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那列远去的绿皮火车(随笔)
我的稿子《故乡的火车站》,承蒙柳岸老师的辛苦编辑,推发了,谢谢。但我不敢去浏览这篇拙文了,因为,我无力承受心灵和泪水痛苦的煎熬。文章中,我到火车站,从拥挤的人流中,接站妻子,抱着我们的儿子归来,以及从火车站回家的路上,涌动的感情波澜,都是真实的记述。可是,她搭乘的那列绿皮火车,已经远去,我的老伴妻子已经病故,绿皮火车已被时代淘汰,而她再也不能乘坐,回她挚爱着的丈夫的故乡汲县了。
妻子一生勤劳俭朴、孝敬父母、奉献家庭,生命弥留之际抬入病房,已经失语,最后艰难断续的嘱咐,我仅破译了六个字:“出院,回家,不治……”我知道她的心事,不愿为儿女和我添麻烦,不愿家里破费钱财。她用乞求的目光几次盯着我,那是让我照她的意思办,直到监护仪显示血压60——30——15——零……我满脸的泪水,轻轻抹上她的眼帘,抹上她那双死不瞑目乞求的眼神。当时,我是牙齿咬破嘴唇,下定的决心是,拼尽家财和我的性命也要挽救她!但我无力回天,天下人,谁也无力回天,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1972年我们结婚,当时我们家困难,母亲常年有病,是我主动向父亲建议的,不举办婚礼,父母痛苦的商量一番后,终于点头默认了,而她听完我的解释,也予以理解接受。我们是乘坐那列绿皮火车回汲的,晚上是家常便饭,因为要就寝,父亲说,你俩给父母鞠个躬吧,在屋中堂,父母坐在两边的椅子上,我和她携手,分别向二老双亲,深深鞠躬。以后,家乡的亲戚邻里凡询问我们的事,谎称已在郑州隆重办过。我俩回汲的第三天,岳父母带着送嫁的礼品到我家,妻子向他们解释,前一天,婆家已经办了结婚仪式。二老未能接受女婿女儿,在大庭广众之下的祝福,心怀遗憾,和亲家告别,回郑州了。妻子敬重婆婆公公,自然也孝敬她的亲生,而我呢,也应该算是一个可以的女婿吧。现在岳父母已经过世,说句心里话,人如果能有来生,我愿意再做他们的女婿。
回到郑州,开始了新的生活,夫妻日子里,自然有春光明媚,有冬寒料峭;有夏雨斜风,有秋枫胜火,我们同甘共苦、相濡以沫,47个春秋走过,奋斗拼搏汗泪交织;47个冬夏走来,柴米油盐喜忧参半,可是家庭幸福温馨,说句心里话,人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再做她的丈夫。我相信,她一定同意。
但是,人怎么可能有来生呢,就像妻子病榻前,人无力回天。既然如此,我无比羡慕当今的年轻夫妻,祝愿你们相敬如宾,忠于爱情,蜜月常驻;我无比羡慕当今,上有双亲,下有儿女的家庭,累并快乐,祝愿你们欢声笑语,美满甘甜;我无比羡慕携手夕阳的老夫老妻,祝愿你们健康长寿,幸福白头。有句哲语:拥有什么的人,往往不知道珍惜,一旦失去了才感悟到它的珍贵。假如今天拥有,没有好好珍惜,明天悔之晚矣。夫妻、家庭何尝不是如此呢?老中青年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祈祷,我的祝愿,心想事成。共同祝愿,我们的社会和谐吉祥,丽日普照,家家美满!
绿皮火车远去了,但新时代的高铁、动车车门敞开,虚位以待,热情地正在把热爱生活的人们欢迎。火车站将继续演绎,人世间包括爱情在内的可歌可泣、撼人心扉的美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