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真】种“书”(散文)

精品 【宁静·真】种“书”(散文)


作者:旧时茅舍 秀才,1796.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9发表时间:2022-01-07 10:21:49
摘要:看书,是一个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宁静·真】种“书”(散文)
   冬至已过,寒意渐深。阳光温暖地照着,驱散了几分寒气。冬日,周末,暖暖的,闲闲的。这样的日子,是适合看书的。
   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照在我们俩的身上,我们俩,一老一小,各自捧着一本书,静静地看着。
   忽然,那个小的说话了:“姑奶,这是什么啊?”
   我抬起头来,看着小男孩手指着的那个地方,说:“哦,这是脚印,这题目是让你把小动物和它们的脚印连起来。”
   他虽然懂了,可是他望着这些脚印,又问了:“这是哪个的脚印啊?”
   我看着这一排脚印,貌似简单,可是也拿不准,望着这个小男孩,想着,不能因为他不懂,就糊弄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说什么他便以为是什么,便说:“我也不知道,我们在手机上查查,好不好?”
   他点点头,说:“好。”
   于是,我拿起手机,点开百度,告诉他:“我点开这个声音时,你就问,好不好?”
   我开始以为他不懂,可是当我点开语音输入,把手机凑到他嘴边时,他竟然表达得非常清楚:“小狗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
   不多会儿小狗的脚印就出现了,又一一查询了牛,猫,小鸡还有梅花鹿等的脚印。当所有的问题都查清楚之后,他兴致勃勃地拿起笔将这些小动物和它们的脚印一一连上了。笔画得很重,线连得歪歪扭扭,有条线连得不够准,他又重新连了一遍,将那张纸画得触目惊心,但他不觉得,依然开开心心地拿给我看。
   阳光从我们的身后照过来,其中一抹调皮地绕过我们的肩膀,照在书上,莫非它也想看看是什么书,竟吸引得我们俩看得如此专注?
   我坐在他的身边,偶尔抬头看一眼这个小男孩,看他专注的样子,心头涌过一丝感动。
   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静静地看书了?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另一个小孩的身影:身材瘦弱,个头不高,两个羊角辫一高一低,在耳旁摇晃,正低着头捡起地上的半张旧报纸,吹吹上面的灰,然后贪婪地看了起来,看完了一面,翻过来看另一面,都看完了,又看起了中缝,一个字都不放过。
   那时的孩子没书可读,连书店都很少,乡下更是凤毛麟角。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有那么多的书可以读!
  
   二
   六个多月前,侄女带着她的儿子到我家来玩,她儿子吵着要看动画片,吵着无可奈何,最终还是打开电视让他看了,他立刻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我们无论说什么,他全部充耳不闻。
   侄女说:“唉,毛毛在家里就喜欢看动画片,一点儿都不喜欢看书,怎么办?”
   我看她手机不离手,问:“你自己看书吗?”
   她不好意思地放下手机,摇摇头。
   我说:“你自己都不喜欢看书,还指望孩子看书,怎么可能呢?你是做给他看的,不是说给他看的。”
   她说:“我哪有时间看书啊,白天里上班,下班后又要买菜做饭又要洗衣搞卫生,搞完之后,就要睡觉了!”
   我听她这么一说,想想她也的确辛苦,不禁有些唏嘘,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没有人可以充当他人生活的导师。
   她又说:“他奶奶住院了,我们天天一会儿家里一会儿医院里,还要上班,头都大了!他现在还可以送到幼儿园。马上幼儿园要放假了,到时候我把他送到你这儿呆一段时间吧!”
   我忽然想起了《浮士德》,那个与魔鬼打赌的人,我当然不能跟魔鬼打赌,但是我又何妨跟自己赌一次:给我三十天,看我能不能在这个小男孩的心中种下一棵叫“书”的小树苗。
   于是,放假伊始,他来了,这个五岁不到的男孩,在他妈妈答应下班后来接他,便独自留在我这里了。而我,也开始了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因为之前经常来我这儿,所以,对于我这里他并不陌生,只见他直奔积木盒子那里,将整盒子的积木倒在地板上,便专心致志地玩了起来。我则拿着一本书坐在茶几旁看了起来。
   我们互不相扰,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我会抬头看他一眼。他玩得非常专注,偶尔起身去厕所,然后边拎着裤子边跑到积木前,仿佛那儿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他。等到他兴奋地拿着组装好的小车给我看时,那种成就感爆棚的表情简直让人恨不得把他抱在怀里亲上一口!
   然后他又想玩套娃。我问:“你不玩积木了吗?”
   他说:“不玩了,我要玩这个!”他踮起脚尖从壁橱里拿下了套娃。
   我说:“那要先把积木收起来,好不好?”
   他说:“你收!”
   我想起侄女说的,他在家从不收玩具,丢得乱七八糟的,便说:“我们俩一起收,好不好?”
   他望了望我,想了一会儿,说:“好!”于是便迅速地蹲了下去,不多会儿就收好了。
   我问他:“这个盒子是放在哪里的?”
   他指指原先拿积木的地方,我说:“你再把它放回去,好不好?”
   他高兴地放回去了。
   等他转身玩套娃的时候,我说:“等会儿不玩的时候要把它收好啊!”
   这次,他点了点头。也许知道这不是在自己家,我也不是他的妈妈,没有讨价的余地吧。
   套娃对于他来说,有些简单,他玩过多次了,所以,玩了不多会儿,便没有兴趣了。当他的视线再次投向壁橱时,我从茶几下拿出了一本《伊索寓言》,说:“我读这个给你听,好不好?”他说:“好!”
   这一读,又花了近一个小时,我看看时间,要做饭了,便说:“我要做饭了,你自己玩,好不好?”
   他说:“我要看佩奇!”
   我问:“你准备看几集?”
   他说:“三集!”
   我说:“好。”
   于是,我打开手机里的小猪佩奇,他自己独自在厅里看着,我在厨房里忙乎。
   果然,三集看完后,他自己将手机关了。
  
   三
   第一天过得还算舒心,不过这才是开始,一切都很新鲜,一旦这种新鲜劲儿过去了,后面大把的时间如何相处,是件必须认真谋划的事情。不过,从他搭积木时的专注,听我读书时的好奇,以及看动画片时的自律,可以看出,这个年龄的孩子真的是一张白纸,着墨则黑,着红则赤,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像他那样,怀着一个赤子之心。
   我整理了一下家里的儿童藏书,《伊索寓言》《木偶奇遇记》《365夜》等等,文字类居多,仿佛一个老学究板着脸说话,他是听不进去的的,唯一能感兴趣的便是《伊索寓言》了,可是这也得我读给他听。如何让他主动地去找书看呢?我决定上淘宝搜寻适合他这么大的孩子看的书,看中了一本《全脑思维游戏1000》(4-5岁),然后又下手买了一套积木,这两样东西三四天便到了。
   那套积木有些难,小的四套,大的八套,都是组合成各种飞机汽车坦克舰艇之类的。刚拿出来时,他兴趣不大,因为太难了。
   我看出他的退缩之意,便说:“你看,这儿有图纸。我们把这三个找出来,看谁找得快,好不好?”
   他说:“好!”他眼疾手快,我才找出一块,他已经将两块都找出来了,递给我。
   我边接过来,边说:“这么快!给你个大大的赞!”说着伸出大拇指在他额头上摁了一下!他开心极了,嘴角咧了个大大的笑容!
   我说:“我们来看图纸,怎么拼的。”然后我按照图纸上的位置将三块积木摆好拼好。接着看第二步,问他:“我们要找这三个,看看谁找得快?”他又一次开开心心地找出来,递给我,很快。我自然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
   接下来,如法炮制,完成了第四步。我说:“大功告成!”
   我端详着这刚完成的作品,问他:“这是什么呀?”
   他说:“工程车!”
   我又拿出两个,说:“我们俩一人玩一个,好不好?”
   他说:“好!”
   于是,我们俩,一老一小,坐在茶几前,玩起了积木。他专心致志地玩着,一会儿看图纸,一会儿找积木,一会儿拼接组装,看他那种专注的神情,我都不忍动作太大,怕打扰了他。现在的孩子心浮气躁,普遍缺乏这种品质。真希望他能一直拥有这种品质。其实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拥有这种品质的。不是常听父母抱怨说:“这孩子,玩得一身的劲儿,叫着都听不见!”其实,这“一身的劲儿”就是专注,只可惜,这种品质就像优良的品种一样,必须拥有合适的土壤和温度才能得以成长保存。
   大约二十分钟左右,他兴奋地说:“大功告成!姑奶,你看!”
   我看着他高高举着的作品,仿佛举着一个奖杯,惊讶地说:“哇,太棒了!你自己会拼了!我必须拍下来,给你妈妈看!”
   我掏出手机,拍了图片发个他妈妈,并且注明:“毛毛独立完成的作品。”
   最兴奋的是他,他说:“姑奶,我还想玩!”
   我说:“你玩吧!”他又开始了拼装起第四个小车。
   自此以后,每次来,拼装这些积木成了他必修课,由四步到八步,拆了装,装了拆,乐此不疲。我常常盯着这个伏在茶几旁一会儿看图纸一会儿拼装,忙得不亦乐乎的小人儿,不由得感慨,说不定这是个未来的工程师呢!
  
   四
   看图纸搭积木这项内容逐渐由我的教授课变成了他的自修课,当他又完成了一件作品的时候,我拿出了那本《全脑思维1000》,翻到了一页“找不同”,对他说:“我们来比赛,看看这两幅画里有几处不同,看谁找得快,好不好?”
   这是两幅关于一个小猴子在花园里的画,他不多会儿就找出了三处。我给他一只铅笔,说:“你把它圈出来。”他很神圣地将它们一一圈了出来,剩下的两处也很快被它找出来了。开始我还陪着他一起看,后来见他看得很投入,我便转而看着自己的书。
   谁知他一发不可收拾,看了一页又一页,竟然把书里关于“找不同”的内容全部给找出来了,并且还嘟嘟囔囔地说:“我喜欢找不同!”每找完一幅,便递给我看,得到我的肯定之后,便将额头主动地伸过来,说:“赞!”
   我由衷地给他稚嫩的额头上点了个大大的赞!
   “找不同”找完了之后,“找错误”,“帮小动物回家”,“连连看”,“说说看”等等就在不知不觉中都被他做完了。尤其是“找错误”里面有一幅画,他迅速地找出了其中的错误,还能说得头头是道,那是在我问他之后:“为什么这个雪人错了呢?”
   他说:“雪人在冬天才有,这是夏天。”
   我问:“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他说:“这里有草地有花。”
   于是,每天的必修课除了搭积木,又加上了看书。
   有一天,他忽然说,“姑奶,我看完了。”
   我说:“看完啦!那我要再买一本啦!”
  
   五
   开学之后,他来得少了,上次元旦,他吵着要来,因为他记得我说过:“姑奶要给我买书啦!”
   来了之后,第一件事,依然是搭积木。
   他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着他边看图纸边搭积木,惊奇地说:“咦,他还会看图纸啊!”
   搭积木对于他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了。接下来,他自己从茶几底下拿出了那本《全脑思维1000》(6-7岁),又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他妈妈说暑假时每天早上送到我这儿来,他都会说:“我到姑奶家去上课。”
   我听了有些感慨,现在的孩子,想要上课,多么难得!在他还想上课的时候,如何保持这份期待与好奇又是一个很慎重的问题。
   她说:“毛毛现在喜欢看书了,每天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就坐在那里看书。”
   我知道我已经在他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棵叫“书”的小树苗,关键是如何让“它”茁壮成长。创业容易守业难,这话同样适合用在这里,种“书”容易养成难。

共 43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冬天到了,周末,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寒气,这样的日子最适合看书。作者正和侄女的儿子一起看书,突然孩子发问了,她问地上是什么动物的脚印。作者也拿不准,出于一种责任感,她动员孩子从百度里搜索知识。她回忆六个月前,侄女带孩子来她家,抱怨孩子不喜欢看书,爱看动画片。作者反问手机不离手的侄女:“你平时在家看书吗?”原来,侄女为了打拼生活,到家便休息了,没有抽时间看书。侄女把孩子送到作者这里一段时间,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作者引导孩子看书,自已动手拼拆玩具。孩子每天的必修课是搭积木、看书。当侄女来接孩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一个人一样,特别喜欢看书、动脑筋思考问题。散文主题思想明确,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作者用朴实生动的描述告诉家长,自己要言传身教,带头学习看书,孩子才会受影响看书学习,另一方面,孩子的教育是艺术的,一定要方法正确。作者懂得引导的方法,把看书的好习惯种在了孩子的心里。散文形散神聚,题目与内容相符合,在结尾上也点明了主题。文中还引用了生动的对话,让作品更加生动。感谢赐稿宁静,问好冬安。【编辑:开心的秋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11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2-01-07 10:42:16
  让孩子变得更优秀的方法是种书,文中有引导孩子上进、爱学习的好方法。
回复1 楼        文友:旧时茅舍        2022-01-07 16:13:51
  谢谢文友!天气渐冷,编辑辛苦,注意防寒保暖!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2-01-07 11:15:23
  非常精致的一篇散文,主题鲜明,叙事清晰,通过细致的对话描写娓娓道来,平白中阐释一个道理,培养孩子读书就像种树一样,要好好种书。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旧时茅舍        2022-01-07 16:16:34
  谢谢文友,要好好向你学习!我还是太懒了些!
3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2-01-07 12:36:14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3 楼        文友:旧时茅舍        2022-01-07 16:17:08
  谢谢社长鼓励!
4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2-01-09 23:01:53
  主题非常好,如能唤醒那些手机不离手的孩儿他妈就更好了。我想,她们看完这篇文会有所触动的。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4 楼        文友:旧时茅舍        2022-01-10 16:39:38
  谢谢美评!现在许多孩子不喜欢读书,根源在于家长!如果想改变孩子,只有先改变家长!
5 楼        文友:刘三丫        2022-01-10 00:29:32
  拜读欣赏了!
回复5 楼        文友:旧时茅舍        2022-01-10 16:40:05
  谢谢文友来访!
6 楼        文友:线粒体        2022-01-11 10:19:17
  欣赏佳作!现代人富裕了,不知道干什么,先是大吃大喝,吃出一身病,然后是到处野游,感觉也没意思,最后还是要转到读书学习上来。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