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感动】我的文学分类观(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感动】我的文学分类观(随笔) ——我之文学分类补充说明


作者:尹宪辉 举人,511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38发表时间:2021-12-30 15:18:47

.
   【4.01、综上可见,我的文学分类法,是开放式的。
   比如有的传记,可以归入散文;有的笔记、日记日志、故事等,亦可划为散文等(参见前述)。具体,主要看其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等品相高低优劣等,为据划分。
   比如,同为“故事”,一个故事,如果写得很简陋短小,那就是个小故事。如果是个“大”故事,写得又好,文采沛然、又有文学性和艺术性,那么,就可以根据其文学艺术品相具体分析,划归为散文(故事性一般,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散文属性),甚至小说(故事性很强,并需同时考察其小说元素属性)。
   再如,有些传记,写得像散文一般优美,有记人类的叙事散文风格特点,可以归为散文。而写得一般化,仅像一堆档案资料、个人材料,那就没有资格划入散文,只能划归到“其他/ 其余/ 杂类文学”等(详见前面的八分法)。等等。
  
   【4.02、应该说明一点:我们的文学分类,曾有两种大的分类法:一是广义分类法,二是狭义分类法。此文,只谈后者。只谈文学作品。
   还有一个概念:以前(中国四分法)的散文,因为涵盖太广,为了区分,我们定义为“大散文”。以前它里面包括的“散文”“杂文”,只得定义为“小散文”“小杂文”。以示区别。
   现在,我的八分法,将“大散文”概念整个扔掉、不要了!
   因为它大而无当,没有使用价值、实用价值,涵盖太广无异于没有分类!等于混淆模糊。
  
   【4.03、“我分法”——八分法,主要是基于文学传统的“四分法”,去伪存真、剪裁糟粕、稍做扩展、加加减减、提升打压(几种体裁),剔除了非文学作品之后而成。
   我认为,应该这样重新划分(八分法)。
   我的原则是,结合“二/ 第10条”全部的体裁形式,保持前三项不变:诗歌、小说、戏剧;其余的,从中提升几个独立成家,与前三项并列;将散文的范围大大缩小,各从其类、认祖归宗。
  
   【4.04、文学分类之外,至于新闻报道(新闻、消息、小通讯等)、各专业技术著作和论文、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等,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不列入文学分类范畴。
   把没有文学性、艺术性的各个学科门类的专业文章、著作,移出“文学圈”。它们应该属于相应的各专业范畴的典籍、资料。不属于文学、文学作品。与文学无关。
   早就应该“文理分家”、“文工分家”。
   虽然,我不得不承认,有些专业技术论文、专业技术书籍,也是写得很好,有文采,文辞优美,有些许、零星、不多的文学性、艺术性。但是,它毕竟就是个专业文本、科学技术资料、专业典籍,不是文学作品,不具有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其他各有关属性、风格、特点、性质。观其内容方面,就更不是文学,完全不搭界。
  
   【4.05、再看“4.(小)散文”:即原来的“大散文”里面的那个“散文”,名称不变,身价提高半格,与前三者并驾齐驱,地位平等。
   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不同于杂文的论点、论据、论证,随笔的议论、论说、评论),散文诗(接近散文的诗性较弱的散文诗,归入散文)等,而诗性较多的归为诗歌,需要具体甄别。
   散文二字,担不起、囊括不了上述(二/ 10节)那许许多多文体!必须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具体的文体、体裁。
   因为,散文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文体之一。不应该与其他的一般文章,混为一谈。
  
   【4.06、再看“5.(小)杂文”:小杂文就是原来的“大散文”里面的那个“杂文”,文学样式、形式、内涵不变,但是提升半格,与前四者比肩为伍,平等地位。
   为什么将杂文与散文独立分开?因为,杂文与散文截然不同,无论是记叙、叙述部分(杂文简略)、描写部分(散文有、杂文无)、论点(散文无、杂文有)、论述(近乎议论等,散文少、杂文多)、论证(散文无、杂文多)部分,乃至文章的结构、布局,织体、质地,节奏、流动、推进速度,开头、结尾,甚至语言风格等,都不一样、有较大差异。
   杂文,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文体。与诗歌、小说、(小)散文、戏剧,同样都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故然应该独立、必须独立,不应该窝在“散文”的屋檐下、桎梏中低三下四、矮人半等、委曲求全。
  
   【4.07、这样分类,笔者个人以为比较科学合理,有意义,不糊涂、不模糊、不混乱,分野明晰,吻合实际,贴近生活,使用方便,不添堵、不烧脑,故然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
   其实,说到底,文学作品的分类,虽然至关重要,却也并非最最重要!当然也不是可有可无。
   另外,上述的一些具体类别,有些作品具有边缘属性、“边缘化”性格、两个以上“多重性”,故而部分作品有“跨类越界”现象——所谓“开放式”分类。具体分析见下条。
  
   【4.08、跨类越界现象
   ——所谓“开放式”分类
   具体逐条分析如下:
   【4.08.01.诗歌:包括旧体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代表)、部分元曲(散曲)、新体诗词(新韵)、新诗(现代诗)、歌词、部分诗性很强的散文诗等;包括文学作品、戏剧里的歌词、诗词;亦可含部分史诗、部分诗剧等,是指那些诗性突出、诗歌属性明显的。
   【4.08.01.01.歌词,有“诗性”,亦有“歌唱性”,划为诗歌无疑。古体诗词、新诗词、新诗亦然。
   但是,我得说,新诗中,有一些几乎没有人读得懂的所谓诗歌,简直应该“驱逐出诗歌界”,它们,似乎没有多少诗性!简直就不算诗歌。
   既然地球人读不懂,就不应该发表在地球上。可以考虑,到月亮、火星、金星、太阳上面发表?
   【4.08.01.02.部分元曲(散曲),“散曲”有些部分,诗性浓郁,可归此类(诗类)。其余元曲部分,可划归戏曲、戏剧。
   元曲的散曲,许多诗性比较突出,虽然不叫诗词、诗歌而称“曲”,却有诗词的属性、品质、文学性、艺术性。名字不同、外衣有异,属性有别,本身本质一样。
   大致讲,元曲,似乎可与“唐诗”“宋词”并称、并列(为“元曲”)!
   【4.08.01.03.散文诗,部分诗性、诗味相对很强的散文诗,应该划为诗歌。而散文性相对比较强的散文诗,可以划归散文类。需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4.08.01.04.包括文学作品、戏剧里的歌词、诗词:它们从属于原作,整体上归属于原作的大类别。但是,它们“个人”则是诗歌品类。整部作品,则不需要因为其中有一首几首诗、词、歌,就说整个作品不是戏剧、文学作品了,等。
   如何鉴别?很简单,你把它们单独抽出来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是什么?不是“诗歌”吗?
   【4.08.01.05.亦可含部分史诗、部分诗剧等,是指那些诗性突出、诗歌属性明显的。有些史诗,更具有“诗性”“歌性”,可以/应该划归诗歌、长诗。有的,则更像是分行的“诗体”的散文或“诗体”的小说,那么就送它去认祖归宗,将其放进散文,或小说好了!
   它们既有诗歌的形式、外衣、相貌、身材,又部分地含有一定的诗性或一定的(更多的)“散文性”、或(更多的)“小说性”、或“戏剧性”。它们借用、身着诗歌的衣裳,骨子里却是叙事的史诗、或者抒情的史诗;或戏剧的内容、戏剧性矛盾冲突、文学性艺术性。
   【4.08.02.小说:含古今普通小说,章回小说,历史题材小说,长篇小说演义,如《三国演义》《三国志》《隋唐演义》等,文学全传,如《岳飞传》,神话志怪小说,如:但丁的《神曲》(也是诗体小说)、《西游记》、《聊斋志异》等,自传体、书信体小说等(注意,异于自传、书信,注意“体”字!),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日记体小说(异于日记),如我国作家张炜的长篇小说:柏慧;诗体小说,如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的诗体小说《浮士德》等。
   小说的内部类别、体例,复杂多样,丰富至极,异彩纷呈,几无边际。古今中外,我们的章回小说,笔记小说,远古、近代、现代、当代,各个流派……各种名目、各样风格特点,枚不胜举、浩若烟海。算了,太多,那就干脆刹车、不说了!
   【4.08.03.戏剧:包括普通的戏剧剧本,含京剧,音乐剧,歌剧、舞剧、戏剧小品,地方戏曲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电视剧剧本;部分元曲(有戏剧性的剧本);诗剧(诗的外在形式、韵味,戏剧的内容、内核、本质),如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4.08.03.01.它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文学性、戏剧性,程度不同的戏剧性矛盾、戏剧性冲突。
   影、视文学剧本,表面看不是戏剧,名称也不是什么戏剧、戏曲。但是本质上,它们就是戏剧,完全等同。你说,故事片、战争片、好莱坞大片,它不是戏剧是什么?只是提前摄录下来、在幕布上播放,故事性、文学性、戏剧性、艺术性都是一样的;只是形式稍异、生年有别、时代不同、穿戴不一、地域差异而已,没有本质区别。
   【4.08.03.02.戏剧小品亦然。地方戏曲剧本也是。部分元曲(剧本)亦然。
   但是我承认,元曲、戏剧小品、地方戏等,它们一般的规模不是足够大、起码不够恢弘广袤、雄浑磅礴。所以,一般情况下,它们比之经典的正式的戏剧作品,喜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正剧(悲喜剧)等,相对应该说比较小、轻、薄、窄、浅、简(陋)。但是,不可绝对化,这是一般情况、一般意义上的评说。
  
   【4.09、 综合论述——
   【4.09.01.其实,歌德的“诗体小说”《浮士德》,你把它搬上舞台、它就是戏剧,放到银幕上、它就是电影。所谓的“诗体小说”,本质上也是“诗体戏剧”,亦为“戏剧”。只是表面形式、称谓不同罢了。
   【4.09.02.普希金的“诗剧”《叶甫盖(根)尼·奥涅金》,你将其搬上舞台,就是戏剧,拍成电影就是电影,谱写成歌剧就成了歌剧,改编为舞剧就成了舞剧,将其作曲编配成音乐剧,那它又成为音乐剧了!要叫我说,看其内容,你还可以说它是“诗体小说”呢!为什么不可以?
   【4.09.03.所谓诗剧,本质上就是分行的戏剧,也是分行的小说,亦为带有小说、戏剧元素的长篇诗歌——长诗。
   所谓诗体小说,本质上也是“诗剧”,诗体的戏剧,分行的小说。亦为带有小说、戏剧元素属性的长篇诗篇。
   【4.09.04.一部充满故事性,成功的人物(角色)塑造,有足够充分的戏剧性、艺术性的长篇小说,谁又能说它不是一部戏剧呢?反过来,亦然。
   【4.09.05.文学艺术,各个门类,本质上是相通的、同性的、共性的、共情的。只是形式不同、相貌各异、身高不等、胖瘦有别、体重不一,穿衣戴帽各异等等。
   说到底,差不多,都一样。你就是你,你今天胖了、明天瘦了、后天穿牛仔、下一日穿西装穿裙子,或住香港居美国去巴黎伦敦柏林,仍然还是你!
   【4.09.06.你是小说,穿件诗歌外衣则还是小说,如果诗性很高,那就也可算是长诗。你是诗剧,偏偏身着戏剧的霓裳,如果诗性很高,也还是长诗;如果戏剧性很强,那就是戏剧,只是披着诗的外衣。
   说到底,形式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看本质,看其骨头、血液与筋,而皮肤和肌肉的白多少红几分,或者黑皮肤、白皮肤、黄皮肤,并不是十分重要!
   这也就是,我所谓的“跨类越界”“边缘文学”的分类的理论依据、艺术准则和判别标准。
  

共 45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笔者就小说和散文中的人物称谓,小说和散文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似度和区别,成为的互相转换,小说和散文的区别,笔者作了详细深刻的解析,又从理论上论证了小说、散文的概念和定义,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和根本区别,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从自己多年写作经验中谈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很有可读性和实用性,很多问题也是作者容易困扰的问题,经过笔者耐心细致的解释,举例说明,很有启迪,也会心有感悟。文章文笔细腻,内涵丰富,条理清晰,精辟深刻,很有见识度,读之令人心明眼亮,耳聪目明,受益匪浅!感谢作者的分享!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12-30 15:24:32
  问候尹社,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尹宪辉        2022-01-13 20:00:19
  问好,刘柳琴社长!感谢社长的编辑发表!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12-30 15:24:52
  章文笔细腻,内涵丰富,条理清晰,精辟深刻,很有见识度,读之令人心明眼亮,耳聪目明,受益匪浅!感谢作者的分享!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尹宪辉        2022-01-13 20:02:02
  感谢刘柳琴社长的认可好评!多谢社长的精彩编按!辛苦了!冬日快乐!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12-30 15:25:19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尹宪辉        2022-01-13 20:02:39
  多谢刘柳琴社长的赞美!祝创作丰收!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1-12-30 19:54:37
  作者分析的极是。
回复4 楼        文友:尹宪辉        2022-01-13 20:00:53
  问好迎冬寒梅部长,感谢你的认可好评!冬日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