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临江仙·思母(古韵外三阕)
摘要:词林正韵
◎临江仙·思母
常借蟾光缝补,晨醒灶煮寻常。餐风饮露为儿郎。向来心不悔,老去又何妨。
远在他乡无计,清身愁对斜阳。春归唯有燕归梁。何时荣故里,终日伴萱堂。
◎行香子·暗香
霜染阶寒,露压枝低。过桥畔金桂成蹊。暗香盈袖,云叶盈堤。少燕儿歌,莺儿醉,蝶儿迷。
忽逢夜雨,横催南北,任西风碾落成泥。清魂犹在,旧梦难依。对酒中吟,曲中诉,墨中期。
◎蓦山溪·梅情
横斜疏影,驿路梅花卧。莫是怕香盈?故而将、羞腮轻裹。当年东阁,双影竟相游,误春风,误西风,是否眉端锁?
今朝径醉,醉也空边左。唯恐月圆时,依然是、盈盈数朵。窗前凝伫,只想寄冰心,如梦令,鹧鸪天,小令安排我。
◎木兰花慢·秋绪
正秋深时候,过篱畔、望长空。这秋水盈盈,半随云海,半入西风。空怜满堤白草,尚依然试与问天公。记得那年初识,颜如落日酡红。
情知岁月水流东。叹霜染姸容。任记忆无花,相思无果,遍地荒丛。由来思绪难赋,怕残英怕絮入双瞳。明月今宵何处?寻他阕阕词中。
(文/涵韵)
【编者按】《临江仙·思母》,徐昌图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上片描述了母亲为儿女忙碌的景象。下片表达思母之情,也希望自己能够早点回乡陪伴母亲。《行香子·暗香》,晁补之体,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借梅香和夜雨表达心情的起伏变化,隐含着些许难言的苦衷。《蓦山溪·梅情》,程垓体,双调八十二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上片刻画了梅之疏影暗香。“莫是怕香盈?”实是反问其人,这其中的缘由难以说清。下片借梅感怀,心有些许期待,却以似乎事不由我,隐含着一种无奈的情绪。《木兰花慢·秋绪》,程垓体,双调一百一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九句五平韵。刻画了深秋时节景致。“空怜满堤白草,尚依然试与问天公……”秋天不一定都是美境,也有萧条,这一切也在于自己的心情。心情好,眼前就是一片美景;心情不好,眼前就是一片萧条。诗文借景问天问人,最主要的还是需要问己,只有自己最明白。四阕古韵,格律严谨,含蓄委婉,画面清新,情感饱满。好诗词,推荐共赏。【编辑: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