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咕咚,远山的流水声(散文)

精品 【风恋】咕咚,远山的流水声(散文)


作者:山雨潇潇 秀才,112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06发表时间:2022-02-25 18:58:38
摘要:站在空旷的大山里,我仿佛看见有一群光着屁股的小孩在戏水,听到阵阵嬉笑打闹声从“水湾”最深的沟中传来,又看见“水湾”下游的那片稻田重新长满着中稻,听见劳作回来的人们哈哈大笑的招呼声……

岁月是一条长长的路,匆匆的步履中无暇顾及一路的风景。曾经难以忘却的片断,也在时光的消逝中渐行渐远,一处类似的风景,亦或一片熟悉的声音,偶然间,总能唤起一段或近或远的回忆。
   数次经过那个叫“水湾”的地方。可是,再也看不见那汩汩涌动的泉水,再也听不到那连绵不断咕咚声。于是,我逐渐习惯了那个没有水的“水湾”,也习惯那条经流不息的山泉里长满沟草。
   桂西,山高林密,溪流密布,四季轮回,山泉叮咚。
   我无法想象一条欢快涌动的山泉会断流,无法想象一条咕咚响应的山沟里会悄然无声,这应该不是“水湾”该有的印记。于是,我在不断地寻找和分析,为什么一个叫“水湾”的地方再也没有水。
   山里人逐水而居。泉水、溪流,对于山里人来说,是生存的智慧。
   山上有山。“水湾”位于大山之上的两山之间,水分在成片树林涵养过程中,有着从不间歇的力量,这种力量汇集的结果是涌出最干净的泉水。
   或许是没有明显落差的缘故,“水湾”并没有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没有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叮咚”“咕噜”的声音,是细水长流的证明。
   “水湾”的流水声,远远听到,这或许缘自大山太过于安静。
   为什么将“水湾”二字加上双引号?大山的每一个山川沟壑,都会被山里人冠以形象的地名,这种地名,只有长年生活在山里的人们才熟悉,比如“黄泥巴堡堡”“青冈岭”“挑水坳”……每一个地名,都代表着大山的一种生活方式。
   “水湾”的生活方式是灌溉了下游一湾古老的稻田。
   对于山里人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而一片安静的水田,比起那贫瘠的旱地自然要金贵得多,比起难以下咽的玉米面,吃到香甜的大米饭是山里人最欢乐的时刻。
   一片安静的稻田,也代表着一种安静的生活方式。祖先选择隐居大山,应该是为了逃避战乱、灾荒。然,在我的世界里,选择隐居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休憩。
   过着无拘无束、与世无争、长命百岁的生活,应该是一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
   “水湾”下游的那湾稻田,内容是丰富的。
   大山的生命终于熬过了又一冬,春风如约回暖,各种花草树木娇滴滴地生出第一张叶子。随着午夜的一声春雷,春雨便来来回回地下个几阵,土地越来越湿润、蓬松。
   “水湾”不急,春雨虽然足以让大地湿润和蓬松,但不足以灌溉宽阔的稻田。
   于是,“水湾”下游的那片稻田只适合种植中稻。种植中稻的过程比起种植早稻或晚稻要自由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种植中稻无需争抢春天的第一片阳光和秋后的最后一点温暖。中稻的种植过程有一个较为自由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可以定格在雨量充沛和阳光充足的任何一个时间。
   “水湾”下游那片稻田有着永远属于山里人的故事。它的安静和熟悉足以勾起每个人的记忆,也可以在每个山里人的记忆中留存着一份美好,这种美好更多是缘自大山寄予山里人的一份轻松。
   我最痛心的是,山里挑着或背着农家肥走向田地的那一刹那。肩膀磨破了、后背浸血了,但那条走向田地的山路依然漫长无比,而且还要上坡下坎。我认为上天不应该如此折磨山里的人们,也不应该把他们冠以生来就命苦的地位。
   “水湾”下游的那片稻田离家不远,而且都是平坦山路。于是,耕作“水湾”稻田会让山里人的脸上舒展些许,尽管“水湾”稻田的面积不足以维持山里人的耕种和生存。
   山里人的最大痛苦,莫过于在田地间劳作的时间少于走向田地间的赶路时长。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由于“水湾”稻田距离村庄较近,人们的劳作不用看向快要西沉的太阳,不急着赶路让山里人的田间劳作更加精细,也让捞泥鳅的小孩们有着更多的收获。
   只是,并非每户人家都能分到“水湾”的水田,毕竟,山里的人户实在太多了。人多地少是大山普遍存在的现象。
   充沛的水量让“水湾”的贡献不只仅限于那些在“水湾”下游有稻田的人家。
   木薯,一个山里人又爱又恨的名字。木薯的存在实在有些尴尬,用于牲畜喂养有些可惜,用作人类主食却又难以下咽。
   只是,对于土地上的任何收获,山里人总会用百倍力量去争取。
   种植木薯便成了山里人的又一耕作方式。
   “水湾”两边的山,有着古老的灌木丛。当一片葱郁的灌木丛在刀跟火种的作用下变成一块块可以耕种的土地时,贫困的人们会毫不犹豫地砍掉那些生长多年的树木,并放一把火,烧出一块带着灰烬的山地。
   木薯的生命力极强,加上刚开垦的山坡披着肥沃草木灰,木薯的产量很高,粗如胳膊。
   新出土的木薯带有毒性,生吃会眩晕。至于是什么毒,山里人不会去深究。只是,智慧的山里人将木薯浸泡在流水中,一段时间后,毒性就会消除。这个时间一般会持续七八天。于是,“水湾”一时间又成了泡木薯的好地方。
   每户都有着自家固定的池子,从上游一直延续到下游,一篓篓木薯倒进山沟里,溅起爆炸式的水波,发出沉闷的入水声。
   木薯在浸泡过程中会浸出乌黑的颜色,一时间,“水湾”变成一条黑水沟。
   虽然这一现象令小孩们感到疑惑,但随着大人们挑着一担担木薯并露出收获时满意的笑容时,孩子们也终于原凉了大人们的行为。只是,委屈了小孩们,再也不会在“水湾”捞到任何一条泥鳅或抓住任何一只林蛙。
   我一度认为,森林和泉水没有太多关系。反而觉得,森林的生长过程争抢了天上的雨水。尽管我不止一千次一万次听大人们谈及保护水源林的道理。然而,生存的压迫,让山里的人们还是砍掉了“水湾”上游的成片森林。随着森林不断遭到砍伐,“水湾”的水越来越少,那条曾经奔流的泉水,最后只能发出“嘤嘤”的呜咽声。
   尽管我认为山里人在傍晚间的取水过程是一道热闹的风景。而挑水却是一项苦力活,扁担在木桶的重力吊垂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这种声音伴随着脚步的迈动节奏,像一曲有韵律调子。只不过,这种调子非常吃力。
   一代代山里人渴望修通自来水,这不但可以减轻山里人的取水负担,还可以提升山里人的生存质量。比如,会吸引一片羡慕的目光,或娶进一个漂亮的新娘子。
   终于,山里人行动了,各个寨子在政府的号召下,纷纷在泉眼处建过滤池,然后架接“钢管”,把水龙头安装在水缸的上方。打开水龙头,来自远山的流水便哗啦啦地灌满水缸,这一惊奇的过程让山里人喜出望外。
   “水湾”的泉眼处也被建起了过滤池,流向下游的那一湾流水更多地流进了山里人家的水缸里,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水湾”的水越来越少,那经流不息的山沟最后只留下一条痕迹,少雨的冬季,更是早早断流。“水湾”下游的那片稻田,再也没有明晃晃的田水,再也看不到中稻那沉甸甸的稻穗,更不会捞着任何一条小鱼。我想,“水湾”的断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森林的砍伐让水源失去涵养;二是修通自来水让水流重新分配。
   “水湾”再也没有前来嬉戏的蜻蜓,再也听不到林蛙的叫声。
   随着国家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政策的实施,山里人们纷纷响应号召,搬出大山告别跋山涉水、肩挑手拿的日子。世代耕种的土地长满杂草,那些被砍伐的水源林再次长起该有的树木。
   搬迁的过程是山里人的一次痛苦抉择。毕竟,没有人愿意无情地离开熟悉的山间小路和自由奔走的山头,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讨生计。只是,大山的艰难让山里的人们还是大胆地走出大山,最终告别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山山水水。
   父母依然居住在山里,养猪、养鸡、种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我没有劝父亲离开大山,我尊重父亲的意见,只要他喜欢,我们顶多是多抽些时间驱车回山里看望他们。于是,大山的我的印象里还是当初的样子,我俨然非常熟悉大山的一草一木,熟悉山间的那条小路和那些自由奔走的山头。
   每次回到家中,我依然能熟练地架起铁锅,升起那缕随风飘散的炊烟。
   或许缘自山里人的搬迁,土地不再被无穷尽地开垦,水源不再被无穷尽地取用。断流多年的“水湾”重新发出了“咕咚,咕咚”的流水声。
   站在空旷的大山里,我仿佛看见有一群光着屁股的小孩在戏水,听到阵阵嬉笑打闹声从“水湾”最深的沟中传来,又看见“水湾”下游的那片稻田重新长满着中稻,听见劳作回来的人们哈哈大笑的招呼声。
  

共 32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山情怀的继续篇。读完全文,就是一种山里人必有的山文化。其实,一处乡土养一处人。这是长期生活磨砺出的一种坚不可摧的意志与精神。最为可贵的是山里人始终深爱大山。对那里的一草一木熟悉而又悯惜。作者笔下的大山,是富饶的,也充满传奇。为了生存,人们不懈地奋斗,创造出许多值得留存的财富,就大山地名而言,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也代表一种文化。既鲜明又实在,也顺口。“黄泥巴堡堡”“青冈领”“挑水坳”这是非常有意义名字,它也留下不朽的记忆。历史名册会记上一笔。作者的大山情怀,既饱满又热情。将咕咚的流水声跃然笔尖。佳作推荐阅读。【编辑:文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30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22-02-25 19:02:07
  一篇充满家乡情怀的佳作,推荐阅读。感谢投稿风恋。
文绮
2 楼        文友:山雨潇潇        2022-02-26 00:09:34
  谢谢老师!辛苦了!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03-01 22:37:42
  恭喜祝贺山雨老师的散文佳作获得精品!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关照支持!辛苦了!问好祝福春安文丰!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和谐自然        2022-03-26 15:54:22
  一篇很精彩的作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