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依然坚守(散文)
冬天的夜晚气温突降,好不容易见了几天阳光的日子又下起了零星地雪,早上刚一起床,窗外雪悄无声息地飘落着,看了一下日历,已是封城后的第三天,望着窗外洋洋洒洒,漫天飞舞的雪花想起描写雪的句子来,我拿起手机看到自己小区的群里好像开水烧滚般沸腾着,有一个紧急通知在不停地滚动,说小区需要今天进行核酸检测,我在房子大声召唤着:“群里说今天开始核酸检测,咱们快点过去,一会儿人肯定更多了。”
下了楼,绕过楼下的花园,来到检测地,看到一条蜿蜒的队伍伸向小区这条路的那一端,队伍的顶上绽放着朵朵伞花。寒凉的风时不时的将雪吹拂到脸上、手上,落地已化为水,丝丝寒意从微风中蔓延开来。人们都隔着距离站立在雪中。走进这条蜿蜒的队伍,一起和人群缓缓地向前移动。
这时,有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穿一粉红色的羽绒服,从队伍中走出来在队列之外,随着旁边的奶奶的手机的音乐节奏,跳起了舞蹈,辫子一摆一摆,优美的舞姿踩着弦律的节奏辫子来回摆动,像一朵花儿一样绽放在寒冷冬日的午后的雪地里。
我转了一下身子,向四周张望,发现很多人走出队伍,开始用手机录起了视频,大伙发抖音的,发朋友圈的,发微博的,都忙着记录这次的经历。我也赶紧拿出手机录制了一段视频,视频里人们举着伞,站在风雪中,飞舞的雪花飘落在人们肩上,衣服上,额头的发际上。大伙带着口罩,话语从口罩里飘飞出来,很多都是谈论这次突发的疫情。心里突然有了很多感触。于是在自己的抖音里发出这段视频,并且加上一段话语:“小区进行紧急核酸检测,大伙顶风冒雪和疫情抗争,以快乐的心态,内心火热而坚强的信念抵抗病毒,自觉自愿的配合检测工作,为大伙点赞,为那些社区工作者和医护人员点赞。”
按照队伍的排序很快医护人员让我扫码登记后,取了喉咙里的样本,走出了检测点。回头望去队伍依旧很长,雪依然还下着,而我手机里的时间已经显示过了下午四点钟了。
刚转过身,手机屏显示一位朋友发的一首诗《古城雪》
肆虐的病毒
带着魔咒
潜入古城
我们急需片片雪花
静洁空气
安抚古城圣洁的灵魂
一片,两片,三片
来了,天使们从天而降
一夜之间,古城一片银装
华佗,扁鹊,孙思邈
还有数不清的南丁格尔们
他们披着白色的战袍
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
他们筑起一道道白色的屏障
让污秽的魔影无处可盾
他们要用天使的翅膀
覆盖起古城美丽的黄昏
大雪纷纷
一片,两片,三片
安静,祥和
一支雪中的腊梅
正迎风绽放在古城的护城河边
我读着诗,目睹此情此景,不由人心里一阵激动,眼眶流出热泪来,那是感动的泪水!
最近的朋友圈被“西安封城”或西安加油,陕西加油劲暴地刷着。这座城里有亲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大家都心中牵挂彼此。看到一个时文下的评论“希望是,疫情两年,决战在长安”,突然想起了崔器。他和张小敬站在城楼上,看着长安城里熙熙攘攘人流,说“从前在陇右作战,初始是为了立战功,久了,看到战友死伤无数、不知以命取功,意义何在?所谓保家卫国只觉一场虚空。直到在长安看到他们,让我活得有意思的,就是长安城里,再普通不过的这些人们。”
公司是12月21号决定放假,20号晚上我立即在微信里问村上的医生张弘,他说需要隔离的。然后跟姨弟聊天中知道,他是昨天回西安的,现在城西客运站已没车了。
绝地,才能逆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绝地之音,并不仅仅传达悲壮衣哀婉,它是生命本身,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它不是用具体的词,调所能表达清楚的,身处无语无理性之境地,废词失调才是真实生命的展示。
西安疫情期间逃避检查,西安周至渭河大桥封了,为了回周至老家游泳哥大冬天的冒着生命危险淌渭河水,最后不得不让防疫人员赶来救援。骑共享单车零下七八度夜行100公里回淳化的,咸阳机场步行秦岭山区八天八夜回安康的步行哥。如果像他们一样,而我在20号晚上只需从住处出门,雇一辆车就能快速回家。看到这几位真是让人泪奔!
理解这些在外飘泊人,都是同病相连。近几年我们全家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一直在外打工,如果我现在回去,家里生活用品几乎全无,置办这些必需品接触的都是亲戚、朋友、乡邻居,自己从疫情的灾区,那怕有十万分之一的风险把病毒带回去,都是故乡的罪人,再三考虑,还是决定留下来。
后期的日子里我们是两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开始两天由一人出外买生活必需品。随着疫情越来越严峻,两天一出门也取消了,一天做一次核酸,小区也采取了封闭管理,人们很担心物资购买问题,小区群里把大家需要东西统计后,社区工作人员精心配备充足的粮油菜品,让人们安心居家。群里或朋友圈互动,分享一下自己的厨艺和孩子安静上网课的照片视频,窗外下起了细微的雪花还是寒冷的北风,屋内暖意融融。
不由人站在窗外,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空荡荡的路面,寂静,死一般地寂静,冷清的让人想哭。让你鼻子一酸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作品,而是和你极度相似的经历,和一直憋在心里的委屈,还有想说却不能说的心酸!
看见穿着白衣的逆行者,他们有医生,护士,协警,公安,城管,物业,志愿者,救护车驾驶员,环卫,社区工作者……他们忙碌的身影,让人感动。每个为建设长安城而努力的普通人,当城门封闭,角号已吹响,让“我们都尽心做自己的事”,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力量,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或许百年后回望,眼下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正谱写着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