里向远方发出遥问祝福:愿毛总尽快恢复健康!
入住酒店后,向服务员询问此时古镇的景灯是否关闭,回答说大概还有半小时,我们很希望能看到镇远古镇五光十色的夜景。马上步行出门,疾步走向离酒店约两公里远的古镇景区。来到景区一看,我们傻眼了,原来景灯早在一小时前就关了,现在亮着的只是路灯。幸好,在到达古镇之前的火车上,我已经在毛总的微信视频号中初次领略了古镇夜景,白天再来好好欣赏古镇风光吧。
一大早,我们来到㵲阳河边,镇远的㵲阳河段也称下㵲阳河,㵲阳河即舞阳河,是长江支流沅江的支流河,发源于贵州省瓮安县谷才村。哈哈,我们从益阳的沅江市出发,走了几天,还是在沅江的支流边;几年前我在瓮安县也待了三年,时至今日都还没有走出瓮安的河流。㵲阳河穿山越谷流经黔东南州黄平、施秉、镇远、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玉屏县,出湖南新晃、黔阳等地汇入洞庭湖。全长400多公里,其中下游蜿蜒贯穿整个镇远古城。
镇远古镇四周皆山,㵲阳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因此镇远也被称为“太极古镇”。在历史上,㵲阳河平均宽130米,曾是贵州甚至西南地区主要交通运输线,是中原连接云贵的中国八大水路之一。抗战时期的㵲阳河承载着数以万计的抢运战略物资任务,与著名的史迪威公路、驼峰航线并形为抗战时期的三大交通运输要道。
㵲阳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高峡平湖、瀑泉飞流、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山色水韵风光迷人。她由龙王峡、诸葛峡、西峡组成,有小三峡的美称。有人赞曰“山青青水碧碧㵲阳河,风光无限恍若三峡。”㵲阳河三峡是该景区的精华,主水道长35公里,以峡奇、峰险、水绿为主要特点。
㵲阳河水清幽,河面宽阔平静。河两边的天门洞、五老峰、破镜重圆、孔雀开屏,逐一展开。“破镜重圆”,半含水中半露峥嵘,鸳鸯夫妻情深意浓;奇妙的“三叠水”,珠落玉盘直泻深潭;“喊泉”神灵有喊必应,呼之水出,止呼水隐;“孔雀开屏”碧纱宫扇,形态逼真;“大圣师徒”前往探幽,忙里偷闲;“面象山”浑然天成,鬼斧神工……一湾一画,一步一景。
在景区路边的“镇远旅游导览图”中,我们看到有这样的说明:九山滴翠,㵲水放歌。天下十分明月夜,八分无奈是镇远。早期镇远,名无水,㵲溪。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战国时楚国黔中郡。中河山原有“楚峤风顺”摩崖,相传是楚国大将庄豪征伐夜郎时所为。有人云“风云变幻㵲水湾,楚将王滇不归返。”楚人造就㵲水航运的发端,军旅开启荒蛮之地的文明。镇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不受季节影响与时空限制。到镇远游览、休闲、度假、观光、考察、探险、猎奇、创作、写生等,远离喧嚣,畅处天然氧吧,疲惫的心灵得以抚慰。古诗曰“仙都昨夜雪凝楼,人羡遨头识胜游。”美景陶冶情操,古韵增添雅趣。心居何处,自在镇远。仙都镇远,古韵名城,是旅行者探幽揽胜的好地方。
到一个地方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就要先参观一下当地的博物馆或展览馆。作为文化地标,博物馆会全面展示当地的人文、地貌、民俗、发展等,以给人们系统了解。镇远博物馆就在步行街上,是原来的老建筑,与当地的环境氛围很协调。当我们兴冲冲来到博物馆门口时,大门紧闭,只得移步前行。在㵲阳河边,我们首先见到的是镇江阁。镇江阁位于㵲阳河畔的一个小岛广场上,始建于明代初年,高大的楼阁分上下五层,飞檐翘角规模宏大,楼阁高20余米,现为近代重修。
明太祖朱元璋兴师入黔,贵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霭翠,派人献牛羊、粮米、毡等物,迎王师于镇远。理学家王阳明由贵州书院奉诏调任江西庐陵,赴任时取道镇远,买舟由㵲阳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缅甸大使直也托纪卸任回国时也是途经镇远。在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吴敬梓不惜以三个回目的篇章,较翔实生动地描写了汤总兵与苗族首领别庄燕在镇远的攻进退和当时当地的风土民情。叱咤风云、虎门扬威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他在《镇远道中》一诗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描述:“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原历朝历代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这里既是黔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所以,有镇远太守周瑛“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苗疆闻见录》上也有“欲据滇楚,必占镇远”的论述。
镇远古城这里,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不仅有夜郎古国的故事,有奢香夫人的传说,还有众多的人文古迹,旖旎的自然风光。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是名副其实的“山雄水美”之地。现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青龙洞古建筑群。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中元婵院,万寿宫,祝圣桥,香炉岩,天后宫,府卫古城洹,吴王洞,四宫殿(东方战神庙),和平村,周达文故居,古城中的寺庙、庵堂、馆祠、亭阁、宫阙、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近200多处,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九庙、十二码头与府卫古城洹,吴王洞、四宫殿、古全井、古戏楼等名胜古迹,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锋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古城镇远,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传统文化迷宫”。
如果有时间,可以全面仔细领略古镇特色的古巷道、古民居和古井。
古巷道依山势而建,高低起伏、狭长幽深、迂回曲折、错综复杂,如是路痴定会搞得晕头转向。有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连成了镇远古镇生生相息的血脉。古巷深处,常常看到这样的古宅改造而成的茶艺中心、手工作坊,让我们想象着历经2000多年的繁华。古巷道中现存的古民居,大多数建于明清两朝。
镇远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古民居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既有堡垒式的森严,又兼有商贾大户的豪气。这种江南与山地及木石结构的完美结合,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花草鱼虫,大处则显出挥洒自如的豪放,它们是明清时代“西南都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又表现出商人财源通达的商业理念,使镇远的名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奇观。镇远的民居建筑中最绝的就是“歪门邪道”,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堂屋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老住户们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
古井遍布古巷道之中,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清澈见底的自然浅井,也有深达几米的吊井。古往今来,镇远母乳泉古井泉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镇远各族人民。她与镇远古巷道一样,是镇远文物古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的古巷道就是因有古井泉而得名的,如四方井巷、陈家井巷等等。仅在古城区,而今被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著名古井,有坐落在㵲阳河北岸府城区的四方井、猪槽井、枇杷井、雷家井、陈家井以及位于南岸卫城区的白云泉、惠泉、元觉井、味泉(味井),号称古镇九大古井泉,春夏秋冬盛泽不涸。
七弯八拐,我们来到一处建筑前,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门框正中,圈起来一个大大的“银”字,上下各有一排字:此地无银三百两,小锤敲过一千年。这里,应该是当年镇远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吧。
再向左走过街道,见一小巷门口,悬挂一块大型牌匾:镇远革命史馆。史馆前言告诉我们:这里位于府城仁寿巷秦晋会馆后院,是罗炳辉将军长征过镇远时的住所,也是中共镇远地下党支部成立点,是镇远历史上最发展、最独特、最鼎盛的时期,是镇远历史进程中一段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段。这段历史云谲波诡,掀天揭地,多少绾毂贵州的大事在此发生,可惜书籍缺乏记载,尘封史海;无数叱咤风云的英雄于之风云际会,遗憾没烙下历史印痕,云烟散去。本史馆第一次系统地较全面地记录展示了这个时段镇远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历史,既是镇远近代史、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共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缩影。龙山巍巍,㵲水汤汤,英雄业绩,日月同光。
镇远古镇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古城,是一座充满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谐精神基调的古城。长期以来,汉民族与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粤文化、土著文化与域外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使镇远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的博物馆,形成了独特包容性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被专家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这种世界文化保护圈的代表,有多元宗教融合的四官殿、灵官殿、炎帝宫,更有贴崖而建的道、儒、佛三教合一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京剧、花灯戏、河灯、社火等,在古镇得到繁荣发展;各种民间传统活动,如“三月三”、“九月九”等,源自明代的端阳龙舟文化节,以㵲阳河为赛场,极具盛况,久负盛名,充分展示出“歌舞地”的古朴绚丽风采。在古镇,商业与军事也有了合理格局,防御军事体系也是浑然天成,充分发挥了雄霸黔东大门军事堡垒和中国南丝绸之路的作用。镇远也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青溪铁厂是张之洞、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产物,“天字第1号”钢锭现仍存放在镇远,造轮船下洞庭入长江,是近代工业传统古驿道。古镇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城址未变,古韵悠然。
您的游记着实吸引了我,生动,详实,非常具有旅的参考价值!(●?∀?●)
贵州我还没去游过,我做云南市场时,昆明的代理商曾偷偷把产品“冲”到贵州去,贵州的省级经理是个老手,并没有通报公司,免除了我被罚七,他被罚三的两败俱伤。而是买了两箱冲过去的有“云南专卖”的暗印的产品,到昆明找我,我是赔礼道歉,带自认赔款,请他在昆明旅游一圈,这事才过去了。(●?∀?●)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o(* ̄︶ ̄*)o

贵州是个极富传奇旅游的地方,真值得去好好看看,特别是近几年,全省发展太快,几乎上每县通高速,高铁也纵横全省,交通已十分发达。
谢谢极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