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跟着爸爸学锄禾(散文)
从小起就读过几首关于锄禾的诗,最早的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那首《见锄禾者》,诗中写道:“亚垄新苗草半封,三耘岂惮汗流胸。庭罗玉食诚多愧,终岁辛勤只老农。”这诗是我三岁时,爷爷把我抱在他膝盖上教我读的。爷爷没有细致解说诗的意思,只说了一句话:“皇帝也知道农民最辛苦。”爷爷这句话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也感受到天下只有辛勤耕耘的锄禾人最劳苦。接下来就是进入小学,老师教的一首唐诗里也有一首李绅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比乾隆皇帝写的更形象,描写出正午时分,农民在烈日下为禾苗除草,汗水不断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里的劳作情景,把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表达得更细微更生动,难怪能选入小学生的教科书。
锄禾真的很辛苦很劳累!这是我在书里得到的一种感受。然而真正感受到锄禾者耕耘辛苦的,还是在我十岁那年夏天,跟着爸爸在玉米地里学锄禾的那几天的劳作里。
我们那个村山地多,高坡上,沟坎边,都是小块的黄土地,也有红壤和黑色泥土的,庄稼人都在这些地里种上玉米。一寸土地也不浪费,哪怕只要能种上三五蔸,也不放过。玉米发芽出苗后长得很快,一些杂草也在玉米苗的下面冒头出来。进入四月初夏后,玉米苗长得有人高了,绿油油的一片,微风吹拂,玉米叶片碰击,发出刷刷的声响。玉米杆扭曲摇动起来,像海里的波浪起伏,这时你就会感受到村子里的那些房屋就像绿色海面上的一粒黄豆。沧海桑田,云卷云舒,不管外部世界发生了多少变化,村子里的人都只是关心自己的玉米地,本分的勤劳的经营着自己的庄稼。玉米脚下的杂草疯长,必去用锄头铲去,铲去杂草的劳动就叫锄禾。人们“春争日,夏争时,”得把住锄禾的机会,尽快地铲除杂草。闻鸡而起,日落归家。苦是真的苦,累也真的累,但是农民劳动,出入自由,倒也活得津津有味。
我们这里的庄稼人,祖祖辈辈都种玉米,吃玉米;吃玉米,种玉米……一元开泰,周而复始,没有一年能够停止中断下来。男孩子长到十一二岁,就要到玉米林里去体验,如同接受洗礼一般。若是那个男孩子不随着大人进入玉米林,那他的父亲就要骂他是“阉货”是“废物”!让你脸面无光。
我倒好,十岁就随着爸爸进入了玉米林,学着给玉米锄草。在同时代的人中,我是最先去学锄禾的小男人,这让我一直引以为骄傲。傲。
我学锄禾,是为那一年种的玉米地较多,有十来亩,爸爸一个人忙活不过来,要我去给他帮忙。爸爸说:“是男人就得学会锄禾,就得去尝尝在烈日下劳动的滋味!”
我鼓足勇气,扛着小锄头,跟着爸爸进入玉米地里。爸爸先示范,教我如何铲草,如何壅土,爸爸在前边锄禾,我在后边跟着。天出奇得热,遍地热气蒸腾,像是要把大地晒出金子。我全身冒汗,脊背发烫起来,好想有一股凉水泼到身上。虽然不时有微风吹过,可是人在玉米地里,丝毫感受不到。我一看爸爸,他也是满头大汗,不时用手擦着额头。可他还是把身子埋在玉米地里除草,一行出头,爸爸从衣袋里掏出旱烟,卷起一个“牛角”,划出火柴点燃,大口的吞云吐雾。接着又是猫腰钻进玉米林。我呢,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跟在后边不掉下。
爸爸手搭凉棚,对着太阳望望。突然说:“是时候了!山娃子,把衣服裤子脱了,咱爷俩打起光条条干活!”
我一听要“打起光条条干活”这话,脸上顿时如红火泡过,发热,发烫,感到害羞!
爸爸见我犹豫,又大声说:“怕啥!玉米林里是男人的世界!”爸爸一边说一边自己脱下衣裤,“看我的,你得学着!是男人就得在玉米林里爽快一回……”爸爸赤条条地在前边轻快地锄着地。
我也是热得够呛,也就学着爸爸褪下衣裤。是的,玉米林是男人的天地,没得女人进来,我是男子汉,怕啥!我脱下衣裤,赤条条的,全身感觉凉快多了,锄禾也就感到轻快了许多。在玉米林里,爸爸带着我锄禾,我跟着爸爸学锄禾,一锄锄刨下去,一棵棵杂草倒下来……由于是赤裸身体,热浪减轻,我们锄禾地速度也就加快了。
这时尽管天上骄阳如火。我的感觉倒是极好。玉米林深处,沉寂如万山壑谷,平静得像一潭死水。真正是美丽的青纱帐,美丽的玉米林。玉米杆只管向上长,叶片只管向两边伸开,玉米天花只管冒出,我和爸爸只管除草,我们谁也不嫉妒谁,谁也不踩着谁的肩膀,玉米叶发出“丝丝”的响声,像是对我和父亲表示感谢,那些玉米杆儿随风摇动,像是舞蹈着感谢我们父子为它们除去杂草。那些玉米家族活得开开心心,齐心合力的向上发展自己,成熟自己,要在秋后给我们结出大大的玉米棒子来。
在玉米林里,只有我和爸爸除草的“唰唰”声响,黄雀没有鸣叫,蝉儿哑口无言,螳螂逃走一边,没有一丝噪音,没有任何污染,我和爸爸都是赤条条的,这玉米林里只有净土,只有纯洁!玉米林成了我和爸爸创造的美丽世界!
锄禾这个活儿是机械劳动,动作简单,掌握了要领一学就会,只是要耐得劳,舍得流汗。男人啊!就得像小牛犊一样的坚强,从胞衣里就要挣扎着站起,眼睛没有能够睁开就要向母亲要吃,要讨自己的生活。牛有这个天性,男人呢,也应该是!玉米林就是自己的生活,要敢于在林子里大胆劳作,除去杂草,换来自己的温饱。
“在玉米林里干活,就要脱光衣裤,否则你的速度就快不起来,你的汗水也就不可能全部流到地里,玉米也就不会很香……”爸爸又开始了他的教导,我只有老实地听着。
“赤裸裸有什么不好,人都是赤裸裸来到世界的。在养育我们的玉米林里,在密唰唰的玉米林里,裸体劳动,展示清白人生,这是一种风格,这是一种风流,更是人生的一种潇洒!一种旷达!……”
爸爸说的没有错,我的爷爷也是就是这样风风流流潇潇洒洒长成庄稼汉子的,我的爸爸这样风风流流潇潇洒洒长成庄稼汉子的,我不能辱没了列祖列宗,也应该向在玉米林里,风风流流潇潇洒洒长成庄稼汉子。以至于我的儿子都要到玉米林里去风流潇洒一回。我在玉米林里,我发现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和一切:该凸出的已经凸出,该茂密的正在茂密,该响动的骨节也在响动着,该隆起的肌肉也在隆起……我的一切都按着老实地庄稼汉子的模式浇筑着,形成着……
我感动了,感动在玉米林的深处……
一块玉米地除完了。我弯下腰来,把自己的身体虔诚地坦露祭献在太阳底下,太阳把它的辉煌也照耀在我的身上,那金黄色在我的赤条条身体上上下翻滚,那是太阳在给我淘金,那是玉米花在给我不厌其烦地授粉……带着劳累,带着发热的汗,那是一种难得的滋味。这是弱小的生命转向坚强的的痛苦蜕变,我必须承受着这一切。
夏天的太阳,密密的玉米林,赤条条的锄禾者,必须接受热的考验,接受光的照耀,接受汗水的洗刷,只有从玉米地里走出的才是真正的庄稼汉子!
感谢夏天!感谢父亲!感谢家乡的玉米林!
【2022年3月17日卧薪斋原创首发】