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远方】小姑的烦恼(征文·散文)
小姑毕业正适婚,公婆认为工作稳定,长相端正,性格踏实,会过日子的小姑,肯定能很快找一个如意佳婿,这要放到村子里,门槛儿早就被媒婆踏破了,那可是挑着样儿的选。
可他们忽略了,这是在城市,城市里的女孩,若有一个家在农村的标签,其他那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小姑最不喜欢被家里管束,也不愿意被挑选,自己谈了男朋友,可我这做嫂子的,有些不太满意,于是总是找时间跟小姑摆事实讲道理,你俩家都不在这里,将来结婚了,很多事情都无法解决,孩子出生后谁照顾,上学谁接送,这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都是十年八年的事,应该要考虑到。
沉浸在爱情中的小姑自动过滤了我说的话,她的烦恼大约只是快些买到房子,早点结婚,可以搬离我的家,逃离家人的束缚。
可惜,小姑的爱情刚落到现实的尘埃,就被俗事消磨得遍体鳞伤。小姑多年在外求学,总有一些遇到事情,但无人能帮的时候,那个男孩就这样出现,成为她的保护神,可小姑工作后,她愈加发现,男孩过度的照顾,紧紧地束缚了她的生活,不能和男同事说话、吃饭,不能晚回家,不能不接他的电话,哪怕是在开会还是工作。
被扼住喉咙的小姑,痛定思痛,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分手。分手的小姑,着实给了我们很多脸色,我也不搭理,更没有说你看我早就说不合适这样的话去落井下石,只是给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她自己慢慢疗伤。
亦或是因着这段失败的感情,让小姑清晰地看到,任由性子选择的或许并不合适,还是听从一下家人的安排吧,可现实又给了她一击打击。家在农村,父母务农,没有房车,工作忙,工资低这些标签,让很多相亲都是一场空。好不容易有对方感觉合适的,她又怎么都找不到感觉。
看着她这样烦恼,我没说话,毕竟来说,这是要走一辈子的,最大的主意还是要她自己去做。公婆有些不理解,怎么自己辛苦养大的跃出农门的女儿,能让人这么看不上呢?连连说,我们虽然在农村,可不拖累她呀,不用她养老。我悄悄解释说,在城市,大约是想找差不多的条件,并不是不用养老的事,还有工作生活上的互相支持,比如你,你们不会要小姑的彩礼,但对方没准还想让你陪送一辆车呢?!
家里可没这样的,不留下彩礼已经是极限了,哪儿有再多陪送的。公婆甚是不理解,我们也不好多说。没多久,小姑又在同学的介绍下,结识了一个在外地工作的男孩,男孩可以在婚后回到本地,家在下县,父母在乡里都有工作,独生子。未见面之前,我们只知道这些,我尝试分析,如果你们将来真走到一起,没有房子,他父母暂时退不了休,有了孩子是问题,多考虑一下吧!
孩子孩子,这人总想着孩子,小姑大约是这样想。我这做嫂子的,正是娃小,婆婆在农村,自己要上班,母亲年岁大,天天发愁接送呀!现实的困难摆在了我的面前,我现身说法,可仍然没有触动小姑的心,成为她判断的标准。
十月见面,农历年订婚,五月成为新嫁娘,小姑义无反顾地在合租房成为新嫁娘,婚后丈夫继续在外地上班,独留小姑在家,说婚后开销大,还是多挣几年高工资。小姑有了蜜月宝宝,继之有先兆流产之象,小姑的丈夫公婆都在上班不能来,没办法,我婆婆放下家里的活儿,来照顾小姑,这一照顾,就是七年。最初是婆婆自己,后面是公婆俩人。
小姑的家像浮萍一样,从最初合租的房子住到女儿降生,实在不方便,又换了整租房。直至小姑女儿周岁了,小姑的公婆才兑现结婚前的许诺,帮他们买了房子。买的是二手房,留了一些之前的装修,厨房和洗手间,隔断保留了,又添置了新家具,放了三个月的味道,小姑就带着孩子入住新家。
总算有一个家,对于婚后不安定两年的小姑来说,是很高兴的。我公婆陪着她照顾娃,弥补了小姑丈夫常年不在家的空落,她公婆偶尔来,也带上一些吃的用的,让她感知到有一个家,是多么温暖和踏实。
我们也逐渐放了心,毕竟不管说什么相互成全,只要两个人相亲相爱的,就是不错的日子。可矛盾逐渐浮现,小姑的公婆虽有工资收入,但过日子极为节俭,做饭的方式也有不同,一起生活的诸多细节里,藏着太多的不融洽,吃的不舒服,住的也别扭,交流别扭,情感上更难有融合。
小姑有意无意的,说起很多,我叮嘱她,你也是儿媳,我也是儿媳,咱们做小辈儿的,不能这样说长辈,能做的就是尽量沟通,老人做什么是情分,不做是本分,没有对错可言。
说实话,若在小姑结婚前,我若知道她会如此,我肯定会暗地里高兴,让你住在我家那么久,任性惹出那么多事,我说什么你都不入耳,将来你自己过日子了,也受受这生活的苦。可真的到了这天,一想到我看着长大的小姑娘正在接受磨难,内心里还是很难受,可婆媳关系这道天下难解的题,叠加姑嫂关系,我真是有些话想说,却无从说起。
小姑的烦恼像孩子一日里数不清的哭哭闹闹,作为看得清的旁观者,除去和公婆相处十分不佳外,还嫌弃刚回来工作两年的丈夫好喝酒,不学无术,再之,就是家里的房。
房子原本是两居室,双阳卧抱阳厅,阴面是厨房和洗手间。原来房主在客厅做了隔断,阳厅变成了中厅,白天都要开灯,截开的空间,兼具餐厅,杂物间,阳台的功能。卧室都是床和衣橱的搭配,还算中规中矩,厨房不足四平米,还放了冰箱,储物空间相当有限。
原本孩子小,够用,现在两个孩子,加两个老人,再加小俩口,六个人一起生活,要满足生活起居,还有孩子的学习需要,那么现状就应该改变。尤其拥有隔断的原客厅。
杂物间的位置,贴墙放了旧电脑桌,书桌,桌子老旧,上下面堆满杂物,餐桌长久不用,也成了置物架。屋子里,小姑想给即将上学的女儿找一个放学习桌的地方,愣是找不到。她想打通隔断,做一面墙的橱子,兼顾收纳、书橱的功能,另一面墙,放可变型沙发,需要时,可以打开成床,换长桌在房间当中,可以吃饭,也可以学习,原电视背景墙去掉,改成餐边柜,放冰箱。如此可以大幅增加家里的收纳空间,各种空间分类明确,还可以让阳光照进日常生活。听小姑说时,看到她满怀期许的眼神,就知道,她是动了心思的。
可,她忽略了家人。不仅她的公婆不同意,连我的公婆也反对,能用就行了,没必要多花钱。看到希望的泡泡被现实逐一击破,小姑蔫了。我尝试做我公婆的工作,没说几句,得到人家的日子要靠自己去过的话语,我瞬时也无言了。
我说,不装修就换房吧,两个孩子了,将来肯定不方便,换成三室就好了。小姑说,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是钱呢?
是呀,钱呢?小姑这些年,并不丰厚的工资,养着帮她照顾娃的我公婆,还有俩孩子,应该所剩无几,若没有她公婆的支援,是很难筹集的。而我公婆,没有力气耕种土地,早就没有了收入的来源,只是靠着一些微薄的积蓄养老,自然是靠不住的,况且,农村没有娘家给出嫁的女儿置房产的先例。
到此,小姑婚前我曾说过的话,诸如孩子谁看,谁接送,房子呀,工作呀,家的里里外外呀,哪一样都成了小姑烦恼的来源。
我劝说小姑,慢慢学着过日子吧,没有谁可以一下子当好妈妈,当好儿媳妇,都是一点点修炼的。在一起生活,互相影响,逐渐地,心就往一个方向使劲儿了。往长远看,近处就不纠结了。
小姑点点头,仍是烦恼满满的样子。
看到她,想起曾经的我,相信她肯定会和我一样,慢慢好起来,曾经有些嫌隙的姑嫂关系,已经悄然修复,那么婆媳攻坚战的胜利,还会遥远吗?

绚丽多彩杂雨雾。
时如小兔时如虎,
有时欢笑有时哭。
柴米油盐茶酱醋,
未成家时心无数。
火落脚背方始悟,
要从苦中寻甘露。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