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痕】期盼(征文·散文)
社会面清零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一连几天都睡得很踏实。
一月八日的早上,我做完核酸,看到小区大门边的铁栅栏外有卖菜的,也没人排队,就走过去让小贩称一斤韭菜。韭菜是绿色中的绿色,性温,味辛,能增进食欲,深受人们的喜爱,他叨叨好几天了,想吃鸡蛋韭菜饺子。
小贩说,十一点才卖呢。我问他为什么?小贩还没回答,物业人员过来说,现在不能卖,做完核酸再卖,你还是先回去吧!做完核酸还有两小时,谁还再下楼来买?我转身怏怏地往回走,心里埋怨物业不近人情。可转念一想,大家都拥在这儿买菜,挤来挤去也不安全,不买也罢。
那天晚上,我在盒马抢到了一袋蔬菜,一根青笋,两棵花白,一斤青椒,竟然还有一斤韭黄,太让人兴奋了,冰箱里还有冻绞肉,可以包饺子吃了。从封城以来,点开盒马集市总是空的,就像关门停业一样。由衷地佩服那些抢手,能在瞬间秒杀一切,我从来没抢到过菜。今晚上,连我这手慢的人也抢到了,说明货物充足,局势在逐渐向好。
第二天做完核酸,我又溜达到小区大门口,卖菜的小贩正在卸车。见左右没人,赶紧让他给我称了一捆韭菜。我喜滋滋地拿着韭菜回家,进厨房择洗、和面、炒鸡蛋、拌馅儿、包饺子,一阵忙活,到了中午,我们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鸡蛋韭菜饺子。
午后,邻居群爆出,昨晚东仪小区在核酸检测中,有两管混检发现了阳性,各级防疫和公安部门及时赶到现场封楼、封院、隔离,还派了三百名医务人员逐门逐户地去采集核酸。从视频上看,大白们正排着队走进小区,小区门外停了一排大巴车,场面让人恐惧。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绝不能大意,不能挤到大门口去买菜,万一卖菜小贩有问题,咱们不就都完了。是啊!是啊!少吃一口没事,一旦有人感染就麻烦大了,咱们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就是,咱们小区还有居家隔离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绝不能前功尽弃。听着他们议论,我哆嗦了一下,感到了后怕。
这个时候,有人在群里说,家中老人没有胰岛素了,儿女都被隔离在小区外,请求邻居帮忙。他话音一落,马上有人打电话去药店购买,有人自告奋勇去老人家里帮忙,没过多久,药店派人把药送到了小区门口,物业又派人将药送到了老人手中,演绎了一场爱心接力,好让人感动。这事刚忙完,又有人问:天然气怎么买?马上有邻居告诉他手机可以买,他说不会用手机买,这个热心的邻居,就用语音带视频,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他学习买天然气。
到了晚上,又有邻居出来大喊:盒马还有菜快去抢啊!大家又忙活着抢菜去了。午夜时分,朋友圈好几个人还在发视频说,正在做核酸。只见灯光下,人们排着长队,队伍尽头是大白们忙碌的身影。新闻也报道说,在确定的阳性患者中,有十一人,从封城以来从未做过核酸,这是漏洞,挺吓人的。疾控中心提醒市民:一定要按时做核酸,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还告诫大家:越是形势向好时,越不能放松警惕,疫情还没有结束。
做了十多次核酸,有的邻居,我一次都没碰见过,会不会我们小区也存在着这种隐患呢?一夜风平浪静,小区还是块净土。心刚放下,又有消息传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29个社区连夜做了核酸。我倒吸一口气,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一波三折,这奥密克戎也太神出鬼没,人稍稍放松一下,它就跑出来作妖,太能折腾人了。
清晨起来,窗外云雾弥漫,远处的楼宇像空中楼阁一样,矗立在云雾中。这天确诊30个病例,有所下降,可天津却步了河南的后尘,也出现了疫情,人们在寒风中排队做核酸的场景,让人揪心,让人难过,这个冬天是怎么了?
封城第二十二天,天气大好,久违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屋里暖暖的。我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着春天般的温暖,舒适惬意,心情也舒畅起来。这是个好兆头,期盼寒冷尽快过去,春天早日来临。赶走病毒,让人们回归到大自然中去。
十日那天,确诊病例降到了个位数,这是天大的好消息,近几日,一些高风险、低风险区域,都在不断地降等级。高风险降为中风险,中风险降为低风险。我们小区虽没有确诊病例,却处于中风险地区,卫健委连降了好几天等级,六十四个中风险都降到了三十多个,也没轮到我们。邻居们天天盼,天天等,一直等到元月十四日那天黄昏,终于等来了莲湖区降为低风险的消息。大家在群里欢呼雀跃,用发图片的方式,又是放鞭炮,又是跳舞唱歌来庆祝,热闹够了才去睡觉。
可是,降为了低风险,并不等于就能随便进出小区大门,就能随意的东奔西走了,我们还属于管控区,还与之前一样,不能走出小区,不能聚集,只是做核酸的次数少了。
在家二十多天,没有早点可买,糕点零食也吃得差不多了,只能吃自己蒸的馒头和花卷,两袋面粉都快吃完了。我想买面粉,全城也只有顺丰送货,在唯品会浏览一圈,有面粉的商家不送货,送货的商家,面粉都被抢光了。淘宝、京东倒有面粉,可大多数不送西安,好不容易看到京东有家送西安的,立马下单买了两袋,却被告知要等到二十一日才送。上个月底,指甲剪就坏了,在京东订购了一套,也被告知要到二十一日才能送,指甲都长了,也只好用剪刀修理。也不知,这二十一日是个什么日子?
邻居雯姐说,现金都用完了,微信上的钱也用完了,也没绑银行卡,也不知什么时候解封,急于去银行取钱。一位邻居说,姐呀,现在就是让你出去,你也取不到钱的,附近银行都没上班,柜员机里也是空的。雯姐说,那只好再坚持几天,刚才让老伴去买了三棵大白菜,能吃三五天,实在不行,就找女儿去借。
妹妹也告诉我,她小外孙和祖父母在封城前就被隔离了,现在孩子奶粉吃完了,只能喝普通牛奶,妈妈还在香港,暂时无法回家。孩子在视频里呼叫,外婆,外婆,我都想你了,晚上做梦都梦见你了!外婆,我家花花没猫粮了,怎么办呀?花花是外甥女家的宠物猫,疫情以来,为节省猫粮,从每天喂食两次,减少到了一次,即便这样,猫粮还是要断顿了。宠物猫都没吃的了,小区里、公园里的流浪猫是不是要饿死了?
那天上午,看到喂流浪猫的李阿姨,我问她,阿姨去喂猫吗?她说出不了大门,每天让社区工作人员将猫食送到公园门口,由公园的门卫去喂流浪猫。有善良的李阿姨和传递爱心的人,流浪猫就不至于饿死了。
我也盼着解封,短发都长成披肩发了,要急于去理发店。家中调味品也没了,要急需去购买,马上要过春节了,还想给京城的儿子寄点吃的。
所以人在家里,心早已飞到了室外,借着做核酸,都想在外面多呆一会儿。楼下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那天,我下楼去拿顺丰快递,一走出大门,新鲜空气迎面扑来,隔着口罩,都能感到特别的清新。我拿着快递,溜溜达达不想回家,想在外面多呆一会儿。溜达到大门口时,隔着栏杆买了一袋蔬菜,一个萝卜,四个西红柿,一斤多菠菜,一斤多大豆芽,竟然要37元。我没问重量,也没问价格,支付完拿上就走了。旁边有邻居说,太贵了!太贵了!我笑笑没搭腔,非常时期,菜贩子也不容易,能买到菜已经很幸运了,贵就贵点吧!钱就是为人服务的。怪不得,这几天盒马又抢不到菜了,原来都嫌这儿的菜贵。
元月十六日,我在家整整一个月了,这天的确诊病例降到了一例,有望清零了,终于有了盼头。楼下也热闹了起来,大人遛弯,孩子们在嬉戏。我家先生,也在电梯口来回踱步。好消息不断传来,政府正在安排高校学生分批、错峰、有序地回家,点对点接送。
元月十八日起,政府率先恢复了九个区域,三十二条公交线路,复工、就医的车辆也可以通行了。午夜时分,长安大学校园里灯火通明,七十辆公交车排成一条长龙,学生们排着队,拉着行李有序地上车。车子开出校园,径直向着火车站或机场的方向驶去。
古城在慢慢地苏醒,可我们莲湖区没有一点动静,太让人着急了。
第二天确诊病例清零,邻居们喜极而泣,在群里欢呼跳跃,大喊:我们抗疫胜利了!我们抗疫胜利了!朋友圈也是欢呼声一片。为庆祝胜利,铭记这美好的时刻,那天中午,我又包了鸡蛋韭菜饺子。吃着饺子,望着电视里驰援古城的医务人员、志愿者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眶又湿润了。这个冬天,我流了太多的眼泪,把一年的、甚至两年的眼泪都流完了,有感动,有无奈,有焦虑,还有渴望与期盼。
黄昏时分,我去物业领了出门证,晚上新闻报道,莲湖区的市民可两天一户一人出门采购生活物品,明天我们就可以出门了。
元月二十日,是大寒节气,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天,天寒地冻,北风呼呼地刮着。可人们还是不顾寒冷,纷纷走出家门,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中。
疫情得到了控制,生活将逐渐恢复常态,一切的恐慌,一切的焦灼与无奈都会随着时间烟消云散,可留在内心的伤痛,是刻骨铭心的,永远都无法忘怀。唯有珍惜当下所拥有,珍惜美好的时光,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的日子,安然地去过好每一天。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愿,疫情早点过去,人间美好处处有。
玫瑰姐姐的散文,真情实感,落纸生花。让我们看到了西安抗疫中的人情暖意,也看到了大白们、志愿者和物业的艰辛付出。
佳作,非应景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