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在居家抗疫的日子里(散文)
今冬突然疫情来袭,打破了正常的生活,单位放假,学生停课,一家人留守在家,我们过起居家抗疫的日子。
我们留守在家,远离了往日的喧嚣与应酬,隔离了朋友的聚会与来往,阻绝了许多社会上的会议和活动,心情归于平静,但家庭的生活却丰富多彩。我们虽然留守在家,但心却永远在抗疫一线,为抗疫工作在奋斗着。
每天早晨依旧6:00起床,我首先看看手机上西安每日疫情动态和做核酸的通知,然后分享在单位工作群和家庭关爱群,温馨提示大家每日疫情的变化和防控措施。吃过早饭列出了当日饭菜的采购单,征询大家意见后,便锁好家门,作为全家唯一“采购大使”去超市采购大家喜爱的美食:女儿喜欢吃虾,老婆爱吃鱼,儿子爱吃牛肉,我爱吃青菜,趁超市人少,便将新鲜食材统统“伏虏”回家,家人总抱怨我抢先采购,断了他们购物欲。但我向大家敬了个军礼,严肃宣布:“特殊时期,不许外出,阻断疫情,保护家人安全,我责无旁贷!”我的幽默让平静的家里充满了笑声……
为了抗疫,大家抓紧时间完成了单位布置当天线上工作外,我们家每天开展了“我为疫情做贡献”有奖比拼活动,要求家里每人录段以抗疫为主题视频,按谁在微信视频号上点击量高低得奖金三百、二百、一百元。于是家人分别躲回自己的房间悄悄创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终于大家一个一个走了出来坐在客厅。我宣布了老徐家庭抗疫节目大比拼开始:儿子自编自演的快板《西安有个好医生》,拿竹板得意地笑着,想不到竹板节奏有律,快板句句有韵,抑扬顿挫恰当好处,激情高亢饱满,杀伤力很强;紧随其后是女儿准备唱首《在一起等着我》的歌,声音清脆悦耳,悠扬而激越,悲壮而雄浑,穿透力诱发感人的魅力,接着老婆穿着秦腔小生的剧装也毫不示弱,演唱着《跟着党,抗疫取得新胜利》的自编的秦腔唱段,每句合辙押韵,字正腔圆,若高山流水,若海浪澎湃,气势磅礴,秦韵十足,绕梁三日,耐人寻味。大家最后得意洋洋地看着我。我笑着说朗诵一首我写的诗《向疫情宣战》,家里充满了一阵笑声,笑得我莫名其妙……比赛完毕,大家把视频发上抖音、微信视频及西安头条。到了第二天,女儿流览量点赞人数最多,其次是儿子,老婆第三,我最低。我只好不好意思地心疼地拿出了六百元钱,交给老婆为大家发了奖金。女儿看我不高兴样子,便说:“爸,其实你和我妈的节目最好,我们都有粉丝团呢!他们专为我们点赞!”
原来我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窍道,我这次终于中了他们早已设计好的“埋伏”。
儿子最后兴奋地说:“爸!我建议把这奖金全部捐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我不由自主地“哼”一声笑了。
大家都笑着说:“这个主意好!”
吃过午饭,我们分批去做核酸检查。队伍排得老长。我有点等不得,便去居委会那里报道做义务抗疫志愿者。主任便让我沉入社区,协助社区维护做核酸人员的秩序。我欣然答应了,戴起巡逻监查的红袖章,在长龙般的队伍旁边巡逻,见有迟来插队者,便让他在最后排队,见未戴口罩者,发放早已准备好的口罩……
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寒风猎猎我不禁打起了寒颤,依旧像边防的哨兵坚守岗位,巡逻在长龙般不断移动的队伍旁边。
儿子突然走过来寻我,气愤地说:“爸!疫情期间,值勤多危险!”
我笑着说:“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我这个老党员应该上!”
儿子眼睛湿润了,周围队伍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回到家,早已是万家灯火,香气盈袖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等我回家吃饭了。我望桌上热腾腾香气扑鼻的家常饭,感觉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儿女们平常工作忙,很少像现在这样围在我们身旁,喊着我吃饭。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热泪盈眶,激情满怀。洗完手,我吃完饭,激动地爬在书桌上很快地写完了一首诗《雪落长安的那个夜晚》,站着窗前眼睛浸满了泪花朗诵着:雪落长安,疫情肆虐得发疯,温馨的家筑起了抗疫的长城……正当我抒发党的关怀,民众的驰援时,家人悄悄地围在我周围,一起诵读:雪落长安/那个不平常的夜晚……
读完了,大家都哭了。
二十多天过去了,我翻了翻我的日记收获满满:女儿为单位做抗疫美篇二十篇,微信、抖音及头条发抗疫视频十五件;儿子写抗疫书法二十篇、头条发稿二十篇、微信群转发疫情信息及提示五十条;老婆抖音视频号上发抗疫秦腔、剪纸视频十余件;我其实也不赖,为单位公众号、今日头条及公众平台等写抗疫新闻二十余篇、诗歌十余首、散文三篇、戏剧小品二出,在公众群将抗疫典型事件、疫情动态及抗疫提示几乎天天都发,我的诗歌、散文新闻报道被县宣传部、文化馆的抗疫作品征集、《鲁茅文学》《水墨秦岭》《弘扬正能量》等平台展播。这些有感而为的作品,成为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西安人民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共抗疫情的绚丽多彩的画卷。
回忆这些居家的日子,亲情浓厚,幸福温馨,然而我们全家不负韵华,默默奉献,都战斗在抗疫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