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痕】疫情之后(征文·散文)
元月25日,是北方小年,也是古城全面解封的日子。
清晨,我步行去西门的环城公园晨练。一出家门,就感觉像一只放飞的小鸟,心情格外舒畅。疾驶的车辆,匆匆的行人,路两边的建筑,都是我所熟悉的。不同的是,小吃店都关着门,银行的门前却排起了长龙。
三十分钟,我就来到了西门。西门肃穆庄严,傲然挺立在苍穹之下,车辆与行人从两边的城门洞穿流而过。走下桥头,来到护城河边。河水悠悠,一艘小船漂泊在河水上,河面还有水鸭在嬉戏,一只白天鹅高昂着头颅,孤傲地立在一边,一会儿扑棱着翅膀飞起,一会儿又落下。河堤上寂静无人,偶尔走过一个戴口罩的人,也是形色匆匆。保洁阿姨说,她才上班两天,明天环城公园才正式开放。
我站在河堤上,呼吸着新鲜空气,开始做拉伸。十多分钟后,拳友和老师也陆续到了,四十天没见,大家分外亲热,聊了一会儿,老师开始讲课。听完课,又反复练习一个多小时,也没见几个游人。
回家的路上,路面拥挤,都是拉车购物的人,超市门口排着长队,银行门口的队伍更长了,都人挨着人,我不由捏了捏口罩上的鼻夹。还有六天过年,都在购买年货,可我还什么都没有买。
我想好了,绝不能去超市,人多不安全,菜市场也要少去,最好是网购。可是回到家,在网上浏览一番,唯品会、京东、淘宝都不送西安,城市都解封了,还不送货,真让人无奈。盒马集市也抢不着物品,只有去菜市场。
天空飘着雪花,我戴着N95口罩,拉着购物小车来到菜市场门口,只见市场里人头攒动,摊位前都涌着人,调料品、牛肉摊位前人最多。我在门口犹豫,进还是不进,不进去怎么购物,不购物,过节吃什么?小两口不回来,我们两个也要吃吧,万一,弟弟妹妹来了怎么办?
我走进市场,买了菜,买了鱼,买了肉,直到把购物车堆满,才走出市场,走进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房顶上白了,树枝上白了,不一会儿,我的头发上、衣服上也堆满了雪花,像一个白毛女。
在记忆中,十多年没见过大雪了,我兴奋地端着手机,对着树木,对着高楼,对着人群,一阵狂拍。拍完了,感觉还不过瘾,又自拍了几张大头照,才放下手机,拉着购物车回家去。
第二天又下雪了,是雨夹雪,天气寒冷,地上潮湿。吃罢午饭,我走出了家门,去东郊给朋友送资料。小区门口就是公交站,南来北往的公交车都有,可我不敢坐,怕不安全,准备打车去。呼叫滴滴十多分钟,衣服都淋湿了,才等到了车。车子开出不久,又被堵在了路上,之后走走停停,二十分钟的车程,竟然走了快四十分钟。
到达目的地,朋友兴奋地说,好久不见了,我们找个地方聊一聊,我赶紧点头。这四十天把人憋的,想急于倾诉。可她望着空旷的街道,叹口气说,咖啡屋、茶社、小吃店,都还关着门,我们到哪坐呢?她又望了望四周说,这样吧,到附近的公园找地方坐一会儿。
她带着我向右拐去,走了大概五分钟,来到了公园门口。公园大门锁着,屋檐下聚集了许多老年人,有的聊天,有的打扑克牌,还有的举着播放器听音乐。大门不远处,有个偏门,我们从偏门走了进去。
公园里无人、寂静、有地方还围着围挡,一派萧条的景象。找来找去,找到一个树荫搭成的雨棚,里面石凳潮湿,不时还有雨滴落下。我们站着说话,聊了一会儿,我感觉越来越冷了,手冰冰凉,脚趾头僵硬,还口干,只好就此分手,各自回家去。
我站在路边,呼叫滴滴十多分钟,也没呼到一辆车,雨越下越大了,只好上了一辆空旷的公交车。车子行驶两站,上来一位胖大姐。她呼哧呼哧喘着粗气,靠在我旁边的栏杆上,把口罩往下一拉,露出了鼻子,然后掏出手机打电话,我吓得赶紧转过身,脸冲向了窗口。她怎么这样啊?一点也不注意防疫,万一携带病毒怎么办?她都下车了,我还心有余悸,回到家里,用酒精、消毒液把外套、外裤和鞋子整个擦了一遍。
要过春节了,我和他都是家中老大,父母也都不在了,年夜饭怎么办?去年春节,婆婆患病住在我家,也没心思招待客人,婆家、娘家都没有聚餐,今年疫情刚过,还敢聚聚吗?他说,外甥女在老上海订了年夜饭。我问,敢吃吗?他说,怎么不敢吃,饭店敢订,咱们就敢吃。婆家的聚餐解决了,娘家怎么办?去订餐吧,一是订不上了,二也怕不安全,他说,让他们初一来家里吃!在家聚餐好是好,就是太累人了。
一旦决定,我冒着雨夹雪又去采购。菜市场挂上了红灯笼,一派节日的气象,许多卖水产、卖水果的都摆在了外面,这些临时摊位,想借着过节赚点辛苦钱。各个摊位前,依然是人满为患,大爷大妈们,见什么买什么,像抢购一样,也不知能吃多少。我买了韭菜、青菜、大肉,还有鱼,购物车放不下,就挂在车把上。又拉着小车去炒货店买了瓜子、花生、开心果之类,提在手里,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接下来的两天,我不停地去采购,直到把冰箱塞满,把窗外堆满,在厨房也堆了一些才停止购买。明知吃不完这些,宁愿放坏,也要买,只有买回家,心里才踏实,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万一再隔离怎么办?他笑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瞪他一眼,废话,隔离期间你吃的不都是我囤的吗?
嘴上这样说,我也感觉买太多了,于是打电话问妹妹买菜没有?如果没买,我分一些给她。妹妹说还没顾上买菜,在银行排队取钱呢。中午妹妹来拿菜,一进门就说,一上午都泡在银行里了,柜员机、柜台前都排着长队,从没见过这种阵势,有种危机感。我感到庆幸,家中备有现金,手机捆绑着银行卡,没有排队取钱的烦恼。
除夕下午,我们去老上海吃年夜饭,一进大门,吓我一跳,大厅里坐满了人,都不戴口罩,吃着、聊着、喝着,这多不安全啊!我真想转身就走,可大过年的,全家人聚在一起不容易,不参加也不合适,大家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呢?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疫情已经得了控制,没必要那么担忧和恐惧,要相信政府。
我们的年夜饭订在包间,相对比较安全,还是外甥女想得周到。六点整,婆家大小十几口子都到了,就缺我家儿子儿媳。晚宴开始,孩子们嬉戏,大人们推杯换盏,节日气氛浓郁。大家举杯迎接新年,共祝来年的美好。
相对而言,娘家的聚餐就没这样热闹了,儿子儿媳没回来,他们三年都没回家过年了;妹妹的女儿,去年秋天代表单位去香港工作,按规定,节前回深圳隔离,隔离期满回古城过年。可疫情打乱了计划,在深圳一直约不上隔离酒店,被困在了香港,她五岁的儿子想妈妈,天天念叨,还常做梦梦见妈妈。
晚宴结束,我们回到了家中,我在屋里守着电脑,他在客厅守着电视,互不干扰,相安无事,窗外无爆竹声,一切都平静祥和,但缺少了节日的气氛。
气氛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健康地活着。大疫之后,能够享受这般宁静与祥和,实属不易,是幸福与幸运的,是我们国人才有的专利,要感谢伟大的祖国。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