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感动】《妫川文集》十人谈(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感动】《妫川文集》十人谈(随笔) ——冬奥圣火在延庆(续篇)


作者:石中元 白丁,7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88发表时间:2022-01-06 15:59:28
摘要:本文十位入选《妫川文集》的延庆作家,在耸立的海陀山下,在美丽的妫水河畔,用心解读“我与妫川文学的故事”:石中元《白河之光》、郭东亮《妫川骄子》、远山《山一程 水一程》、华夏《平凡的生活里总有不期而遇的感动》、谢久忠、《长城断想》、陈超《韵扬妫水》、张和平《海坨山的呼唤》、浅黛《流年情深》、周诠《龙关战事》、林遥《秉烛行吟》。

【柳岸·感动】《妫川文集》十人谈(随笔) 2021年10月29日,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赵安良,在“妫川文学与长城文化带建设”论坛上作了致辞。他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北京出版集团专门策划出版了12卷本的《妫川文集》,这是北京市延庆区作家协会为推动北京文学事业发展和长城文化带建设进行的一次创新尝试,是对新时代延庆文学创作的一次检阅和汇总。“妫川文集”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北京各个区文学作品集出版的空白,是北京出版集团联手延庆作家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集体致敬,是献给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一份文化厚礼。
   诗语词花,精彩有你。《妫川文集》邀你共赴千种风情,匠心文字待你踏梦而归。在延庆作家协会的领导下,纳入《妫川文集》的十一位作家,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愉悦写文、快意人生,携手打造妫水两岸的文学沃土。
   “妫川文学与长城文化带建设”论坛活动包括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开幕式和论坛发言,第二单元为十位作家分享“我与妫川文学的故事”。10位作家发言顺序为:石中元、郭东亮、远山、华夏、谢久忠、陈超、张和平、浅黛、周诠、林遥。其中两位作家(远山、华夏),因事未到场,在此列为书名发言。
  
   一、石中元:《白河之光》——我的妫川情
   1970年3月,我当兵来到长城脚下的延庆,到现在有40多年了。我几次离开延庆,又几次返回延庆,冥冥之中,似有一个命运之神将我拽回妫川大地,且在退休之后,重新拾起30年前在延庆从事过的新闻采访,撰写了报告文学《白河之光》。此书纪录了白河引水工程14年的光辉历程。
   为什么要采写发生在50多年前的白河引水工程?因为他是延庆人民自己动手修建起来的最大水利工程。虽然当年火热的战斗场面早已离人们远去,但它却始终承载着延庆人民的记忆和骄傲,也是延庆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他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被传承和发扬下去,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延庆老百姓。而且,白河引水工程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发挥着他的作用,保证了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用水,同时保证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部分用水。
   为此,延庆区作家协会主动承担了写“白河”的任务,周诠先生将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写作此书最大的困难是间隔时间太长了,修白河水库已经过去了50多年,当事人最小为六十余岁,最大一百岁。为此,我们先后召开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座谈会。2019年3月12日上午,虽然是春天了,仍然是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在当年白河引水工程总指挥,93岁高龄许丛林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迎着刺骨的寒风,在当年的白河工地实地考察。我们又先后得到了延庆区水务局,白河堡水库管理处以及延庆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使《白河之光》一书得以成稿。
   当年的“白河人”,深深地感动了我。我要写出“白河精神”!有时候噙着眼泪,不能自已,只好停下手中的键盘,不再打字,冲洗一下脸庞,心情平稳后才能继续写作。乔雨先生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说:“《白河之光》之所以让我看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是因为石先生‘用狼的悲愤嚎叫,才能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来投入写作。笔下的人物是那样鲜活,呼之欲出。让人们感到:石中元就在与洪水过后,与那些衣衫褴褛、黑脖子、光着膀子,紧握拳头,喉咙嘶哑高唱《国际歌》的民工队伍中,在青年突击队打眼放炮的隧洞里,在放歌海陀山的文艺宣传队现场,也在那些顾全大局,舍家为国的水库淹没区搬迁的村民里……”
   当我撰写“白河人”时,我认识到白河精神是一个待发掘的金矿,是支撑延庆人继往开来的“宝藏”!20世纪70年代“白河人”锻造出来的白河精神,是延庆精神的源头,延庆精神是白河精神的延续——在中华大地上,这种精神如同一股涓涓不息的溪流,汇入了中华民族的大江大河,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河之光》是展示延庆人波澜壮阔,改天换地建设家乡的壮丽画卷;是记录妫川儿女在那个建设年代中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群芳谱。”——乔雨先生的序言,高度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真、善、美,以及那个时代的智、仁、勇。这种“白河精神”让我心大如水,我相信读者,在读了《白河之光》之后,同我一样,将接受了一次白河精神的洗礼,境界将得到一次升华。是的,有了白河精神,有什么沟坎迈不过?有什么事情想不开?
   “南有红旗渠,北有白河堡”,兴修白河水库事迹在妫川大地口口相传,孕育出的优良作风,形成了“白河精神”。如今是到了弘扬白河精神,再创妫川奇迹的时候了!
   附录《白河之光》(纪实文学集)简介:古往今来,谁见长城曾作砺;天长地久,人传白河几扬尘。《白河之光》计9章12万字,涵盖了白河引水工程的14年(1969年到1983年),是延庆白河引水工程始末记。记录了妫川儿女在那个火红的建设年代中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群芳谱,此过程中孕育出的优良作风形成了“白河精神”。“佛爷顶下,豪饮波底月;白河岸边,酣游水中天。”书中这些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的句子是白河情结的诗意表达。
   作者简介:石中元、纪实文学作家,生态环境保护作家、中国人事出版社编审。著有报告文学《走向世界的当代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2年6月)、《来自地球村的报告》(青岛出版社、1995年8月)等30余部著作。采写的人物报告多次获奖。撰文《建雄人纪实》、获中国建筑业协会2010年“龙信杯”3等奖。近有《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上下集)出版。
  
   二、郭东亮:我和妫川文学一起成长
   我是土生土长的延庆人,我热爱我的家乡和文化。在延庆工作生活几十年,我很高兴能够为妫川文学增砖添瓦,和妫川文学一起成长。
   2002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在延庆报担任副主编和主编。在此期间,除了主持报纸的正常运转之外,我还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延庆报第四版文艺副刊的运作上。
   那时候,延庆文学创作处于一个相对低潮状态。虽然《妫川》文学杂志已经创办,但是每年只有四期,很多应时应景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水平尚待提高的广大文学爱好者,缺乏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在延庆报开始创建时,我就设置了第四版文艺副刊。在这方面,我的搭档赵万里同志和周建强同志,他们和我志同道合,帮我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于是,延庆报副刊就成了一块崭新的文学阵地。那时,不论是老作者,还是新作者,他们的稿件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甚至连中小学生的作品,也能在这里一显身手。最让我们高兴的是,通过延庆报,我们发现了一些文学新人。例如浅黛、许青山、金桂枝、张义、申润民、武永坤等年轻作者,他们的作品摇曳多姿,各有特色,给延庆文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副刊开展各种征文活动。通过征文活动,扩大了延庆报的影响力,也激励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在延庆报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们将发表在延庆报副刊的文学作品进行归纳整理,出版了文学专集,成为延庆为数不多的综合类文学专集。
   在延庆报工作8年,在延庆电视台工作6年,前后14年,这期间,我非常注重整理延庆本土名人事迹,创办了《妫川骄子》栏目,将古往今来延庆籍贯的名人事迹进行梳理,并将当代50多位名人的事迹详细整理,先后在延庆报和延庆电视台进行展示,在延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后来,应读者的要求,我们出版了内部资料《妫川骄子》。这部书成了教育延庆人,特别是教育延庆青少年自尊、自爱、自强的乡土教材,在延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我非常荣幸,在乔雨先生和周诠先生的支持下,原内部资料《妫川骄子》经过调整修改后,入选《妫川文集》,准备正式出版。
   这部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延庆两千年特别是近百年来的发展进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100年间,延庆涌现出一大批妫川骄子,从为国征战40多年的史桂先将军到后起之秀空军少将刘宝生,从中国德育第一人詹万生到中国十大金牌电视剧制片人王鹏举,从足坛名将王长庆到冬奥会冠军陈建新,延庆紧跟时代步伐,为民族解放和伟大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除此之外,我还用10多年时间研究延庆方言,编写了《元明清文学中的延庆方言》,此书将于明年出版。这部书的方言例句选自元明清小说和戏剧,上千条延庆方言三千多条例句,从几十部古典白话小说和二百多部古代戏剧中精选而来,通过古今对比,溯本清源,充分展示延庆方言的独特魅力和悠久历史,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延庆方言是长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长城铭记,海陀作证,妫川将是我们呼唤文学、追求文学的沃土和高地。以长城为脊梁,以妫川为血肉,以文学为灵魂,写作者的生活将因此升级换代,更加丰富多彩!
   附录《妫川骄子》(报告文学集)简介:妫川大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涌现出众多妫川骄子,从为国征战40年的史桂先将军到空军少将刘宝生,从中国德育第一人詹万生到中国十大金牌电视剧制作人王鹏举,从足坛名将王长庆到冬奥会冠军陈建新……本书对古往今来41位延庆籍人物的事迹进行梳理,以新闻人的职业敏感,以作家的文学笔触,锐意推出一个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妫川骄子群体,向所有致力于地区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妫川人表达敬意。与时代同步,与国家共生,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有延庆人奋斗的身影。
   作者简介:郭东亮,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延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0余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稿件2000余篇,获奖20余次。文学作品多次参加区内外小说、散文、楹联比赛并获奖。即将出版语言学专著《元明清文学中的延庆方言》。
  
   三、远山:写好万里长城这一撇儿
   中华民族有两大文明,最值得大书特书: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是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是一撇儿,京杭大运河是一捺。著名作家刘绍棠老师,写了一辈子京杭大运河这一捺。我和家乡的文学朋友们,应该努力写好万里长城这一撇儿。
   我的老家,是张山营镇一个叫苏庄的小村。
   小时候,我往东一望,是山,太阳从那边升上来;往西一望,还是山,太阳从那边落下去;往北一望,又是山,山口还多了一座“古城水库”(现在叫“龙庆峡风景区”),我曾在水库下面的韩郝庄村上过三年小学;往南一望,仍然是山,山头上多了一道“八达岭长城”,我读中学时,每年清明节,大都要到八达岭附近的一个烈士陵园扫墓,听老前辈讲革命传统。我家小院,那盘古老的石碾,就是天和地的中心。石碾“吱吱扭扭”,一圈儿又一圈儿,转着我们的日子,也像一首没头没尾的歌谣,絮絮叨叨,从早到晚吟唱着我的幸福和忧伤。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山圈儿叫“延庆盆地”。我是大山的儿子。因此,写东西的时候,我就呼作“远山”。这是老天爷给我取的笔名。
   我上初中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工宣队,队长带了一本《革命烈士诗抄》,刹时点燃了我的心。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气节,从那时起,默默长进了我的骨架,悄悄滋养着我的灵魂。潜移默化,让我有了“初心”和理想。
   不久,学校又组织我们到县城,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看完后我写了一首抒情诗:《我是党的孩子》。全班所有女生半数以上男生都感动得哭了,老师也哭了。我强忍夺眶欲出的泪水暗想:诗歌咋这么神奇而伟大呢?1979年上大学,我就读了中文系,没黑没白钻研写诗。算起来有40多年了。这次出版的《山一程水一程》诗集,就是我从几十年创作的上千首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不知有没有一、二首,能让人再感动哭一回。但这不重要。我欣喜的是:能够参加家乡的这次“文学大合唱”,为明年“冬奥会”备一份“文化大礼包”。
   在外奔波了大半生,花白了头发,怀里揣着的,还是那颗热腾腾的赤子心。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故乡延庆。
   我常常梦见苏庄老家的房子。趔趔趄趄5间,是曾祖父盖的,大约在清末民国初,有100多岁的高龄了。新农村建设,苏庄村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我们哥儿五个也动了盖房子的心。别人建“乡村别墅”,我们就盖个“农家书屋”吧。独乐乐,何如众乐乐?我要把我们几十年的藏书拿回去,相约街坊四邻,一起饮茶捧读。家财万贯,何如藏书万卷?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也算是为乡村振兴,献一份爱心,助一臂之力。
   万里长城,是老祖宗给咱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八达岭更是咱中国的窗口,而延庆作为“生态示范区”又是咱首都北京的“金名片”。我是故乡的孩子,我能为故乡做的就是拿起笔,将诗文打磨成一砖一石,构建起我们心中的:桃花园、荷花淀和高密东北乡。捧起这套12本的《妫川文集》,手上沉甸甸的,心里热乎乎的。

共 16360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妫川的十位作家在“妫川文学与长城文化带建设”论坛中分享的“我与妫川文学的故事”。这十位作家分别讲述了自己对妫川的深厚感情,他们在妫川的成长经历,写作历程,他们创作的作品和心得体会。这十位作家深情地讲述了他们和妫川大地融为一体,和农民打成一片,把家乡当做自己文学创作的力量之源感人故事。妫川,是他们成长的热土,延庆,是孕育他们文学梦想的沃野,是他们文学创作的永恒支柱。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深受人民的喜爱,也为自己收获了丰收的硕果。这些作家是妫川人民的骄傲,是妫川的宝贵财富。文章讲述作家成长历程,情节感人,贴近生活,读之感人肺腑,引起共鸣!【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1-06 16:00:28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1-06 16:01:35
  十位作家是妫川人民的骄傲,是故乡的宝贵财富!祝他们在创作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1-06 16:02:07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石中元        2022-01-06 22:36:41
  敬佩刘社长的工作效率,向您及您的同事致敬!
北京人文学者、环境保护作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