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碾麦场忆事(散文)
夏日骄阳之下,堆积如山的麦垛,闪烁金光的麦子,戴着草帽的农人,滚滚而过的碌碡,人欢马叫的场面……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发生在老家碾麦场上的情景,仍然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老家的碾麦场,不仅仅是打谷晒麦、收获劳动果实之场,更是我童年嬉戏玩乐的游乐之场,在那里闻着泥土的芳香,看着蚂蚁搬运麦壳时的跌跌撞撞,麻雀喂食幼雀麦粒时的叽叽喳喳,甚至老鼠被撵得无处可逃的仓皇,玩着跳房子、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游戏,交换着从大人们那儿听来的鬼故事和童谣,辨别着星宿的位置,猜想着哪一颗是天边的另一个自己,等着不请自来的睡意袭来,便在麦子堆里酣然入梦。
六七十年代,家乡的人们还居住在地坑窑洞之中,远望地上,除了树木、炊烟,村上学校的几间土木瓦房,最先进入视野的,就是散布在村子各处、大小高低不等的圆锥形麦草垛。那些麦草垛所在之地,就是碾麦场了。平日,这里大多时间冷冷清清,平坦的场地上放着几个石碌碡和石碾子,零星地冒出一些野草和庄稼幼苗,有的场边还立着一间不大的土坯瓦房。
离我家庄子不远的地方,就是生产队的碾麦场。每到夏忙来临之际,人们就开始“光场”,也就是对碾麦场进行整理修缮,先将杂草清理干净,将场地上的泥土翻起,并撒上草木灰,用牲口拉着石碾子一遍遍碾压,直到碾麦场变得平坦光滑、干燥整洁为止。
随着麦田成熟的麦子一片片被收割,碾麦场上的麦垛越来越多、越累越高,我们就在麦垛之间玩耍嬉戏,即使浑身被尖尖的麦芒扎出一道道红印,依然闻着新鲜的麦香流连忘返,常常要大人们一声声呼唤才肯回家。
人们常把夏收称作“龙口夺食”,不仅仅是收割麦子,碾麦的过程同样充满了繁忙紧张,从摊场、碾场、翻场,到起场、扬场,每一个环节都丝毫不敢懈怠。比如摊场,说起来就是把麦子摊开在场地上,谈不上多么复杂。但在摊场之前,要关注并确定天气是否晴好,以使麦子能够充分接受阳光暴晒,并不会遭受风雨突袭。摊场时,先把麦捆从场地边的麦垛上拿下,拖运至场地上,从里到外一捆捆解散铺开,让麦穗充分暴露。摊开的麦子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以使麦穗能更多接受阳光暴晒和风的吹拂,便于碾场时麦粒从干透的麦穗中脱落。
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中午过后,也是最炎热的时候,大人们牵着牲口,套上碌碡或碾子进场了。碾场的大多都是务农经验丰富的男人,只见他们站在麦场里,一手牵着续长了的缰绳,一手执鞭,不停地吆喝着牲口,拉着碌碡或碾子在摊开的麦子上“咯吱咯吱”一圈一圈地转着,以使所有的麦子都能被碾压到。转上数十圈之后,碾场人一声吆喝“翻场了”,并把牲口赶到场外喝水歇息。这时,从麦场四周的阴凉处钻出一群男男女女,手持木杈开始“翻场”,把已经压平压实的麦穗、麦秆翻过来,在阳光下暴晒一会儿,又继续碾压,这样反反复复三四遍后,麦秆基本变成麦草、麦穗上再也无麦粒留存,就该起场了。
起场一般都是在午饭后进行。这时,麦粒和麦草混杂在一起,只见人们用木杈挑起一撮麦草,尽量在空中使劲地颠簸抖动,让夹裹在麦草里的麦粒完全掉落下来,然后把麦草拢起一堆一堆,再用安装有轮子的大尖杈从麦草堆底下挑起,堆放在麦场边空地处,然后一层层摞成麦草垛。同时,用一种比较密实的四股木杈再捡拾一遍麦草,把较短些的麦秸麦草彻底清理干净。最后,麦场里剩下的就是厚厚一层和麦壳麦糠混杂在一起的麦粒了,人们再用一种叫“推把”的工具把它簇拥成堆。
起完场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扬场”了。这是将麦粒从麦糠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并不是每个农村人都会扬场,它需要技术和力气,更需要掌握风势和风向。扬场人先是逆风站在麦堆旁,用六股木杈叉起麦糠麦粒混杂物,使劲地朝逆风位左上方抛撒出去,借着风势吹走较轻些的麦糠,麦子较重,正好落在了左前方。扬场时,需要有几个人同时行动,当有风吹来时,抓住短暂的间隙,五六把木杈一起发力扬起。同时,还得要有个人在扬过的麦子上用扫帚轻轻去扫,以便捋去那些没有被风吹出去的碎秸秆、麦壳。如果风力争气,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奋战,一大堆麦子就可以扬完了。扬出来的麦子干干净净堆积在场上,等着明天晾晒之后就入仓了。
碾完麦子的碾麦场,告别了白日的喧闹,变得安静下来。夏日的夜空深邃而星光璀璨,人们躺在堆积如山的麦子上,享受着难得的清闲和夜里的习习凉风,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碾场,是先人们流传了数千年的农事活动,终结在当今的农业现代化,被割、碾、打、收一体化的“联合收割机”所取代。昔日的碾麦场,也在故乡的大地上逐渐消失,但那些土地以及发生在其上的故事,却永远留在时光里。
在那个农村人们生活贫困而单调的年代,留在我记忆中的碾麦场,有着更多更深的风景与情怀,它远远超出了作为碾麦晒粮之场所的功能。有时,它是全村男女老少聚集看戏看电影的剧场,那种人影幢幢、人声鼎沸的场面,会让人们激动好一阵子;有时,它是村上小学的孩子们排练体操的练兵场,我就曾经和同学们拿着红缨枪,在队上的碾麦场训练了近一个月;有时,它是许多鸟儿们觅食的乐园,尤其是到了冬季大雪覆野,鸽子、麻雀、喜鹊等留鸟无处觅食之际,碾麦场里的各种庄稼秸秆、麦草垛等会有遗落的粮食,供这些鸟儿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光。当然,它更多的时候,是人们尤其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奔跑玩乐的游乐场,那里留下了众多两小无猜的伙伴们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