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征服自己,勇于攀登(随笔)
征服自己,勇于攀登
介非(张士勤)
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攀。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去问两只脚,而是要问自己的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要去问一双手,而是要去问自己的意志。
50年前,自己有幸从母校镇原一中高中部毕业,成为名符其实的“回乡知识青年”,在故乡张家沟生产队参加劳动锻炼,每天挣着10个工分,吃着0.7斤生产队供应的储备粮,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份与位置。47年前被录用为每个月吃30斤县社提成粮,领30.50元工资,在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业开边信用社供职。“鲤鱼跳龙门”的那个激动啊,简直就是“无法形容”。
37年前,自己通过考试被择优录取为国家正式干部去银行单位上班。“趾高气扬”的那种感觉,简直是“沾沾自喜”。
35年前,自己又在激烈竞争中走上了单位的领导岗位。“出人头地”的那种自豪,简直就是“春风得意”。
30年前,自己的工作业绩被充分肯定几经媒体炒作报道。成为本系统省地级的先进工作者风云人物,“舍我其谁”的那种骄傲,简直是“唯我独尊”。
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实现不了便是遗憾。
如今自己已经从位子上退了下来。“日落西山”的那种失落感,简直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失落感”在这里、在这个时候,它是一种惰性,一种干扰,也是一种羁绊!
回头看着自己的脚印,感触颇多:凡是两只脚已经到达了的地方,都是属于昨天。都是属于过去,都是属于历史。哪怕那山再青,哪怕那水再秀,哪怕那月再明,哪怕那风再柔。太深的留恋便成了一种羁绊,太深的流连忘返便成了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羁绊的不仅仅是一双脚,一双手,还有思想,还有未来。
没有见过大山的巍峨时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而没有见过大海的浩瀚时依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而没有见过大漠的广袤时依旧是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而没有见过太空的神秘时还是遗憾!世界上总有无尽的风景,宇宙中总有无限的奥秘,老朽我总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崎岖,大海有惊涛,大漠有风沙,太空有风险。即便是这样,我依然喜欢向往着梦想。抛弃事业上的执着,走下领导位置,眼前出现的平静的生活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朝气蓬勃的景致,豁然开朗,积极向上的景致。
是谁又说了领导干部只能上而不能下?老了又怎么样?不是说老当益壮吗?我人是下来了,退休了,而且是自动自愿申请退下来的。
但是,我还是打算继续再上,继续革命!老有所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哪里去呢?我想到大山那里去学习深刻,想到大海那里去学习深沉,想到大漠那里去学习沉着,想到太空那里去学习大度。我更想学习品味一种五彩缤纷的人生哲理。
于是,我想用自己50年前的那种朝气蓬勃的、青春热血般的激情给自己再树立起一个更加高远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为了一种光荣,更是为了一种追求,为了一种梦想,为了一种执著的精神境界。赋闲让位,让年轻人干事业,事业更蓬勃,发展更快捷,心中更欣慰!
人生的作为是心境的反映,何种心态,便是何种人生。悲观消极的心态,便是凄苦幽暗的人生;狭隘自私的心态,便是伤痛无助的人生;乐天达观的心态,便是快乐透明的人生;超然物外的心态,便是自在解脱的人生。
心性决定命运,改变心态就能改变人生。看透的人生到处都是生机,看不透的人生,处处都是困境;拿得起的人,处处都是担当,拿不起的人处处都是错失。放得下的人,处处都是大道,放不下的人处处都是迷途;想得开的人,处处艳阳天,想不开的人处处都是凋枯,做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于自己,有什么样的人生决定权也在自己。
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对是错,是喜是忧,是荣是辱,都要以宽宏的胸怀去接纳。心灵有了爱,让你焕发荣光;心灵有了理解,让你清雅明亮;心灵有了珍惜,让你无愧无悔,心灵有了坦然,让你快乐昂扬;心灵有了放舍,让你轻松自如,心灵有了信仰,让你不再迷茫。把自己当别人,是无畏;把别人当自己,是慈悲;把别人当别人,是智慧;把自己当自己,是自在。于我无我,自在解脱。
从十年前开始,自己居然自谋职业,与文字为伍,以文会友,寻找快乐,其乐无穷。先后与江山原创文学网、火种公益原创文学网、湘韵文学、望月文学、黄土地文学、天马竟辉文学社签约并且发表文章。10年来先后创作发表散文、杂文、随笔等中短篇文章225篇66万余字;创作描写反应盛世年代之生活万象的小小说、微小说、中篇小说30篇;长篇小说一部18万余字;诗歌50首。出版《介非文集》四部。当作家(土作家而已)之梦想目标算是实现了,便是光荣高兴。即便是这个奢侈目标实现不了,我也会因为这一路奋斗的风雨跋涉而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征服自己,战胜自己,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在我看来,这便是不虚度此生了,也便是问心无愧了。
反省自己就是让自己的心灵去不断成长,忘了自己的年龄就是让自己的心灵去飞翔!
2022.02.10
于老屋陋室
现在我们在组织一个优秀作品挖掘计划,您的作品就非常合适,要是有出版想法的话,希望跟您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