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江山是人民(散文) ——新中国定都北京的初心和使命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平,即日起更名为北京。会议上,代表们畅所欲言对国名、国歌、国旗都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唯对国都毫无疑义,那么,北京的魅力何在?定都北京昭示着中共和中共领导之下的新中国怎样的初心和使命呢?
泱泱中华,长河悠悠。国都是国家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甚至经济的中心,能够辐射全国,影响国之兴衰浮沉;同时,首都是国家的象征,历史上往往城破即国亡,因此,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对国都选址无不慎之又慎。
南京城,北凭玄武湖,南临秦淮河,面朝长江,背依紫金山。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登高俯瞰,赞叹南京“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曰此乃:“金汤之固,诚千古帝都也”。在老百姓心目里诸葛亮可是个上识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然而,孙权建都南京(建康),晋军伐吴,金陵王气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头,很快东吴寿终正寝。岂止于吴,之后的东晋、南朝四代如出一辙,建都南京皆短命,正所谓“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明朝够长寿,不过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只坐了一代皇帝。近代太平天国,其兴也勃焉,败也忽焉,进南京快,出南京更快。至于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大家都明白,只捡得黄粱残梦……于是风水先生们有了口实,说南京不宜建都,是风水出了毛病:中国九州,地势江苏最低,南京“山形散而不聚,江河去而不留”,怪不得古人诗道:“只待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南京败在山,败在水,谁定都南京谁倒霉。云云。
中国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所谓“风水”论,纯属牵强附会无稽之谈。读史只要思考,都会悟出道理,秋月春风,夕阳几度,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兴亡,在于民心向背,在于经济发展进滞,在于民族有无信仰和凝聚力,和风水风马牛不相及。民初,关于临时政府首都的设定,孙中山和袁世凯有南(京)、北(京)之争,最后,孙以让出总统为条件,袁也不离北京,结果虽没到风水欠佳的南京就职,但他的洪宪皇帝,不是只坐了83天就宣告结束了吗?由此看来,袁世凯并非倒霉在风水,而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不过,虽则风水子虚乌有,但国都的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城市的文化底蕴等因素,对国之影响也非无足轻重。明王朝所以能够逶迤绵延276年,史学家认为,这与朱元璋之后,永乐帝迁都到北京不无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国,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战事频仍,政治中心北移,增强了汉民族与蒙古、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沟通和团结。北京曾是辽都、金都,再为明都,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凝聚的基础,人心安定,经济发展,国家自然昌盛。若品味中国历史,倘明没有二世迁都,重演北宋亡都亡国之辙,也不是危言耸听。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1949年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即将推翻代表帝官封势力的蒋介石政权,迎来“一唱雄鸡天下白”之际,毛主席根据党的初心和使命,明确提出:“蒋介石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官僚买办,南京是国都。我们建在北平,我们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说明两个政权根本不同。”在西柏坡,毛主席征求具有丰富城市经验的王稼祥的意见,中国有六大古都,王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北平离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较近,国界长又没有战争之忧。西安过于偏西,洛阳、开封的现状条件不如北平。”毛点头称:“有道理,有道理。”为了实现定都北平的思考,平津战役中,毛主席运筹帷幄,保证了和平解放,确保了完整无损的回到了人民手中。
中国共产党坚守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百年奋斗,从1921年中共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28年峥嵘岁月书写了瑰丽篇章。再有28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年华诞,中华民族迈开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豪迈步伐,值此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精辟论述了,“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我党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历史证明,当年北京得天时、地利、人和,无愧人民的选择。今天,坚守初心使命,人民江山坚如磐石。在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瑰丽篇章的奋进中,北京气势磅礴,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民首都永葆青春,壮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