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故乡情(散文)
故乡情(散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我家乡有山靠海,却不是风水宝地。离海不远,因山路不便,就与海无缘。“山脚老家,臭鱼烂虾。”意思是鲜鱼虾运到家乡时已腐烂变质。再说山,“山有山根,洼有洼心。”好土质离村远,出门便是丘陵,刨开薄薄一层土便露出岩石,贫瘠得草都不长。还缺水,井很深,辘辘转动半天才到水面。水不多,要几次才灌满桶,不如爬陡坡到河边挑水便当。路虽然远一些,但也习惯了。外村编顺口溜:“好女不嫁山脚村,担水压断脊梁筋。”“好女不嫁山脚疃,挑水压断脊梁杆。”
庄稼苗稀,长不旺,颗粒少,产量低。村子贫穷,但热土难离,村民习惯了家乡的艰苦条件,仍坚持在这里繁衍生息。
粮食要做熟了才能吃,烧柴就比水更困难。庄稼杆纤细,小麦要连根拔,玉米高粱要刨全根。仍解决不了缺柴草的难题,女孩都要嫁平原地,却很少有外村姑娘愿意嫁进山里来。村里光棍越来越多。为节省烧柴,村里媳妇做出夹生饭,吵架、闹离婚的事情,频有发生。
山上树少,常年有人守护。不开山,不准放牧拾草。路边草刚长出,就有人薅了。秋天雨后趁地松软,拔割过的豆根。再细短的豆根都不放过,可见烧柴的紧缺。冬天开山,村民天不亮便进山拾柴草,疯一样地用铁筢把山体梳了一遍又一遍,把草叶、草须都梳个净光。看山人再多,仍挡不住树木遭劫。
没处拾柴草,想买柴草又没钱。柴草金贵,都知道珍惜。饭煮熟了,会立即撤火。烧不完赶快拿水泼灭,放到一边,下次再用。冬春用锹去铲河岸割过的草根,连泥土一起担回家,冬天灶膛掏出灰,用它垫灶底,借烧火时随着火棍地不断翻动,让粉草燃烧助热,土灰也是肥料。再将灶门堵严,防冷气侵入,不让火坑很快变凉。
冬天生不起火炉,水缸结冰凌。
艰难中生长的孩子能吃苦。到处是坡和岩石,村里小孩常年赤着脚。扭脚、撞伤都不算事。最多用带刺的野菜揉出了汁,一涂了事。
我懂事起,便拿瓢、铲拾鸡屎,寻根铁丝串树叶。铁丝一头磨尖,一头系上线绳,见到落叶便扎。没风时,会攀到树上来,够不到,摇晃树枝让它脱落。有一次,我踏断树枝,滚落下来,腿摔瘸了,正遇上刮大风,顾不上腿疼痛,准备了几根绳子,拖着瘸腿去抢扎飘落的树叶,抢到几大串。
稍大一点,便行走不离粪筐,天天撅着,见到粪、柴草,都捡回家。我没伙伴们泼辣、麻利,他们眼尖手快,经常到不让拾柴草的禁区内偷柴草。每次回家,小伙伴撅一大筐,洋洋得意。我把筐中做空窝,仍遮不住丑。怕被人耻笑,一起下地,却不敢一起回家,要磨蹭到很晚。倒下一点点柴草,仍免不了被娘责骂。
有年秋天,放了学,同伙伴一起拾柴草。我们沿着沟崖,爬到禁区的险要地段,想到里面偷柴草。伙伴们瞅准目标,躬身跑去,三下五除二,便夹一捆山草归来。我胆小,就怕被看山的看见。他们鼓励我,演示给我看,嘿,竟又手到“擒”来。我左顾右看,战战兢兢,越是害怕,越不敢动,只好退缩一边。伙伴们笑我不中用,我也恨自己无能。
有次,我豁出去了。刚跑进去,要动手偷柴草,被看山的逮个正着。
看山人面孔黝黑,五大三粗,背着猎枪,一脸凶相,我不看他的面相都害怕。
伙伴们都跑了。我哭丧脸哀求:“大叔,我是第一次,下次不敢了!”
看山人凶巴巴地瞪着眼珠子吼:“哄谁呢?没偷柴草自己跑了?我送你到区公所,让政府处理你!”
“大叔,不要送!求你了,我害怕,真是第一次。”我苦苦哀求。
“捉到还想抵赖?不是你是谁?你找出其他人来,我就放你走。”
我不愿出卖伙伴。低声撒谎说:“我自己一个人出来拾柴草,没见其他人。”
“你家大人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看山人继续问。
柴草没偷成,担心因成分不好被扣上“捣乱破坏”的帽子!涉及家长,丢人丢大了!但不说又过不了关,我只好如实说了。并连连解释:“大人没教我违法。是我自己担心拾不到柴草,被大人责怪,才想偷点。真是第一次,不信,你查!我筐里没山草。”
那人瞅也不瞅,态度突然柔和,挥挥手,催促我说:“行了,你走!你赶快走!”
我求之不得,连滚带爬,走出老远,听他仍在提醒我:“你识相点!别再让人逮住!”
想不到铁青面孔的硬汉会对我如此宽容。真是绝处逢生!逃过一劫!甭提我有多高兴!后来我才知道,过去他家穷,他爹在我家做过短工。那年春荒,野外树皮、树叶都吃光了,幸亏我爷爷给他爹半块豆饼和一小袋地瓜叶,才使他一家在绝望中没有被饿死,熬到好日子到来。
家乡穷得叮当响,读好书争取分配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好多人离开村庄后,把全家都接出去,再没回来。我十五岁的时候,父亲的部队驻扎南方,让我到城市求学。全村人都眼红、羡慕,觉得我会平步青云,再不会回这穷乡僻壤。
想不到在南方生活了七年,被继母连哄带骗,我带着老婆孩子又回到这出生地。虽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正是自然灾害末期,村里不少人由于吃花生皮,玉米棒,患肝炎,全身浮肿。没病倒的,也是食不果腹,骨瘦如柴,衣不遮体。哪怕有一丝门路也拼命往外挤。
那时蒋介石正叫嚣“反攻大陆”,与苏修关系紧张。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城市疏散人口。我出身不好,由大城市返回农村,村里人都认为是我犯错误被遣返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艰苦是劳筋骨,丧失人格尊严是伤心灵。痛苦和失落让我备受煎熬。
妻子也料想不到会这样。常同祖母到祖母娘家探亲。知道烧柴紧缺,路上见到草棍、树叶、菜帮,便弯腰拣到篮子中,带回家。祖母当时不说话,过后常对人夸:“孙媳妇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艰难的生活,要学会适应。为节省烧柴,妻子早晨煮一锅地瓜干,中午干活回家,便从锅里拿着吃,不用再烧火,晚上也同样。即使这样节省,仍然没烧的。便把发霉的地瓜干当柴草。地瓜干黑黑的,有的烂出洞,很难引着火,烧着了,冒缕缕青烟,火苗似有如无,没火力。每天我们要起早,烧很长时间,才能煮熟饭。有时出工晚了,对队里大娘、婶婶谈起烧火的难场和苦衷。队里人当笑柄讥讽我:“亏你还念过书!脑子真进水了!你不会把发霉瓜干做猪饲料卖掉,换成烧柴。这样多经济,实惠,一斤猪饲料顶你好几斤柴草!大活人竟让尿憋死!”我一听,如醍醐灌顶。
我村五天赶集,我家大门正对着大街,很容易做买卖。会计患有精神病,开门做生意当了老板,不下地,每集靠买进卖出鸡鸭,日子过得轻松快活。但她是病人,出身好,无人敢计较。那时做生意等同投机倒把,遭人耻笑。我是学生,是新农民,况且我出身不好,应老实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资本主义思想划清界限,决不能干丢人现眼的耻辱事!
在家乡生活了十八年,我由一个文弱书生,锻炼成队里的强劳力。妻子也由一个南方姑娘学会纺线织布,推磨轧碾,养禽畜,成了一名地道的村妇。更重要的通过同甘共苦一起劳动,乡亲们对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也感谢乡亲们的帮助指教。我把青春岁月奉献给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记录着我的足迹和血汗。对生养我的故土,我觉得一切都可亲可爱,情谊刻骨铭心。
79年我按知青返城工作以后,无时无刻不怀念家乡,我经常打听家乡的消息。我吃遍山珍海味,仍没忘大葱蘸面酱,荠菜小豆腐,豆面玉米饼的味道。故乡是根,是我出生,成长的热土,那里有我先辈的坟墓,也有风雨同舟过的亲人。每年我都把旧衣服邮给乡亲。见到城市垃圾,荒草,会立即联想到家乡缺烧柴。常想:“如距离家乡近,我拉回去给乡亲做烧柴。该多好!”
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惦记家乡能否跟上时代脚步?要想富,先修路。家乡路通了吗?有了路运进柴草方便,村民们有钱买吗?
2000年一退休,我立即回到家乡。感谢遇到好时代,家乡大变样。村连公路,天天有海鲜。草房变成瓦房,用上了自来水。家家使用煤气灶。烧柴的少了。到伙伴家串门,烧水沏茶已成日常。菜做了一盘又一盘,鱼肉都烧出了新花样。
2002年,我在家乡生活半年多,亲身体验了家乡的变化。不少人家有汽车、拖拉机。科学种地,产量比我在家时,翻了好几倍。
大家为我提供炉子,煤气罐,告诉我到哪装气。装满后,可烧很长日子。还向我推荐:“村里的麦秸垛,你都可用。”
家乡的山,树多了,变绿了。原来光秃秃的田埂,青草老高。麦子,玉米,机器一过,便颗粒归仓。根子翻耕时划碎,让它腐烂变肥料。玉米秸,谷秸垛堆积在田边。修剪的树枝堆路边也没人拿。
村里到处是商店,饭店,土特产店,农家乐……村民都有了经济头脑。有的还在网上做起生意。种田实施机械化,路通上山。到处是果园。办起养鸡场,养猪场,采石场,建起塑料大棚。秋天苹果飘香,一片红火。
姑娘们不愿嫁外地,外地姑娘也爱上这有山有水的村庄。
前几天,发小发来微信,说装上了管道天然液化气,老了也有退休金。盼我回家吃海鲜。
家乡巨变,新事、喜事不断。梦幻一般,变化真是太大了。过去出于求生本能,千方百计去维持生命。解放后,穷人分到土地,翻了身,生活慢慢变好。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激发积极性,慢慢走向富裕。亲身体会到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党的政策是动力,奔小康劲头势不可挡。生活提高品位,是在美化生命,享受幸福!
家乡是根,是梦的发祥地。无管走多远,都会牵挂于心。不论到何处,都觉家乡好。其他地方风景再美,却没那种扎根的情。如今乡音未改,两鬓斑白,念不完的乡思,斩不断的乡情。虽远离故乡,却时时关心家乡发展。特别是这几年,深深感受到家乡的能量和潜力,不断地分享到惊喜和快乐。深信家乡同全国一样,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烈焰一般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仿佛时时都看到变化,听到前进的脚步声。只要能动,仍想多去看看。
2022,3,8 蠡湖
您的这篇散文,拉拉杂杂中,重点描写您在家乡的艰苦生活,和看山人不忘恩情,宽容您的人性光芒。详略得当,语言简洁,哀梨并翦,行云流水拜谢您!╰(*´︶`*)╯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o(* ̄︶ ̄*)o

我的人生阅历比较浅,试着去理解。请海涵我理解不妥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