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真】药引子·童子尿(小说)
李贵的妻子因为难产,不幸大出血而死亡,只给他留下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男婴。因为孩子太小不好带,李贵整天从早到晚忙的是团团转,让孩子缠得一天到晚都是焦头烂额。
三个月后,就有媒人登门拜访,来给李贵说媒提亲,媒人介绍说:“有这么一个女人哪里都好,就是腿有些小毛病,腿瘸着一点,所以三十八岁了还没有找到好婆家嫁出去。”
李贵为了找个女人帮助他来带孩子,并没有嫌弃她腿有毛病,只要她能正常走路,能独立自主不要依赖他就行了,于是,他就连忙应承了下来,就这样,李贵和媒人选定了个合适的时间,就把这个女人娶回了李贵的家,这个女人就成了李贵现任的妻子了。
自从家里有了这个过门的女人后,她就成了李贵家的贤内助,李贵每天再也不忙的团团转了,他每天都辛勤的下地劳作,他的妻子专门就在家里带孩子,成了一位全职太太,可他家里时不时的经常传来小孩子的哭闹声。
当孩子被抱出来的时候,四邻街坊都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孩子每天都在变化着,并且没有李贵那时候一个人带的时候胖了,却消廋了许多,而且稚嫩的小胳膊和小腿还有一些青一块紫一块的痕迹,怀疑是李贵的妻子在虐待孩子。
当李贵看到孩子身上的这些青紫痕迹时,气不打一出来,也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于是,只好就去质问妻子:“孩子身上的那些青紫痕迹是哪儿来的,是怎么形成的啊?”
妻子委屈的说:“是孩子调皮自己不小心摔的、碰的。”小男孩调皮、淘气,小磕小碰是在所难免的,李贵想想道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并也没有完全的放在心上。
又过了些时日,李贵的妻子得了一种比较奇怪的病,李贵只好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全县最有名的医院医生哪里去看病,吃了的药也不在少数,就是没有见到一丝的好转,根本就没有见效。
就在这个时候,同村里的人们就开始议论纷纷了,说是村里得同样病的人,请同一个医生看病,都是药到病除,而李贵的妻子却是没有看好,真是有些奇怪。看样子他家的那个小孩一定是个“祸星”,克死了自己的亲妈不说,还要克死他的这个后妈,以后谁要是做他的后妈谁就倒霉。
本来这个孩子还是有李贵的疼爱,当听到大家的议论后,连李贵也渐渐不喜欢、不疼爱他了,于是,李贵就和妻子一商量一合计,就决定将孩子送给本村里的一家无儿无女的老两口,让老两口去扶养他吧!
孩子虽然被送走了,但是李贵妻子的病还是不见好转,一天天的感觉是那么严重了,就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一位穿着粗布青衣的道士,手持浮沉,面目清廋,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老道士的相貌是那么的陌生,李贵的妻子以为是李贵家里的远方亲戚,当时苦于身体虚弱的缘故,做不起来,只好躺在炕上傻呆呆的看着他,老道士自顾自的坐在了炕沿上,然后告诉李贵的妻子:“治好你的病并非是没有好药,而只是缺一味……”
李贵的妻子一听老道士有医好她的良方,就竖起了耳朵仔细的聆听了起来。老道士接着又说:“你吃的中药里面还差一味药,”那味中药到底是什么药呢?老道士并没有把话说完就急匆匆的起身向屋外走了出去,只是临出门的时候便留下了一句话:“人这一生,只要心眼好,心从善念,必定会有大造化的。”
没有得到药方的李贵的妻子,就想着急切的把老道士给拉回来,哪知一睁开眼睛,看见自己的手正在空中乱抓着什么?老道士早已经没有了踪影。李贵的妻子急忙喊来正在厨房做饭的李贵,让他赶紧拦住在家里来的老道士,李贵一脸茫然地说:“根本就没有看到有什么老道士进来过。”李贵的妻子这才回过神来,才恍然大悟地知道自己刚才是做了个黄粱美梦。
可是,李贵的妻子一直都沉寂在梦中,想着老道士跟她所说的话中,并不知道是何意思,冥思苦想着老道士说的话,想从中找出答案来,难道自己得病是因为自己的心眼不好吗?于是,她自己问自己,好像在过电影似的回忆自己从小到大所做过的种种事情,扪心自问的我并没有做过任何有违自己良心的事。但是,经过仔细一想想到了李贵的儿子时,顿时感觉到胸口一阵阵隐隐作痛,想着想着李贵的妻子瞬间脸色都变了。
第二天早晨,李贵正准备下地去干活,妻子有气无力的叫住了他,对李贵说:“今天,你去把孩子给抱回来吧!我这几天有点想他。”
李贵听了她的话,感到很是吃惊,注视着自己的妻子,看着他说:“孩子刚给人家,现在就去抱回来不太合适吧!再说现在你还有病在身,抱过来谁照顾他啊!”
妻子说:“这几天我也特别想孩子,你就去把他给抱回来吧!”李贵的妻子苦苦地哀求着他。
李贵看着她生病的样子,心里也想着她也没有几天的活头了,就顺着她的心意和心愿去抱回了孩子。
从这时起,李贵的妻子对孩子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悉心的照顾着孩子。
有一天,孩子正在炕上玩耍的时候,不小心的尿了一泡尿,正好就尿在了李贵的妻子喝中药的大瓷碗中,李贵气的气不打一处来,伸手就要去打孩子,李贵的妻子急忙拦住了李贵高高举起的手,并且还说:“孩子小,调皮不懂事,尿就尿了,不能动手打他,再说他本也是无意的。”李贵听了妻子得话,只好将他高高举起的手慢慢的又放了下来。
李贵想把药倒掉,再去重新煎一碗药,李贵的妻子却又说:“小男孩的尿那是童子尿,听说童子尿可以治病,也可以做药引子,又不是什么毒药。”说着便将头仰起来就一口气的后来喝了下去。
时间又过去几天,李贵的妻子病突然就奇迹般的好了起来。后来,村里有人也得了和李贵的妻子一样的病,李贵的妻子看到那人的药方比当年自己吃的药方上多了一位药引子——童子尿。李贵的妻子很是不理解,就去县城质问当年给她看病的老中医:“医生,当年我看病,为什么不给我的药方上写童子尿,害的我差点归西了,幸好孩子的一泡尿把我从死神的边缘拉了回来。”
老中医听了她的疑问,慌忙向他解释道:“当年你来看病的时候,我看见你男人抱着一个吃奶的孩子,便口头告知了他为你煎药的时候放上半碗小孩的尿,”于是,我就没往药方上写这一味药童子尿,老中医哪里知道他的这一疏忽差一点就要了李贵妻子得命啊!
从县城回来后,在据李贵那天开药方时的回忆,在看老中医的时候,老中医叮嘱他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正在怀里乖乖睡觉的孩子,突然大声哭了起来,他在孩子的哭闹声中也没有具体听清楚老中医的叮嘱,回家之后就把这一茬事给忘记了。当时在哪里看病的人也是很多,老中医就以为他听明白了,就接着接待了下一位病人。后来,李贵就按照老中医的药方去药房字抓药了,药方上唯独缺少了这味药引子——童子尿。
听到这里,李贵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后来,每当李贵的妻子妻子提起这件事,都会感慨一番,说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在点化她,让他良心发现,不再打骂虐待这个失去亲生母亲的孩子,要给他亲生母亲般的爱,对他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她才会有了后来的逢凶化吉的平安和幸福。
后记:
童子尿,中医上称为童便,是十岁以下孩子清晨的第一次小便,作为药引或是增加药的疗效。气味咸寒,没有毒性。用于风寒或者是风热引起的头痛,咽痛腹痛发热痔疮,还有咳嗽。
童子尿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童子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寒热头痛,温气。童男者尤良。的确,古代医生有许多采用童子尿”为药引或直接作为药给人们治疗疾病。元代名医朱震亨医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小便(童子尿)降火甚速。”
对于童子尿治病的原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尿,从尸从水,会意也。方家谓之轮回酒、还元汤,隐语也。”意思是小儿为纯阳之体,代表著无限生命力的阳气、元气充满全身,尿液是肾中阳气温煦产生的,虽然已属代谢物,但仍然保留著真元之气。不过古人并不是任意使用童尿,还是很有讲究的,如童尿用12岁以下的童子,童子要忌食五辛热物,男用童女便,女用童男便,童尿斩头去尾等。
现代并未有再用童尿药用的做法,但却有一些极度困境中度过的人在缺水断粮的绝境中自饮尿液维持生命的事例,虽为有人科学的考证尿液的作用,但就其基本无毒这一点还是有悠久历史的使用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