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怀念二姨(散文)
二姨走了快一年,每次想起二姨,心里就很痛。
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叫的商量事”。看来二姨没有躲过73这个生死之坎。 她离世之日是腊月二十三,我陪爱人正在西安做放疗,也未送她上路,一直纠结于心。再有六天,就是她老人家逝世一周年,在此,用我的思念的笔,抒写二姨的一生,也抒发我对二姨的思念之情。
二姨小我母亲四岁,生于1948年11月。外婆外公给二姨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赵普水,意寓做人清澈如水。她排行老二,没过两年,外婆又连续生下三姨、四姨。随着孩子的增多,家里的日子越过越艰难。人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听母亲说,二姨从小身体健壮,不像妈妈那样体弱多病,弱不禁风。故干起活来也不惜力。小小年纪除了帮助外婆带妹妹外,还要上山拔猪草,喂猪,洗锅,家务活儿一样不拉。一晃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和同村一位姐姐搭伴,本应该从一年级开始上学,结果报名时报到二年级,由于基础课没打好,故上到四年级,由于成绩跟不上,老师批评她几句,小小年纪的她自尊心特别强,索性怯学回家,外婆怎么劝说她就是不去学校。没法,外婆死心了,心想:“这娃儿命该如此,看来一辈子要吃辛苦饭了”。再则,外婆也需要帮手,帮她操持繁重的家务,也就随了她的心愿。此时,母亲上完六年级,结果被学校保送到平凉师范学校上学。妈妈走后,二姨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忙的不亦乐乎。农村有三忙:春种、夏收、秋割是农村人最忙的季节,真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家里到这三个季节,忙的一人当三人用,自然,二姨就是外婆外公的好帮手。由于二姨勤快、善良、嘴甜,深得外祖父母,外公外婆的喜欢。
听妈妈说二姨小的时候就非常厉害、泼辣,凡事说一不二。记得四姨长到两岁多时,外公突然患了精神病,这家里一下乱成了一锅粥。于时外婆将四姨送到娘家弟弟处寄养。后外公病好了,外婆去要孩子,娘家弟弟竟然不愿给了,说反正你家闺女多,也不缺这一个孩子,就送给他家得了。外婆生性软弱善良,眼泪汪汪,两手空空回到家里。妈妈和二姨一听外婆的诉说,气的七窍生烟,啥也没说,两人直接翻山越岭,跑到李家源和她的舅舅、舅母理论起来。妈妈读过书,比较腼腆。而二姨嘴厉害,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舅舅舅妈一看这外甥女惹不起,乖乖的将四姨交给了妈妈和二姨。从那时起,二姨出名了,人人都知道,赵家的二姑娘不得了,厉害着呢,将来一定吃不了亏。
一晃大姨到了16岁,长的算不上漂亮,也长的端端正正。那时候农村女子长到十五六岁,就要结婚成家,否则就会被人说三道四。在媒婆的介绍下,1963年,二姨嫁给了同公社草滩大队苟姓人家。开始了她漫长的人生之路。初嫁夫家,家里非常贫寒。姨夫家本是庄浪人,只有弟兄二人。困难时期,庄浪大旱,颗粒无收,无奈父母便一路逃荒到西华草滩村落户。二姨嫁给姨夫时,家里穷的只有两间茅草房。
草滩村位居华亭西华镇最西边的关山脚下,山大沟深外,耕地基本都是山坡地,一切耕种收割都要靠人耕人拉,非常辛劳,而且产量很低,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麦子等。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烧水做饭都是姨夫从山里砍来的柴火。面对这样的家境,二姨啥也没说,便和姨夫开始了新的生活。几年后表弟表妹的相继出生,四个孩子要吃要喝,还要上学,那份辛苦真是不言而喻。就这样,二姨和姨夫,就像全天下的农家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一头老黄牛,将自己的青春洒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由于二姨和姨夫辛勤耕耘,吃苦耐劳,没有几年,家里就盖起了三间上房,三间厨房,终于摆脱了住茅草房的日子,看着亮堂堂的新房子,二姨喜上眉梢,乐滋滋的,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盼头。
七十年代,由于二姨人缘好,敢作敢为,乐于助人,在村上威信很高,深得村民们的信赖,村民们一直推选她当上了草滩大队妇女主任。那时候,二姨除了操持家务,照顾大小四个孩子外,还要忙于大队的事务,好在二姨那时候年轻,精力旺盛,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也能撑得起这么多的压力,每天忙的风风火火。没过几年,姨夫被华亭煤矿招工,当上了一名煤矿工人,家里的生活一下开始慢慢好转,一年胜过一年,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别看二姨大字不识几个,但在二姨的身上,有着一般妇女身上没有的品德,那就是坚韧不拔的性格,大度为怀的品德,与人为善的博爱,不管是家庭重大事件上,还是在教育子女,处理家庭事务中,二姨能因势利导,宽宏大量,以爱施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几十年里,在二姨这根标签的支撑下,家庭成员团结友爱,帮扶弱者,成为这个家庭良好的家风。记得父亲在世时,常常和我聊起二姨。父亲无不遗憾的说:“你二姨如果多念几年书,是位不得了的女人,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可惜了”。但就这样一位善良、仁爱、泼辣、能干的二姨,却没有完成学业,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记得那时候,一到寒暑假,我和弟弟先去看望外婆,在涧池住半个月,想二姨了,两人一路步行三个小时,从西源村一直向西到草滩村。那时候,看到二姨,仿佛看到母亲那般慈祥。每当看到我们远远来,二姨和表弟表妹就远远的接我们。那时候农村生活清苦,也没啥好吃的,一顿酸汤面就是最好的饭。二姨做饭不但干净利索,还做的一手好:洋芋搅团、散饭,搅团等农家饭,做的色香味俱全,感觉有妈妈的味道。表弟小平、小红、小波,表妹小丽和我们从小情同手足,常常在一起玩捉迷藏,滚铁环,放风筝。冬天,我们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那种年少时的快乐,打闹嬉笑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不能忘怀。
虽然姨夫是个煤矿工人,但也上过几年书,有着小人物,大智慧的胆略,待人真诚豪爽,侠胆义长。姨夫嗜好喝酒,有不醉不罢休之豪气。没过几年,和矿上头头脑脑们通过喝酒便成了朋友。故除大表弟由于结婚早无法安排工作外,其余两个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在矿上安排了工作。这在十里八乡是不多见的,让多少人羡慕。不到几年,又给他们一 一完婚,完成了一桩桩人生大事。为了让二姨享享清福,姨夫将二姨带到了城里生活。随着孙子孙女的相继出身,二姨和姨夫又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替儿女们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正当家事安排的井井有条,平平顺顺时,岂料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姨夫查出胃癌晚期。这突然的变故,给二姨及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记得姨夫病重的那段时间,二姨及几个弟弟妹妹,不分昼夜守护在姨夫的病床前无微不至,精心照料,尽到了一个做妻子,做儿女的责任。那段时间,我们去医院看望姨夫,感觉二姨明显苍老了,头发也花白了不少。好在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们懂事孝顺,不论从经济上,还是人力上,都替二姨分担了不少,让二姨受伤的心灵得以慰藉。半年后,姨夫病逝,二姨痛不欲生,仿佛天塌了般,天天以泪洗面。送走了姨夫,为了不让二姨孤独伤心,表妹便在梅园小区,给二姨找了一间公寓房。房子虽然不大,但很干净,条件也好。二姨勤劳惯了,怕自己在城里惯懒惰,便要求儿女的几个上学的孙子由她做饭照顾,即解决了儿女的后顾之忧,也驱除了二姨的寂寞。在孙子孙女的陪伴下,离夫的伤痛也慢慢抚平,二姨的性格也渐渐开朗,闲暇之余去公园散散步,周六周日,孩子们都各自回家,她便来到我家,或者去几个姨姨家,老姊妹们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家常,心里也舒坦不少。就这样,二姨在城里过了十年,也将孙子们一个个送进了大学校门。孙子们也很优秀,个个学有所成,一个个顺利的走向了工作岗位。大表弟小平的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在华能中旭公司。现在也结婚生子,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让二姨无比欣慰。二表弟小红的儿子更优秀,毕业于浙江矿大,分配在北京一个国企。一米八的个头,气宇轩扬。表弟小坡的儿子也大学毕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表妹的儿子很努力,通过了事业单位的考试,顺利走进了乡镇机关工作。最让大姨欣慰的是2018年,在北京工作的孙子,专门买好机票,让表妹陪同二姨,去祖国的首都观光游览。去北京,可是二姨梦寐以求的事儿。那一次,二姨在孙子的陪同下,尽情的游览了北京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颐和园等著名景点。从照片上,我们看到二姨满脸的喜悦,真是托上了孙子的福气,圆了此生的梦。
可好景不长,刚从北京回来不久,有一天,二姨突然感觉耳朵旁出现了肿块,一丝不祥之感油然而生。表妹便急忙带二姨上医院检查,被告知为淋巴癌。这真是晴天霹雷,平时看二姨健健康康,连个头痛脑热的症状都没有,一年进不了几次医院,怎么说生病就是大病。得上这种病,就等于大夫给了你一张判决书。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弟弟妹妹们慢慢从痛苦中镇静下来,商量治疗方案。最后决定去宝鸡治疗。起初,二姨不愿去,心想自己一无收入,二无存款,这一切都要靠儿女,她怕拖累了儿女。再则,身染此病,最终就是一死,何必要花那么多冤枉钱,最终落得人财两空。面对母亲的顾虑,儿女们终于说服了母亲,去医院接受治疗。姊妹几个都是孝子,他们有钱出钱,有力的出力,将母亲送进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治疗。但二姨没有工作,仅靠农村医保,远远解决不了问题。几十万的医疗费全落在儿女身上。但表弟表妹毫无怨言,细心照料身患重病的母亲。几次化疗下来,大姨除了头发全部脱落外精神尚好。二姨生病后,我去看过几次,看到我们来,二姨依然是那么热情周到,端茶倒水,嘘寒问暖,仿佛自己不是病人。看着二姨,内心除了安慰还能说什么呢?一切的安慰都显的苍白无力。只期望,奇迹发生,二姨转危为安。但这只是我们的期望,面对残酷的现实,做儿女的只能用心好好照顾二姨,让她在有生之年愉快的活着。
原想二姨的病通过治疗,最起码能活它个三五年。谁能想,2021年的腊月23号凌晨,二姨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个清晨。听妹妹说,二姨走的很平静,没有疼痛,只是一口痰卡在了气管上,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就像她的一生,无波无澜,像一朵山野的幽兰,盛开在故乡的山坡上。
此时此刻,泪花迷蒙了我的双眼,我仿佛看到二姨给我做的新鞋,那密密麻麻的鞋底上还印有二姨的汗滴,那微弱的灯光下,我似乎看到二姨慈祥的面容,专注的神态,是那么和善可亲,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一个幻境,一个遥远的梦。
二姨,您走了,今生今世再也无缘相见。再过几天,就是您的周年,在这个伤痛的日子里,爱您的外甥女就用这些文字来追忆您,怀念您,愿您在天之灵保佑您的亲人们,一生无忧,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惟愿天堂无病痛,二姨安息吧!
2022年元月19日完稿于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