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李大才(散文)
李大才和我是多年的文友,都是一个村住着,前后街。李大才真名叫李大富,他爹希望他荣华富贵,他不满意,私下改了名,叫李大才,意思他有大才。他经常和我说,他是有大才之人,就是窝在这个小山村里了,你记着,我早晚有出头之日!你就瞧好吧!
然而,李大才的理想和预言总是没有实现,像一把食盐扔到水里,无影无踪。才能一点儿也没有显露出来。在我的印象中,这些年,他只写了几个顺口溜,豆腐块儿都没发表过。
李大才有两个特点,一是参加各类文学活动十分积极,听到哪里有采风活动,文学创作活动......他一准背个破兜子,一次不拉。那年,外地有个采风活动,他一个月前就做好了准备,戒了烟,戒了酒,上顿下顿高粱米饭白豆腐,口挪肚攒,凑齐了几百元路费去参加。二是哪里有大奖赛,征文,一次不拉,吭哧瘪肚写了一篇《幸福在哪里》打油诗到处投稿。
一天,李大才气喘吁吁地找到我,你看看,我说什么来的,这次我时来运转啦,我有好事啦,我获大奖啦!
说着,他拿出一个通红通红的获奖证书递给我,我打开一看,只见名头醒目的一行大字.李大才先生:作品《幸福在哪里》在世界终极大奖赛评比中,经专家评审,荣获一等奖,并入编《世纪文坛领航作家文库》。
这是世界级的!李大才加重了语气,掷地有声。我把证书左看右看,提醒李大才,须交制作费8000元,是不是斟酌一下?
那有啥问题?看到没领航啊,这是世界级的,大戳子通红的扣这里了,还有假?你看看!这写着:《世界论坛组织委员会》、《世界领航作家协会》......这几个大戳子难道是大萝卜抠的?
8000元钱,不少钱呐?我心疼地说。
花这点小钱,值得,不就是卖万八斤苞米的事儿吗!
我考虑和他是多年的老朋友,再次提醒他,这个发奖组织,这个奖的名称,以及8000元钱,你要多加小心,你这一折腾,万八斤苞米没了。
李大才不以为然,我辛辛苦苦熬了几十年,不就是为了今天吗?我容易吗?要收获,就必须付出,写作也像做买卖似的,得下本钱啊。说着,吹着口哨走了。
后来,李大才可了不得了,真像他自己夸下海口那样,有了出头之日。过去老农民形象没了,满头白发焗了色,地摊上买了一套西服,人造革的包,合成革的鞋,15块钱的蛤蟆镜。这样一捯饬,还别说,真有点文化人的样子。家里卖苞米的8000元全让他拿走了,买回来一本证书,一个奖章,一个奖杯。家里老娘们一看急眼了,和他又哭又闹,你个败家玩意,那东西能吃还是能穿?咱俩这日子咋过?喝西北风?你这么不着调,不跟你过了!李大才才不怕她这一套:你懂啥?这是投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金钱套不回证书!我是领航世界级的大作家了,粉丝有的是!不过就不过!土得都掉渣儿,我稀罕你?离了你,我还能找到20多岁的小姑娘!
老婆真的和他离了婚。李大才没说没管,更是上了天。西服上别着奖章,见熟人就从包里拿出获奖证书,奖杯,给大伙儿看,然后不耐其烦地介绍创作过程,得奖经过。有人礼节性地夸几句,哎呀,致敬!致敬!领航文坛大作家!他更是云里雾里,找不到北。
他把获奖证书,奖章,奖杯和自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文学群里,李大才的自信心像雨后的狗尿苔拱出来了。他仍然热衷参加各种采风,文学活动。一次文友聚会,大家提起县里一位著名的老作家,他嘴巴一撇,他算什么?他那套早过时啦,当年他得的那个奖,根本不算什么,我这才是“领航世界级”的大奖!全国作家协会我都够格!他制作了一个名片,写了一大堆头衔:什么世界新世纪作家协会会员,华夏领航新概念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城县作家协会主席......
有人问,你加入了全国作家协会了?他说,快了,等审批呢。有人问,你是县里作家协会主席?他说,我这么大的腕儿,领航你们这些年了,作协主席早晚的事儿!你和莫言谁厉害?莫言?我早晚超过他!我是东北的少语!人们捂着嘴,哄笑着走开。
李大才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态。
李大才那点墨水儿根本不行,他也写不出啥,咋办?李大才真有才,灵机一动,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资源共享吧。他从地摊上买来80年代的旧书,搜集许多行业报,地方小报,哪个文章好,那首诗好,那首歌词好,就资源共享了,填上自己的大名,成了自己的作品。
还别说,这样一来,李大才还真出了名,不知情的人都被他蒙蔽了,说他写的好,有才,有个女粉丝还主动投怀送抱,俩人最近还登记结婚了。
县里评奖,他每次都被评为一等奖。有一次被评为二等奖,他还牢骚满腹,我的作品早就领航国内外了,区区个小县城还给我评个二等奖,你们评委会也太没眼光了,太埋没人才了。
现在,李大才见人就说,我现在就要腾飞了,就要名利双收了,有人调笑,那你都领航全世界了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吗?李大才头扬着,脖儿拔着,拿腔拿调:这个可以有!不是不可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