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忘】看龙灯挤丢一只鞋(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忘】看龙灯挤丢一只鞋(散文)


作者:严真 秀才,13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4发表时间:2022-02-13 12:21:21

元宵节玩龙灯,是家乡县城的传统,我小时候,物资和文化生活匮乏,晚上万人空巷跟着看。当时的龙灯十分原始简陋,白天放在街道政府的大院里,竹编的龙头龙体龙尾,糊贴着彩纸罢了,下扎根粗棍子,供人舞动。唯龙眼神奇,镶嵌着两个手电筒,耍起来,两只龙眼里射出光柱,夜空飘舞,令观看的人啧啧称奇。龙尾灯扎条长长的穗子,耍龙尾的人调皮捣蛋,故意把穗缨在围观人群的头顶、脸上扫来扫去,惹得人们一阵阵惊叫、嗔怒、欢笑。龙体灯是九个圆柱状的竹编,由两尺宽的白布连接而已,远不像现在的龙灯,周身彩绘,奢华漂亮,栩栩如生。
   正月十五吃元宵,正月十六吃扁食(饺子),元宵,扁食晚饭后,我和小伙伴早早就挤在街政府门外,等候龙出来。振奋人心的锣鼓齐鸣和几声沉闷雄浑的响铳之后,拥挤的人群如波涛起伏前俯后仰,伴着“出来了,出来了!”的欢呼,龙头昂首挺胸,左顾右盼一番就舞上了大街。我们小孩子看耍龙,爱看龙头追逐着点燃着鞭炮的人,噼噼啪啪的热闹;爱看礼花噴燃着,高举着龙头从上面窜过的刺激精彩。而大人们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龙耍得好赖,主要看舞龙头的,把六七十斤重的龙头舞得轻松自如,再看甩龙尾的诙谐幽默,把围观的人逗得捧腹大笑,才是高手。
   龙灯沿街便行便舞,遇到鞭炮燃放拦截,就要打开场子耍一大阵,直到鞭炮声息。舞龙最高潮的地点是县百货大楼、大礼堂广场和卫河桥头。大冬天舞到兴头,舞龙头的素性光膀子,腰扎藏青色的宽布腰带,裸露着健壮的肌肤,大家连声叫好。甩龙尾的身佩铃铛,描绘的是戏台上小丑的脸谱。据说,他曾在濮阳杂技团学过丑角,因受不惯班头的训斥虐待,偷跑回了家。甩龙尾的前前后后跳跃尥蹶,满身铃铛随着“叮叮当当”,他插科打诨,丑态百出,踢人逗趣,赢得一阵阵的笑声掌声和喝彩声。元宵节过后几个月,大人小孩,仍津津乐道看龙灯的趣闻趣事。
   卫河大桥南头,朝县城东区街道去,是个很长很陡的大下坡,坡底是孟姜女河桥,桥下外侧是孟姜女河与卫河交汇处,水流湍急。我只顾跟着看龙,大下坡上了孟河桥时,熙攘拥挤的人流里,我的一只棉鞋被踩掉了,根本没法拾,只能被裹挟着朝前涌。我爹在县物资局上班,棉鞋是他到天津出差时,为我捎回的,比我脚上的鞋大一码,要不咋会让踩掉哩。爹说,专门买的大。穿双厚袜子或垫双鞋垫就可以。如果买小了,这么好的鞋,回来没商店换,挤脚就不好办。那时候,孩子们的鞋大都是家人纳制的,没有几个人穿得起买的鞋,我的鞋黑灯芯绒面,白毛绒里,松紧口,当年,价格不菲,时髦得很。
   我沮丧地光着一只脚回到家,我娘没问我鞋咋丢的,只是抱起脚急切地问,被人踩伤没有?你是咋回来的?仔细察看无恙后,才放了心。爹问我鞋在哪里踩掉丢的,然后出了门。回来爹说,沿途没找到,那只鞋肯定被人群蹚下了河,让冲跑了。他看到路边有踩落下的烂鞋,但都不是我的。我娘惋惜地叹口气,小心翼翼收起了我的一只鞋。
   过了元宵节,娘突然对我说:“你把这只棉鞋放到桥头的显眼地方吧。”我不解。娘说,“好好的一只鞋,放在咱家抛舍(废弃)了。万一那只没让河冲走,如果哪个孩子捡到了,他配上穿呗。”我顿时恼怒了,说:“谁捡我的鞋烂他的手!这只鞋,我把它扔进煤火眼,烧了!”娘正给我衲新棉鞋的鞋底,不容责辩地朝外摆摆手背说:“这么好的棉鞋,那个捡着了的孩子穿着也暖和。”
   社会发展,物资丰富。文革结束以后,家乡年年举办元宵灯展灯会,且规模一年胜过一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县城举办最盛大的一届,还被省电视台和多家媒体报道。但是,我当年跟着看的龙灯,和如今电子声光控的科技灯展相比,水平简直是地下天上,远非小巫见大巫可论了。不过,彼一时的高兴心情和热闹场面仍记忆犹新,还有,挤丢一只鞋的事情,回味悠长。
   我慈祥善良的母亲已经过世多年,据我回忆推断,看舞龙丢鞋的事情,大概发生在1963年或1964年的元宵节,有时我想,如果当时真的有人捡了我的鞋,以后又穿了我母亲,让我放到桥头那只,才配对成双的孩子,应该和我年龄相仿,如此这般,咱们就是有点缘分的好哥俩。50余年,日月如梭,往事如烟,倘这事你还有印象,只要领会,母亲最伟大、最无私,呵护自家孩子,博爱天下儿郎,你我和天下每位母亲,都有近似的情怀,足矣。
   难忘那年元宵看龙灯,我挤丢了一只鞋!

共 17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元宵舞龙灯,这是许多中国人的习俗,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活动。文章详细描述了当年龙灯的模样和舞龙灯的诀窍,以及龙灯摇头摆尾的各种姿态给大家带来的欢乐时光。还有鞭炮噼啪,礼花添彩,铃铛声声,人流如潮。好一派节日氛围,仿佛就在昨天。那时龙灯虽然简陋,但群众看龙灯的热情很高。龙灯舞到百货大楼前,礼堂广场上,舞者赤膊上阵高潮迭起,群众鼓掌喝彩更加热烈。以至于龙灯过孟河桥时,我的一只鞋被拥挤的人群踩掉了,还好没被父母责骂。只要我将这只鞋放到桥上,希望有人捡到那只鞋配上穿。文章叙事具体,场面热烈,富有感染力,推荐共赏。【编辑:秋波明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波明送        2022-02-13 12:26:57
  文章层次分明,朴实感人,值得学习借鉴。
2 楼        文友:秋波明送        2022-02-13 12:28:15
  向作者问好,祝创作丰收。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2-02-13 13:05:21
  拜读佳作!
4 楼        文友:严真        2022-02-13 17:34:02
  感谢秋波明送老师推荐拙作和精彩的编按,祝老师幸福健康,元宵愉快!
5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2-02-13 18:01:15
  作者的妈妈真是一位善良的好妈妈。
回复5 楼        文友:严真        2022-02-13 18:32:26
  感谢寒梅老师对我母亲的赞誉。愿天下母亲都幸福,好人一生好报。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