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辉光(微小说)
午夜时分,月亮便被乌云遮掩了。清晨五点钟的光景,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降,不大一会儿,地上、屋檐上、房顶上、大街小巷停放的汽车上堆积出了一层薄薄的雪,因为疫情封控,古城仿佛是一座空城,只有几个早出的清洁工惯常的清扫动作还给古城平添着几丝生气。
赵伟民已经骑着电动车出发了。昨晚,他接到上级的微信通知:“今天一大早去金谷社区支援防疫工作,主要协助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疫情不结束,不能返回机关!工作一切听从社区安排!艰难时刻,党员要冲锋在前!”领导最后电话通知赵伟民时再次强调。
其实,赵伟民心里老大的不情愿。自己是五十开外年龄的人了,再平平安安地工作几年,就可以退休了,何必这样起早贪黑地去抗击疫情。为什么派我去?唉!也许我在领导面前一贯吃不开吧。
推开金谷社区会议室大门的时候,赵伟民一愣,只见办公室里早已聚集了三十几个年轻人。他们是志愿者,有男也有女,大家已经开始更换防护服了,或者彼此之间帮个忙,或者彼此之间开几句玩笑斗几句嘴……热闹且有条不紊。赵伟民心头一热,这些年龄和他女儿差不多的孩子们青春的、火热的气息瞬间感染了他。
社区主任穿着防护服进来了,他在向志愿者们交待今天的任务:“咱们社区居民多,今天你们分为十五组,一组两个人,一个负责扫码,一个负责维持居民排队秩序。一会儿医生来了,一个小组一个医生。咱们一共二十几个小区,分组进入,争取中午十二点前完成今天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明白了吗?”志愿者齐声答道:“明白!”
赵伟民被分配在了样本交接组。一座简易的军用帐篷,里面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两把椅子、一个“小太阳”,赵伟民不会电脑,只能给会操作电脑的志愿者小李打打下手,数数样本的管子数目,在帐篷外接收管子。
雪越下越大了,抬眼往远处望,天地的一切笼罩在一派迷茫中。一辆出租车停在了帐篷前,一个身材高挑的小伙子挑开门帘,走进帐篷。
“我是来收管子,往核酸检验点送,我刚才和你联系过……”小伙子对志愿者小李说着,护脸的面屏上起了一层雾,有水珠沿着防护服边沿滚落。由于穿防护服不能穿厚的羽绒服,赵伟民感觉小伙子身体冷的有些轻微的颤抖。
正在打接收单的小李招呼小伙子先坐下来,赵伟民将“小太阳”往小伙子身边靠了靠,不过几分钟,面屏上的雾气散了。
赵伟民问:“您这一天下来,得跑多少个点啊?送到核酸检测点,又得多长时间啊?”
小伙子回答:“早上七点上班,下午有时候忙到到晚上了。送一次样本到核酸检测点,远的来回需要一两个小时,近的也要三四十分钟,包括咱们这里两个街道办事处的样本我们都要接,一天各个点来回跑,也不下四五十回。”
赵伟民问道:“累吗?”
小伙子语气突然变得坚定了,他说:“能不累吗?不瞒您说,我老婆怀孕产检我都没陪着去,让她先去丈母娘家了。我也是志愿者,不求任何回报。但是,这么大的一个一千多万人口的都市,遭受新冠疫情了,我们不站出来,这个城市不就完了!我们站出来了,就有希望了!”
赵伟民身子一颤,重新上下打量了小伙子,小伙子眼神里放射的那种辉光,朴实坚定而又执着自信。赵伟民感觉眼睛有些湿润了,他起身端起已经规整并且样本录入系统放入筐中的一百多个管子,对小伙子说:“您先歇一歇,我把这些样本送到车上去。”
出租车将要启动的时候,赵伟民又把手伸进车窗,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轻声说:“我们一起战斗,直到最终战胜疫情!”
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大街上,不时有救护车和运输抗疫物资的车辆经过。还有志愿者们,雪地已经被他们的步伐开辟出了一条通往抗疫胜利的道路。
明天!
继续!
我们一定完胜!
赵伟民已经看到了风雨过后万里无云的晴空……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