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忘】时间的秘密(纪实小说) ——自然探微寻密·01
【前言】
这是一篇小说,纪实小说。但是,没有虚构。
这个故事,不是“故事”。是个真事。完全真实。
是多年以前,我亲身经历的一组——灵异事件。
地球上,自然界,有许多物事现象,不好理解、不能解释。但仅仅是我们不了解而已,不能用现有的科学解释。
现有的科学技术,似乎对此无能为力。
但这不是迷信。如果我们不理解、不明白的物事,不能解释的现象,就说成是迷信,生硬武断地归入迷信之列,那就是一种现代的新迷信!无异于愚昧、无知。这一切,只有等待未来某一天,真相揭晓;或是我们主动去发现发明新的科学原理理论公式规律,对之加以阐释,以洞悉谜底。
我们应该明白,地球人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发达、不够高强。我们的未知世界,还很辽阔、广袤,甚至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仅举一例,为什么有一些东西、道理,我们的古人明白了、理解了,甚至写成了书卷,形成了成熟完备精准的理论。而我们今人,却不明白,读也读不懂、学也学不会?比如:星相学(星座理论),属相学,风水学,面相学(看相),看八字(拆八字、生辰八字),拆字学,占卜学(算卦占卜),命名学(姓名影响人命),周易(易经、易经学说),梦境梦幻,因果报应,天堂地狱,人世轮回(前世、今生、转世等)……
您看,现代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要点火炬、设计制作“吉祥物”?要采集“圣火”,要祈天祭地,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现代迷信?
再如,人世轮回,现时的西藏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活佛转世”与“转世灵童”(相当于继承人)的遴选方式,是公开寻找其转世、几代几世、化身之人。至今仍然沿用古有的方法。这可不是迷信,是国家认可、承认、公开透明的。
以及,为什么每年开海以后、渔民出海,世界各国、我国各地有关部门都要和民间一起,举行正式隆重的“开海仪式”,举办祭海活动、敬海仪式、为海献礼进贡?这是现代迷信吗?
还有,我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等场所,是做什么的?都一定程度地与此相关、与祭祈活动有些联系。而且是“皇家”“御用”“专用”。
这一切,恰恰都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表现!
是的,我们应该这样顺应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大自然,不是要我们去征服的,而是需要我们去顺应、去热爱、去亲近、去拥抱的。地球,可能完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浅薄,清澈透明、一眼见底。大自然,大千世界,可能有无穷无尽的科学之谜,在等待着人们去一一破译、理解、开发、利用、认知、敬仰!
还有,去尊重,并同时反省我们自己。譬如各种生物,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一切一切,其实都是与我们平等的。不比我们矮一头低一等。
例如本篇所记故事,不,不是故事,是真事——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系列事件。
我甚至在心里,把这些归为神迹、神赐、神助。至于,这样想对不对?我不知道。因为我很渺小;我知道,我很渺小!我无力证明!
我更知道,至少这不是迷信。这也是科学,一种科学,异于目前我们所知各种科学之外的某种科学。只是我们现今还不懂,无力解释,不了解而已。
我的聪明、智慧在于——尽管我不理解,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怪诞甚至是荒唐的异象。但是我不评论、不否定、不贴标签、不下结论;也不说这些事是——迷信;不敢说、也不该说。
我只是,老老实实地记录在此,“原版”呈现给世人,奉献给你——我的朋友们!
也奉献给后世的人们。未来的朋友,请你们——接过这个接力棒,去研究、去挖掘、去发现、去创造,直至破解这些人类与自然的未解之谜!
从而,把人类、把科技,推向更高、更远、更强、更好!乃至更美、最美!
是的,我们,人类,需要科学态度!需要科学思维!
需要大思维、开放思维、开明思维!起码不愚昧的思维——这是底线。
****** ******
【一】第一次
中午下班回家,一进门,我对着厨房门口说一句:哎——,手表坏了。
我听到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几重奏,估计妻子在做饭菜。
手表坏了?你的手表?妻子听到我说话的声音,从厨房走出来,看着我问。
我的手表。停了,不动了。我左手臂举起来,对她晃晃胳膊。
怎么了?怎么坏了?
谁知道呢。我又没叫它坏。我笑笑。
应该修理了。这几天,我去修一下吧。这挂表,戴了快有20年了,跑累了,活老了,可能也该修修了。等待星期天也行。要不,再观察一下,不知道是否稳定。
妻子凑过来,看看我的左手腕。又转脸看着我说:哎?没停呀?这不在跑吗?
对,傍晌儿停了一会,接着又跑了。不知是否提前午睡了。可能睡足了、又醒了。
上午在办公室里,快下班的时候,一看表,10:38。过了一会儿,再看,还是10:38。呀!我这才发现,手表停了。赶紧问问同事几点了,说是10:58。手表停了20分钟。可能是没有弦了?想想,不对。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手表明明上弦了。
我的习惯是,每天晚上睡觉前,上床以后躺床上给手表上弦。一直到上满为止。几乎从来不忘。上完表弦,顺手往身边床上一扔,合眼睡觉。
我对准表的分针,开始上手表弦。也不知道什么毛病,没有弦了,还是坏了?上弦时,觉得还有些弦,没用光,不太轻。如果一点弦没有了,旋钮转起来会很轻。果然,手表旋钮转了没几圈,弦就满了。
奇怪的是,我一拨正手表指针,表针便开始唦唦唦转了。
更奇怪的是,原来还有些弦,为什么停了呢?这么说,手表没坏吗?
可是,有弦,表也没坏,那怎么会停了呢?
怪。
这是1998年夏天的事情。
当时已经有电子手表了。我戴的还是旧的机械手表。不是自动上弦的。记得是孔雀牌小型坤表,辽宁丹东手表厂出品。这是我大学期间约1979年吧,父亲花了一个多月的工资,给我买的。价格可能约110元—118元,记不太准了。
中午吃完饭,躺下来睡午觉。看看手表,还在跑,没再停。下午上班的时候,我再一次看表,是故意看的,既为了看上班时间,更是为观察验证,手表到底坏没坏?
没坏,跑得很正常,秒针转得还挺精神呢!它不午休,而且看上去一点也不瞌睡!
下午上班出门前,我和妻子站在前厅,我说:对对表,几点了?我瞄一眼手表:13:45。这是我习惯的出发上班时间。
妻子抬抬左手腕,看看说:一点四十五分。
对吗?看准,我验证一下我的表。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手表了。
妻子再一次看表,抬起头说:对,一点四十五。一分不差!
中午前后,不仅没停,还很准确。简直是分毫不差!
我下意识地再看一眼手表,唦唦唦,精神抖擞呢!步伐精准得像三军仪仗队战士的正步走!
我说:看看,奇怪。这不跑得很准吗?上午,怎么就突然停了呢?还有弦,却停了。
是吗?你肯定吗?上午停了,还有弦?
对,肯定,我有数。我又把上午上弦的情况,简单复述一遍。而且,同事也能证明这一点。
妻子面露惊讶:是吗?是怪。咋回事?那么,后来,怎么又开始走了呢?妻子看看我,目光透出疑惑不解。
我上午一拨针,还没上弦,它就开始转。
你不是说,原来还有弦吗?
对呀。
还有弦,表停了。是吗?
Yes。我调皮地说。
走,不早了。应该上班了。就没有再说下去。我们一块儿开门、关门、反锁一圈钥匙。开始下楼。下楼时,两个人边走,还在继续聊这个事情,她问了一些情况,我一一作答。
下午,晚上,一切正常。手表似乎在用脚步向我证明:我没坏!也没病,更没醉!我从来不酗酒。我好好的!你看,我的步伐不是很标准嘛?唦唦唦,它这么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和我闲聊。
我的手表,确实是比较准,大约一个星期能快一分钟。基本上也不需要拨正。快一点倒是好,不会误事。我一般也懒得拨正,等待个把月积累到快四五分钟了,我才拨一次。
从那以后,我多了一个心思。
每天,都要格外关心一下我的手表。每次看表,不仅是看时间;还会想:手表停没停,坏没坏?我的手表,似乎成了我重点关注的“病号”。
我对我的手表,似乎产生了信任危机。成天惦记着它。
不知道,是否需要加油了?有可能干燥了,摩擦力大了?我经常猜想这些可能性。
但是,一连几天手表都挺好,一切正常。
手表无怪事。
那天上午,大约11:00,公司门卫管分发报纸的元宝来了。他活蹦乱跳地闯进我们技术部,嘴里还哼着一个什么哼哼唧唧的调调儿。走近我的桌边,抓着一摞报纸的右手往桌子上重重地一墩,故意弄出个动静,生怕我不知道他来了。仿佛是告诉大家:我来了,你们看见了吗?听到了吗?我!
他左手从报刊上面拿下一沓报纸给我。报纸的上表面,用圆珠笔写了技术二字。因为我的办公桌离门口近,他一般是把报纸送在我的桌上。有时候,也送到别人桌上。我比较喜欢看报纸杂志,也写稿投稿,看报比较多,可能与此也有关系。
我打开报纸。今天来了《北京科技报》《上海科技报》《山东科技报》,还有一本山西省的《科学之友》,再是《烟台日报》《山东工人报》《胶东文学》等。我翻阅烟台日报,今天是周五,烟台日报周末版来了。我前期投过稿,不知道今天发没发。翻到第三版,文学专版,赶紧找我的名字和文章标题。哈哈,发表了一篇散文!我的眼睛闪电似的“钉”在我的文章标题上。
太好了。一阵兴奋,扫两眼全文,读一下,大约1200字。原文有1500字,编辑给压缩了一些。
我高兴地告诉同事,发文了。大家一个个围过来,叽叽喳喳议论一番,有的边议论边阅读,把身子伏在我肩上。有的拿走别的报刊,回自己座位去了。有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和我闲聊发稿的事情。有的问,这块儿(篇)文章,能给多少稿费。
……
【二】第二次
时光荏苒。几天过去了。
下一个星期三下午,我的手表又停了。
也是偶然发现的。那几天比较忙累,在设计新产品项目图纸。一下午闷着头画图。那时候,单位还没有电脑。我们还是手工画图。木头的制图板上铺一张大版纸,图板倾斜支起来,图纸周边用透明塑料胶带胶合固定,再有有机玻璃丁字尺,铅笔、三角板、计算尺、计算器、橡皮擦子。
快要下班的时候,看看手表:15:01。嗯?15点,对么?15点,不是五点,是三点!我脑子太累,有点转不过弯了!不对,怎么才三点钟?夏天,有午睡,上班时间是下午两点。我感觉,画图都快要一个下午了。怎么才三点钟?中间,有时候停下来和同事闲聊几句,也没看时间。一问同事,告知我:五点五十。
我的手表,又偷懒了;也不知道是睡着了么?手表,夏季也有午睡吗?这一觉睡的!已经停了快三个钟头。它老人家,大概是午觉睡过头了!
我想起了上星期,手表“罢工”的事件。如法炮制开始上表弦。哎?还有弦!上弦的旋钮挺沉重。上了几圈,就满弦了。
我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你这表啊!干啥呢?逗我玩呢?我就这么好玩吗?逗我,你觉得有趣吗?
我一开始上弦,手表秒针就开始转圈圈。
可是,原来有弦啊!弦还挺多的。这手表,到底坏没坏?
下班,骑自行车回到家。妻子已经在家了。她还没开始做饭菜,在卫生间忙忙活活,不知道在洗衣服,还是洗刷卫生间?传出一阵阵水声、搓揉声。
妻子甩着湿漉漉的双手,走出卫生间。随便和我招呼一下聊几句。孩子还没回家,上学去了。
我坐在前厅沙发上说,今天下午,手表又停了。
啊!又停了?这么说,应该是坏了?她大惊失色。不能用了吗?
不知道,不一定。
怎么回事?到底?她又问。
谁知道。真是的,烦气人。真上火!这回停的时间长,三个小时。我答。
我把过程简略说一遍。特别说了,不一定是坏了。因为还有弦,却停了。但我一上弦,它又开始走针了。好像是我一上弦,就把它弄醒了;它一醒,就立即接着跑!仿佛它仅仅是打了一个浅浅的盹!
上一次,是十分钟,就是上周那回。
晚上,我们各忙各的,吃饭以前以后,我和妻子又先后几次提起手表的事情。从几个方面说来说去的。想起来了,就说几句。随便聊,没有主题,属于家庭杂议、漫谈一类。
还不时对对表。手表没停,走时精准。
饭后,我一直斜倚在床头看书,妻子在追电视剧。一个什么连续剧。她好像突然又想起来了,说:回来,早点去修修。
什么?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心思沉在书中。不明白妻子在说什么?
感谢迎冬寒梅部长的点评跟帖!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