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往日再现(散文)
一天之中,我们的脑海中有无数的意象在奔流,主观的、客观的,像极大海中升升落落的浪花,它们都与我们人生的经历和体验有关。最能让我们产生思想火花的,就是对一段或美好或痛苦往事的触发所带来的感受。
现实中遇到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处风景、一段文字,或者一个人,突然灵光闪现、时光变换,一幅熟悉的昔日情景,带着某种魔力,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脑海里。比如,每当清晨坐在赶去上班的公交车上,感受让城市逐渐苏醒的晨曦,看到城际线上初升的朝阳,会勾起我对日出的各种记忆和想象。昔日在黄山冒着寒风,簇拥在人山人海之中,看到云海与峰峦之间喷薄而出的日出,构筑的是一幅梦幻般的水彩画卷;第一次坐飞机,身处万米高空,透过舷窗看天际线上无遮无拦的日出,那种壮观景象,至今难以忘怀。
当然,脑海中出现的情景,往往是被记忆加工过的,带有一定的想象和情感色彩,比真实的景象更动人心弦。生活在城市之中,游历于市井之间,繁华喧嚣,景象纷杂,最能勾起我对乡村野趣、山间生活场景的瞬间记忆。雾锁群峦的飘渺、春雨润田的清新、星满苍穹的浩瀚、鸟语花香的生机,与城市中笼罩的雾霾、淅沥的雨巷、满天的光雾、街边的花园一一对应,两种世界里的景象,常常在某一个情景的触发之下,变幻出不同的画面交错,也引发岁月无常的况味。
在我的脑海里,常常会突然浮现儿时所经历的一些情景。
去往外婆家路途上的一草一木,外婆家的天空、田野、果园、鸟群等等,常常在我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我记忆的屏幕上,如电影蒙太奇般,一帧帧地呈现出来,真切而鲜活、梦幻而美好。它们引领我很快进入遐想,进入我的童年世界。
说起去往外婆家的路途,留下的记忆可谓多姿多彩。记忆中小时候去外婆家,走出我们村子,走很长一段凸凹不平的乡间小道,再走一段平坦且视野开阔的道路,等走出一段壕子沟,就看到了建在外婆家村口的涝池。这段路程虽然不远,但幼小的我却觉得十分漫长。在这条路上,伴我而行的多是母亲,还有舅舅。记忆中母亲总是背着我,到了那段平坦且宽阔的道路上,有时也会鼓励我在前面跑,不管春夏秋冬,这条路上都留下过我和母亲的身影。
记忆最深刻的是有年春节,大雪纷飞,田野、村庄、道路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正月初三,母亲背着我回娘家。在已经分辨不出哪是道路哪是田地的旷野上,母亲背着我艰难的行走着。由于雪厚路滑,走到一处较为陡峭的山路前时,母亲实在是背不动我了,就把我放在了坡下的一户人家。后来是舅舅来接走了我,这段经历至今难忘。因为在我和舅舅走过那段陡坡不久,在茫茫田野碰见了狼群,四五只狼驻足看了我们几眼,就相互跟随着走过一处田埂,消失在不远处的沟壑里去了。至今常常想起,连自己都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幻。
在我对母亲的许多碎片记忆中,那条连接我家与外婆家的道路,无疑是我走近母亲、想念母亲的桥梁,每每想起总是充满了温馨与感伤。在我七八岁母亲离世后,我也一个人多次走在那条路上,大雪纷飞时走过,春暖花开时走过,秋高气爽时也走过。当一个人走在路上,看着沿路熟悉的田地、沟坎上的一草一木,以及成群结队的乌鸦、鸽子、喜鹊等鸟雀,飞翔于天空、田野、树丛、庄稼之间,常常会想起母亲,总觉得母亲依然陪伴在身边,即就是面对莽莽旷野无一个人影,心中生出孤独恐惧之际,都会想到母亲会远远地看着我、保护我,让我立刻安静下来,行进的脚步就从容淡定起来。
有时,眼前的一些事物,触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往日的一景一物,它可能触动的是我们的一种情绪,一种情感,让我们陷入或美好或愉快、或失落或痛苦的遐想和沉思之中。每当在街边路旁,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我的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祖母的形象。这一天,我的情绪都会笼罩在怀念、愧疚之中,为祖母的一生受尽苦累而痛惜,为时光不能倒流而失落。
面对现实中的纷纷扰扰、一景一物,人活在当下,也活在过往。作为有意识的理性动物,无意识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灵光闪现,时光逆转,被触动的往事往情往景,不期而至,猝不及防。一场难忘的电影,一幅美丽的风景,一段美好的相遇,一次难得的旅行……
因为过往不可逆,我们才会常常想起;因为现实总有不如意,我们才会留恋于过去。人生,就是在这样的昨天和今天中,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问好作者,感谢您的精彩分享,愿我们缅怀过去,珍惜当下,过活人生的每一天!
祝佳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