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李阿姨拾荒(散文)
那天,我去晨练,一走出大门,远远看见垃圾桶旁有个人正踮着脚,伸着胳膊趴在垃圾桶上。这不奇怪,我们避之不及的垃圾桶,是拾荒者频繁光顾的地方。
我像以往那样,紧贴着路边,快步向前走,避免过多地吸入垃圾散发的臭味。我还没走过去,就听到拾荒者喊我:“丫头,你今天出去这么早啊?”
我扭头一看,拾荒者竟然是公公的同学李阿姨,让人难以置信。在我印象中,李阿姨家里条件好,是个很讲究吃穿的人。
十几年前,一到节假日的时候,公公同学常到家里来相聚,李阿姨是其中之一。当时,李阿姨与公公在同一企业上班,公公是厂长,她是人事科的干部,两人是同事加同学的关系,所以走得比较近。
那个时候,李阿姨烫着卷发,穿着时尚的衣衫,裤子笔挺,皮鞋擦得锃亮,举止优雅,说话慢声细语的,在公公同学中,是最有气质、最讲究穿戴的一个,也是我所喜欢的阿姨。公公去世以后,我再也没见过李阿姨。
三年前,我搬到了高层居住,竟与李阿姨同住一栋楼。十几年没见,李阿姨变化不大,虽然是八十二岁的人了,却还烫着头发,还思维敏捷,腿脚利索,还保持着不胖不瘦的身材,一点都不像个老年人。可那天,李阿姨却穿了一件宽大的花上衣,裤子皱皱巴巴,鞋子大的挂不住脚,一抬脚,鞋跟敲打着地面踢嗒踢嗒响。李阿姨询问过我婆婆的近况,就拉着小购物车,急匆匆地走了。
我站在原地,望着李阿姨的背影发愣。我想不通,李阿姨那么讲究的一个人,怎么变成了这样,难道人老了就不用讲究穿戴吗?
然而现在,让我更不可思议的是,李阿姨还在捡拾垃圾,她的退休金至少也有四千多块,难道不够用,怎么把日子过成了这样?都立秋了,她还穿着单衣,穿着七分裤,光脚穿了一双旧皮鞋。我忍不住问她:“李阿姨您在干嘛呢?”
李阿姨说:“我看有什么吃的没有没有,给流浪猫捡一点。”给流浪猫找吃的,难道家里的剩菜剩饭还不够,还要再去扒垃圾桶吗?我不相信。
“阿姨,疫情还没有结束,您还是要离垃圾桶远一点。”
“我知道。”李阿姨边答应着,边走到我身边说:“丫头,你有不穿的旧衣服没有?”
我说,搬家时把许多不穿的衣服都送人了,现在还真没有。李阿姨又说:“以后不穿的衣服,不要送别人了,就送给我吧!”
我一时无语,不知说什么好了。把我不穿的旧衣服送给李阿姨,相当于送给了长辈,哪好意思啊!唉!也不知李阿姨为何落魄成了这样?我内心酸楚,眼眶湿润,强忍着眼泪,嗯了一声,就赶紧转身向小区大门走去。
我到公园不久,李阿姨拉个小车也来了。她刚走到路边,从草丛里跑出十几只流浪猫,有白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狸花色的。有的猫咪仰着头,冲着李阿姨喵喵地叫,有的低着头蹭着李阿姨的裤脚,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
李阿姨弯下腰,从小车里拿出一个塑料袋,流浪猫呼啦一下都围了上来,一只大黄猫跳得最高。李阿姨说:“别急,别急,都有,都有呢!”
李阿姨打开袋子,拿出食物,一甩胳膊向流浪猫撒去。流浪猫四处散开,专心地低头吃食去了。那只大黄猫,吃完了自己的,又追着别的猫去抢食。
我问李阿姨这些猫粮是用什么做的,李阿姨说:“把煮熟的鸡肝和馒头混合在一起,这样有营养。”我又问是她自己做的吗?李阿姨说都是她一人做的,每天把买来的鸡肝煮熟,再和馒头混合到一起。说到这里,她揭开小车的盖子说,每天要做这么多。我一看,有小半车子!每天光做这些猫食,就要用去许多时间和体力,还要去买原材料。这种费时又耗体力,还要花钱的事,也不知李阿姨图的是什么?
李阿姨一边撒猫食,一边追着训斥那只大黄猫:“大黄,你再去抢别人的,就不给你吃了!”大黄猫低着头站在远处,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让人怪心疼的。李阿姨笑了,掏出一块鸡肝扔给它,大黄刁起鸡肝兴奋地摇着尾巴低头吃了起来。
又撒了几次猫食,李阿姨就拉起小车向东边走去,几只流浪猫紧随其后,威风凛凛的,像卫兵守护着将军一样,我跟在后面想去看个究竟。
走到路边,李阿姨停下脚步,扶着护栏要翻过去,我扶着她问:“阿姨你行吗?”八十多岁的人了,还爬高上低,让人担心。
“我怎么不行,天天都是这样翻过去的。”李阿姨说完,伸手紧紧抓着栏杆,一条腿先翘了过去,再一用力,整个人就坐在了栏杆上,缓一口气,另一条腿也翘了过去,人也就过去了。李阿姨猫着腰走到矮墙下,拨开草丛,露出了一个烂伞,伞下蜷缩着一只黑色的流浪猫,它瞪着眼,有气无力地喵了一声。李阿姨弯下腰,放下猫食,再放下两块鸡肝说:“大黑,你要乖乖的,可不敢乱跑啊!”又扭头对我说,“唉!它生病了,最怕下雨受凉!”说着把大黑头顶的烂伞又固定了一下,才慢慢地爬上栏杆翻了出来,然后拉起小车,又向公园的后门走去了。
我站在原地,望着李阿姨的背影想,这么大年龄了,本该是坐在下楼下晒着太阳,享受着儿女的孝顺,安然地去度过晚年,现在,却要为这些流浪猫这样忙碌。“唉,流浪猫越来越多,老鼠一个也看不见了……”我一扭头,是清洁工阿姨,她七十岁左右,戴着口罩,拿着扫帚,望着李阿姨远去的背影在喃喃地说。
我问她:“是阿姨一个人在喂猫吗?”
“原来还有一个,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了,猫繁殖得很快,有的人家里不想养了,也往这里扔,老太太花费越来越大,工资都不够用了……”原来李阿姨把退休金全用在了养流浪猫,连买衣服的钱都没有了,所以,才把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李阿姨爱猫如爱己,让人敬重。
没过几天,我见李阿姨抱了一只猫,就问她:“阿姨,您怎么把猫抱回家了?”李阿姨说:“这个猫生病了,刚给它看完病,在家养两天再送到公园里。”还要给流浪猫看病,她的退休金怎么能够用啊?
“阿姨,流浪猫身上有细菌,还寄生着各种小虫子,对人不好,您还是要注意的。”
“丫头,我知道的,可它也是一条命吧!总不能看着不管!我告诉你,猫有七条命呢,我们要善待它,为自己和家人积德积福。”人随着年龄增加,想做点好事,去安抚心灵,是可以理解的,可李阿姨在经济上的投入太多,已影响到了生活。
寒冬来临,新冠病毒袭击了人类,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小区被管控,大人孩子都足不出户在家隔离,公园大门紧闭,街上行人稀少。那天,我出门去购买日用品,在小区门口碰到了李阿姨,她戴着帽子,戴着口罩,拉着小车,刚从公园回来,又喂猫去了。
我说:“阿姨,疫情这么紧张,您怎么还去公园呢?一旦染上可不得了啊!”
李阿姨叹口气说:“我不去怎么办?那些猫不都要饿死了。”不过也是,公园里没有了老鼠,流浪猫总不能吃草吧?李阿姨说,公园也很理解,每天破例为她打开两次大门,让她像往常那样,进去给流浪猫喂食。李阿姨不顾个人安危,时刻牵挂着流浪猫,不得不让人敬仰。
疫情过去后,人们生活恢复了常态。有一天清晨,我刚踏进公园大门,就见十多只流浪猫站在大门里的广场上向门口张望,大黄猫干脆站在石凳上,伸着脖子,目不转睛地望着大门口,一脸的期待。旁边有人说:“喂猫的老太太今天没有来,猫都急坏了,全跑到大门口来等候。
我停下脚步,也向门口望去。李阿姨平时早上六点半准时走进公园,今天都七点半了,还不见人影?我不由得担心起来。
过了十多分钟,李阿姨才拉着小车来了,脚步略显蹒跚,毕竟也是八十五岁的人了。一见李阿姨,流浪猫都兴奋地跑到门口,不停地摇着尾巴,并跟在李阿姨身后,浩浩荡荡地向公园里走去。
流浪猫原先是有家的,被主人遗弃后,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经过繁殖,逐步形成了一个群体。由于生活在野外,流浪猫身上带有许多细菌,对人身体有害。流浪猫为了生存,也会去伤害鸟类,破坏了生态平衡。可有流浪猫的地方,老鼠的确是绝迹了。在目前,古城所流行的出血热,就是老鼠所传播的。
李阿姨喂养流浪猫,是对生命的关爱,是爱心的体现,可无形中,也消灭了鼠患,减少了出血热的传播,是对人有益的。
祝贺姐姐又出美文!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