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沙漠里的骆驼(散文)
这一天,是2022年的元旦。微信里,电话中,祝福声声,络绎不绝。
在一个乡下的粮储基地,又迎来了粮食进出仓的大忙季节。在这儿,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节日的悠闲味儿。
看,足有两个人高的红色重卡,装满了稻谷,挺胸驻足在宽阔的仓储车间。听,去杂的机器在轰鸣,褐黄色的稻谷在传送带上挤挤挨挨,飞速奔涌。
戴着粉色帽子、格子工作服的女子,手持铁耙,在奋力地从大卡车上扒下稻谷。稻谷跌下,一路经过传送带,似褐色河流,一会儿爬高,一会儿跌落成瀑布,蜿蜒而去。在源源不断的流淌中,稻谷中的各种杂质,像叶子啦,干瘪的稻谷啦,还有谷梗、尘土等,全都飘落到了机器下面。
仓库中,稻谷堆积成了连绵起伏的丘陵,工人铲开谷堆的唰唰声,伴随着去杂质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这个偏僻山谷往日的寂静。褐色稻谷丘陵周围,是一大片摊开的稻谷,厚厚的稻谷上,布满了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足迹,咋一看去,恍若置身于一片无垠的沙漠,仿佛有千军万马刚刚在这儿踏过。只有那淡蓝色的墙壁,朦胧的灯光,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这,是粮仓,不是沙漠。
站在红色重卡旁边,耳畔是绵绵不绝的机器的轰鸣,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和尘土的味道。口罩戴上不多久,表面就糊满了黄色的尘土。此时,若从高大的库房里望向门口,纯净明媚的阳光也暗淡下来。山谷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隔着飞扬的尘土,青翠的颜色也仿佛染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昏黄。
这,就是卢大哥工作的地方。早已是知命之年的他,在这个平凡而又很重要的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八年。偏僻的乡野,远离了城市,前不着村,后不靠店,除了仓库的工作人员,平日里可谓人迹罕至。
就是在这样一个荒凉偏僻的山沟中,卢大哥勤勉工作着,他恪尽职守,精心守护着粮食储存库。从黑发青年,到头发斑白的中年,他送走了一个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又迎来了一个个霞光满天的黎明,为粮食的仓储事业付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尽管是新年,和平时并没什么两样,既没有加餐的佳肴,也没有来基层慰问的领导。弥漫的粉尘中,卢大哥带领着工人们为进仓粮食去杂质,日日夜夜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毫无怨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看守好粮仓,保证粮食良好的品质,就是他心中最大的光荣。这四五个月的时间,正是粮食进出仓的忙碌季节,他自己管理的仓库粮食也在繁忙地进行着出仓、进仓,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自觉加班。
最近一个多月,他更是忙碌不堪,和工人们一起,黑白吃住在仓储区,清晨起床就投入工作,直到夜幕降临还不曾休息。当然更没有了节假日,哪里谈得上回家和妻子一起欢度新年?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给粮食去杂质,他是负责质量检查的,工人不歇,机器不停,他就更不能休息。
中午时分,家族群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相互致以新年祝福,卢大哥也回应着,他拍下了自己检查稻谷质量的大片粮食的场景:一个个凸起的褐色稻谷丘陵,隆起在一大片布满足迹的黄褐色稻谷堆上。
他问,像不像沙漠啊?远离家乡的儿子儿媳纷纷说,确实有点像。
妻子回答的语气中夹杂上了一点小抱怨:“像,天天在沙漠,变成了骆驼!”哈哈,听得出,不满的话语中更有由衷的心疼。
是啊,吃住在仓库这么久,甚至今天,是2022年的元旦,还得奋战在尘土飞扬的工作岗位上,妻子要一个人在家支撑着家庭,照顾着老人,还要上班工作,忙得陀螺一般,怎不会有怨言?还要挂念着他几十天吃住在单位,忧虑着他活儿累,营养跟不上。
“拍下工作照,证明一下元旦还在工作,好发奖金。”妻子开着玩笑。
“是啊,卢大哥。节假日上班,领导应该给你发三倍工资的。”我也应和着。接着又开着玩笑,“你们这么辛劳,领导没有来慰问犒劳一下节日还在忙着工作的劳动者?”
正在忙碌工作的卢大哥没有回答。妻子黄老师说:“没有三倍工资的。他啊,最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拿最低工资,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是啊,忙碌的时候,没有正常的节假日,所有的加班都是义务劳动,还乐此不疲,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为何最近一个多月晚上都不能回家呢?我疑惑着。卢大哥解释说,距家远,以前上班是中午在单位不能走,这一段时间忙,又是冬季,白天太短,早上天蒙蒙亮工人就上班了,晚上要干到五点多甚至六点多,天都黑透了。已经没有回家的公交车了。粮食进仓期间,工人没干完,他是不能休息的,白天得跟着检查质量,协调各类事务;晚上工人下班了,他还得登记账本,记录进仓的粮食情况。
粮食入库质量,是保证粮食储存质量的基础,只有把好入库质量关,才能保证储备粮在必要时调得动,用得上。在这个岗位工作多年的卢大哥深深知晓,严格把好入库质量,最为关键。正因为此,他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甚至连几十里远的家也不能回。
忙过了这一个多月就好了。憨厚的卢大哥安慰着独自在家迎接新年的妻子。
好多事情是指望不上他的,妻子黄老师心里很清楚。家务活,都是自己在做,即使不值班,晚上回到家,吃了晚饭,他在沙发一坐,就说,我很累了,不能陪你去散步,你自己出去走走吧。说罢,就在沙发上慢慢地躺了下来,有一搭无一搭看着电视,一会儿便睡着了。
那一年,儿子考到了一所不错的大学,黄老师心里美滋滋的,本来想着让他请个假,一起去送儿子,而且正好趁着暑假,可以去游览一下海滨城市大连的美丽风光。结果美好的愿望成了泡影,因为又到了粮食仓储的大忙季节,卢大哥又开启了连轴转模式。开始三四个月还偶尔回一次家,轮到值班时在单位值守,后面就是常驻“沙家浜”了。哪里还指望得上他送儿子?坐车头晕又从未出过远门的黄老师,不放心从未离开家的儿子独自一个人到数千里远的学校,只好求助儿子的堂姐,让她帮着送儿子去上学。儿子那次心情也很失落,平时里爸爸不能给自己开家长会倒罢了,考入了大学,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去学校和自己一起共享这份快乐啊!
可惜,儿子读了四年大学,被保研后又读了三年,卢大哥都没能腾出时间陪着妻子去大连走一趟。儿子硕士毕业后,欣赏海滨城市大连美丽的风光,只能成了黄老师心中的一个梦想了。
说到旅游,黄老师幽幽地叹了口气:“老卢一天到晚上班,从来没有和我去旅游过。有时想想,要是找个同行,寒暑假一起出去玩,该有多好啊!”黄老师憧憬着。“可他一到了暑假,就是最忙的季节。早些年,暑假还要收购农户上交的粮食,现在呢,收购的粮食检查质量标准越来越高,还要化验,检测有没有有害物质是超标的。”
“那,忙完了进出仓,以后主要的工作是干什么?”我好奇地问。
“哦,那时就比现在要好些了。只是刚进仓的粮食水分含量大,进仓后得注意通风,检查好各种通风设施:如固定风道,可移动风道啦,还有组合式多管通风系统等等,冬季主要任务就是随时检查储存粮食的各种设施,控制好温度与水分,防虫,防鼠,防霉,防火,确保粮食安全储存,最大限度地延缓粮食的陈化,减少损失,达到保质保量保鲜的目的。”提起他的工作,卢大哥认真地介绍着。
多么枯燥乏味的工作!我心里嘀咕着。
黄老师说,老卢是没有闲着的时候,仓库每年都有出仓进仓的,即使不是他自己分管的,老卢也会主动加班去帮忙。他乐于助人,和同事关系都很融洽,人缘很好的。
因为他舍得出力气,更不会计较得失。领导同事都看在眼里,所以今年评先进毫无悬念选了他。
卢大哥发来青翠欲滴的蔬菜视频,这是他工作之余的乐趣所在。午休或者傍晚下班后,他便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栽种各种时令的蔬菜,不辞辛苦地浇水,施肥,除草,打发着远离城市、业余生活单调乏味的时光。
做好仓储粮食的管理工作,事关国计民生,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为此,年近六旬的卢大哥,默默地为之付出了近四十年的精力与心血。
这不,这个新年,又过成了劳动节。近四十年来,卢大哥不知牺牲了多少陪伴亲人的美好时光,他似沙漠上的骆驼一般,以坚韧的毅力,承受着重任,忍受着寂寞,坚守着祖国的粮仓,无怨无悔。
作为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这就是卢大哥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最好奉献。为无私、坚毅、任劳任怨的卢大哥高高地竖起大拇指——在心灵深处!
身为读者的听雪,也为姐姐高高地竖起大拇指——在心灵深处!
妹妹语言一直都是精炼诗意,言简意赅,今天亦然,按语直抵拙文中心,谢谢哈
谢谢姐姐鼓励。

是的,伟大,来自于平凡。无数个平凡的人在铸就着我们祖国伟大的事业。
祝福玫瑰姐,春安笔祺。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风姐姐始终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对普通人倾尽关爱,展现了一个写者的胸怀和担当。佩服!

妹妹的失眠可好了?祝康健快乐每一天!
沙漠里的骆驼一文很感人,一看题目还认为是写沙漠里的真骆驼,阅后才知道默默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人就像伟大的骆驼,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生命力之顽强令人类折服!他们用青春用热血奉献给祖国,使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文明。老卢一家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中的代表,家国情怀,甘于奉献,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光荣传统。致敬沙漠里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