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年事琐忆(散文)

精品 【东篱】年事琐忆(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18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82发表时间:2022-03-07 07:34:36

【东篱】年事琐忆(散文) 再穷困的家,也有一个值得炫耀的年。儿时的年,在时光里酝酿成味,在味蕾上驻留,泛在我的心中不去。
  
   一
   小时候,我总是盼望着过年,总嫌日子像负重爬行的蜗牛,任凭怎么渴盼,它就是不管不顾,缓慢爬行。
   我对于过年的记忆,是从小年打扫卫生开始的。
   我家的房子是新盖的,还来不及安装楼板,就搬进去住了。檩条与檩条之间相隔差不多有一米多宽,人在上面行走,很是危险。当妈妈拿着长把扫帚准备去三楼清扫时,爸爸会接过妈妈手中的扫帚,说声“我去扫”。
   爸爸拿来梯子,爬上二楼的谷仓顶部,双手抓着三楼的檩条,双脚一缩,来个引体向上,非常帅气地就站在了三楼的檩条之上。他两脚分开,各踏一木,仰着头,举着扫帚来回扫着墙壁、房梁、屋瓦,每扫完一节,脚就向前挪一步,爸爸扫得很仔细,每个转角,每个瓦缝都不会放过。而妈妈就一直仰着头注视着爸爸。看得出,妈妈在担心爸爸,毕竟三楼到一楼有十多米高。三楼的爸爸停下手中的活,低下头冲着我们喊:“走开,有灰。”“有灰也不能你自己玩……”妈妈呛了爸爸一句,爸爸没有憋着笑,“噗嗤”一声,吓得我们仰首去看。或许爸爸是做了什么鬼脸,我们没有看见,妈妈接着说:“老了,腿脚不行,嘴巴行!”我突然觉得这是父母“打情骂俏”的方式,不想再干扰他们。
   爸爸平时不怎么说话,给我的感觉是冷峻的。这次,当爸爸从妈妈手中接过扫帚时,当他冲着我们喊话时,我读出了爸爸眼中的柔情和对家人的关爱。父母很少对话,打扫卫生,是他们说话最多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要说个话,一定要有个载体,特别是在劳动中,他们说话很有味。
   在我长大以后,我才明白,原来小年扫尘,寄托了一种除旧布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我的爸爸不信鬼神,只信晶莹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他对“年”有着虔诚与敬畏之心,这个山一样的男人深爱着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太阳偏西了,我望着整齐洁净的家里,觉得爸爸的面孔没有之前的冷峻,望着妈妈如花的笑脸,总感觉今天的阳光仿佛特别明媚,我的心里流淌着满满的幸福感,那是一种超越年味的幸福。
   有些细节,不必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可以定格为镜头,一直藏在一个人的心中,我们一家人年前忙并快乐着,是这个镜头的主题。父母影响了我,结婚以后,我也喜欢收拾家务,老公经常说我就是个“无事忙”,我知道,这是对我勤快的赞美。
  
   二
   那时,我是很快乐的,记得我是从小年开始就每天哼唱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童谣,步入大年三十。有一份向往就感觉快乐,快乐就如此简单。
   大年三十,给我的感觉是忙碌、热闹、喜庆。对于小孩子来讲,玩的“节目”很多,男孩放花炮,炸牛粪,惊猪羊……女孩收集美丽的鸡毛,制作毽子,跳房子……但我很少离开家,我喜欢围着爸爸妈妈转,我喜欢一家人围炉吃饭的感觉。那时才不怕吃胖了,现在,我都觉得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啊。
   满桌的菜,冒着热气,我和弟弟已经坐在了桌旁。爸爸从厨房提来温好的酒,正要往碗里斟,突然止住了,冲着厨房喊,你还在忙啥呢?妈妈听见了,解下身上的围裙答着,来了。这是我们的家规,这些规矩,是一种礼仪,一直到成年人,我们还是传承着。
   桌面上除了丰富的饭菜,还摆出了一家人用的酒杯和调羹,这样的仪式感,平时是没有的。爸爸端着酒壶,为一家人斟上酒,当斟到我时,我疑惑地望着爸爸。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言细语地说:“喝点吧,孩子。”我心中的感觉很复杂,有委屈、有温暖,还有受宠若惊。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爸爸是冷峻的,是从来不娇我的,今天却宠着我喝酒。有泪在我眼里打转。我们很少和父母表达爱,父母也不会把个“爱”字挂在嘴上,但我们却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爱意,这就是中国家庭的带着温度的爱。
   爸爸用剪刀把桌上的整鸡剪成块状,习惯性地把鸡脯肉盛开,放在了身后的条案上,那是拜年时孝敬外公外婆的。有时,外婆又会偷偷地送回到我家厨柜里,她心疼着我家。爸爸夹着鸡腿,放进了我和弟弟的碗里,妈妈在旁边说着要我们多吃点的话。
   我和弟弟欢快地啃着鸡腿,吃着红烧肉、米粉肉,偶尔也像模像样地呡一口酒。我每呡一下,要皱一下眉,伸出舌头“啊”一声。两个弟弟见我这般模样,故装气定神闲地喝着酒,把身旁的爸爸妈妈都逗乐了。爸爸会摸着我们的头,再为我们姐弟几个夹上鱼,夹上肉,眼睛里充满从未有过的柔情。
   我和两个弟弟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
   在妈妈收拾碗筷时,我发现鸡、鸭、鱼、肉,除了我和弟弟吃动了,爸妈几乎没动筷子,只有旁边的那碗萝卜丝和青菜的碗是空的。
   我一直以为爸妈不爱吃荦菜。在我慢慢长大的日子里,我渐浙明白,不是爸爸妈妈不爱吃荦菜,而是我家的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看似满桌的好菜,他们却想着留下招待正月的来客。那时,在我内心深处,已经隐隐懂得心疼父母亲,懂得人情冷暖。
   现在回想,那时我家如此艰难,但是,爸爸妈妈并没有给我和弟弟留下贫困的阴影,而是给我们带来“富足”和温暖的感觉。有很多人会以为温暖的背后一定是富足的生活,其实不然,真正的温暖,是在苦难中生成的,这种感觉像一笔厚重的财富存在生命的银行中,将影响着人的一生,无论何时忆起,都觉得生命是灿烂的。
   妈妈老了,回忆我们小时候的事儿,说,再穷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喊,要努力让孩子幸福。妈妈是说给我听的,当然现在的日子非以前可比,吃不饱穿不暖,成为过去时,但我还是想给孩子们说说日子艰难的往事,希望他们记住过去,珍惜眼前。
  
   三
   我的家乡还没有拉线光电,谈不上听广播,看电视,但年夜饭后的生活并不枯燥乏味。
   妈妈收拾好碗筷,有着更重要的“节目”上演。妈妈找出各种食材,制作各种吃食。这些,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能围观或者参与,比吃还欢天喜地。甚至,我们舍不得吃,就当作玩具,玩得也好开心。其实,不用太隆重,一份好心情,是因一家人在一起的自然获得。
   我最难忘的是结谷苞。“谷苞”是爆米花。“结谷苞”就是把爆米花用麦芽糖和白砂糖粘合在一起,然后切成三指长宽厚的块状。这种吃食,又甜、又香、又脆,现在回想,依然唇齿留香。
   厨房里早已点染了两盏煤油灯。一盏放在灶台上,一盏放在方桌上。平时,我家厨房点一盏灯,妈妈还要把灯蕊拧短些。今晚,对于我家来讲,完全是现代人口中所说“开party”,这无疑是一种奢侈。爸爸在灶膛里架起了大火,火苗从灶眼里探出,跳着欢快的舞。顿时,整个厨房有了蓬荜生辉的感觉,我的眼睛有了异样的光芒,让我有了想舞一曲的冲动。
   妈妈站在灶台边把麦芽糖和白砂糖按比例加一起,放在锅里融化。我和弟弟上窜下跳,一会抓一把谷苞塞进嘴里,一会儿围着灶台看新鲜。妈妈有时会用筷子叼些糖放进我和弟弟的嘴里,糖的甜味在我们的嘴里瞬间漫延,我们有种掉进蜜罐里的幸福感。
   当糖全部融化了,妈妈把谷苞倒入,用锅铲快速地来回搅拌,当谷苞周身都沾上了糖,妈妈又快速将其铲出,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簸箕和豆腐架子里。妈妈铲完,爸爸迅速盖上一块大油布,用他那双有力的大手来回按压。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眼馋,也伸出小手偷偷按两下。我生怕爸爸会把我叫开。因为我听妈妈说过,结谷苞时,要趁热,速度要快,摁压力气要大,这样结出的谷苞才紧,下刀切时不易松散。我伸出小手去摁压,无疑会影响爸爸施展手脚。可爸爸并没有呵斥我,而是说:“闺女,脱鞋,上来。”我犹豫着,以为爸爸是开玩笑。没想到爸爸一把抱住我,为我脱了鞋,把我放在了谷苞上。隔着一层布的谷苞,柔软、温热,脚踩在上面,有一种被按摩的感觉,舒服极了。
   那时,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公主。两个弟弟看见了,也要脱鞋上来,爸爸笑了,妈妈笑了,我们全家人都笑了,空气中洋溢着甜蜜、幸福的味道。
  
   四
   如果说把过年比作一部连续剧,那大年初一拜年,定是剧中的主题与高潮。
   我家与外婆家相隔只有几十米,站在我家走廊就能望见外婆家。按平时,我想去拔腿就走,可大年初一不行,妈妈交待过,初一早晨不可乱说话,不可乱窜门。我只好按捺住性子,等着在厨房忙活的妈妈的一声令下,可我的心已经飞到了外婆家。
   外公外婆很疼爱我,每年都会给我压岁钱。虽然只是五元钱,但在那个年代,相当于是一笔巨款。那张钱币,崭崭新,拿在手上一抖,“咯咯”响。看得出,那是外公外婆有意攒下来的。他们用一张红纸,小心翼翼地包着,并用饭粒封着口子。我想,他们给我的不只是红包,而是深深的爱意,满满的祝福与祈祷。
   我拿着外公外婆给得红包,与满村庄的小伙伴炫耀。小伙伴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我的心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外公外婆离开我很多年了,但他们为我留下了别样的温暖,他们的音容笑貌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一生美好的回忆。
   妈妈终于忙完了,打扮一新,从厨柜里取出鸡脯肉、白糖、红枣、桂园,妈妈分别用草纸包好,用麻线扎紧,然后用饭粒在包裹上各贴一张红纸。一家人高高兴兴去外婆家拜年了。
   现在看来,妈妈给外婆家准备的“拜年礼”并不丰盛。但从心意上已经超出了物质以外的内容,那是虔诚与爱的流露。妈妈这种做法,我看在眼里,也一直影响着我,在我今后的人生路上,不管对待人或事,都有着一颗真诚与爱的心。
   去村庄拜年,也是一件令人终生难忘的事。想想现在没有了这样的习俗了,倒是在心中感到了一丝丝的遗憾。
   不管走到哪一家,主人都会以一朵迎春花的姿势,站在门口迎接,互道祝福。男人忙着递烟、端茶,而女人忙着往小孩的口袋里塞各种吃食。他们唯恐热情不够,冷淡了前来的人,淳朴的邻里之情,没有半点做作,只有热心相待。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刚拜完两家的年,可我所有的口袋都已塞的满满当当,再也放不下任何东西了。
   当我来到下一家拜年,我表示拒绝不收了,已经走出好远了,可双凤奶奶用筲箕装着吃食追出来,嘴里喊着“等一下,等一下”,苏仔娘也端着茶盘追出来,张华妈也端着吃食追出来……她们拉住我,解开我脖子上的围巾,把吃食一股脑儿地倒入,然后交叉扎住围巾的四个角,形成一个大包裹挂在了我的手腕上……她们满嘴说着祝福的话,满脸挂着花儿般的笑容,满眼蓄满着善意。
   我的故乡人,那时的他们并不富裕,可他们却有着一颗纯朴的心,给我的人生镀上了永不褪却的温暖色。
   时间荏苒,眨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又过年了,我仍愿沉浸在儿时的年味里,咂摸着年的滋味,再来给当下的年添一些厚重,感觉有意思,就是过年的本色。
  

共 42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确切地说,日子本来就是碎片化的,包括过年,并非是一部有着开端高潮结尾的戏剧,所以必须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可以把并非故事的碎片穿起来,才可以成为一份有情节也故事的岁月记忆。作者这篇文章,将儿时的年的记忆和味道穿起来,成为献给年的完整礼物。小孩子都要盼望着年,小年以后就闲不住了,耐不住了。父母忙着准备过年的饭食,孩子们也不闲着,活跃着过年的氛围。作者看到父母怎样搭配着完成过年前的准备,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尤其是一贯严肃的父亲,这个时候反而温和慈爱起来,唤出了一个父亲的本来温度。大年三十,作者就喜欢围在父母跟前,等着好吃的。这个时候,父亲突然给孩子们“开戒”了,准许喝点酒。好吃的东西,父母不舍得吃,先让孩子吃,孩子吃得打饱嗝,并不懂得父母的心,再穷,过年也要奢侈一把,给孩子们一份特别的记忆。过年并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谷苞”大概算是最好的美味了,一盏油灯下,父母为孩子们做谷苞,让孩子在盛着谷苞的簸箕里踩,这是年的舞蹈。拜年,是过年最隆重的仪式,外婆给作者的红包,那是一年积攒下来的辛苦钱。给乡亲邻里拜年,那可是吃不了就兜着走,表现出邻里之间那种朴素而亲切的情感。能够将过年的一些琐事串联起来,成为一幅年的画,那是一种技巧,当然那份深厚的情感才使得这些零碎的材料变得有机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文章很多细节描写非常到位,再现了快乐的场面,读之如临其境。最可贵的是,作者能够从过年的一些琐碎往事中找到一些值得我们玩味和记住的东西,于是,这篇文章就有了值得看的思想境界。我觉得,《年事琐忆》这个题目是很不好写的,琐忆往往成了琐碎,作者力避这一点,精选过年的典型镜头,挖掘出有分量的东西,琐事不琐碎了,成为一个完整的年的记忆。其实,生活本就没有什么波澜壮阔,这篇文章可以从细节上感知生活的美,是最成功的表达。这对于我们驾驭这类文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尽管过年的日子过去了,但对年的记忆个回忆并不因时间走远而觉得生分啊,仿佛再次回到了两个月之前的春节。力荐佳作,一读为快。【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31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07 07:37:20
  过年,是一年中日子最精彩的时候,可我们只顾得快乐了,忽略了感受超过快乐的那些东西,看看人家湘莉老师,把过年的琐事串联起来,来了诗意的琐忆,令人赞叹啊。强烈推荐赏读为快。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问候春好!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08:55:49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为小文编辑润色。文章写得琐碎平淡,经过怀才老师的润色,明显有了光泽与味道。费心了啊,怀才老师,湘莉感动泪目!遥握问候老师,谨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白玄        2022-03-07 09:58:14
  俗话说:“大人念种田,娒儿念过年”。过年有得忙有得玩,有得乐有得吃,特别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幸福感满满。文章描写了故乡年前年后一家人忙碌的情景:既要打扫晚上,又要捯饬吃的,方方面面精打细算,虽然穷困,但不能苦了孩子,父母自己节省。突出反映了家庭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亲朋的善待……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抒发了对故乡年味的向往、留恋、思念之情。描写细致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感情饱满纯真,笔法老练亲切。问候作者,拜读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5:11:56
  深谢白玄老师细腻解读,您的美评湘莉权当鼓励,再谢!遥握问候,谨祝春好!期待白玄老师的年味佳作!
3 楼        文友:岚亮        2022-03-07 10:05:59
  读了年事琐记,感觉很亲切,也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各地各乡风,想不到吉安的年俗与我这边竟是如此相似。打尘、过小年、做零食,年夜饭、拜年、隔岁钱,都是差不多的。只有一件事不同,爆米花我是吃过的,文中所说的结谷苞,我这里叫炒米,这活一般人家干不了,须糕饼师傅方可啊。一篇年事,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乡情,写得很精炼干净,拜读学习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5:18:42
  深谢老哥给湘莉鼓励,你的鼓励对我很重要!江浙本一家,乡风肯定是一样的。在我印象之中,浙江人民比我这块人能干,我这里有从浙江移民过来的,他们的活干的很漂亮,我们很是羡慕!来江西,我请老哥吃谷苞。遥握问候,谨祝安好,再谢老哥!
4 楼        文友:白玄        2022-03-07 10:08:56
  对不起,打扫卫生,打成“打扫晚上”了。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5:20:01
  白玄老师客气了,没有那么多事,心里知就可。再谢老师,遥握问候!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07 10:40:59
  一个人的成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琐事,有了父母的爱,有了年的快乐,这些就是成长的故事,足够生动的。我觉得。我理解湘莉老师所表达的丰富的主题,也很喜欢这篇文章。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5:24:22
  深谢怀才老师再次留墨鼓励!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扶持!我有时候会想,我上辈子到底做了啥好事呀,让我今生遇见怀才老师。再谢亲爱的老师,有你就是好!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3-07 11:13:13
  湘莉老师这篇《年事琐忆》,也勾起了我小时候过年时的那些温馨的记忆。那时候真是天天盼着过年,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略有不同,也是年前大扫除,但做的小吃不一样,不做油果和谷苞,而是粘豆包和豆腐,还有油炸的类似于幸运果之类的。这篇文章语言细腻生动,情感真挚感人,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读来倍感温馨。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湘莉老师,遥祝春日安怡!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5:31:18
  深谢如菊老师百忙抽空留评,你的美评,湘莉权当鼓励。你上次写的关于过年记忆的文章,那才叫美啊!湘莉这“过年”文明显逊色了。向如菊老师学习!遥握问候,谨祝在他国的你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3-07 13:01:59
  年在岁月里传承着 ,这些民俗总是承载着一份温暖 ,穿越了时空 ,芬芳了岁月那些暖的情怀,不论我们离开多久 ,故乡的年总是牵着。好美的文。隽永意远!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5:36:14
  深谢鸿雁老师到访,你的留评湘莉权当鼓励。感恩遇见!一直很佩服鸿雁老师默默为社团付出。遥握问候,谨祝春好,精彩纷呈!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3-07 13:53:08
  莉莉的文,笔法很是老道,火候拿捏精准,通过一系列典型场景再现了幼时过年的过程,展现了浓郁的年味。那时日子艰难,但仪式感不能少,父母打扫卫生的细致考究,父亲关爱母亲,攀到三楼以惊险动作达到除尘的目的,温馨的感觉蔓延开来。踩谷苞的镜头很有趣,很可爱,一向冷峻的父亲突然为孩子脱鞋,由着孩子在谷苞上欢蹦乱跳,这样的破例可见父亲对待年是不一样的,他想给孩子的童年留下幸福的味道。年夜饭,父母节省却让孩子吃饱喝足,长辈攒钱为的是给晚辈红包,宠溺至极,给邻里、亲朋拜年收获满满的美食等,体现的是浓浓的亲情、乡情,这样的情感氛围是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画卷,值得一生去回味,去珍惜。莉莉的文情感饱满,用词精当,表达细腻,尤其细节描写更见功夫,让人如临其境,深感共鸣。文采飞扬的力作,满满淳朴厚重的乡村年味。大赞,问候莉莉创作愉快,春祺!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5:40:27
  香公主啊,你太用心了啊!你的点评总是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感恩遇见,我会好好珍惜!遥握问候,谨祝香公主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抱一个!
9 楼        文友:枫桦        2022-03-07 14:11:12
  因为成长才有记忆。老师的记忆暖暖,一些琐事都不觉得琐碎,拼接起来,才是完美的人生啊!欣赏老师的好文,拜读!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5:49:52
  深谢枫桦老师到访留墨,您的雅评湘莉权当鼓励!遥握问候老师,谨祝生活愉快,万事如意!很喜欢你写的文章,是我学习的榜样!
10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2-03-07 18:17:12
  小时候的年味浓,在老师的笔下都是美好的回忆。的确,小时候,孩子就是盼过年,原因很简单,有好吃的,还有新衣服。外婆的温暖还历历在目,《年事琐忆》为我们奉献了一道文化大餐,问好老师,虎年吉祥如意!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07 19:47:04
  深谢散人老师到访留墨,您的美评湘莉权当鼓励。遥握问候,谨祝春好,期待老师精彩纷呈!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