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年,渐渐远去(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年,渐渐远去(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8786.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33发表时间:2022-02-07 23:33:21

家乡有俗话说得好:“长不过于路,短不过于年;松不过于帽儿头,紧不过与钱。”(“帽儿头”指过去饭店卖的一种冒尖的碗碗饭,累得尖尖的,其实很松散。)“短不过于年”是说过年的这几天日子过得很快,不留神就过完了。因为那时候,人人都很忙,终年四季没有好多休息时间,只有过年才能稍微清闲一下,有吃有喝,随意的走走看看,感觉过得很快。于是就觉得“短”起来。
   其实过年的时间还是不算短的。从腊月23日过小年算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还是有20多天。有吃有喝,无忧无虑,日子觉得就是匆匆。倘若家境不好,缺吃少穿,老的发愁,小的哭闹,那过年也就好像是一道关口,因此有人又把过年说成是“过关”。那时间就觉得很长,难得挨过去。
   不过在那时节,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是年味儿还是挺足的。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要准备一下过年。“麻雀都有三十夜”,在外的家人都要赶回来团圆。不管有吃无吃,亲友们都要来聚一聚,交流交流,很是亲热的。“最盼望过年的最要数小孩了。”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小孩子不操心,大人都给他们安排好的,吃的,玩的、都给安排得周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过年了,人人都有一分希望的盼头,都有一份喜悦的心情。
   最精彩的就是“杀年猪”,那时好一点家庭的农户要一年时间才能养出一头肥猪,一般家庭是养不起过年肥猪的。因此杀年猪就是一道最令人向往的风景。炊烟冒起来,屠夫进入家门,肥猪嗷嗷的叫,白白的肥肉挂起来。真是羡慕极了。杀年猪的人家都要接亲戚好友来家吃肉,美名其曰叫“吃泡汤。”泡汤吃过,人人欢悦,回到家就清扫扬尘,冲打糍粑,爆炒米花。每个院子都是热闹一片。融汇出大年的味道。
   我童年时,也爱跟着大人学做过年。六七岁就帮着母亲打扫扬尘,洗晒衣服,帮着燃烧灶火。到了八九岁,就拉开桌子学习写对联,在土墙上挂上字画,贴上“福”字一类。到了十一二岁,还给邻居和院子里的人家都写上红对联,把个年味搞得浓浓的。腊月二十五后,年味更加香起来,家家都要油炸酥肉,炸肉丸子,炸豆腐果子等,香味弥漫,真是馋人。大人们一天忙到晚,我们小孩也就来个“饭蚊子跟着夜蚊子熬夜”,非要等到大人递给几块酥肉,几个丸子吃了才会离开。那肉香满口,感觉那就是年味!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都吃团年饭。满桌子都是好吃的,任你把肚皮撑大。“三十晚上火,十五晚上灯”。到了除夕晚上,家家都烧起疙蔸火,红红的烈焰熊熊。一家人围着火炉听长辈们讲故事,叫做“守岁”。午夜时分,长辈们还要发给小孩们一角二角的压岁钱,让一家人快乐一夜到天明。
   到了正月初一,年味更是花样倍出。人们穿上新衣新鞋,互相见面拜年问好。那些热衷“划干龙船”的人就敲着小锣到家门送祝福,给你演唱吉利话,虽然是为了讨一点打发,但是也是一种民俗风情的快乐。就这样天天的吃着,喝着,乐着,直到正月十五,村里就组织龙灯晚会,玩出狮子,舞动长龙,还有采莲船,蚌壳精,车车灯、打莲香,鼓儿车,踩高跷等各种表演,真是目不暇接。我开始最爱看玩狮子,觉得那个罗汉很是风趣,后来我却加入了打莲香和唱车灯的队伍,还得到优秀表演着的奖励。这些表演固然不算华丽,也不高档,但是就是能给乡里的人们一个实实在在的快乐,一个踏踏实实的开心。
   到了六十年代,农村生活的条件都不很好。粮食油料猪肉都很不丰裕。但是那时节人们心地纯洁,互相友好真诚,过年不谈吃喝,见面都是一脸笑容,满是热忱。一九六一年腊月,生产队一条水牛被冻死,队长冒着大雪请来屠夫把牛剥皮,然后按照每家的人口比例,分给牛肉。我家五口人分得二斤牛肉,每人平均四两。就是这四两牛肉,也让一个生产队的百十口人过了一个快乐的年。我就是那年第一次吃到牛肉的。苦中有乐,也就成了年的一种味道。
   七十年代中期,我独立成家了,肩上也多了责任。但是那时我劳动报酬低下,物资也很匮乏。过年的粮油,肉食都要凭票证,一个人也不过三斤米,一斤猪肉,半斤菜油,一斤白糖、半斤鸡蛋,三盒火柴,一斤煤油。就这些已经是够享受天福了。不管怎样,年还是要过的,买不起多的,就买一挂千字头的鞭炮,一斤水果糖,二斤橘子。大年夜守岁时,一家人吃几颗糖,把鞭炮炸响。虽然短暂,却也是富有年味的大年。
   年,渐渐远去。
   后来我成了山村的孩子王,终年忙于浇花育苗。没有去管理安排一家过年的“大事”。反正老婆子勤快,每年有个年猪宰杀,有肉吃。虽然每年束脩淡泊,还是要紧巴细捏的买一点糖果糕点回家,大年夜陪着孩子到村里看一场黑白电影,也就感到幸福满满。年虽然过得简单,但是觉得心情很是愉快。
   2016年,我们的待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村里的那些打工的农户也很有钱了。于是那些人家发疯似的置办年货,都大买鞭炮烟花,大量的购买烟酒肉食,购买饮料水酒……大年夜鞭炮惊天动地,烟花乱冲云天,为了攀比和显摆,还引发几处火灾。那些置办丰裕年货的人家,吃不完就开始发霉,变质。还发现杂有假货,水货在其间。于是就大呼“上当”。于是又捡起古老的俗话“有钱莫买腊月货”,不再轻易把辛苦得来的钱轻易花给那些谋利的投机商人和老板了。
   更有那些年轻人一个个都要装“帅”,大年夜不看春晚,说春晚不好看,没得味道。于是就邀约斗地主,打麻将,一万通宵,一夜下来有的赢了几千元,有的输了近万元。赢了的哈哈大笑,输了的垂头叹气。为了捞本,有摆开“战场”于是又是几个通宵……年味就在这些无聊的游戏赌博中淡然下去!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今年我们的养老金虽然不及去年优厚,但是我的孙子也从大学回家了,我也打算潇洒一回,挤出一点钱去集镇酒楼吃团年大宴,让一家人都享受一下。可是我的方案一提出,就遭到儿孙们的激烈反对,说到集镇酒楼吃饭不自由,不随便。我只好听从大家的建议,自己动手,过一个传统得大年。于是我依旧还是写写对联,给祖先坟头送上香蜡。团年饭上吃着自己种植的蔬菜,晚上烤着柴火,看看电视,吟诵诗词,讲讲故事,保持着古老的过年方式……
   年,渐渐远去。但是“年”在人们心里,依旧还是至高无上,仍在浓浓的亲情中滋长蔓延……
   【2022年2月7日卧薪斋原创首发】
  
  
  

共 24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金山老师的散文《年,渐渐远去》,写了黄老师家乡从前过年的风俗习惯,很有亲切感。这也使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过年。年三十(除夕)守岁,这是全国各地都有的。还有年前大扫除,除去晦气,除夕就不能再倒垃圾了,要留住财,到初一初二一起倒出去。除夕,初一初二初五放鞭炮,挂灯笼,还有冰灯。正月十五闹元宵,买孔明灯放到天空,然后许愿,据说很灵。那时候过年,小孩儿去谁家都能得一把糖果,放鞭炮也很过瘾。有时拎着自制的冰灯,去大街上看扭秧歌。有时扭秧歌的故意扭到各家门口,有的人家为了表示感激,就放鞭炮欢迎,放的时间越长,扭秧歌的队伍就停留时间越长,让你看个够。那时候小孩多,过年都在一起玩,花样也多,但都不花钱的,工具基本都是自己做的。每天都玩的不亦乐乎!【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2-02-07 23:36:03
  过年也吃杀猪菜,也包饺子。小时候年的味道真的很浓,现在好像淡多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2-07 23:48:50
  年年过年,年年有趣,时代不同,年味不同,浓浓淡淡,都是过年。谢谢辛苦午夜编辑。祝福编辑大师虎年吉祥,财丰笔润。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2-09 21:21:47
  謝先生光临留言,祝福虎年!
3 楼        文友:九疑樵夫        2022-02-08 08:45:33
  黄老师宝刀不老,妙笔生花!
闲时喜欢舞文弄墨,聊以自慰,已经在网站及报刊杂志发文近百万字。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2-11 19:42:47
  谢谢鼓励。虎年虎威,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2-11 19:42:52
  谢谢鼓励。虎年虎威,
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2-08 15:04:09
  这个年,虽然渐渐远去,但作家妙笔之下,那充满烟火气、洋溢着人情味的文字,让我反而更加留恋起几十年前那陈年的年味来了!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2-09 21:23:05
  年年过年,时代进展,传统习俗,一时难断。谢谢!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2-11 19:43:33
  致敬!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