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四季小河(散文)
一
在我的故乡梦中,梦见最多的是村东那条小河。
蜿蜒曲折,缓缓流淌,不炫耀,不张扬,普通的连个名字都没有,甚至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可是它却以博大的胸怀,肩负着养育故乡人的神圣使命。它是故乡人心中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故乡的土地,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与梦想。
故乡的小河陪伴我度过了儿时最美好的时光,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当春风吹绿了岸边的杨柳,沉睡了一冬的小河也被和煦的春风唤醒,潺潺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儿,奔向绿茵茵的田野,去践行它的使命。报春鸟儿的歌声吵醒了蛰伏在柳枝上的“毛毛狗”,它们钻出厚厚的睡袋,睁开惺忪睡眼,望着这满目葱绿的世界,我想也在打量着我吧。这个时候,也是孩子们放飞心情,最开心、最快乐时候,他们如同出笼的小鸟,飞向小河边,飞向大草甸,撒着欢儿地在明媚的阳光下尽情玩耍。
春风送来了一树柳笛,折下几根柳枝,在手里捻转,树皮松动后抽出木芯,然后把完整的树皮筒截成几小段,再用小刀轻轻刮去树皮筒一端的外皮,一支柳笛便做成了。婉转悠扬的笛声,醉了春风,醉了田野,也醉了我童年的梦幻岁月。回忆起来,这柳笛声美完全是小河水的滋润而成。
二
夏天,小河一改春日的温柔,汹涌的河水拍打着堤岸,演绎着生命的沸腾歌谣。烈日炎炎,小河自然成了纳凉的好去处。孩子们几乎整天待在河边,热了,跳进河里洗澡,打水仗,比谁游得快、游得远,比谁憋气长。水里玩够了,爬上岸来,躺在柳荫下,听鸟儿啁啾,看蝴蝶在花草丛中翩翩起舞,清风徐徐,花草芬芳,沁人心脾的花香迷醉了稚嫩的心智,与童真邂逅在五彩缤纷的梦幻世界。年老了,做梦总是这样唯美,离不开儿时游玩的小河。
夏天的小河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动物们的天堂,村民家散养的鸭子、鹅,成群结队来到小河边,觅食戏水,叽叽嘎嘎,好不热闹!清凉河水也吸引了草甸子上的老黄牛,它们坚挺着双角,跃入河中,肥硕的身体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地炫耀威武与霸凌……
河上有一座小石桥,桥洞壁上长满斑驳的青苔,尽显岁月的沧桑。桥下,散落着建桥时遗弃的石块,清澈的河水在石缝间挤来挤去迴漩流淌,一会儿贱起几朵浪花,一会儿冲出几个漩涡,一会儿跌落一挂小瀑,叮叮咚咚一路欢唱着流向田野。小桥南侧有一片开阔的水面,水平如镜,被称为“美人湖”,这里是女人们的天下,村里的姑娘小媳妇们经常在这里洗澡戏水,淘米洗菜,更多的则是洗衣服、洗被褥。那时候,穿的盖的都是家织的手工粗布,不易清洗,她们就把衣物拿到小河边来洗。将衣物放在水盆或木桶里浸泡,泡透后捞出来放在石板上,涂上肥皂沫,用洗衣槌敲打。嘭、嘭、嘭,嘭、嘭、嘭,棒槌声声,敲开了绽放的笑脸,也敲开了姑娘们心中的情丝涟漪,她们吟唱着父母曾唱过的情歌,期待明天的花好月圆。我常常想,是小河的浪花记得住她们的爱情火花。
三
秋天,小河瘦了,瘦骨嶙峋的河水没有了夏日的霸气与张狂,安安静静地舒缓流淌。温顺的河水宛如一个熟睡的婴儿,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碧绿的河水闪烁着翡翠般温润的光泽,小鱼小虾快乐地在水中嬉戏,自由自在,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家前也没忘记到河里洗个澡,顺带捞几条小鱼小虾,烫上一壶老酒,去慢慢品味如茶的人生。如果没有这条小河,这一切应该都不会发生,即使发生,可能也是黯然失色的。
秋天是收获快乐季节。放学后,小伙伴们拿着脸盆、铁锹、渔网等工具,相约来到村东小河边的沼泽里捉鱼。那时,为了捉鱼可没少花费心思。在水面宽阔、水流平缓的浅水区域捉鱼时,我们采用“围塘叠埂”的方法。“围塘叠埂”就是用铁锹挖些“塔头墩”,把鱼儿聚集的那片水域用塔头围起来,然后用脸盆往外掏水,水掏得差不多了,就在里面跑来跑去把水搅浑。鱼最怕浑水呛,除了“泥鳅”,其他的鱼都被呛得“翻白”漂浮在水面上,一捉一条,手到擒来。对付“泥鳅”也有办法,“泥鳅”喜欢窝居,我们搅水的时候,它们就成帮结队钻到塔头墩下躲起来,我们把渔网铺在塔头墩旁边,四个人抓着四个网角,一个人站在塔头墩前翻动塔头墩,塔头墩一动,一窝一窝的泥鳅就全都窜进鱼网里,被“一网打尽”。在深水沟渠捕鱼,我们采用“筑坝截流”的方法,先找些朽木、树枝“打桩”,然后用芦苇、塔头墩、黏土筑起一道堤坝,就像水电站的拦河大坝一样。沟渠的上游和下游形成一个落差,我们把渔网的四个角拴上木棍,支在的“大坝“下面,形成一个斗笠状的”漏斗”。随着上游水位不断增高,“大坝”开始漫顶,我们跑到沟渠上游,跳入沟内,大呼小叫,连蹦带跳撵鱼,鱼儿被惊吓得仓皇逃窜,顺流而下,最终落入我们布下的“天罗地网”。那时,鱼非常多,一会儿工夫就能捉到半箩筐。捉鱼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儿,那时家里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捉鱼既能带来无穷的乐趣,又能吃到鲜美的野生鱼肉,乐此不疲。一群孩子会有什么智慧,但这些捉鱼的经历给与我很多启迪,遇到很多事,常常拿捉鱼的事来类比,从中找到破解的秘密。
四
冬天的小河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银装素裹,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两岸树木琼枝玉叶,晶莹剔透,满目银白,一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盛景。
生活在北方高寒地区,我对冰雪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或许是一年当中有半年的时间是在冰雪中度过,长相厮守,血液里融入了“冰雪基因”的缘故吧!我酷爱冬天,酷爱冰雪,冰雪,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还锻炼了我的身体,磨练了我的意志,更是激发了我热爱家乡、热爱家乡冰雪文化的情怀。
小河一封冻,小伙伴们就戴着狗皮帽子、棉手闷子、脚蹬“脚滑子”,拉着爬犁“全副武装”来到小河边,扫出一块空地,抽冰尜、打爬犁、滑脚滑,堆雪人、打雪仗,其乐无穷。那时家里穷,没有钱买冰刀,我们就自己动手做“脚滑子”。虽然脚滑子没有冰刀滑的快,没有冰刀抓地,爱跑偏,不走“正道”,但是那个年代的孩子没有太高的奢望,有一副脚滑子就心满意足了,一样玩得开心,玩得快乐。童真在冰雪中放逐,童心在欢歌笑语中尽情飞扬,洁白的雪花,纯真的笑脸,描绘了人间最美丽的画卷。
冬天,小河也没有沉眠于冰雪的怀抱,仍然为家乡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那时,化肥还是稀缺之物,刨河泥做肥料,是当时农村普遍采取的积肥措施。河泥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庄稼喜爱的“食物”,春节过后,“猫冬”的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人们把一大块一大块冻得硬邦邦的河泥运到田间,期待开春冰雪融化,粪水变成绿油油的庄稼,变成金灿灿的黍米。
时光如故乡的小河,奔腾不息,日夜流淌。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岁月沧桑,故乡已是物是人非,只有故乡的小河依然静静地流淌着,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
人生如小河,也是四季分明。有人说,四季皆好,我独爱什么,可我都爱,春夏秋冬是小河的曲子,有序幕,有华章,有高潮,周而复始,人生也如是,能够把生活和情感调整得如故乡的小河那样,我觉得就是特别富有诗意了。
江山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